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论:数字景观开启风景园林4.0时代
第1章 数字景观的意义
1.1 数字景观的背景
1.1.1 数字景观的兴起
1.1.2 数字景观——风景园林4.0时代
1.2 数字景观技术进程
1.2.1 数字景观技术的发端
1.2.2 数字景观技术的进展
1.2.3 数字景观技术的应用
1.3 数字景观的价值
1.3.1 从定性到定量——走向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
1.3.2 走向精细化的风景园林
1.3.3 走向系统化的景观规划设计
第2章 数字景观的逻辑
2.1 数字景观的系统性
2.1.1 多目标需求
2.1.2 复杂系统性
2.1.3 设计要素的动态性
2.2 数字景观的逻辑
2.2.1 数字流与设计过程逻辑
2.2.2 逻辑模型—数学模型—编程模型
2.3 数字景观的过程
2.3.1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2.3.2 方案的设计与模拟
2.3.3 数字化建造与测控
第3章 数字景观的结构
3.1 数字景观的架构
3.1.1 数字景观系统架构
3.1.2 数字景观软件架构
3.2 数字景观平台
3.2.1 景园环境生态采集、分析与模拟平台
3.2.2 景园环境空间形态采集、分析与模拟平台
3.2.3 景园环境行为心理采集、分析与模拟平台
3.3 景观信息系统(LIM)与规划设计
3.3.1 LIM的概述
3.3.2 LIM的特点
3.3.3 LIM的系统架构
3.3.4 LIM的实现平台
3.3.5 LIM的提升
第4章 数字景观的方法
4.1 景观环境数据的采集
4.1.1 景园生态数据的采集
4.1.2 景园形态数据的采集
4.1.3 景园环境行为数据的采集
4.2 景观环境数据的分析
4.2.1 竖向数据分析
4.2.2 水文数据分析
4.2.3 植被数据分析
4.2.4 微气候数据分析
4.2.5 行为数据分析
4.3 景观设计方案的模拟
4.3.1 方案过程推敲
4.3.2 景观环境行为研判
4.3.3 景观场景模拟
4.4 景观数字化建造
4.4.1 3D打印
4.4.2 数控加工
4.4.3 数控建造
4.5 景观绩效评价
4.5.1 生态环境效益
4.5.2 社会效益
4.5.3 经济效益
第5章 数字景观方法与技术的运用
5.1 风景环境评价与保护规划
5.1.1 南京牛首山风景区北部地区项目实践
5.1.2 镇江南山风景区西人口片区项目实践
5.1.3 安徽滁州琅琊山丰乐亭景区规划设计
5.2 园林与景观规划设计
5.2.1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5.2.2 绿道选线规划设计
5.3 景观水文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5.3.1 海绵城市规划
5.3.2 海绵城市设计
5.3.3 水景观规划设计
5.4 景观环境色彩规划设计
5.4.1 南京明城墙赏樱风光带设计
5.4.2 南京秦淮区外秦淮河及河头地区环境整治工程
5.4.3 南京中山陵中轴线南段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5.5 景园空间形态研究与设计
5.5.1 南京清凉山公园南片区品质提升规划设计
5.5.2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中心湖区景观提升改造
5.5.3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樱花园设计
5.6 景观环境行为模拟与应用
5.6.1 南京秦淮区外秦淮河及河头地区环境整治工程
5.6.2 南京官窑山遗址公园规划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成玉宁简介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数字景观这一风景园林学前沿领域,从逻辑、结构、方法与运用等方面系统地建构了数字景观理论与方法体系;从价值与内涵出发,深度解析了数字景观的原理;从逻辑、架构与平台入手,阐释了数字景观的结构;针对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方案模拟、数字建造、绩效测控等景观规划设计环节,归纳了数字景观的研究与运用方法;从风景园林环境评价、景园规划设计、海绵城市设计、景园色彩设计、景园空间研究、景园行为研究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数字景观的实践成果。本书既有理论研究,又详细阐述了数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具有针对性与实践指导价值;既能够为风景园林专业人员的理论研究提供指导,也可以作为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从业人员的数字景观实践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