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浙江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浙江大学出版社直营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马黎/浙江大学出版社

40.80
运费: 免运费
库存: 27 件
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马黎/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图0
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马黎/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

作者:马黎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印张:9.5

字数:180

开本:800mm*1230mm   1/32

ISBN978-7-308-19199-9

定价:6800

出版时间:20197

装帧形式:平装双封,全彩印刷

中图分类:Ⅰ.Ⅱ.Ⅲ.良渚文化文化遗址考古发现Ⅳ.①K871.13

上架建议:考古

 

封面文案:近十年,是良渚考古发现最多的十年,也力证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作者以媒体人的角度,贴身观察,讲述那些发现背后的故事和人。

 

内容简介:

作者从2012年开始,贴身报道良渚考古发现,记录良渚文化。而这7年也是良渚考古发现、理念革新、进展最快,刷屏最多的7年。书稿全程记录了良渚考古一点一滴的变化,考古历史的变迁,考古人的心路历程,思想碰撞的火花等,对考古人物也有深入地访谈。作者以第一现场的角度,通过第一手资料,从媒体人的视角,连通了大众和专业,通俗和学术,对于普通大众了解良渚文明,了解考古是什么,提供了借鉴,有较大的普及性。

 

作者简介:

马黎,1986年出生,钱江晚报文化记者。开过《中国节气》、《中国节日》专栏,曾策划肖全杭州肖像摄影作品展、金宇澄文学插图展等。戏剧文学出身,奔跑在考古新闻一线。

 

目录:

第一章  那些发现

一  这六个村庄,曾住着良渚先民

二  我们对良渚文化的了解,还不到20%

三  608 个良渚刻符,让考古专家们争论不已

四  神秘竖排的六个符号

五  良渚人的朋友圈,流行看图说话

六  还原一个良渚古人的工作日

七  5000 年前,良渚人的水乡生活

八  杭州拱宸桥边发现良渚文化遗址

九  5000 年前的这座码头 , 专供良渚贵族出入宫殿

十  良渚人的水井

十一  左崧泽右良渚 两种文化两种风味

十二  良渚王的陪葬,都是限量版

十三  因为良渚的 11 条水坝,中国水利史被改写了

十四  防洪坝是世界重大的科技考古发现

十五  一大堆网红里,没想到良渚人逆袭了

十六  良渚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十七  古城内住着王族、工匠,还有吃小米的北方人

十八  良渚王国神秘消失,良渚人去了哪里

十九  闭馆 315 天后,良渚博物院华丽蝶变

二十  良渚遗址为什么是圣地,展览里有六个关键词

二十一  谁是良渚博物院开馆后的第一位观众

二十二  识玉寻踪,良渚古人的淘宝订单

 

第二章  那些人物

一  施昕更:在良渚生,为良渚生

二  57 人,再探良渚,守护良渚

三  牟永抗:踏野寻古

四  他是沙漠里的一根草,环境越恶劣越能扎根

五  王明达:温其如玉

六  听阿城聊良渚

七  刘斌:考古者的俯身与仰望

八  玉琮王上的神像,他用比发丝还细的笔画出来

 

第三章  申遗那些事

一  细述良渚 80 载 远望中华 5000 年

二  5000 多年前玉琮神像,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三  伦福儒:我确信,良渚遗址可以申遗成功

四  在世界考古学界,“良渚声音”正放大

五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正式启程

六  良渚文创设计,如何接“地气”

七  一眼千年,一干十年

 

样章:

 

一  这六个村庄,曾住着良渚先民

 “四年的空缺,也是四年不断的勘探和发掘,等待是值得的。”

2012 年 4 月 13 日下午,“2011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

继良渚古城被选为“2007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 时隔四年,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上榜。

记者给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斌打电话时,他在平静之余,也有一份难言的激动。 “这是目前为止关于良渚文化最大的,也是最完整的记录。”能够从25个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刘斌认为,玉架山遗址的勘探不是一 蹴而就的“突然发现”,其中的持续性和完整性,最艰难,也最烦琐。

 玉架山遗址位于余杭经济开发区万陈社区,西距良渚古城 20 千 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合作,从 2008 年 10 月起,便对玉架山遗址开始进行全面钻探 调查与发掘。

刘斌告诉记者,挖到第一个环壕(外围由水系包围的一块土地) 后,同一年,他们也挖到了如今命名为“Ⅵ”的环壕,但当时,他们并不能认识和确认它们之间的联系。而后,勘探队以玉架山为中心, 又陆续发掘出了四个环壕,直到沿着“环壕Ⅵ”往外挖了三平方千米, 还没有发现其他环壕,玉架山聚落遗址的完整性才得以确定。他们这才发现,这六个挨着的环壕,是六个氏族,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村落, “我们认为它是良渚最基本的社会单元”。

如何解释这个距今 5000 多年的“聚落”?刘斌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 :一个城市下面有县,是一级一级往下排的。这个村落,就是 5000 多年前这个城市的基本单位,由六个氏族组成,这种形式从良 渚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晚期。

四年时间,刘斌和他的团队几乎 24 小时都“埋”在了这些墓葬、 陶土和玉器之中。如今,勘探结果得到了评选现场 20 位专家以及社会的肯定。

不过,刘斌心里没有一丝轻松,后续的保护和勘探工作仍然让他十分担心——四年前,在他们的考古力量介入之前,由于当地修路的 缘故,有两个“圈”已经被破坏了一部分。目前保存完整的,其实只 剩下四个“圈”。

我们和当地协商,要尽量把它们保护下来。”刘斌有些惋惜, 2011 年余杭茅山良渚遗址中第一次发现了大规模水稻田,但由于当 地的房地产开发,现在那块地上已经在盖房子了。 因此,对浙江考古队而言,接下来的保护工作压力更大。“因为 玉架山遗址周围也有稻田,我们必须要保住这些珍贵的‘边边角角’。” 刘斌说,接下来,考古队除了对水稻田做研究之外,还计划在此处建遗址公园、现场博物馆等。

 


浙江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浙江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浙江大学出版社直营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马黎/浙江大学出版社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zupress
浙江大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