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传奇中国 长城
定价: 198
ISBN: 9787518437382
作者: 董耀会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2
用纸: 铜版纸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传奇中国:长城》是著名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的全新力作。《传奇中国:长城》讲述了长城为什么伟大、长城建造的奇迹与秘密以及在当下的重要价值。作者通过介绍蓟辽雄关19处精彩点段、冀晋险隘17处人文古迹、高原古塞14处遗址秘踪、西北烽堠10处名胜故城,让我们在长城看见伟大的中国。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作者还还专门做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解读。可以说,《传奇中国:长城》是有专业硬核知识支撑的通俗读物,内容涉及面广,文字通俗易懂,图片精美,知识性强,旨在向广大读者完整地呈现出一部历史脉络清晰、兼具可读性与科学性的长城传记。
第一章 了不起的长城 / 016
壹 长城因何而伟大 / 018
贰 并非只有中国人修长城 / 024
叁 太空能否肉眼看到长城 / 030
肆 长城建造的奇迹与秘密 / 038
伍 长城对丝绸之路的保障 / 044
第二章 农牧交错带,穿山越水的奇迹 / 054
壹 长城对中国农牧的影响 / 056
贰 建立彼此的生产生活秩序 / 063
叁 农牧双方军事对抗的三种模式 / 065
第三章 城与长城,从来相辅相成 / 068
壹 长城所使用过的称谓 / 070
贰 长城并非只是一道大墙 / 075
叁 关隘早于城墙而生 / 080
第四章 兼具攻守,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的存在 / 084
壹 长城防御驻防系统 / 086
贰 长城屯田系统 / 092
叁 长城烽火传递系统 / 095
肆 长城驿站交通系统 / 103
第五章 修与不修两千年 / 108
壹 长城最早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 110
贰 伟大的长城,伟大的诞生与崛起 / 123
叁 长城也有不怎么修的时候 / 136
肆 明清是长城由盛转衰的分界 / 148
第六章 在长城看见中国 / 164
壹 蓟辽雄关 19 处精彩点段 / 166
贰 冀晋险隘 17 处人文古迹 / 224
叁 高原古塞 14 处遗址秘踪 / 269
肆 西北烽堠 10 处名胜故城 / 312
第七章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解读 / 346
壹 为什么要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 349
贰 建设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354
叁 这项建设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 / 358
肆 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的确定 / 362
伍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五大工程 / 365
陆 长城保护修缮工程要保护长城的历史信息 / 370 01 5
柒 主题展示区要做好长城历史文化信息传播研究 / 376
捌 提升和建设一批文旅融合区 / 381
玖 利用丰厚的长城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 385
后记 / 389
董耀会,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会长、著名长城专家,中央宣传部宣教局核心价值观100名特聘讲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院长,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957年1月5日出生。1984年5月4日至1985年9月和两位朋友一起,从山海关出发,历时508天,到达嘉峪关,完成了明长城的首次徒步考察。此后到北京大学,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学习和研究。
长期致力于长城的研究、保护、宣传和利用工作。著有《明长城考实》《瓦合集—长城研究文论》《守望长城—董耀会谈长城保护》《长城:追问与共鸣》等专著十余种。多次陪同来华访问的各国政要参观长城,1998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2002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他都作为国家指定专家陪同参观长城。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长城因何而伟大
长城因何而伟大,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长城之所以伟大,一是其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二是其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和追求和平的文化血脉。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民间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叫“君子动口不动手”,这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在和别人产生矛盾时,要采取讲道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动不动就以拳头相向。
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就是要谨慎用兵。老子《道经》的第三十章有“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说的就是军队所到之处,留下一片杂 草丛生的荒野,大战之后一定是民不聊生的荒年。《孙子兵法》也有专篇《慎战论》,开篇就讲“此慎战者一,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也就是说,不到了不得不打的时候不要轻易打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善良的中国人面对强大而凶狠的敌人,不得不拿起武器挺身而出,投入残酷的战场。
中华民族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精神是和平的保障。我去过很多国家做文化交流,许多外国朋友知道中国是从长城开始的。可以说,长城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一个切入点。不过外国朋友对长城之和平的标志意义并不是很了解,我也陪同过很多的外国朋友参观长城,包括陪同一些外国元首的时候,我都要给他们讲长城与和平。
1998年和2002年,我先后陪同了两位美国总统参观长城。美国总统面对长城这一古代防御工程,也提出了一个大多数人都困惑的问题:中国古代为什么要耗费这么大的人力和物力修筑长城?我告诉美国总统:“修建长城是为了不打仗,建筑长城的人并不想打仗。只有渴望和平,只有不想打仗的民族,才会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建筑万里长城。修建长城的人,不可能背着长城去打别人。”
我接触的所有的外国朋友,?不多都能接受我的说法。乔治·布什参观完长城在留言簿上签名,准备离开时,我走上前对布什说:“请总统先生在长城为和平写一句话。”布什欣然题写了“Peace?to?our?people?and?best?wishes.”新华社报道时翻译为“祝愿我们的人民永享和平。”
“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基础,“和平”在中国文献中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的《周易? 咸卦》的《彖传》,原文为:“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修建长城为的是不打战,或至少是为了减少打战。中华文明不主张崇尚武力,讲“和平”“和为贵”,奉行与人为善、以邻为伴的行为准则。不但讲“和为贵”,还强调“和而不同”,这样的思想境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主张追求和平的中国传统文化并非简单地主张不使用武力,而是尽量不让使用武力发展到狂热的程度。这应该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追求,并且构筑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 的文化内核。深入挖掘长城与中华文明的和平价值,对今天在世界范围内构建“和而不同”的和谐世界、建设多元共存的全球文明秩序、实践文明互鉴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杜甫的诗句“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人追求和平的理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战争进行有效控制,也是长城防御体系产生的文化基础。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基于追求和平的传统文化思想,古代王朝政权才会不断地修建长城。
只有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理念,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敛特征,认识中华文化对战争尽量采取遏制的态度,才能真正地认识长城文化,认识到长城修建和使用的意义。
即便对于战争,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是讲求以文武并用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类似“不战而胜”的想法,始终是兵家高层次的追求。
中华民族文化中对待战争的态度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提法,便是反对直接的战争威胁,讲求先礼后兵。在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克制并争取以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就算冲突已经发生,也会报以诚意将军事行动控制在合理的程度。即便占有优势的时候,也不主张以极限施压的做法置对手于绝地。
这就是长城所代表的文化及精神,虽然这些思想并没有始终贯彻在所有的军事实践中。在战争过程中使用残酷手段给予对手毁灭性打击的事例也层出不穷,但并不影响中华传统文化“非战”的主体诉求,更不妨碍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中追求和平的主流意愿。“非礼不动”“非德不动”“非危不战”的思想,才是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体现。
仗打与不打,不是由一方决定的。战争要到了不得不打的时候才打,这就叫仁至义尽。长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也产生于这个时期。修建长城是顺应春秋战国形势,长城从其产生之日起便在顺应战争形势的同时也注入了和平的思想理念。尤其是墨子,以其卓越的军事智慧,将守和御两者有机结合,在其筑城理念中加入国备思想,对中国长城的修筑及后世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之后,历代长城的修建过程中,都在强调和平与国备的思想。秦汉及以前所修长城,在一些时间段里有其攻城略地、最终实现天下一统的目的。成书于战国初期《司马法》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为了更多人的安宁,为了制止规模的战争,古人确实曾经在短时间里利用长城作为进攻的前沿。
同样是在《司马法》中,还有这样的观点:“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就是辩证法有备无患之精神核心,这是超越敌对立场的价值追求。长城的和平精神也是一种超敌对关系的精神,几千年来长城是作为永备防御工程,反映了中国古人希望用这一永备工程实现永久和平的愿望。
中国数千年来不断朝着统一、安定的方向发展,分裂战乱的时间相对较少,与长城蕴含的和平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孙中山全集》记载,孙中山对秦始皇的功过进行总结时说:“秦始皇虽以一世之雄,并吞六国,统一中原……为一劳永逸计,莫善于设长城以御之。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实地考察西域后,在《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提到:“汉武帝的长城用意乃是作为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以其智慧建造的长城,最终的目的是防御,通过防御化解战争。
在今日之中国,既有对个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畅想,也有对国家民族复兴的期盼,这一切的前提是和平。中国的俗语 说“家和万事兴”,就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当然,和平的维护要有理念,更要靠实力。让百姓从此再无战乱灾祸之忧,要靠实力说话。
19世纪晚期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国被欺负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处于挨打的地位不仅是因为我们落后了,还有政治上日益黑暗腐朽所造成的社会动荡,使生产和社会生活遭受到严重破坏。在我们挨打的时候,已经没有了话语权。在侵略者的枪炮之下,和平理念无法实现。
北京城在前门和宣武门之间有一座和平门,此门并?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城门,而是 1926年在城墙上新开的,用以连通南新华街与北新华街。这座城门初名“新华门”,1927 年为了区别于中南海新华门,而改名为“和平门”。张作霖统治北洋时期,因日本人的反对将此门改名为兴华门。一个国家在自己的国土上,连将一座城门称作“和平门”的权力都没有,其维护和平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谈了。
今天,中国开始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的和平理念,有了对人类文明发展施加更大影响的可能性。长城所代表的中华文明之精神,将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人的智慧。
- 中信书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美好的思想和生活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