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有机硅产品合成工艺及应用(二版)

134.40
运费: 免运费
有机硅产品合成工艺及应用(二版) 商品图0
有机硅产品合成工艺及应用(二版)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有机硅产品合成工艺及应用(二版)
定价:168.0
ISBN:9787122066169
作者:来国桥
版次:第2版
出版时间:2010-01

内容提要:

基本信息

书名:有机硅产品合成工艺及应用(第2版)

原价:168.00元

作者:来国桥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1日

ISBN:9787122066169

字数:

页码:783

版次: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重量:1.5 Kg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编辑推荐


《有机硅产品合成工艺及应用(第2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媒体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硅与硅键
1.1.1 硅和碳的区别
1.1.2 硅的电负性、键角及离子键
1.1.3 硅键类型及特性
1.2 有机硅化合物命名法
1.2.1 硅烷及其衍生物
1.2.2 甲硅烷基衍生物
1.2.3 线型聚合物
1.2.4 环状聚合物
1.2.5 立体构型聚合物
1.2.6 聚硅烷
1.2.7 含金属或准金属原子或原子团的有机硅化合物
1.2.8 含硅的基团
1.3 有机硅化学及工业发展简史
1.4 有机硅生产及市场
1.4.1 国外主要的有机硅公司
1.4.2 世界有机硅产业介绍
1.4.3 中国有机硅行业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第2章 有机卤硅烷
2.1 概述
2.2 有机卤硅烷的制法
2.2.1 有机金属化合物法
2.2.2 加成法
2.2.3 缩合法
2.2.4 再分配法
2.2.5 直接法
2.3 有机卤硅烷的分离与纯化
2.3.1 甲基氯硅烷的分离与纯化
2.3.2 苯基氯硅烷的分离与纯化
2.4 有机卤硅烷的性质
2.4.1 物理性质
2.4.2 化学性质
2.4.3 生理性质及毒性
2.5 有机卤硅烷的用途
2.5.1 制取其他官能性硅烷
2.5.2 制取聚硅氧烷
2.5.3 其他应用
2.5.4 甲基氯硅烷生产中高沸物、低沸物
富余单体及废触体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有机硅烷
3.1 概述
3.2 硅官能硅烷
3.2.1 烷氧基硅烷
3.2.2 有机烷氧基硅烷
3.2.3 有机氢硅烷
3.2.4 有机硅醇及硅醇盐
3.2.5 有机酰氧基硅烷
3.2.6 有机氨基硅烷
3.2.7 有机酰氨基硅烷
3.2.8 有机酮肟基硅烷及有机异丙烯氧基硅烷
3.3 碳官能有机硅烷
3.3.1 链烯基硅烷
3.3.2 氟烃基硅烷
3.3.3 氯烃基硅烷
3.3.4 溴烃基硅烷
3.3.5 氰烃基硅烷
3.3.6 异氰酸烃基硅烷
3.3.7 羟烃基硅烷
3.3.8 巯烃基硅烷
3.3.9 氨烃基硅烷
3.3.10 环氧烃基硅烷
3.3.11 甲基丙烯酰氧烃基硅烷
3.3.12 叠氮及重氮烃基硅烷
3.3.13 其他碳官能硅烷
3.3.14 硅烷偶联剂
参考文献

第4章 有机聚硅氧烷
4.1 概述
4.2 聚硅氧烷的制备
4.2.1 硅官能有机硅烷水解缩合法
4.2.2 有机氯硅烷醇解法
4.2.3 硅氮化合物水解
4.2.4 异官能有机硅烷问的缩合
4.2.5 活性硅氧烷
4.3 聚硅氧烷的性质
4.3.1 物理性质
4.3.2 化学性质
4.3.3 生物性质
4.4 聚硅氧烷的用途
4.4.1 制取硅油、硅橡胶及硅树脂的原料
4.4.2 改进有机树脂及橡胶的性能
4.4.3 化妆品主剂及助剂
4.4.4 药物及医疗
参考文献

第5章 硅油及改性硅油
5.1 概述
5.2 线型及支链型硅油的制法
5.2.1 烃基硅油
5.2.2 硅官能硅油
5.2.3 支链型硅油
5.3 改性硅油的制法
5.3.1 聚醚改性硅油
5.3.2 氨烃基改性硅油
5.3.3 环氧烃基改性硅油
5.3.4 羟烃基改性硅油
5.3.5 巯烃基改性硅油
5.3.6 羧烃基改性硅油
5.3.7 甲基丙烯酰氧烃基改性硅油
5.3.8 氯烃基改性硅油
5.3.9 氟(醚)烃基改性硅油
5.3.10 长链烷基硅油
5.3.11 其他改性硅油
5.4 线型、支链型及改性硅油的性质
5.4.1 线型硅油的物理性质
5.4.2 改性硅油的物理性质
5.4.3 线型硅油的化学性质
5.4.4 改性硅油的化学性质
5.4.5 生理性质
5.5 线型硅油的用途
5.5.1 个人保护及化妆用品
5.5.2 医疗及食品
5.5.3 电绝缘介质
5.5.4 交通器械及仪表
5.5.5 润滑
5.5.6 抛光
5.5.7 冷、热载体
5.5.8 涂料、橡胶及塑料添加剂
5.5.9 表面处理剂
5.5.10 扩散泵油
5.5.11 粉末处理
5.5.12 二次加工产品的原料
5.6 改性硅油的用途
5.6.1 聚醚硅油
5.6.2 氨烃基硅油
5.6.3 环氧烃基硅油
5.6.4 羟烃基硅油
5.6.5 巯烃基硅油
5.6.6 羧烃基硅油
5.6.7 甲基丙烯酰氧烃基硅油
5.6.8 氯烃基硅油
5.6.9 氟烃基硅油
5.6.10 长链烷基硅油
5.6.11 改性硅油在纺织助剂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章 硅油的二次加工产品
6.1 概述
6.2 硅脂与硅膏
6.2.1 制法
6.2.2 性质
6.2.3 用途
6.3 消泡剂
6.3.1 起泡与消泡剂
6.3.2 硅油消泡剂的失活和再生
6.3.3 硅油消泡剂的特性与种类
6.3.4 硅油消泡剂的制法
6.3.5 消泡剂的用途
6.4 脱模剂
6.4.1 硅氧烷脱模剂的类型
6.4.2 有机硅脱模剂的特点
6.4.3 有机硅脱模剂的选择与用法
6.4.4 脱模剂的制法
6.4.5 脱模剂的用途
6.5 纸张隔离剂
6.5.1 隔离剂的作用原理及隔离性能的影响因素
6.5.2 纸张隔离剂的类型
6.5.3 隔离纸及隔离剂的评价方法
6.5.4 纸张隔离剂的制法
6.5.5 纸张隔离剂的用途
参考文献

第7章 硅橡胶
7.1 概述
7.2 混炼型硅橡胶
7.2.1 生胶的种类
7.2.2 生胶的制法
7.2.3 混炼及配合技术
7.2.4 硫化成型
7.2.5 混炼胶的主要品种及性能
7.2.6 废硅橡胶的回收利用
7.2.7 混炼型硅橡胶的性质
7.2.8 混炼型硅橡胶的用途
7.3 缩合型液体硅橡胶
7.3.1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基本组成制法及硫化机理
7.3.2 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基本组成制法及硫化机理
7.3.3 缩合型液体硅橡胶的使用方法
7.3.4 缩合型液体硅橡胶的基本特性
7.3.5 缩合型液体硅橡胶的主要用途
7.4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
7.4.1 硫化机理
7.4.2 主要组成及制法
7.4.3 胶料的品种、配制、性能及用途
参考文献

第8章 硅树脂和改性硅树脂
8.1 概述
8.2 硅树脂预聚物的制法
8.2.1 缩合型硅树脂预聚物
8.2.2 加成型硅树脂预聚物
8.2.3 过氧化物引发型硅树脂预聚物
8.3 硅树脂产品的配制
8.3.1 电绝缘漆
8.3.2 涂料
8.3.3 粘接剂
8.3.4 塑料
8.4 改性硅树脂的制法
8.4.1 醇酸改性硅树脂
8.4.2 聚酯改性硅树脂
8.4.3 丙烯酸改性硅树脂
8.4.4 环氧改性硅树脂
8.4.5 酚醛改性硅树脂
8.4.6 硅氧烷改性聚酰亚胺树脂
8.4.7 硅氧烷改性其他有机树脂
8.5 硅树脂及改性硅树脂的性质
8.5.1 硅树脂组成与性质的关系
8.5.2 耐热性
8.5.3 耐寒性
8.5.4 耐候性
8.5.5 电绝缘性
8.5.6 憎水性
8.5.7 耐化学试剂性
8.5.8 不相容性及防粘性
8.5.9 力学性能
8.6 硅树脂的用途
8.6.1 电绝缘漆
8.6.2 涂料
8.6.3 粘接剂
8.6.4 塑料
8.6.5 聚碳酸酯阻燃剂
8.6.6 微粉及梯形聚合物
8.7 改性硅树脂的用途
8.7.1 醇酸改性硅树脂涂料
8.7.2 聚酯改性硅树脂涂料
8.7.3 丙烯酸改性硅树脂涂料
8.7.4 环氧改性硅树脂涂料
8.7.5 酚醛改性硅树脂
8.7.6 聚酰亚胺改性硅树脂
参考文献

第9章 分析方法
9.1 化学方法
9.1.1 元素分析
9.1.2 官能团分析
9.1.3 化学分解法
9.2 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
9.2.1 相对密度及折射率
9.2.2 红外吸收光谱(IR)
9.2.3 核磁共振波谱(NMR)
9.2.4 紫外吸收光谱(UV)
9.2.5 气相色谱(GC)
9.2.6 质谱(Ms)
9.2.7 凝胶渗透色谱(GPC)
9.2.8 其他
9.3 聚硅氧烷产品的鉴定与分析
9.3.1 纯硅油的分析
9.3.2 改性(共聚)硅油的分析
9.3.3 硅脂的分析
9.3.4 磨光剂的分析
9.3.5 化妆品的分析
9.3.6 消泡剂的分析
9.3.7 硅树脂及涂料的分析
9.3.8 皮革、织物或纸张中硅氧烷处理剂的分析
9.3.9 未硫化硅橡胶的分析
9.3.10 硫化硅橡胶的分析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插图:


第6章硅油的二次加工产品
6.1概述
硅油按其加工状况可分为一次产品及二次产品。前者是指加工前的硅油产品,包括烃基硅油、硅官能硅油、碳官能硅油及非官能改性硅油等;后者是以硅油为原料,配入增稠剂、表面活性剂、溶剂及添加剂等,并经特定工艺加工成的脂膏状物、乳液及溶液等产品,例如,硅脂、硅膏、消泡剂、脱模剂以及隔离剂等。硅油经过二次加工后,不仅产品形态变化了,而且性能也大不一样,因而应用范围更宽,使用效果及效益更好。当前它们的市场规模已与硅油一次产品相当。
6.2硅脂与硅膏
硅脂与硅膏是以硅油为基础油,加入增稠剂、稳定剂及改性添加剂,经混合研磨加工而成的产品。习惯上,人们将金属皂(主要为锂皂)增稠的润滑用产品称为硅脂;而把非皂类(主要为白炭黑)增稠的产品称为硅膏(又称硅油复合物)。此外还有人给硅脂及硅膏下了不同的定义:硅脂是一种半结构化的润滑脂,用于润滑和保护金属与金属的接触面;而硅膏则是用于金属与非金属接触面的润滑与保护。表6—1为硅脂、硅膏用作润滑剂与硅油的比较。

序言




目录: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有机硅产品合成工艺及应用(二版)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ip1953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