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主题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地图主题书店
地图主题书店,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旗下的直属书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人文地理·宜春

168.00
运费: ¥ 4.50
库存: 50 件
人文地理·宜春 商品图0
人文地理·宜春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宜春》商详

一、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宜春》是《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江西省省宜春市分卷。本书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理为载体,以“生态绿城、温泉之乡、亚洲锂都、禅宗圣地、月亮之都”为宜春城市名片,权威、立体、真实地反映了宜春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山水名胜、风土民俗,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内容。全书包含宜春概况、千年古城、红色故土、生态绿城、禅宗圣地、月亮之都、“非遗”撷英、发展成就、美好蓝图九章内容,创新性地应用了文字、图片、地图、信息图表四种元素,实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是一部精美的宜春人文地理的百科全书。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是“十三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和中国城市对外宣传的国家级平台,定位于“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地理国情,宣传发展成就,描绘城市蓝图”,旨在面向国内外宣传我国城市形象,推广城市品牌,增强城市软实力,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丛书自2016年首批城市分卷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主流媒体的的高度评价和密切关注,并通过国家外宣渠道走进全球40多个主要城市,入藏大英图书馆,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

二、 编辑推荐

“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以地级行政区域为单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理为载体,权威、立体、详细地展现地域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地理国情、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并归纳提炼出特色地域文化,是一张张鲜活的城市名片,也是一部中国城市人文地理的百科全书。在这部“百科全书”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角度认识多元一体化的伟大祖国,领略她的包容博大、多姿多彩、生机勃勃,了解我国全貌和民族完整历史。

 

三、 作者简介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宜春》分卷由《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编委会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发行中国地图出版社我国唯一的中央级地图出版机构,直属于自然资源部;负责编制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定地图、满足社会各界需要的实用地图;承担中央领导工作用图、地图应急保障服务、国家版图宣传教育、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宣传、地理信息数据应用等工作;出版中小学教材、教辅、科技、旅行、人文、地理、历史、地图文化书刊以及地球仪、立体地图等产品。

四、 目录

1 总序

3 

12 宜春名片

13 生态绿城

15 温泉之乡

17 亚洲锂都

19 禅宗圣地

21 月亮之都

001 宜春概况

002 地理位置

002 行政区划

004 地形地貌

005 人口

006 交通区位

008 河流水系

008 气候

010 植物资源

012 动物资源

013 矿产资源

014 经济

019 千年古城

022 历史概况

024 古代遗存

056 名人荟萃

077 红色故土

078 概况

080 秋收起义在铜鼓

084 袁州会议结硕果

090 烽火十年湘鄂赣

097 生态绿城

098 名山耸翠

118 秀水晴波

128 汤泉吐艳

137 禅宗圣地

140 禅风入宜春

142 马祖兴丛林

144 百丈立清规

148 一花开五叶

156 杨岐兴法脉

158 天下大慈化

163 月亮之都

164 嫦娥飘袂明月山

168 千年传承月亮情

174 美名兴于月亮节

180 返璞归真月都人

185 “非遗”撷英

188 采茶戏韵傩舞魂

192 鼓乐声声山歌亮

200 岳家狮舞十样景

204 千年药俗放异彩

208 传统技艺名四方

216 版画根艺吐芳华

223 发展成就

226 综合实力大提升

230 改革开放大突破

232 生态文明大推进

234 城乡统筹大提速

236 民生福祉大改善

241 美好蓝图

242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243 做大中心城区 推动协同发展

246 实施产业兴市 建设工业强市

250 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

251 深化改革攻坚 推进开放提升

252 守护青山绿水 建设美丽宜春

254 坚持发展为民 共享美好生活

256 附录

五、 精彩书摘

宜春历史概况

宜春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堂邑侯陈婴(一说灌婴)筑城以来,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均典出宜春。

宜春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宜春市境域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商周时期,今樟树市吴城一带,已形成了繁荣的城邑或方国。宜春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4533处,樟树吴城文化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丰城洪州窑遗址、靖安东周古墓、高安华林造纸作坊遗址分别被评为1993年、2007年、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宜春是禅宗圣地,禅宗“一花五叶”中有“三叶”(临济宗、沩仰宗和曹洞宗)发祥于宜春。宜春才俊辈出,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明朝清官况钟、《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现代物理学家吴有训,皆出自宜春。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曾担任袁州刺史,关怀民生,教化一方。江西第一个状元卢肇、第二个状元易重都是宜春人,鼎盛时期宜春有“袁州进士半江西”的美誉。宜春还是革命老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同志都曾转战于此,铜鼓县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爆发地,万载县仙源乡曾是中共湘鄂赣省委、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驻地。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春地区,改设宜春市,揭开了宜春历史新的一页。全市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宜春市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了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诗篇。

古代遗存

宜春有着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境内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村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变迁与交融,成为宜春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和文明标杆。

筚路蓝缕开启文明

1947年,江西考古先驱饶惠元先生在樟树市大桥乡洪光塘村东南土岗上,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筑卫城遗址。

筑卫城遗址因清同治《清江县志》“乡民筑城自卫”而得名,从丰富的石器、陶器等出土文物来看,筑卫城遗址与30年后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人类遗址樊城堆遗址为同一文化类型,但地层叠压关系更加清楚,筑卫城遗址下层与樊城堆遗址下层出土遗物有较强相似性,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樊城堆—筑卫城文化”。

筑卫城遗址现存城墙南北长360米,东西长410米,总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周围土城墙最高有20多米,最低处有6~8米,有6个城门可以进出,其中有一进一出2个水门。城内有1条内河与外河(古河道)相通,城外东北面是自然河流,西南面是护城河。城内较为平坦,内河的西南部有祭祀房屋遗址及祭祀广场,内河的东北部有3米多厚的文化堆积为居住区。筑卫城整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防卫能力强,体现着宜春先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毅力。2001年,筑卫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筑卫城遗址被发现的30年后,1977年,考古学家在樟树市刘公庙镇庙下村东南约100米处,发现了樊城堆遗址。

樊城堆遗址南北最长处124米,东西最宽处100米,周长380米,面积1.2万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达2.5~3.6米,是一处典型的土墩遗址。

樊城堆遗址分上、下两期文化层。下文化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出土文物以陶器为主,装饰工艺以刻划为主;上文化层为商周时期遗存,多印纹硬陶、原始瓷。遗址中还发现红烧土上粘附有稻茎、谷壳,说明樊城堆先民已种植稻谷。大量柱洞、草拌泥、红烧土块堆积,表明樊城堆先民过着定居生活,进行着农业生产和捕鱼狩猎活动。从遗存分析,樊城堆遗址的社会形态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因此,考古学家将其确定为“樊城堆文化”。樊城堆遗址对研究江西古代史和周边古文化的关系以及历史编年序列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2006年,樊城堆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说筑卫城遗址、樊城堆遗址是赣鄱大地上的明珠,那么位于樟树市吴城乡吴城村的吴城遗址,也是其中璀璨的一颗。

吴城遗址作为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商代人类居住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改写了江南古代文明史。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其为“殷商文化过长江的报春花”,是20世纪我国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吴城遗址是19739月修建吴城水库时被发现的,城址面积达61.3万平方米,城垣周长约2860米,并辟有东、南、西、北和东北五个城门。经过10次考古发掘,发现有城墙、房基、路面、水井、青铜冶铸遗迹、祭祀广场、陶窑和墓葬等遗迹,出土各类完整文物1360件,还发现陶文符号200多个。

遗址中陶文、原始瓷、铸铜遗迹、龙窑的发现在江西省考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吴城地区早在3500多年前就已经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大量的陶文和符号等实物资料,论证了殷商时期赣鄱地区不是“荒服之地”,而是高度文明的区域;铸铜遗迹、工具和精美的青铜器的发现与出土,说明这里的人们就和中原人一样,能熟练地掌握铸造技术,生产高质量的青铜器,解决了殷商时期南方地区的人民能否铸造青铜器的重大学术问题。大量的完整器物,特别是四十多种印纹陶纹样,是研究江南古文化的一把“钥匙”,结束了江南考古长期存在的文化年代上的紊乱现象。浩大的筑城工程和祭祀神坛,表明吴城遗址已基本具备了城邑和阶级分化相结合的国家形态,是长江以南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宜春的先人们在长江以南率先迎来文明的曙光,行走在创造中华文明的前列。1996年,吴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 前言/序言

《周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察地理、观人文,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的关注,是道法自然与教化天下的情怀。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而承载中国历史文化的地理空间是广袤复杂的。在一个辽阔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人群构成、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自然、经济、人文、社会等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也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景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是丰富多彩又浑然一体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地域文化的发展既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已成为增强地域经济竞争能力和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套《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以地级行政区域为地理单位,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理为载体,权威、立体、详细地展现地域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地理国情、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并归纳提炼出特色地域文化,打造城市名片,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区域的“百科全书”,对提升城市软实力,扩大对外影响力,助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实,这套丛书的意义远远超出地理区域,它展示和讲述的虽然只是一个个具体的局部,但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个不同的视角、一个个不同的出发地,让人们多角度地去认识一个多元一体化的伟大国度,从而生动具体地领略它的包容博大、多姿多彩、生机勃勃。正因为如此,这套丛书绝非地域推介的集成,而是一套从个性出发,了解我们国家全貌、民族完整历史的教科书。丛书将文字、图片、地图、信息图表相融合的设计,为传统的图书注入了新的视觉体验,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将中华文化和各地人文地理的精华呈现给社会大众,为读者带来了一份精彩的文化大餐。


地图主题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地图主题书店
地图主题书店,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旗下的直属书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人文地理·宜春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