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 著 心理学 摆脱精神控制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43.50
运费: ¥ 0.00-15.00
库存: 0 件
商品已售罄 收藏 / 分享
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 著 心理学 摆脱精神控制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图0
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 著 心理学 摆脱精神控制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图1
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 著 心理学 摆脱精神控制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图2
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 著 心理学 摆脱精神控制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图3
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 著 心理学 摆脱精神控制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缩略图0 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 著 心理学 摆脱精神控制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缩略图1 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 著 心理学 摆脱精神控制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缩略图2 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 著 心理学 摆脱精神控制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缩略图3

商品详情

全面解读婚姻、职场、家庭中无所不在的精神操控。6点计划、5种方法,教你快速识别并摆脱毒性关系。耶鲁大学情商中心联合创始人罗宾·斯特恩奠基之作

 

书名:煤气灯效应

定价:58元

作者:罗宾斯特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20-06

页码:33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ISBN:9787521714289


 

★中国大陆引进首部完整分析“煤气灯操控”的重量级经典心理学作品。

★煤气灯操纵的本质是双方共同打造的一种关系,因此它被称为“煤气灯探戈”。它表现为情感虐待、情感操纵、PUA……

★全面解读婚姻、职场、家庭中无所不在的精神操控,6点计划、5种方法教你快速识别并摆脱毒性关系。

★作者具有权威背景。美国耶鲁大学情商中心联合创始人、心理分析师,罗宾·斯特恩博士奠基之作。30年实践经验大公开;出版10年,依旧经典。

★这本书帮助不计其数的人找回了自尊和力量。

★“煤气灯效应”一词来源于1944年美国上映的一部知名老电影《煤气灯下》,该片主要讲述了钢琴师安东作为丈夫,通过不断对妻子宝拉进行精神操控从而使其发疯,以霸占其所继承的财产的故事。

★心理学界知名作者和国际媒体力荐。中信畅销书《情商》作者丹尼尔·戈尔曼重磅推荐。国际媒体包括《今日心理学》、《赫芬顿邮报》、时代网、《华盛顿邮报》、《国会山报》和《哈佛商业评论》等。

 


 

你努力改变自己,希望成为好伴侣、好员工、好儿女,却始终无法获得肯定。

也许这不是因为你还不够好,而是你无意识地被操控了……

你对自己的看法往往来自周围人的评价?你是否总在向父母、伴侣和领导道歉?你的父母数落你的穿着、工作、朋友还有交往对象,你却反思也许他们的意见都是对的?你很难做出简单的决定,并且经常自我怀疑?

如果你也符合以上的情形,小心!你很可能已经被“煤气灯操纵”了!

“煤气灯操纵”是一种阴险的情感虐待和操纵形式,很难识别,甚至很难摆脱。这是因为它触发了我们内心无比恐惧的诱因——被遗弃;还触发了我们内心深切的被理解、被赏识和被爱的需求。

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拥有超过30年心理咨询经验的知名心理治疗师罗宾·斯特恩博士向你展示了煤气灯操纵的运作模式,从认清煤气灯操纵的三个阶段,到停止煤气灯操纵的五种方法,以及你该如何决定哪些关系还有救、哪些需要尽早离开的判断准则。只要提高警觉、保持坦诚、学会求助,你便可以立刻终止这些“毒性关系”。你也会发现,你值得对自己更好一点!

你被煤气灯操纵了吗?

启动你的煤气灯检测雷达查看以下几个报警信号:

1.你反复质疑自己。

2.你每天数十次地问自己:“我是不是太敏感了?”

3.你经常在工作的时候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失去理智。

4.你总在向父母、男友和领导道歉。

5.你经常考虑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友、妻子、员工、朋友或女儿。

6.你想不明白,为什么生活里有那么多精彩的事,你却总是不够开心。

7.你给自己买衣服、给自己的公寓买家具,或者买其他的个人用品时,脑子里却一直考虑的是他喜欢什么,而不是自己喜欢什么。

8.你经常在朋友和家人面前为伴侣找借口。

9.你发现自己开始对朋友和家人隐瞒某些信息,这样你就不用再对他们解释,或者在他们面前找借口。

10.你知道出了严重的问题,但你就是没办法表达清楚,甚至连自己也搞不清原因。

11.为了躲避伴侣贬低你的言语和对现实的扭曲,你开始撒谎。

12.你连简单的事都拿不定主意。

13.你在闲谈时也要三思。

14.在伴侣回家之前,你会先在脑子里过一遍自己这一天做错了哪些事情。

15.你觉得自己现在和以前大不相同——以前更自信、更爱玩、更放松。

16.你开始通过丈夫的秘书和他对话,这样你就不用直接告诉他那些可能会让他不开心的事。

17.你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

18.你的孩子开始在你的伴侣面前保护你。

19.你发现开始对一向相处愉快的人发火。

20.你感到绝望,郁郁寡欢。

煤气灯操纵存在于任何关系中,可能是伴侣、雇主、亲戚或朋友。

如果你符合以上其中几点,那么你务必要翻开这本书。

 

 

推荐序Ⅲ

引言概念时代已经到来Ⅶ

第一章什么是“煤气灯操纵”?001

第二章煤气灯探戈039

第三章第一阶段:“你在说什么?”063

第四章第二阶段:“也许你说得在理。”095

第五章第三阶段:“一切都是我的错!”147

第六章关掉煤气183

第七章我该走,还是该留?229

第八章让你的生活远离煤气灯255

附录A了解你的情绪277

附录B想象你们的关系285

附录C照顾好你自己293

参考文献299

致谢309

 

 

纽约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现为耶鲁大学情商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和副院长,也是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学者。她是一名获得执照的精神分析师,有30年的从业经验,病人包括个人、夫妇及家庭。罗宾是RULER(耶鲁大学情商中心创立的将情商引入学校和工作场所的方法)的共同开发者之一,也是家庭版的RULER的共同开发者之一,同时是中心各学院的首席培训师。目前,罗宾也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任教。她出版了两部著作:《煤气灯效应》和《重生项目》(ProjectRebirth)。

罗宾是伍德哈尔学院的创始成员之一。她在那里花了15年时间创立并推动培养女性领导的计划。她曾担任许多美国广播节目的嘉宾,并到访多个地方,进行有关情商和关系霸凌的讲座。罗宾定期对全球各地的学校和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并在过去的5年中和脸书合作,开发出了一套帮助成人和儿童培养情商、解决网络暴力的工具。目前,罗宾为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的斯米洛癌症医院提供咨询服务。在2014年至2015年间,罗宾是耶鲁大学公共之声团队的成员,她的文章曾在多个广受欢迎的媒体平台发表,包括《今日心理学》、《赫芬顿邮报》、时代网、《华盛顿邮报》、《国会山报》和《哈佛商业评论》。她还是情商研究协会、“危机热线”和“由我开始”的顾问团成员。

罗宾居住在纽约。她很珍惜和儿子斯科特、女儿梅利莎的关系。他们也都在追寻着自己充满激情的梦想。;.;资深媒体从业者,金话筒奖和中国新闻奖得主,《韦氏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审稿专家,擅长英语教学、交传及同传。

 

 

从社会智能的角度,这本书提供给读者辨识并且对抗情绪虐待的方法……它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人们远离关系的阴暗面。

──《情商》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本书极富同情心且无比坦诚,这本书就像我们在艰难处境中,遇到的一位性格坚定、实话实说的朋友。罗宾·斯特恩会让你知道,在这些毒性关系中你并非孤身一人,她会帮助你辨识自身扮演的角色,以及该如何改变现状,最终你将成为更强大、更有智慧的人!

──《古怪女孩》作者/雷切尔·西蒙斯

本书是求生的必要工具。心理治疗师罗宾·斯特恩以清晰、舒心且练达的语调,循序渐进地带着她遭受心理虐待的读者踏上旅程,帮助他们找回对生活和命运的掌控力。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作者/菲莉丝·切斯勒博士

强而有力的指南,清楚地说明这种隐性操纵于公于私所带来的恶果。

──经济学家、《让世界看见你》作者/席薇雅·安·惠列

她杜绝情感操纵的策略既实际又可执行,将重点放在提升自尊并且设想可能的结果……强烈推荐!

──图书馆杂志

清楚有力地点出经常被忽略的议题──情感虐待……我非常确定这本书将会改善许多人的生活。

──美国学业、社会与情绪学习合作协会/琳达·蓝提艾里

罗宾·斯特恩博士是当今极为聪慧的女子之一,我们能从她身上学到许多。

──《怕飞》作者/埃丽卡·容

 

 

引言概念时代已经到来

如今,似乎每隔一两天就会听到“煤气灯操纵者”(gaslighter)这个词。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一下,很快就能找到一堆文章。比如,“与煤气灯操纵者交往的八个迹象”“煤气灯操纵者清楚他们在干什么吗?”“煤气灯操纵:每个人都该了解的心理游戏”,等等。在城市词典里有“煤气灯操纵者”的词条,甚至连我们的第四十五任总统1也被称为“煤气灯操纵者”。

但是十年前我写《煤气灯效应》这本书的时候,这个词几乎没人知道,尽管这种现象已经流传甚广。我是这么写的:煤气灯操纵是一种情感控制,操纵者试图让你相信你记错、误会或曲解了自己的行为和动机,从而在你的意识里播下怀疑的种子,让你变得脆弱并且困惑。

煤气灯操纵者可以是男性或女性、伴侣或恋人、老板或同事、父母或兄弟姐妹,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让你怀疑自己对现实的认知。煤气灯操纵总是通过两个人实现——其中一人是煤气灯操纵者,播种困惑和怀疑;另一人是被操纵者,为了能让这段关系继续,不惜怀疑自己的认知。

在我看来,双方都有责任,这才是煤气灯操纵的本质。它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情感虐待,而是双方共同打造的一种关系——我把它称之为“煤气灯探戈”。这种关系需要两个人同时积极参与。没错,煤气灯操纵者促使被操纵者怀疑自己的认知,但被操纵者也为此积极地创造了条件。

“你太不小心了。”煤气灯操纵者可能会这么说。被操纵者这时候大可以笑一笑,回应一句:“我想那是你的看法。”但他却执意强调:“不是的!”因为太在乎煤气灯操纵者的看法了,不到对方相信她绝不罢休。

“我不明白你花钱怎么能这么大手大脚。”煤气灯操纵者可能会这么说。如果你不是被操纵者,大可以随意地回应一句:“嗯,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再说这是我自己的钱,我没必要对你解释。”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但是被操纵者会花上几个小时进行痛苦的自我反省,急切地想知道对方的指责是否正确。

我在书的开篇写道:

“煤气灯效应”来自由两人构成的一种关系:一方是煤气灯操纵者,需要扮演凡事都正确的角色,以此保持自我和握有实权的感觉。另一方是被操纵者,她总让煤气灯操纵者来定义她的现实世界,把他过度理想化,总期许得到他的认可。哪怕有一丁点“我仅靠自己肯定不够好”的想法,或者“需要对方的爱和肯定才能完整”的感觉,就容易遭遇煤气灯操纵。煤气灯操纵者会利用你的脆弱,让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怀疑自己。

有时被操纵者面临的惩罚不仅仅是指责。也许她和煤气灯操纵者共同养育小孩,觉得自己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情感层面都没有能力成为一名单亲家长。又或者煤气灯操纵者是雇主,被操纵者害怕一旦对老板提出质疑或申请离职,就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不良影响。再或者煤气灯操纵者是亲戚或老友,被操纵者害怕自己在家庭或社交圈里遇到麻烦。煤气灯操纵者甚至会用我称为“情感末日”的方式来威胁被操纵者。比如,一连串的侮辱、自杀企图、可怕的对抗,等等。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形是如此令人不安,以至于被操纵者几乎愿意做任何事去避免它。

无论什么样的惩罚,煤气灯操纵取决于双方的共同参与。煤气灯操纵者固然要对他的行为负责,被操纵者也是有责任的。她的脆弱源自把对方理想化、总期许得到对方的认可,或者为了维持这段关系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心理需求。

这种双方的共同参与其实是好消息,因为它意味着被操纵者亲手握着监狱的钥匙。一旦搞清楚了状况,她完全有能力勇敢地、明确地拒绝煤气灯操纵者对现实的疯狂扭曲,主宰自己的世界。当她相信自己的看法时,就不再需要无谓的认可,无论是来自煤气灯操纵者的还是任何其他人的。

当我们从个人层面考虑煤气灯操纵——比如,恋爱、友谊、工作和家庭——的时候,我仍然相信这种构成。煤气灯操纵的本质是“煤气灯探戈”——这支舞必须两个人才跳得起来。

发现煤气灯效应

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我的病人、朋友和我自己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煤气灯操纵现象。我反复观察煤气灯效应——这种有害的模式不但可以瓦解自信女人的自尊,而且它最终导致了我第一段婚姻的失败。

我看到的那些被操纵者,无论是病人还是朋友,个个能干、强大、事业有成、颇具魅力。但不幸的是,她们都陷入了某种煤气灯操纵关系——可能在家里,也可能在工作中,她们的自我认知被一点一点地蚕食,却似乎没有办法抽身。

最浅程度的煤气灯操纵会让女性不安,质疑自己为何总是错的一方,或者为何伴侣明明看起来是好人,但自己处在这段关系里就是开心不起来。最严重的煤气灯操纵会导致抑郁症,使曾经坚强、充满活力的女性陷于极端的痛苦和自我憎恨之中。无论哪种情形,我都不断在病人身上和自己的生活中见到,煤气灯操纵引发的自我怀疑和自我麻痹的程度让我惊讶不已。

我在通俗文学和专业文献里没有看到过对这种特殊的精神虐待模式的描述,所以我试图寻找一种方式来定义它。在看了1944年首映的电影《煤气灯下》后,我找到了灵感。这部电影由英格丽·褒曼、查尔斯·博耶和约瑟夫·科顿领衔主演。在影片里,博耶扮演的男主角逐渐让褒曼扮演的女主角相信她自己正在失去理智。他给了她一枚胸针,看她把它放到手提袋里,然后偷偷地把它拿走,接着再向她索要这枚胸针,女主角怎么也找不着胸针了,但是她清楚地记得放进手提袋里了。于是男主角下定论说:“亲爱的,你可真健忘。”一开始女主角会说:“我并不健忘。”但随着类似的情况频繁出现,她不禁怀疑:也许他是对的,我真的健忘。最后,她已然无法相信自己的记忆和认知。

在影片里,男主角为了霸占女主角所继承的遗产,刻意地引导她变疯。他说服她绝不能相信自己的认知,一步步让她变疯。在现实生活中,煤气灯操纵者很少会如此清楚自己的行为。操纵者和被操纵者往往都是不由自主地身陷致命的“煤气灯探戈”。探戈继续的前提是他对她扭曲的看法,以及她日益强大的“他肯定是对的”这种观念。

我找不到任何一本专门探讨这种特殊的情感虐待模式的书,或者说,至少我没看到哪本书把一切都摆到台面上进行透彻剖析,给受害者具体的建议,并帮助她们打破魔咒,重拾自尊。所以,我给这种现象起了名字,写了这本书,并且收到的反馈令我十分惊讶。

一位又一位新的病人出现在我办公室,纷纷表示我的书完全就是在描述她们的处境:“你怎么会知道我的遭遇?我还以为我是唯一有过这样经历的人呢!”很多我以为过得很幸福的朋友也坦言,她们正在被操纵着,或曾经被操纵过——在工作中或在家里。同事感谢我给这种情感虐待取了名,方便他们在工作中跟病人进行探讨。这种之前未命名的现象似乎远比我猜想的更加普遍。

书籍出版后不久,我开始担任脸书1的顾问。一起参加顾问工作的还有我的同事——耶鲁大学情商中心的主任马克·布拉克特。那时社交网络刚起步,脸书的工作人员担心它成为网络霸凌的重灾区,给脆弱的年轻人带来伤害。马克和我先后采访了数十名青少年和成人,旨在建立一个上报和处理包括散播谣言、刻薄谩骂、跟踪骚扰和直接威胁在内的各种霸凌行为的网络程序。

脸书的顾问工作和我们平时在美国国内诸多学校进行的情商教育工作揭露了更多煤气灯操纵带来的恶劣影响。马克和我一次次地听到青少年被不止一个人,而是几十个现实生活中的和脸书上的朋友煤气灯操纵的案例。一位年轻女性见到自己的朋友(同为年轻女性)对某句侮辱性的话感到不快,就说那位朋友“太敏感”,接着有二三十人给“太敏感”的评论点赞,并加上进一步的批评。这样一来,煤气灯操纵的毁灭性效果会成倍增长。受害者不但受到煤气灯操纵者的控制,还要面对“所有我认识的人,甚至几十个陌生人都认为我‘太敏感’”这样的想法。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脸书建立了“霸凌预防中心”,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上报精神虐待行为的渠道,也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展开对话的源头。在整个创建过程中,我一次次地发现煤气灯操纵是霸凌者最喜欢用的武器,这让我颇为感慨。煤气灯操纵最糟糕的部分在于,这种行为很难识别。你会感到自己渐渐地产生困惑,开始自我怀疑,可是为什么呢?是什么让你质疑自己呢?为什么一个你认为对你好的人却让你感觉如此糟糕呢?

事实上,煤气灯操纵是一种隐秘的霸凌行为,操纵者大多是伴侣、朋友或家人。他们一边口口声声说爱你,一边暗中搞破坏。你能感觉到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煤气灯操纵”给了这种行为一个具体的名字,使你可以看清你的男朋友、你的某位亲戚,或者你所谓的最好的朋友究竟在对你做什么。正如马克和我不断地提醒我们的学生时说的那样:“你必须先给它命名,然后才能把它制服。”

新闻事件里的煤气灯操纵

本书出版后的几年间,我偶尔在一些文章里见过“煤气灯操纵”这个词。比如,在《周刊报道》杂志里,一篇关于《猎杀本·拉登》的影评把某些审问技巧称为“煤气灯操纵”。老练的审问者非常自信地提及一些根本没发生过的事情,使囚犯怀疑自己的记忆力是否开始衰退。审问者很清楚,想要动摇一个人,几乎没有什么比迫使他质疑自己对真相的确认更有效的办法了。煤气灯操纵扭曲你心智的强大程度,比起身体虐待有过之而无不及。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博客开始把煤气灯操纵和霸凌行为联系起来,包括私人之间的交往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戴维·亚马达在他的博客“关注工作场所的种种”里写道:“煤气灯操纵算不算是一种工作场所里带性别色彩的霸凌行为呢?”另外,不少婚介和心理自助主题的博客也都谈论了识别和对抗煤气灯操纵者的重要性。甚至连维基百科上都出现了“煤气灯操纵”的词条,我的书被列在了“延伸阅读”的部分。

不过说实话,“煤气灯操纵”这个概念直到2016年才彻底进入大众意识。那年3月,著名谐星、HBO电视网的主持人约翰·奥利弗声称唐纳德·特朗普对他进行了煤气灯操纵。乍一看,这件事很简单:特朗普宣布拒绝了奥利弗的节目邀请。他在推特上写道:“约翰·奥利弗让他的同事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参加他那个极其无聊且收视率奇低的节目。我说‘谢谢,没兴趣!’我可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

此时,出现了转折:奥利弗并没有发出那个邀请。他根本没兴趣让特朗普上他的节目,又为什么要发出邀请呢?

当奥利弗企图澄清的时候,特朗普提高了赌注。在一个电台采访节目里,他坚持声称奥利弗向他发出了邀请,而且不是一次,是四五次之多。

到了这个时候,你可能以为奥利弗不过是耸耸肩,把特朗普发的推文用到节目的开场白里,然后和同事一笑了之。但事实上,奥利弗承认他开始动摇了。如果特朗普对被邀请上节目的事如此确信,也许自己真的邀请他了?

“这么自信的谎言,还真是让人乱了方寸。”奥利弗后来在节目里说道,“我甚至反复核实,生怕哪位工作人员无意间错发了邀请。当然,最后我发现没有任何人向他发出过邀请。”

约翰·奥利弗是一名谐星、脱口秀主持人、左翼激进派的评论员,显然没有兴趣获得唐纳德·特朗普的肯定。他不在乎特朗普怎么看他,也不在乎他们未来的关系如何。无论从精神、家庭或财务层面来看,特朗普都无法对他进行控制。种种迹象表明,约翰·奥利弗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很清楚真相是什么。

但是,无论如何特朗普成功地让奥利弗怀疑自己是否发出邀请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对此,《赫芬顿邮报》资深记者梅利莎·捷尔特森说道:“特朗普的言论如此信誓旦旦,以至于奥利弗不禁开始怀疑真相了,尽管他很清楚特朗普在撒谎。这就是煤气灯操纵的强大力量。”

捷尔特森为了写那篇报道还特地采访了我。我也进行了确认:没错,无论是对奥利弗,还是对其他人,特朗普的行为都是教科书式的煤气灯操纵。我告诉她:“当你拒绝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者把责任转嫁到别人身上,又或者企图破坏质疑你行为的人的信誉时,你就是在进行煤气灯操纵。”

于是,“煤气灯操纵”这个术语突然变得无处不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Vogue杂志(青少年版)、沙龙网站,还有许多网络文章、社交网站帖、博客文章,等等。一夜之间,似乎所有人都在讨论“煤气灯操纵”。

《煤气灯效应》再版

当出版商跟我说他们想再版《煤气灯效应》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契机,以此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十年前完成的作品。根据我这些年当心理治疗师积累的经验,加上给脸书当顾问、在耶鲁大学情商中心工作的经历,我会如何看待书里的内容?

我把书重读了一遍,在此很高兴地向大家汇报:书中内容完全没有过时,我觉得不需要进行任何修改。比十年前更让我感慨的是,一个人越自信——或者确切地说,一个人越自恋——他就越乐意认定自己眼中的现实,无论有多少人对他所坚持的事实提出质疑。这种自恋正是对认真听取他人意见或在意他人看法的一种防御。当别人持不同意见时,自恋的人很可能会发怒,而很多煤气灯操纵者也是如此。这种愤怒并不是因为他们怀疑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不能百分之百掌控他人的感觉。换句话说,你不可能对一名煤气灯操纵者进行煤气灯操纵,或者至少就投入程度而言,很难对一名煤气灯操纵者进行煤气灯操纵。

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就会更困难。我们会问自己是否确信亲耳听到或亲眼看到的事。我们的谦卑和自我意识会让我们显得比较脆弱,而自恋的人没有这样的困扰。此外,我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他人的认知有时比我们自己的更准确。当我们经常听一个人说“黑即是白”或者“上即是下”的时候,确实很难做到不怀疑自己,是不是别人知道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

在《煤气灯效应》里,我提供了一个如今看来依然可靠的补救方法:我称之为“向你的‘空中乘务员’寻求意见”。在飞机上,你可以从空中乘务员的行为判断出刚才的颠簸只是暂时性的不稳定气流,还是严重空难的开始。同理,在日常生活中,你的“空中乘务员”可以帮你看清你的男朋友只是经历了糟糕的一天,还是在延续惯有的精神虐待。

当你开始怀疑自己对现实的认知时,你的“空中乘务员”——朋友、家人,甚至心理治疗师,可以帮你做出精准的评估。

同理,在面对政治或社交性的煤气灯操纵时,所有人可以互为彼此的“空中乘务员”。我们需要共同发掘可以信赖的信息来源、可靠的分析,以及事实。没有谁能独自完成这件事——我们既需要业界的专家,也需要朋友、邻居、家人和同事,他们的看法同样重要。煤气灯操纵会让人不知所措,影响深远。也许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坚定立场。

与此同时,如果你或某个你认识的人正挣扎在煤气灯操纵式的关系中,这本书会帮助你理解和反思,并最终破茧而出。这可能意味着从内部彻底改变这段关系,也可能意味着彻底结束这段关系。回首整个职业生涯,我的目标一直是帮助别人过上有同理心的、高效的、有创造力的、充实的生活。但是,如果你处在一段煤气灯操纵式的关系中,不停地猜疑自己的反应,永远在为自己的“过失”道歉,那么我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正如我十年前写的那样:

……你的身体内部隐藏着一个拥有巨大能量的源泉,可以让你摆脱煤气灯效应。首先,你要意识到自己在煤气灯操纵里扮演的角色,看清楚你的行为、渴望和幻想是如何引导你把煤气灯操纵者过度理想化,并时刻寻求他的认可的。

然后,你的自我认知之旅开始了。《煤气灯效应》会给你提供帮助,陪伴你走过每一步。踏上这样一段旅程需要很大的勇气,而你们已经做好学习的准备。期待你们的表现。

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 著 心理学 摆脱精神控制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