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杰系列(套装2册) 中国天气谚语志+二十四节气志 宋英杰 著 民俗文化 中华文化 民间智慧 天气韵律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运费: | ¥ 0.00-15.00 |
库存: | 39 件 |
商品详情
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全新作品
饱览洞察气象的民间智慧
体会灵动奥妙的天气韵律
心怀对中华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书名:宋英杰系列(套装2册)
定价:156元
作者:宋英杰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中国天气谚语志》
1、将气象科学与天气谚语结合。本书聚焦谚语文化,对气候谚语、物候谚语、节气谚语等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和解析,填补了业界的空白。
2、科学性。书中含有大量的气象数据、云图等,同时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让读者能用生动的文本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3、对谚语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谚语不是固化不变的,而是在不同时代不断发展演化,我们不应该只是背诵和传承老祖宗的文化,而是应该对谚语文化做出我们这个时代自己的贡献。本书在对天气谚语的解读基础上,也在以科学的角度寻找新生的天气谚语。
《二十四节气志》
《中国天气谚语志》
天气谚语其实源自生活中大家七嘴八舌的聊“天”,其中精彩的部分被记载、被检验,然后得以传世。曾经观云相雨的俗谚,虽然未必能成为现代意义的卜天之术,但那些言语有性情,有妙趣,透露着先人看待世界的思想轨迹。
令这些文字展现光彩的,或许并非预测的准确度,而是思维的自由度。可能谚语的很多内容与我们已经渐行渐远,但谚语所承载的理念却并不浅陋和古旧,简洁、鲜活、亲近生活情境的描述方式,易于记述和传播,这在现今依然适用。
《中国天气谚语志》是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潜心之作。凭借其多年强大的专业积累和知识功底,他从气象大数据的角度,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梳理和解读了从古到今的气象谚语,其中不仅蕴涵着千百年来积累的民间智慧,更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这本书将气象科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我们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新颖而有趣。
《二十四节气志》
《中国天气谚语志》
序言
第一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气谚语的奥秘
第二章揣摩天的规律:古老的天气谚语
第三章源于乡野,出自体验:天气谚语的表达手法
第四章看风云,观物象:天气谚语的类别
第五章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节气歌谣
第六章夏九九,冬九九:数伏与数九
第七章五风十雨:什么是好天气?
第八章高手在民间:新谚语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志》
《中国天气谚语志》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专家。2004年获得“气象先生”称号。2012年荣获播音主持界“金话筒奖”。
科研及业务之余,担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兼职教授。
宋英杰以其专业背景、知性形象、自然诙谐的语风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他对节气、谚语、月令等气象相关传统文化遗产潜心钻研,希望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旧润泽着我们对于万千气象的体验。
《二十四节气志》
《中国天气谚语志》
序
洞察气象,一直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力游戏,自古以来汇集了不可胜数的“高级玩家”。
天气谚语,是本着“高手在民间”的理念所进行的思想和智慧“众筹”。
其实,天气谚语也具有自净能力,在传承和应用的过程中悄悄地与时俱进。
天气谚语,我们既要吸纳它的科学营养,又要品味它的文化回甘。
我们为什么会有一种先贤崇拜的“好古”心态?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是这样阐释的: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接着,费先生讲述了自己经历的故事:
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苗,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敢不必问理由了。
然后,他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
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基于传统,不计缘由,唯求“灵验”,不必知晓由此及彼的因果律,只需依照由此而彼的相关性。信奉和敬畏“灵验”背后的魔力,并虔诚地以礼仪待之。
这,或许便是天气谚语生长的土壤。
我们的气候理想是风调雨顺。谚语说:“夜雨昼晴,天下太平。”希望天气不要对人有丝毫打扰。最好的天气,是人们可以安闲地忘记天气。
人们希望天气是温和的、宜人的,春如恩诏,夏如赦书。但我们所处的雨热同季的季风气候,是两种极致的叠加。它在以阳光雨露高效养育万物的同时,也有气候的变率大、天气的极端性强等特点。
于是,与其他地方的人相比,我们的前辈更是以敬畏之心,小心揣度,仔细划分,认真归纳,将逐渐累积的智识,融入节气和谚语。
《乐活国民历》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逢岁暮,母亲总会到邻里香火鼎盛的福德祠,索讨一本农民历,并喃喃叮嘱我多多参酌,不可不忌天象,徒增错难。对于在深山里农耕的母亲而言,那是祖先的生活识见。那一本鲜黄封面的薄薄小册,静静地成为维持家庭运作的小依归,无关乎信仰,只因那古老节气里潜隐着大自然的习习生气。
唐代《相雨书》中的一段话说得非常好:
天地之大,万物俱载。不风不雨,民复食土。既风既雨,乃得其所。数风数雨,人民其苦。若夫太平之世,五风十雨,市井晏安之时,得是书以课卜阴晴,亦是隐居一乐耳。
天行有常,并不以宜人为律。没有绝对的好天气,也没有绝对的坏天气。晴很好,亢则旱;雨不错,霪则涝。久晴盼霖,久雨盼霁。我们通常以自我得失来衡量天气的好坏。
悉心找寻天气的规律,为人们推测阴晴冷暖,让预见成为一种生活品质甚至生命保障。倘若气象果真能够像人们期盼的那样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一幅太平景象。那么,手捧一本占卜天气的谚语书,闲适地晒晒太阳,喝喝茶,也算是隐居生活中的一桩乐事吧。
曾经的观云相雨的俗谚,未必能够被归为雅言,未必能够被收纳为现代意义的卜天之术。但是,那些言语,有性情,有妙趣,既接天气又接地气,透露着先人看待世界的思想轨迹。希望它们,如同风土故事一样,活着。
我们记得,我们懂得。
起初,最令我震惊的天气谚语,是人们熟知的“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且不说准确性有多高,当时就觉得:这是历史上的哪位大神说的?思维如此灵动和跳跃。居然可以想到要去捕捉这个150天跨度的天气韵律!那种不满足于“翌日有雨”的渴望,那种渴求预知的不安分,催生了挣脱定式的智慧。我觉得它最具光彩的,或许并非预测的准确度,而是思维的自由度。
《二十四节气志》
-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