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网络空间的劳动图景(新闻传播学文库)/杨逐原

49.90
运费: ¥ 0.00-20.00
网络空间的劳动图景(新闻传播学文库)/杨逐原 商品图0
网络空间的劳动图景(新闻传播学文库)/杨逐原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网络空间的劳动图景(新闻传播学文库)  
定价:65.0  
ISBN:9787300283241  
作者:杨逐原  
版次:1  
出版时间:2020-08  


《网络空间的劳动图景》探讨的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新鲜话题。作者认为,网络用户劳动是互联网时代资本和劳动重构的产物。在网络空间,网络用户数量不只是数字,而是代表着生产、传播与消费等加快信息资本积累的力量。从网络用户的信息活动是一种生产性的劳动出发,本书深入地研究了劳动者(网络用户)、技术与资方权力控制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劳动的报酬等诸多问题。  
按照与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是否存在着劳动合同关系、是否获得经济报酬来划分,作者将网络用户分为UGC(用户原创内容,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报酬)、PGC(专业生成内容,在生产高质量的内容后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OGC(职业生产内容,可以视为网络媒介的雇佣者,会定期获得报酬)三种类型,并分别做了具体分析。  
作者分析指出,网络用户之所以心甘情愿地开展不获得任何经济报酬的劳动,是因为网络用户在劳动中不仅能够获得社会关系、社会声望、互惠(分享)、信任、寻求共识、社会道德、社会规范、公共精神、家庭及宗亲关系等诸多处于社会资本范畴中的非经济报酬,还能获得社交、知识、娱乐及情感体验、参与感和幸福感等若干社会资本范畴外的非经济报酬。这是网络用户不遗余力地进行网络劳动的动机。正是这些非经济报酬的动机促成了网络空间中迷人的生产和消费图景。  
作者认为,伴随着网络空间各种劳动的不断推进,符合网络劳动市场的经济报酬也将会逐渐普及。同时,网络用户的劳动虽然能够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然而其也裹挟着巨大的破坏性,因而需要对之进行合理的引导。  



杨逐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站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2017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博士学位。近年来一直从事与传播政治经济学相关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与社会发展。  
拥有政府部门、舆情研究机构、出版社及高校等工作阅历。曾主持过国家社科、省级及厅级等各个级别的课题,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十余个,出版专著5部(含合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期刊十余篇、中文核心期刊十余篇。  


*一章绪论  

*一节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节相关理论概述及概念界定  

第三节相关研究评述  

本章小结  



*二章 作为劳动的传播与作为劳动者的网络用户  

*一节 人类劳动形态的演变概述  

*二节 作为劳动的传播  

第三节 作为劳动者的网络用户  

第四节 几种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的性质和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处于技术赋权与资方权力控制中的网络用户劳动  

*一节 网络技术赋权与网络用户劳动空间的解放  

*二节 网络用户劳动中的资方权力的隐身与生产  

第三节 资方控制:回归权力依附逻辑的网络用户劳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及其劳动的价值  

*一节 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二节 网络用户劳动在网络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方式及劳动关系  

*一节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方式及劳动产品的价值  

*二节网络用户劳动情境中的劳动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再生产与征用  

*一节 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再生产  

*二节 网络媒介对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征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网络用户劳动的经济报酬  

*一节 网络用户劳动的经济报酬状况  

*二节 深度经济剥削下的网络用户持续劳动的逻辑及其后果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网络用户劳动的非经济报酬  

*一节人类生产、消费目的的转变催生了新的报酬形式  

*二节 网络用户劳动的非经济报酬形式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网络用户的劳动范式及其未来走向  

*一节网络用户的劳动范式  

*二节*二节网络用户劳动的未来走向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受访者名单  

后记  


作为劳动的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新鲜话题  
石义彬  

在互联网不断普及和深入发展的现-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成为人们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重要场所。在网络空间中,网络用户生产了大量的信息产品并将之传播出去。同时,网络用户还参与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消费。在网络信息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中,网络用户能为网络媒介创造大量的剰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只要劳动为资本家创造了高于它的必要成本的剩余价值,它就是生产性的。在网络这一新传播科技的赋权下,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传播能为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创造大量财富,也就意味着其能创造大量的剩余价值,因而网络用户的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活动就是一种生产性的劳动,这也意味着网络用户是网络空间中的劳动者。因此,在现-在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网络用户的劳动及其报酬问题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可以窥见互联网时代人类劳动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可以窥见信息资本新的运行轨迹。  
当前,网络信息资本积累不断加速,网络经济发展较为迅猛,网络用户的劳动已成为与网络新资本形态相一致的劳动范式,而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的网络媒介无疑已嵌入社会经济的基础结构之中。面对这样一种复杂的、全新的情况,本书采用了一个较为独特的研究视角,它不是一般性地探讨用户生成内容对网络媒介经济发展的意义以及网络媒介如何经营网络用户,而是把网络用户的信息活动看成一种生产性的劳动,将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资本主义的运作视为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从而深入地研究了劳动者(网络用户)、技术与资方控制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劳动的报酬等诸多问题。  
在具体的探讨中,本书将网络看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生态系统,对网络用户这个劳动者的信息生态位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网络技术的赋权下,网络用户生产的信息量已经超过了网络媒介的职业化的信息生产量,网络用户的信息搜索、点击浏览、生产内容等劳动,是网络媒介盈利的重要来源,也是广告商重点关注的对象。对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进行分析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正是以网络用户这一重要的劳动者为依托,网络媒介才开发出了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粉丝经济、社群经济以及网络游戏经济等一系列的网络经济模式,而这也为网络媒介资本的增值路径变化以及网络经济新的增长规律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网络技术是信息时代的**具代表性的技术形式,其赋权是双向性的,除了对网络用户进行赋权外,它还对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进行赋权。关于这一点,本书也有阐述,指出网络技术在为网络用户进入网络空间的劳动提供便利条件、使网络用户劳动的空间得以解放的同时,也为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通过网络技术将权力隐身起来,通过经济、文化等权力资本控制网络用户的劳动过程,将网络用户的劳动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提供了保障性条件,使网络用户的劳动始终处于网络媒介的权力体系之中。  
网络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呈现出什么样的新情况,是研究网络用户劳动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虚拟空间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现实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有所区别的。本书将网络空间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称为新的生产力和变异的生产关系,认为就新的生产力来说,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都是新的——劳动者是广大网络用户、劳动工具是人的大脑、劳动对象是信息及电脑等资源;就变异的生产关系来说,除网络媒介的雇佣员工可按合同规定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外,绝大部分网络用户都没有参与劳动成果的分配,但他们却不断地投入时间、经济、文化等资本进行信息产品的生产,遭受着*为彻底的剥削,这就是变异的生产关系。  
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再生产与征用是在何种情况下进行的?本书结合马克思的劳动力再生产理论,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在网络用户的劳动中,网络用户这种劳动力也得以不断地生产出来,而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也不断地征用着网络用户这种劳动力。在网络空间中,网络用户劳动力再生产的内容也包括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恢复,新一代劳动者的再生产,以及熟练、复杂的劳动力再生产三个方面。而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征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即劳动关系从合同到“泛在化雇用”、征用对象从技能型人员到普通大众、征用程序也从严格按照招聘程序向开放性(面向广大网络用户随时随地进行)转变。  
在网络用户的劳动中,劳动报酬问题是人们较为关心的问题。网络用户获得了什么样的报酬?作者将报酬分为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两个部分,其中新经济报酬是作者的重要理论创新。作者指出,网络用户主要有OGC、PGC、UGC等三种类型,他们都在为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创造着巨大的剰余价值。其中OGC是网络媒介的员工,他们与网络媒介之间签订了雇佣合同,可以定期从网络媒介那里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PGC如网络写手等通过其专业化的信息生产,偶尔也能够从网络媒介那里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而数量庞大、专业性不强的UGC,则完全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报酬,且其生产信息产品的成本还要由自己或(及)亲友承担,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全是超额剩余价值。但吊诡的是,在存在巨大经济剥削的情况下,网络用户仍然乐此不疲地投入劳动之中,究其原因,应该是网络用户在劳动中获得了社会关系、社会地位和声望、社会规范、信任、互惠(分享)、社会道德、公共精神、家庭及宗亲关系等诸多社会资本范畴内的非经济报酬,以及求知欲望得以满足、娱乐天性得以满足、情感体验得以进行等社会资本范畴外的非经济报酬,而这些非经济报酬形式更符合信息社会中人们的报酬需求。  
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及报酬理论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过,任何一种新的、前沿性的理论探讨都对既有理论有着一定程度的突破,新的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具有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解释力,都需要放到现实中去验证。现有的研究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由于网络用户的劳动及其报酬是一个**具系统性的课题,要厘清相关的问题,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需要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因而就目前来说,本研究仍然从相对静止的角度来探讨,没有将其置于更具动态性的社会历史中去研究,故而在探讨网络用户的劳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提出一系列标准和模型等方面尚存在着遗憾,希望作者以后针对这些不足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  
杨逐原对传播政治经济学怀有深厚的情结,近年来一直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书是他的一项重要成果。相信杨逐原能够继续保有这份情结,继续开展相关研究。  
*后,我想说的是,书是开放的,读书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我希望读者能够与本书有一个愉悦的对话过程,也期待杨逐原能够继续奉献出新的研究成果。  

2019年6月8日初稿  
2020年1月定稿于武汉大学珞珈山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网络空间的劳动图景(新闻传播学文库)/杨逐原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