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本书以文化研究为视角,从历史、文本、理论三个维度探讨了20世纪反乌托邦叙事的诞生与流变。在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20世纪上半叶的三大反乌托邦小说的出现为核心,通过呈现它们与历史、文学传统、乌托邦之间的对话,来立体化地探讨;反乌托邦的诞生这一问题;第二部分集中在20世纪下半叶至今的反乌托邦叙事变化,以;身体性作为理论切入口,探讨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理论、女性主义、后人类主义等理论命题中具有乌托邦特质的身体场域,并进而讨论其与反乌托邦叙事之间的关联,以及身体维度的增强与社会想象的削弱所显现的问题。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共五章。第一部分包括两个章节,第一章以扎米亚京的《我们》、阿道司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以及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三部反乌托邦小说作为核心,探讨了反乌托邦的诞生、命名与20世纪上半叶历史,特别是冷战历史之间的关联。第二章同样以三大反乌托邦小说为核心,在第一章辨析反乌托邦概念的不同层级以及反思冷战意识形态对其内涵的窄化的基础上,试图重新思考它与20世纪历史之间的关联,以及它所承载的情感结构与社会功能。第二部分第三章以20世纪至今的乌托邦写作困境为问题,探讨如何思考乌托邦在当下的存在形态及其意义。第四章在第三章对理论的辨析基础上,探讨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叙事中所包蕴的、带有身体性的乌托邦冲动。第五章聚焦于20世纪末至今大众文化领域对反乌托邦叙事要素更为宽泛的借用,以此尝试显影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未能充分展开的问题。
赵柔柔,1984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系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研究。曾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部分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已出版译著《居伊德波》(合译)《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柏拉图的(高尔吉亚)和(斐德若》》(合译)。
第一部分 反乌托邦叙事中的历史与现实
第一章 反乌托邦叙事与冷战历史.................................................................3
第一节 反乌托邦的命名与接受.............................................................3
第二节 反乌托邦与冷战历史:以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
为中心 .......................................................................................17
第三节 集体性色彩的转变:冷战与集权主义...................................33
第二章 反乌托邦叙事与现实批判...............................................................58
第一节 套层叙事与批判位置...............................................................59
第二节 讽刺文学与否定性...................................................................70
第三节 现实倒影:反乌托邦叙事的流放者主体与现代性命题......81
第二部分 反乌托邦叙事中的身体与社会
第三章 作为乌托邦剩余物的身体.............................................................111
第一节 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与乌托邦冲动 ................111
第二节 女性主义乌托邦与反乌托邦.................................................130
第三节 具身性:后人类主义中的身体维度.....................................149
第四章 反乌托邦叙事中的身体.................................................................161
第一节 威尔斯的;两个火星...........................................................161
第二节 三大反乌托邦小说中的身体.................................................172
第三节 20 世纪下半叶反乌托邦叙事中的身体................................182
第五章 新世纪的反乌托邦叙事的扩张与社会维度的消解....................195
第一节 孱弱的反抗:新世纪反乌托邦叙事的社会想象 ................196
第二节 现实倒影:新世纪反乌托邦叙事的批判视野 ....................202
第三节 废土想象:新世纪反乌托邦叙事的景观化倾向 ................209
参考文献 .........................................................................................................221
后记 .........................................................................................................234
【免费在线读】后 记
曾与并肩奋战的友人感慨,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一段与自我相遇的痛苦历程,充满了难以遏制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也时不时迸发可笑的自恋、自怜。于是,在搁笔的瞬间,我感受到的不是满足,而是一种喧闹的自我终归平静的安全感与完整感。这本完成于 2014年4月的论文时至今日终于有机会出版,然而,它却要面对一个已然更新的知识场域与研究场域。两年多的时间里,涌现出了大量被打上反乌托邦标签的新电影、电视剧、小说文本,反乌托邦话题一度升温;詹姆逊的著作《未来考古学》中译本面世以及刘慈欣《三体》获得;雨果奖,引发了中文世界一次关注乌托邦与科幻问题的研究高潮;后人类问题与后
人类主义在进一步翻译与讨论中渐渐推进;而随着阅读和思考的加深,我对自己的论文写作方法和学术视野也有了更多的反思。这些变化是我所未能料及的:确定论文题目与写作之初,国内对于反乌托邦叙事与后人类主义的关注并未有今日之况,也才使我有了思考反乌托邦叙事命名与讨论中的陷阱、穿过历史迷障去正面处理反乌托邦叙事的想法和勇气。不过,尽管现在看来,这篇稍显执拗的论文仍有不足,可以进一步深化论述,但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显影了这个阶段某种本真的自我和相对完整的思考。因此,我在修改中仅适当地增添了几个新例并调整了局部论述细节,仍然保留了整体的论述思路。
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有许多需要一再感谢的长辈、朋友、亲人。对我来说,知遇之恩仅次于父母的生养之恩。在这许多对我有知遇之恩的老师中,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戴锦华教授。当我怀着几分仰慕、几分新奇、几分忐忑考入戴老师门下时,曾屡屡怀疑自己的学术积累是否能够支撑我成长为一名文化研究专业的研究者,在课堂与工作坊讨论中也总是自觉;中气不足。戴老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在一次次的课下长谈中,她总是以鼓励和开导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并调整步调与心态,通过读书、积累和写作操练来体认文化研究的方法与立场,获得;方向感。戴老师以她的;丰富包容了我,引导我的;灵魂马车走向更广阔的;真理草原。最热衷于听戴老师畅谈文学,那是一种与她分析电影、讲授文化研究时不同的豪迈与快意,这唤醒了我因苦读理论文本而有意疏远、压抑了的最原初的文学热情,使我开始尝试思考那种直面文学文本时的感受。在听课、讨论、交谈中开始积累起的历史感、理论知识与全球视野,促成本篇论文使用了这样的研究方法、立场和切入角度。在选题初期,当我纠缠于乌托邦 / 反乌托邦的概念时,戴老师曾一步步提供方法与观点帮我厘清思路,并提示说;后人类主义 是一条可能有效的讲述路径,打通了我许多想不通的结节。在那些写作的日子中,有时我在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的解读点后,不顾时间地发微信消息打扰她,而她却包容了我的一切没大没小的失礼之举,始终极为耐心地回复我。我时而因自己的;发现被戴老师以一两句敏锐质疑打破而陷入自我否定的僵局,时而因获得一句;有道理而欣喜一天,时而因不肯承认失败而倔强辩驳,但不管怎样,这段艰苦而纠结的写作,让我获得了最迅速的成长、最快乐的思考和极大程度的自我和解。我庆幸能与戴老师开启这样一段缘分,在我的生命之中,戴老师的色彩越来越重,她是学术上的导师,是精神上的领袖,也是朋友、长辈,甚至证婚人。无论是治学还是为人,戴老师都是我下意识模仿的对象,而仅仅她的在场,便令我不断正视自己的无知、短视与自负,使我没有勇气将自己封闭起来、固足不前。
我同样要将我的感激之情奉于我的硕士研究导师张辉教授。在读硕士的三年中,张老师以他的严格与严谨影响着我,让我慢慢地意识到自 己性格中;不靠谱的一面并尽力改正。张老师对文本细读的重视与德国哲学方面课程的讲授,不仅让我从集中的学术训练中获益,也令作为初入北京大学的学术幼童的我开始有了一定的学术基础。硕士的同门间常常聊到,如果要选修张老师的课或是参加学期开始时的聚会,那么之前必须先自省一下假期里面读了什么书,因为这必然是开场话题。在张老师的敦促中,我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而在进入博士学习后,张老师也常常关心我学习的进展,并无偿奉献自己的阅读、写作经验,给予一切可能的帮助。我还要感谢车槿山教授一直以来的鼓励与指导。车老师在中法文学关系与法国当代理论课程上极富启发性的指引,给我打开了一条既有趣又具挑战性的思想之路。在他的讲授中,艰深的理论思辨变得;好玩起来,让我开始学着从不断追问和解构中推进思考,既获得了清晰的问题意识,又对一切;回答保持怀疑与敏感。尤令我感激的是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中,车老师毫不吝惜的鼓励与犀利、尖锐的批评。这些成为我继续写作、保持自省的最有力支撑。此外,在我的博士就读期间,贺桂梅老师也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贺老师的讨论课带领我系统阅读了文化研究理论,不仅如此,她的冷静、深刻、逻辑严密的文风也是我每每当作;范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而在日常交往中,贺老师勤奋、自律的品格也极大地鞭策着我,使我不敢怠惰。在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中,蒋洪生老师在听说我的题目后,马上慷慨地将他在美国期间收集到的相关材料转送给我,为我的论文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源,在此也要向他表达我由衷的感激。
在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度过的 8 年时光几乎重塑了我。它不仅给予我视野、知识与学术训练,更让我在极为多元的思想氛围中不断自我检视与反省,我深深地感激着所里的每一位老师。陈跃红老师在课上要求严格,但在课下却常常将我们视作孩子,至今每次偶遇时都会笑着询问:;小鬼,论文写完了没有?张沛老师从不以师长身份自居,喜欢激起我们的辩论,并对我们在争论中的;忤逆毫不在意。要特别感谢的,还有吴晓东老师。由于丈夫李松睿是吴老师的学生,我想我至少可以自称为其;半个学生。他的为人治学,他的严谨正直,他的和蔼亲切,都令我们仰慕,并不断地努力效仿。此外,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岩老师,他曾参加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并给出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意见;也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的孙柏老师,他不仅作为评审老师出席了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同时也作为大师兄多次通过电话、邮件和面谈给我以指导。
在长长的感谢名单上,曾经一起学习、一起聊天、一起游玩的同门师兄弟姐妹是绝不可少的构成部分。无论是远在广州和韩国的滕威师姐和金正秀师姐,还是近在身旁的黄驿寒师姐、张慧瑜师兄、徐德林师兄、刘岩师兄、李玥阳师姐、魏然师兄和邹赞师兄,以及将她那本厚厚的、全面阐述异托邦的博士学位论文赠予了我、以阳光般的热情帮助着我的张锦师姐,都曾在学术、生活等方方面面给我极大的帮助和耐心的开导,令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小师妹;心安理得又满怀感激地获得了许多关怀与温暖。其他同届同学,以及同门师弟师妹也给予了我无尽的欢笑和细致的帮助。他们给予我的许多快乐时光,是我博士生活无可替代
的部分,也将使我终身受益。
作为硕士时的同门、博士时的舍友,崔晓红是我在这几年学习中收获的知心好友。我们有许多共同的兴趣,常常在不亦乐乎的辩论中慢慢推进各自的思考。她独到的观察、敏锐而细致的考据都给我以启发,本书中关于大众文化的许多讨论都是从我们平时交流时的突发奇想演变而来。此外,我们一直是彼此工作的最大支持者,无论是翻译《居伊德波》,还是所里的会议会务工作、《比较文学通讯》的编辑工作等,都是在我们共同协作、彼此依赖中完成的,她始终以宽厚、善良的心胸包容着我有些暴躁的性格。
毋庸置疑,丈夫李松睿是我的最坚实支柱、最亲密的知己和最严格的批评者。我们在就读硕士期间相遇、相识,并在老师、家人与朋友的祝福中于2012年走到了一起。几年的婚姻磨炼着、充实着我们,让我们成为彼此敦促、共享甘苦的伴侣,也使我越来越受惠于他温厚平和的性格和积极上进的态度。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上,他几乎承担了;小导师的职责,我的每一点滴的思考与每一个纠结的问题,他都是第一个倾听者,而每一段写成的文字,他也是第一个阅读者和批评者。可以说,他是本书的一个内化的读者 / 作者论文的许多地方,都有他留下的痕迹。同样,也要感谢松睿的家人,他们的包容、保护和疼惜滋养着我们的小家,让我们在而立之年仍像;受宠的孩子那样走过这段辛苦而快乐的学生时光。
当然,那个伴随着我修改论文时光诞生、长大的猱猱小朋友,给予了我最为独特的生命经验。曾以为选择生育的沉重之处在于要为一个生命承担责任,而养育是要在一张空白的纸上慎重地书写,却未想到,孩子是带着整个世界来的那个我认识了 30 余载、自以为对其;不惑的世界,突然在全然未知的维度重新展开,一切关系也随之重新排列、重新获得意义,而我也毫无防备地被彻底缝了进去,开始重新打量周遭所有。因此而突然出现在视野中的,不光是商场第六层、各式游乐场、名目繁多的亲子活动,还有和学区、小升初等相关的一系列令人头大的;江湖黑话,更重要的,还有在修改论文、面对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问题时新的希望和新的担忧。
我心中最深的感激与歉意,是要献给我的父母的。身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我在少年时期也曾认为父母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自己的骄横与索取也同样天经地义。然而在升入本科至今,经历过不断的选择、变故和创伤后,我渐渐感知到,那份最自然的温情、最坚实的信任和最无私的付出是何等的珍贵。我时常想,当我们用一个;爱字概括了父母巨大的、无法描述的牺牲时,我们是不是也因内心的脆弱与柔软而逃避了对它的真实感知?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够承载起我心中的那份温情,在此,只能将这篇仍然不成熟的论文献给他们。
也将这篇论文献给其他所有帮助我、爱护我的老师、家人、朋友。
还要将它献给乔治奥威尔。正是《一九八四》给我带来的思考,让我开始了这段追逐乌托邦 / 反乌托邦的历程。这篇论文同样认同他在纠结的、流放者式的写作中萦绕的信念,;只要你保持了清醒的理智,你就继承了人类的传统。
-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