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书店 微信认证
美好的思想和生活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人类命运史 套装2册 枪炮病菌与钢铁+老鼠虱子和历史 贾雷德·戴蒙德 著 社会科学

102.90
运费: ¥ 5.00-15.00
人类命运史 套装2册 枪炮病菌与钢铁+老鼠虱子和历史 贾雷德·戴蒙德 著 社会科学 商品图0
人类命运史 套装2册 枪炮病菌与钢铁+老鼠虱子和历史 贾雷德·戴蒙德 著 社会科学 商品图1
人类命运史 套装2册 枪炮病菌与钢铁+老鼠虱子和历史 贾雷德·戴蒙德 著 社会科学 商品缩略图0 人类命运史 套装2册 枪炮病菌与钢铁+老鼠虱子和历史 贾雷德·戴蒙德 著 社会科学 商品缩略图1

商品详情

书名: 人类命运史套装2册

定价: 147.0

ISBN: 9787229140687T

作者: 贾雷德·戴蒙德,汉斯.辛瑟尔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枪炮、病菌与钢铁》
1997年,在亚力提出那个发人深省的问题25年后,贾雷德·戴蒙德终于有底气写就并出版了这本《枪炮、病菌与钢铁》,一经上市,旋即引起各界激烈争论。它的颠覆性不言而喻,现代西方社会引以为傲的文明先发优势,在这本书中竟被归因于环境和地理的深刻影响。一时间,“种族优越论”支持者无从辩驳,因为这位生理学家将1.3万年的人类历史置于演化生物学、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证据中深入探讨,并且对比了各大洲、多民族的发展速度,有理有据。戴蒙德也凭此作品荣获了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图书奖。
为什么欧洲人凭借枪炮、病菌与钢铁征服了新大陆,而不是非洲或美洲土著漂洋过海去征服欧洲?为什么有些社会已拥有完善的社会组织、百花齐放的文化成果,而有些社会仍处在没有金属工具、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原始状态?是什么决定了今日世界的权力和财富分配面貌?这本书尝试回答了上述问题。在戴蒙德看来,食物生产的出现使得欧亚大陆抢占了文明发展的先机,文字、技术等都是粮食盈余的“副产品”;而动植物种类的多寡和大陆轴线的走向又决定了各大洲食物生产的先发与落后,因此,环境和资源的优渥滋养了西方文明在沃土上牢固生根,迅速结果,而非种族自身在生物学上具有优势。
今天,戴蒙德在书中描绘的人类历史的车轮仍在前行,现代文明社会所面临的危机却早已远超枪炮、病菌与钢铁所代表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困境。但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大流行、核武器和资源枯竭的威胁时,仍然可以从《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宏大人类历史叙事中寻找答案。
《老鼠 虱子和历史 一部全新的人类命运史》
本书从生物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人类的主要敌人——传染病从古代到20世纪的变迁史。作者详细讲述了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和流变历史,演绎了寄生病原体从昆虫到动物,最后传播到人类身上的艰辛过程。此外,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又令人震撼的故事,包括希腊抵抗波斯的征服、雅典人与斯巴达人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罗马与迦太基的对决、罗马帝国的灭亡、十字军东征的失败等故事,探讨了传染病对于人类历史长河中重要的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的巨大影响。本书主题宏大、视角独特而具有开创性,文笔优美,风格诙谐,知识广博,并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能让读者尽情畅游在文学、历史和生物学知识的海洋里的同时,开启对人类命运史的新思考。

《枪炮、病菌与钢铁》
致我的中国读者
前言
开场白 
第一部分 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
第1章 人类社会的起跑线
第2章 历史的自然实验
第3章 卡哈马卡的冲突
第二部分 食物生产的兴起与扩散
第4章 农民的力量
第5章 历史上的有与无
第6章 下田好,还是打猎好?
第7章 杏仁的前世今生
第8章 是苹果的问题,还是印第安人的问题?
第9章 斑马、不幸福的婚姻与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第10章 大陆轴线——历史的伏笔
第三部分 从食物到枪炮、病菌与钢铁
第11章 牲畜的致命礼物
第12章 蓝本和借来的字母
第13章 发明为需求之母
第14章 从人人平等到盗贼统治
第四部分 环游世界
第15章 亚力的族人
第16章 中国——东亚之光
第17章 开往波利尼西亚的快船
第18章 两个半球的碰撞
第19章 非洲是怎么变成黑人的非洲的?
第20章 日本人是什么人?
收场白 
2017版后记
致谢
延伸阅读
《老鼠 虱子和历史 一部全新的人类命运史》
澄清与致歉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传染病未曾引起诗人、艺术家以及历史学家的注意。刀剑、长矛、弓箭、机关枪,甚至是烈性炸药,对一个民族的命运所造成的影响,都远远不及传播伤寒的体虱、传播鼠疫的跳蚤和传播黄热病的蚊子。
第二章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在美国存在着一种偏见,即专家们不应该越过他们自己的“围场”(领域),不管他们多么有兴趣越过围栏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然而,文学批评家总是对科学说三道四,发表诸如“科学不应该受到盲目的追捧”之类的观点。
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
泰勒斯认为水是一切生物的生命之源,生命起源于温暖的泥泞和海底的淤泥。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认为,生命起源于雨水,是雨水将能够生长发育的种子,从宇宙太空中带到了地球上。
第四章 寄生现象
寄生现象起源于远古时代,是不同生物之间习惯性接触的结果。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发展演化而来的。从根本上说,寄生现象意味着打破对立——通常情况下,每一个活的细胞复合体都会被另一个生命体入侵。
第五章 新型疾病
我们倾向于相信,如果一种病毒之前没有感染过人类,那么它一定是一种新的疾病。更具可能性的是,在很多情况下,新的疾病代表着宿主与寄生生物之间的、一种之前不为人知的生物关系。
第六章 传染病
在医学与传染病的斗争中,人类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发现在流行病间歇期间,潜在的疾病介质可以潜伏在人类、家养动物以及昆虫等载体上。
第七章 传染病与罗马帝国的衰亡
关于罗马帝国的瓦解,任何一个可能的角度,人们都已经分析过了,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古代文明的消亡更称得上是巨大的历史谜团了。何况罗马帝国的消亡是如此的彻底,以至于在数百年野蛮人的黑暗统治之下,竟然没有一丝火花闪耀。
第八章 传染病对政治史、军事史的影响
425年,匈奴人之所以放弃了向君士坦丁堡的进军,是因为一种未知的瘟疫摧毁了他们的部落。
十字军东征所遇到的困难,与其说是阿拉伯人的军事力量,倒不如说是流行病。十字军东征的历史,读起来像是一系列传染病的编年史。
第九章 虱子的进化
虱子也并非总是需要依靠宿主才能生存的生物。它们曾经是一种热爱自由的生物,当其他昆虫向它们打招呼时,它们能够用复眼望着对方,对之报以微笑。这是比《独立宣言》的颁布还要遥远许久的事儿了,因为虱子花了好几个世纪才放弃它的个人主义。
第十章 虱子与人类
自从人类存在以来,虱子就成了我们密不可分的伙伴。与其他的寄生生物不同,除非出现意外和灾难,否则虱子永远也不会离开它的宿主。
第十一章 大鼠,而非小鼠
自抵达之日起,大鼠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蔓延至整个欧洲,其传播速度甚至比白人席卷美洲的速度还要快。在13世纪末以前,大鼠已经成为一种有害动物。
第十二章 斑疹伤寒的家庭关系和直系祖先
和其他的立克次氏体病一样,斑疹伤寒两种变种的病毒,都是通过昆虫传播给人类的。体虱和头虱携带着病毒,从一个人身上蹦到另一个人身上。
第十三章 斑疹伤寒的诞生、童年和青年时期
我们推测在斑疹伤寒还未发展为流行病、不为人类所知之前,它就以单独的、地方性的、大鼠—人类或小鼠—人类的形式存在了数百年。
第十四章 斑疹伤寒早期流行史探究
在东方,斑疹伤寒从地方性传染病发展成流行病的时间,可能要比欧洲早一些。而且有证据表明,最早记载的非常严重的欧洲流行病,是被从塞浦路斯返回西班牙的士兵们带来的。
第十五章 斑疹伤寒的成年时期
我们相信匈牙利战争及其后果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使斑疹伤寒有机会通过虱子,在不间断的循环中从一个人身上传播到另一个人身上,跳过老鼠—跳蚤传播阶段,并使寄生生物牢固地适应人类—虱子—人类的传播形式。
第十六章 当代人的评价以及未来的畅想
直到1840年左右,美国才有了浴缸的身影。公共澡堂缺乏卫生的洗衣设施,其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和控制疾病的可能性一样大。学校、监狱和各种公共集会场所也缺少预防疾病传染的相关规定。


贾雷德·戴蒙德,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戴蒙德的研究使他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地理学会伯尔奖、泰勒环境贡献奖、日本国际环境和谐奖等。他的代表作包括《枪炮、病菌与钢铁》《第三种黑猩猩》《崩溃》《昨日之前的世界》《剧变》《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等。
汉斯.辛瑟尔,美国著名细菌学家和免疫学家。1895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03年获文学硕士及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罗斯福医院及圣路加医院从事细菌学及病理学工作。1911年成为斯坦福大学细菌学和免疫学教授。1923年后一直任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和免疫学教授。1940年因病逝世。

汉斯.辛瑟尔是研究传染病斑疹伤寒的权*,他成功地研制了斑疹伤寒疫苗。他曾担任美国免疫学家协会主席和细菌学家协会主席,曾赴塞尔维亚、苏联、墨西哥和中国研究斑疹伤寒。中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谢少文等是他的学生。

《枪炮、病菌与钢铁》
开场白
亚力的问题
众所周知,地球上不同地区族群的历史发展轨迹大不相同。上个冰期结束以来的1.3 万年里,世界上的一些地区发展出了有文字、使用金属工具的工业社会,一些地区只形成了没有文字的农业社会,还有一些地区则依旧是使用石器的狩猎—采集社会。此类历史发展上的不均等给现代世界投下了深长的阴影,因为有文字、使用金属工具的社会征服或消灭了其他类型的社会。这些差异是世界历史中最基本的事实,但出现差异的原因不明朗,且有争议。25 年前,有人当面向我发问,问题的形式很简单,那是我接触到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1972 年7 月,我在热带岛屿新几内亚的沙滩上漫步,当时我在那里研究鸟类的演化。早听说当地大名鼎鼎的政治人物亚力(Yali)也在这一带活动,而那天,我们碰巧走了同一条路,他追上了我,我们边走边谈,同行了一个小时左右。
亚力散发着气质与活力,眼里闪烁着迷人的神采。他很自信地谈了自己的事,向我提出许多深刻的问题,也很专注地听我诉说。一开始,我们谈的是那时每个新几内亚人都关心的问题,也就是快速变化的政治局势。今天,亚力的国家国名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而当时那里仍是联合国的托管地,由澳大利亚治理, 但独立的呼声已经很高。亚力说,他就是使当地人做好自治的准备。
谈着谈着,亚力话锋一转,开始考较起我来。此人从未离开过新几内亚,教育程度也仅止于中学,却有一颗无法满足的好奇心。首先,他想了解我在新几内亚的鸟类研究(包括可以得到多少酬劳)。我向他说明了几百万年来不同种类的鸟移居至新几内亚的情况。接着他问道,在过去的几万年中,他的祖先如何在新几内亚落地生根?近200 年来,欧洲白人又如何使新几内亚沦为他们的殖民地?
虽然我和亚力都清楚,彼此代表的两种社会间存在着张力, 但我们还是相谈甚欢。两个世纪前,新几内亚人还“生活在石器时代”,用的是欧洲人几千年前在有金属工具后就弃用了的石制工具,所住的村落中也没有集权的政治组织。白人到来后设立了集权,还带来了各种物品,举凡钢斧、火柴、药品,乃至衣服、饮料、雨伞……应有尽有,新几内亚人立刻发现了这些物品的价值。在新几内亚,那些一概名之为“货物”。
许多来此殖民的白人公然鄙视新几内亚人,说他们“原始落后”。即使是最平庸的白人“主子”(1972 年他们仍享有这个尊称),生活水平都远超新几内亚人,连亚力那样有魅力的政治人物也不能企及。在考较我之前,亚力已经考较过许多白人了,而我也考较过许多新几内亚人。我俩都很清楚,新几内亚人至少和欧洲人一样聪明。种种事情想必在亚力内心盘旋已久,他那闪烁的双眼流露出敏锐的心思,问我:“为什么是白人制造出这么多货物,再运来这里?为什么我们黑人没搞出过什么名堂?”
这个简单的问题直指亚力生活经验的核心。是的,就生活方式而言,普通的新几内亚人和普通的欧美人仍有很大的差别。世界上其他族群的生活方式也同样有差异。这么大的差异背后必然有一些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显而易见的原因。
然而,亚力的问题看来简单,却难以回答。那时,我还没有答案。历史学者仍莫衷一是,大多数人甚至连这样的问题都不再问了。与亚力一席话后的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研究人类演化、历史与语言的其他面向。经过25 年,我写下了本书,正是为了回答亚力的问题。
虽然亚力问的只是新几内亚人和欧洲白人生活方式的差异, 但对于现代世界中更多的差异现象,也可以问同样的问题。欧亚大陆的族群,特别是今天仍然住在欧洲和东亚的人,加上移民到北美洲的人,掌控了现代世界的财富和权力。其他族群,包括大多数的非洲人,虽已推翻欧洲殖民政权,但就财富和权力而言仍远远落后。还有一些族群,比方说澳大利亚、美洲和非洲南端的土著,连自己的土地都丢了,还惨遭欧洲殖民者的杀戮、征服甚至灭族。
因此,对于现代世界中的不均等,套用亚力的问题,我们可以问:为何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是以今天这种面貌呈现,而非其他形式?例如,为什么越过大洋进行杀戮、征服和灭绝的,不是美洲、非洲或澳大利亚的土著,而是欧洲人和亚洲人?
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更早的时代。公元1500 年,欧洲的殖民扩张才刚开始,而各大洲的族群在技术和政治组织的发展上已有相当大的差异。分布于欧洲、亚洲与北非的,是使用金属工具的国家或帝国,有些已逼近工业化的门槛,而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仍在靠石器统治帝国。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小国和酋邦已使用铁器,而在其他大多数地方,包括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全境、许多太平洋岛屿、美洲大部分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少数地区,居民的组织形式是农耕部落,甚至是使用石器的狩猎—采集游群(band)。
显然,公元1500 年时世界各地在技术和政治发展方面的差异直接造成了现代世界的不均等。以钢铁打造武器的帝国征服或灭绝了仍在使用石制和木制武器的部落。然而,这个世界是如何发展成公元1500 年时的模样的?
基于历史记载和考古学的发现,对于更久远的年代,我们也可以问同样的问题。上一个冰期结束于公元前11000 年左右, 在那以前,各大洲的各个族群皆以狩猎—采集为生。在公元前11000—公元1500 年的这段时间里,几个大洲的发展速度各不相同,造成了公元1500 年时技术和政治发展不均等的现象。澳大利亚土著和许多美洲土著一直停留在狩猎—采集阶段,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地区逐渐发展出农业、牧业、冶金技术和复杂的政治组织。欧亚大陆的一些地区和美洲的一个区域也独立发展出了文字。然而,这些新发展都在欧亚大陆最早出现。例如,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附近区域直到公元1500 年之前的几个世纪才开始大量生产青铜器,比欧亚大陆的一些地区足足晚了4 000 年。公元1642 年欧洲的探险家首次接触到塔斯马尼亚人,发现他们的石器在技术上比好几万年前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制作的石器还要简陋。
总之,关于现代世界不均等的问题,我们可以重述如下:为何不同大洲上人类发展的速度如此不同?各大洲迥异的发展速度构成了人类普遍的模式,而这也是本书的主题。
虽然本书讨论的是历史与史前史,但其主题不仅有学术意义, 在经世与政治上也甚为重要。人类各族群通过征服、流行病与灭族行动而互动的历史,就是塑造现代世界的力量。族群冲突在历史上的回响,经过许多世纪,至今未尝稍歇,仍在今日世界上某些最动荡不安的区域发酵。
举例来说,非洲许多地方仍在现代殖民主义的灰烬中挣扎。还有一些地区,包括中美洲大部分地区、墨西哥、秘鲁、新喀里多尼亚、原苏联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地区,仍扰攘不安;各地依旧人数众多的原有住民发起街头暴动或游击战,其他许多地方的原住民,如夏威夷土著、澳大利亚土著、西伯利亚土著和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的印第安人,由于种族屠杀和灭绝而人数锐减,侵略者的后裔反倒成为当地人口中的大多数。这些族群虽无法发动内战,但越来越坚决地争取自己的权利。
过去的族群冲突除了继续在今天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回荡, 对人类的语言世界也造成重大冲击。今日世上尚存6 000 种语言, 其中大多数面临消亡的命运,渐渐取代它们的是英语、汉语、俄语,以及最近几百年来使用人数大幅增加的其他几种语言。现代世界中的这些问题,全肇因于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亚力的问题就是这么来的。
在解答亚力的问题之前,我们应先考虑几个反对讨论这个问题的理由。有些人一看到这个问题就生气,有几点原因。
其中一个反对的理由是:若我们解释某一族群支配另一族群的缘由,不正是为这样的奴役支配张目?意思是不是说,这种结果在当初既然无可避免,今天若试图加以改变,注定徒劳无功? 这个反对理由混淆了原因解释与辩护,是常见的谬误。对历史提出解释是一回事,怎么用这种解释是另一回事。我们努力去理解一件事,往往是为了改变某个结果,而不是为了重复或延续恶行。心理学家努力了解杀人犯和强奸犯的心理,社会史家了解灭族事件,医生了解造成疾病的原因,都抱着同样的目的。他们做研究, 并不是为了给谋杀、强暴、种族灭绝和疾病辩护。厘清导致这些惨剧与悲剧的因果链之后,才能设法打断这个链条。
第二个反对理由是:认真对待亚力的问题,岂不是要采用以欧洲为本位的历史观,吹捧西欧人的业绩,得意于西欧与欧化美国在今日世界的卓越地位?然而,这些地方不过是在过去几百年里暂居高位,如今日本和东南亚不是快要取而代之了吗?其实,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欧洲人以外的族群。除了欧洲人和非欧洲人的互动,我们还要讨论欧洲以外的不同族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等地的族群互动。我们绝不会吹捧源于西欧的族群,反倒会表明,西欧文明最基本的要素,其实是由其他地区的族群发展出来后传入西欧的。
第三个反对理由是:“文明”和“文明的兴起”这种词是不是会误导读者,显得好像文明是好的,狩猎—采集的部落生活是悲惨的,过去1.3 万年的历史就是人类越发幸福的进步史?其实, 我并不认为工业化的国家必然比狩猎—采集部落“高明”,也不认为离开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进入使用铁器的国度,就代表“进步”,更不觉得这样就是增进了人类的福祉。在美国城市和新几内亚村落的生活体验让我体会到,文明是福是祸实在难说。例如,比起狩猎—采集部落,现代工业国家的公民享有较佳的医疗照顾,遭到谋杀的风险低,寿命较长,但获得的来自朋友和亲族的社会支持少得多。我研究人类社会的地理差异,动机不在鼓吹某一种社会形态的好处,而只是单纯地想了解:历史上,到底发生过什么事?
亚力的问题真需要用一本书来回答吗?我们不是已经知道答案了吗?那么,答案是什么?
可能最常见的一种解释,就是或明说或暗示地认定族群间有生物差异。公元1500 年之后的几百年间,欧洲探险家注意到世上各个族群之间在技术和政治组织上有相当大的差异,他们认为那是因为各族群的天赋有差异。达尔文理论兴起后,天择与演化系谱成为解释的工具。既然人是从类似猿的祖先演化而来的,技术原始的族群就代表人类演化早期阶段的孑遗。出身工业社会的殖民者能取而代之,不过演示了适者生存的道理。后来,遗传学兴起,遗传就成了解释人群差异的利器:现在人们认为欧洲人在遗传天赋上比非洲人聪明,比起澳大利亚土著那更不用说了。
今天,西方社会中的一些角落里可以听到公然谴责种族主义的声音,然而许多(也许是绝大多数)西方人私底下或潜意识里仍继续认可种族主义的解释方法。在日本和其他许多国家,仍有人公开提出此类解释,而且不带歉意。甚至连受过教育的白种美国人、欧洲人和澳大利亚人,一讨论到澳大利亚土著,也不免认为他们比较原始。他们看起来与白种人不同,不是吗?许多澳大利亚土著熬过了欧洲殖民期,但他们的子孙在澳大利亚白人社会中仍然难以致富发家。
一个看来有点道理的论证,是这么说的:白种人到澳大利亚殖民,只花了不到100 年就建立了一个民主国家—使用金属工具, 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文字、工业、农业等一应俱全,而澳大利亚土著在澳大利亚至少住了4 万年,一直在部落中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连金属工具都没有发展出来。这是人类史上的两个实验,一前一后。实验在同一环境中进行,变量是居住在这环境中的人种。就澳大利亚土著和欧洲白人的业绩而言,两种社会的差距若不是由两种人本身的差异造成的,还会是什么呢?
《老鼠 虱子和历史 一部全新的人类命运史》
关于罗马帝国的瓦解,任何一个可能的角度,人们都已经分析过了,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古代文明的消亡更称得上是巨大的历史谜团了。何况罗马帝国的消亡是如此的彻底,以至于在数百年野蛮人的黑暗统治之下,竟然没有一丝火花闪耀。 根据各自的口味,历史学家们已经就罗马帝国瓦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蒙森(Mommsen)、吉本(Gibbon)和费列罗(Ferrero)从各自的重点出发,从政治、宗教和社会学的角度,就罗马帝国的瓦解进行了推演。费列罗重点强调,“由于后期的罗马帝国在君主制和共和制两个根本不同的政体方面进行了妥协,从而导致了无休止的国内战争”;另一些人则试图从农业歉收的角度解释罗马帝国的瓦解;还有一些人将罗马帝国的消亡与令人胆寒的传染病——疟疾的影响联系起来,认为疟疾的肆虐加速了耕地的废弃(罗斯)。帕雷托(Pareto)在《普通社会学》(Traité de Sociologie Générale)第二卷第十三章“历史上的社会平衡”中似乎提供了最理性的分析。他综合了许多复杂的因素,认为是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即便是帕雷托,也没能将在罗马帝国政治上最为风雨飘摇的时期,一次又一次横扫罗马帝国的灾难性的流行病考虑进来。这些流行病即使没有对罗马帝国的灭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必然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帕雷托警示过我们,“不要将简单的情况考虑得过于复杂”,因此,我们并不想犯那样的错误;认为罗马帝国的衰亡仅仅是由传染病所致。我们相信,如果以罗马帝国建立的那一年至野蛮人最终胜利的那一年为时间段,对暴发于罗马帝国和亚洲的瘟疫的频率、范围以及严重程度进行一个简单的调查的话,那么任何一个毫无偏见的人都会相信,若想对强大的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这些传染病灾难必须考虑在内。事实上,在将当时的情况考虑在内以后,我们倾向于认为,在完全缺乏现代卫生知识的条件下,要想永恒地维持一个如罗马帝国般规模和类型的政治及社会组织是不可能的。大量的人口聚集于城市之中,与世界各地特别是非洲和东方的自由往来,规模庞大且永无休止的军事行动,大规模的军队穿梭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上述这些全部都是传染病 暴发的必要条件。针对这些疾病的暴发,当时并没有任何的防御措施。瘟疫可谓所向披靡,它们横扫整个世界,就如同干柴遇到烈火一般,只要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身影。在陆地上,它们跟随着贸易通道四处传播;在海上,它们通过船只到处扩散。只有在火焰自行熄灭的时候,它们蔓延的速度才会放慢。即便如此,在缓慢扩散的时候,它们往往会变得更加强悍,在免疫力下降的新一代人群中作威作福,从而使自己的火焰再度燃烧起来,制造另一个恐怖时期。一旦一个国家不再以农业为主,卫生知识就成为维持这个国家必不可少的知识。
中信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书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美好的思想和生活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人类命运史 套装2册 枪炮病菌与钢铁+老鼠虱子和历史 贾雷德·戴蒙德 著 社会科学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iticbooks-wx
中信书店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