《中国摄影先驱:从晚清至1978》王海宝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运费: | ¥ 0.00-15.00 |
库存: | 5 件 |
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作者:王海宝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ISBN:9787553521664j.505
装帧:简装
页数:255页
定价:166元
内容简介
《中国摄影先驱:从晚清至1978》梳理中国(华人)摄影界从晚清至1978年为中国摄影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贤志士,为中国摄影史编撰大写的人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其摄影著作翻译、摄影术推广、影社活动、摄影年鉴、理论著述、作品画册与经典作品等。
目录
自序002
1.徐寿008
2.邹伯奇012
3.赖阿芳015
4.吴仰曾018
5.赵鸿雪021
6.裕勋龄024
7.钱景华027
8.潘达微030
9.李石曾033
10.老焱若036
11.全绍清039
12.陈公哲043
13.刘半农046
14.蔡俊三051
15.陈万里054
16.郎静山059
17.舒新城063
18.刘体志066
19.郭锡麒069
20.胡伯翔072
21.陈传霖075
22.顾淑型078
23.卢施福082
24.吴中行085
25.张印泉088
26.王小亭092
27.蒋汉澄095
28.吴印咸098
29.胡伯洲103
30.胡君磊106
31.林泽苍109
32.郑景康112
33.黄翔116
34.魏守忠119
35.王劳生122
36.何铁华126
37.庄学本129
38敖恩洪133
39.薛子江137
40.金石声140
41.吴寅伯144
42.冯四知147
43.俞创硕150
44.孙明经153
45.毛松友157
46.方大曾160
47.沙飞165
48.刘旭沧170
49.舒宗侨173
50.穆一龙177
51.陈怀德180
52.徐肖冰183
53.陈复礼187
54.雷烨191
55.陈正青196
56.蒋齐生199
57.石少华203
58.罗光达207
59.陈昌谦211
60.高帆214
61.高粮217
62.张祖道220
63.吴群223
64.姚经才226
65.侯波229
66.齐观山232
67.陈 勃235
68.狄源沧238
69.吕厚民242
70.胡志川245
71.何藩248
后记252
作者简介
王海宝,1961年出生,祖籍山东平原,出生于南京,中国摄影家协会员。2010年开始从事摄影活动,致力于社会记录摄影、摄影文献和影像文化研究。从2012年起,陆续在《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家》《四月风》《影像中国网》《优酷网》《色影无忌网》 《无锡日报》 (无锡新传媒》等媒体上,发表摄影文献与影像文化研究成果:与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合作摄制播出了老-代无锡籍著名摄影家的《前尘影事王劳生》《从“战士”到“隐士”(刘半农)>(奇人赵鸿雪)(吴曾乐:曾乐于斯>(摄画人生(华国瑋)X(给西哈努克拍照的人(徐若鹏)X失踪的战地记者(方大曾)》和《光影四十年》(三集)纪录片等;摄影文献研究专著《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 2014年9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显影:无锡电影胶片厂40年影像志(1958-1998)》,2017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并荣获《中国摄影》推荐阅读书目(2017版)。《定影: 无锡电影胶片厂40年口述史(1958- -1998) 》, 2018年由 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国摄影史 上的无锡影响__王海宝摄影文献研究”大型综合展览,入选2014第14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荣获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人委员会颁发的优秀策展人飞马奖。“顾淑型: 一位神秘的女摄影家”展览入选2015丽水摄影节暨首届国际摄影研讨会,评为优秀展览奖。“《大自然的接管》一无锡电影胶片厂原址影像展”,入选2016第16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荣获优秀策展人奖。“显影:无锡电影胶片厂40年影像志(1958- -1998)” 大型影像展,入选2017丽水摄影节,荣获专家推荐展览奖。2018年年底,由那日松、王海宝策展的“看中看一-中国摄影书100本”展览在北京798的映画廊展出,随后陆续在无锡、台北、成都、沈阳和珠海进行了巡展。
图书内页
自序
自误打误撞地进了摄影领域后,2014年笔者着手收集、采访、整理了10位无锡籍摄影家的生平事迹,编撰出版了《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一书。由此一发不可收拾,搜集的摄影文献类的书籍越来越多,并在阅读过程中对鸦片战争后摄影术逐步传入中国,中国早期摄影家的生平事迹亦颇感兴致。虽然出版界陆续出版了相关摄影家的传记、画册或访谈录等,但总感觉还可以编撰一本简洁版的摄影先驱生平事迹书籍,供自己查询检索之用,也是关注摄影文献的阶段性成果。一则已出版的有关中国摄影史等书籍,可能由于篇幅所限和当时史料征集困难,一些摄影先驱的生平事迹较为简略。二则1980年及后续所编的有关中国摄影家辞典等,缺少新近发现考证的资料,且与当下有了不少年份的间隔。三则不少网站的信息资料,由于来源庞杂缺乏公信力而难以引用。四则不少媒体在一些老摄影家去世或纪念日所披露的信息,缺乏注释等而大多仅具有参考价值等等。(节选)
后记
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我进了无锡电影胶片厂工作。那时对摄影艺术和感光材料是一无所知,但厂里生产的主要民用感光产品是120、135黑白胶卷和印相纸、放大纸等,加上又是在胶片车间工作,所以无知无畏地借了相机进行拍照和印放照片,那些只是工作环境因素的便利而已,还远谈不上摄影。不曾想再次接触到摄影却是30年以后的事了,2009年无锡的摄影家唐浩武等拟筹建无锡企业家摄影书画俱乐部,考虑到是特定的企业家群体,提议由市工商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经过一番运作筹建,翌年俱乐部正式成立,聘请我为名誉会长。
如此不经意间误打误撞地走进了摄影领域。此后天南海北、国内国外追光逐影地进行摄影创作,走过了国内大多摄影人曾经走过的摄影入门老路。地跑的远了、景看的多了、片拍的多了,心反倒沉了,直观地感觉到摄影不应是这样。在迷惑、彷徨与思考之际,购买了不少摄影方面的书报杂志,在阅读过程中渐渐有了一些想法,特别是读了那日松先生的《中国摄影史上最值得收藏的40本书》一文,顿觉豁然开朗,前后用了大半年的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基本收集全了所推荐的40本书。至今我还记得是在2013年的平遥摄影节上,第一次结识那日松先生,并说我基本收集全了他所推荐的40本书时的场景。至于后续与那日松先生2018年联手在北京798的映画廊举办了《看中看:中国摄影书100本》影展首展,并陆续在无锡、台北、成都、沈阳和珠海进行巡展,那是后话了。
由此发轫,我在摄影领域开始侧重摄影文献的收集与研究,十多年间陆续收集了数千本摄影类的书籍,其中寻觅收藏中的故事情节可以写小说了。我从无锡开始初步选定十位无锡籍的中国摄影先驱,用了三年时间进行田野式实证调查,于2014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一书。著名摄影批评家鲍昆先生撰写了序言,给予了鼓励与肯定,我始终记得是鲍昆先生的寄语:“……祝愿他从无锡出发,将自己的研究扩展到大江南,甚至全中国”。接下来我与胶片厂的同事从2015年初开始寻访、采访、收集、摄录、整理、编著,以国内重要的感光材料生产企业——无锡电影胶片厂为例,放在新中国工业化、敏感行业的国家战略布局和世界感光技术进步的大背影之下,以影像、口述史、行业简史来呈现新中国感光行业的发展缩影。陆续于2017年和2018年出版了80多万字的《显影:无锡电影胶片厂40年影像志(1958—1998)》《定影:无锡电影胶片厂40年口述史(1958—1998)》两部著作,联合无锡广电拍摄播出了《光影四十年》的三集60分钟的纪录片和国内做了四次大型全媒体展览,其中“《大自然的接管》——无锡电影胶片厂原址影像展”荣获2016年第16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优秀策展人奖。“显影:无锡电影胶片厂40年影像志(1958—1998)”大型影像展,荣获2017年丽水摄影节的专家推荐展览奖。
2019年3月,我与著名摄影文献收藏家赵俊毅先生在成都《看中看:中国摄影书100本》的展览上相聚碰头,双方一拍即合商议编著《中国摄影100人》一书,其中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摄影先驱由赵俊毅先生执笔,建国后的摄影先驱则由我来撰写,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不久赵俊毅先生突患急病离世,打乱原有的合作写作计划。只能由我一人承担起编著一事,更窘迫的是赵俊毅先生收藏有许多早期的摄影文献,因他的离世而使查阅困难凸显,同时需撰写的摄影家名单也没有商议定稿。无奈之下,我拟写了编著方案与专家商议,最终选定的摄影先驱从晚清只写到1978年,待条件成熟时再续写至今,这样反复斟酌拟定了从晚清至1978年的70位摄影先驱名单。史上不少摄影先驱的贡献也值得一书,但实在因资料缺失而只能暂时割爱,如林箴、罗森、吴嘉善、罗元佑、罗以礼、梁时泰、任景丰、容闳、周耀光、郭承志、张雨苍、黄振玉、吴郁周、汪孟舒、张珍侯、邵卧云、王大佛、欧阳慧锵、黄仲长、杜就田、李崧、赵烈、蒋炳南等等。到了2019年底,我开始进入写作模式,编撰摄影先驱的生平事迹。实际上早在收集阅读中国摄影文献的过程中,我已渐次地、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制约,比较冷门的中国摄影文献研究中,已出版的不少著述中真正可称得上是“信史”的不多,能够“免检”直接引用的摄影文献研究大家也少。既然花费精力进行摄影文献研究,就理应按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进行研究,特别是文本中一些定性的结论更需要大量可靠的摄影文献考据支撑,努力做到“无证不取,疑证不用,孤证不立”。好在编撰过程中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应了那句“天道酬勤”,一是我十多年来陆续收集的摄影文献犹如先知先觉般地派上了大用场,特别是一些早期出版的文献,如《脱影奇观》《色相留真》《西艺知新》《中国名胜》《半农谈影》《北京光社年鉴》《北平光社年鉴》《羌戎考察记》《黑白影集》《中华景象》《东南揽胜》《西北揽胜》《中国》等,以及《中国摄影》(民国版)《摄影网》《摄影工作》《摄影业务》《新闻摄影》《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史料》《摄影文史》等刊物等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知何故,国内目前不少检索网站中最缺失的恰恰是摄影类的图书杂志,不仅少而且绝大多数是无法全文阅读,无奈只能从网上淘买二手书刊。如在撰写抗战时期的爱国摄影家与画家何铁华时,实在因缺乏资料而一筹莫展之际,偶然在《中国摄影史料》中翻阅到了其撰写的《我的早期摄影生活简述》一文。继续追踪又搜索到台湾曾经出版过《台湾美术评论全集——何铁华卷》一书,就托两位朋友帮我找台湾的关系去淘,几经周折花费两个多月时间才从台湾寄回此书,纠正了不少研究何铁华文本中诸如生卒年月、重要事件等诸多偏差与疏漏。又如香港第一代商业摄影师赖阿芳的资料,虽然比较多但庞杂矛盾,而且国内国外的记述差异争议也较大,最后还是购齐了英国人泰瑞·贝内特著的三卷本《中国摄影史》和英国人约翰·汤姆逊著的《十载游记——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与中国》,采信了其中不少的记述内容(尽管同一事件不同版本的翻译差异也较大)进行撰写。二是不期而遇地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无法进行深入的访谈等田野式的调查,但却有了充分理由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可以集中大块时间不受干扰地进行写作。三是国内的一些检索网站疫情期间免费开放查询,极大便利地提高了写作过程中检索查寻的时效,尤为欣慰的是查阅到了许多一手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书刊杂志的电子文档,进而知晓并修正了不少摄影史著述中“以讹传讹”的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校对书稿时,不经意搜索中发现我国第一位拍摄并向世界全面介绍西藏的卫生学家全绍清的有关资料,一路跟踪搜索并淘到了1912年出版的美国《国家地理》10月号杂志,陆续又从民国期刊中检索到一些资料,撰写了比较完整的全绍清生平资料,尽可能还原其在中国摄影界应有的地位,也使书稿的摄影先驱从初定的70位增至71位。在最初拟定的写作方案中,我原准备花费二三年时间,但实际上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20余万字的初稿,半年时间内完成了送审书稿及图片选编,完全出乎我自己的预料,也出乎一些同好的意料,更增强了我编撰中国摄影文献研究“三部曲”的信心(即中国摄影先驱、中国摄影经典和中国摄影书籍)。
说实话坐冷板凳进行中国摄影文献的研究,实是一项苦活累活与费钱费神的活,但我想一些事总得要有人执着地去做。每每阅读胡志川、马运增主编的《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史(1937—1949)》,龙憙祖编著的《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吴群著的《中国摄影发展历程》,蒋齐生著的《新闻摄影一百四十年》,顾棣编著的《中国解放区摄影史略》《中国红色摄影史录》,宿志刚等编著的《中国摄影史略》,王天平、蔡继福、贾一禾编著的《民国上海摄影——海派摄影文化前世之研究》,公元编撰的《广东摄影艺术志(1843—2006)》,鲍昆著的《观看再观看》,赵俊毅著的《中国摄影史拾珠》和陈之安、丁文方主编的《中国摄影家辞典》等等,都有一种感慨、一份敬意与一份责任油然而生。正是因了他们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无怨无悔地做学问,才使得中国摄影文献研究的路途上有了一个又一个路标,清晰地标识着中国摄影文献研究的站点与方向。
感谢在编撰过程中我的家人的大力支持。感谢鲍昆、那日松和已经去世的赵俊毅的帮助。还要感谢浦文昌、汤可可、薛海萍、唐浩武、袁徐庆、王进雄、吴林照、王敏、龚春鹰等。感谢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无锡市文学艺术联合会、无锡市图书馆、无锡档案史志馆等。同时还要感谢出版《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一书时提供过帮助的朋友和单位,本书中七位无锡籍的摄影先驱徐寿、赵鸿雪、刘半农、顾淑型、王劳生、敖恩洪、方大曾的生平事迹是在此基础上整理编撰而来的。
是为记,2020年7月于蠡湖之畔。
- 映画廊
- “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画册看得少……”爱好摄影的人们,想在北京寻觅一处充电学习的好去处,像素书店必是你的选择之一。 位于798艺术区七星中街的像素书店是映艺术中心/映画廊的附属空间。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