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昨日之前的世界+剧变+崩溃+第三种黑猩猩(套装5册)贾雷德·戴蒙德 双11·限时特惠
¥260.50
运费: | ¥ 0.00-15.00 |
商品详情
书名: 枪炮、病菌与钢铁+昨日之前的世界+剧变+崩溃+第三种黑猩猩(套装5册)
定价: 501.0
作者: 贾雷德·戴蒙德,贾雷德·戴蒙德,[美]贾雷德·戴蒙德 Jared Diamond,贾雷德·戴蒙德,贾雷德·戴蒙德
ISBN: 9787521736816
《崩溃》
1.《崩溃》回答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人类历史上,为什么有的社会存续发展,有的却最终崩溃?
通过跨越时间与地域的比较历史研究,道明社会兴衰存亡的关键真相。
2. 提供“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十余个典型案例,基于环境危机的视角,重新整理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解。
3. 历史殷鉴为我们敲响警钟:现代社会面临危机的抉择将决定人类未来的兴败存亡。
《剧变》
1、戴蒙德数十年危机应对研究成果,帮助人类在危机中化险为夷,实现剧变。
2、继《枪炮、病菌与钢铁》《崩溃》后,《剧变》为“人类命运”三部曲的终篇。
3、刘瑜、比尔·盖茨、尤瓦尔·赫拉利、史蒂芬·平克等大咖联名推荐。
4、结合个人经历和7国历史案例,详述12个危机应对步骤。
5、预测人类社会的未来潜在危机,盖茨称《剧变》中的预测,让他对未来信心大增。
《昨日之前的世界》
1. 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作品,专为中国读者作序,周濂、何帆、比尔·盖茨力荐,一次引人深思的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碰撞。
2. 贾雷德·戴蒙德以他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多学科视角,颠覆了学科边界与我们的认知方式,带领我们巡礼传统社会的文化与历史,指引着我们寻找现代文明新脉搏。
3. 贾雷德·戴蒙德结合几十年田野调查经历之作,独具个人色彩。他凭借自身多学科的视角和丰富多彩的经历,为我们讲述了传统社会人们的轶闻趣事及其背后的终极因,吸引着我们追寻曾经的我们如何生活,如今的我们又可以如何过得更好。
《枪炮、病菌与钢铁》
1.人类大历史叙事的开山之作,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奠定了我们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的全新视角。
2.全面增补、校订译文,增加新版前言及作者亲笔撰写的“致我的中国读者”中文出版序。
3.随书附赠《解读本》,力邀 15位专家学者——陈嘉映、赵鼎新、赵林、高毅、吴家睿、江晓原、钱颖一、李宏图、俞敏洪、吴军、梁文道、尹烨、熊易寒、严飞、郝景芳,联袂推荐、倾情解读。
《第三种黑猩猩》
1. 了解“人类史”的经典作品。《第三种黑猩猩》是贾雷德·戴蒙德第一本写给大众的书,也是《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前传,奠定了戴蒙德自然主义思维框架的基础,后续诸多作品则是对这一奠基之作的展开论述与拓展。
2. 荣获英国科普图书奖,内容深刻、妙趣横生,数十年畅销不衰。书中对“人何以为人”的论述,今天读来仍颇具吸引力,促进人们思考人之为人的根本,思考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在疫情横行的当下恰得其时。
3. 在英文新版基础上增补修订,国内专家学者共读。
《崩溃》
本书所说的“崩溃”,是指某一人类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急剧减少,政治、经济、社会复杂程度骤降,终至瓦解。这在人类历史上并不罕见,许多壮丽的文明遗址引发幽古之思,人们在抚今追昔时,不免产生疑问:为什么有些社会得以繁荣延续,有些社会却走向衰亡,最终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本书中,戴蒙德延续其思考框架,聚焦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在比较历史研究的视野下,戴蒙德以自己熟悉的美国蒙大拿州作为引子,纵向比较了复活节岛、玛雅文明、格陵兰岛的维京社会、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等过去社会的兴衰存亡,又横向分析了卢旺达、海地与多米尼加、中国、澳大利亚等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困境。这些文明社会面临着相似的危机——在污染、瘟疫、战争、饥荒的背后,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是社会走向败亡的大前奏,而不同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选择决定了它们迥异的结局。基于此,生态环境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命运这一议题,从一个宏大模糊的背景角色走到前台的聚焦点下,一些从前历史研究所忽略的关键信息被提取出来,重塑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知。
今天,现代社会同样面临危机——人口压力、全球性的环境破坏,地区性的崩溃可能会迅速向全世界蔓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否不可兼得?戴蒙德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与抉择将决定当今社会的兴盛或衰落。
《剧变》
《剧变》是一部恰逢其时的巨作。在个人与国家都对未来充满迷茫,危机接踵而至的当下,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再一次回归历史,尝试解答危机应对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命题。
对个人而言,危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如处理不当,个人终其一生会生活在负面情绪中。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危机可使一种文明没落,使一个国家解体,使一个时代终结。但在戴蒙德看来,二者并无差异,国家甚至可以借鉴个人化解危机的逻辑框架以实现自救。就此,戴蒙德再一次跳脱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设的知识壁垒,重建自然状态与文明秩序相融的历史叙事线索,巡礼7个案例国家的危机应对历史。他以一位社会观察者的自谦视角,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进化生物学等多学科出发,给出了“危机应对12个步骤”:
1. 直面危机
2. 主动承担责任
3. 明确问题的边界
4. 寻求帮助
5. 借鉴榜样
6. 自我力量/国家认同
7. 诚实自我评估
8. 应对危机的过往经验
9. 耐心
10. 自身灵活性
11. 核心价值观
12. 个人约束条件/国家地缘约束
正如丘吉尔所言:“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危机与剧变总是结伴而行。戴蒙德的危机应对方案或许可以帮助人类重塑危机意识,毕竟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个人、企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要不断进行选择性变革。你做好准备了吗?这或许也是戴蒙德为我们设下的一个开放性思考题。
《昨日之前的世界》
传统社会对现代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充满冲突与混乱的蛮夷之地,还是尽享田园生活的世外桃源?但无论如何它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部族社会的社会实践要比现代国家社会更久远,它在如何组织一个人类社会的问题上,已经进行了成千上万次自然的实验。普利策奖得主贾雷德•戴蒙德在新书《昨日之前的世界》中就一探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能为现代社会带来哪些启示。在新几内亚部落生活了近50年的戴蒙德通过对部落社会生存环境、生活习俗、行事方式的观察、记录来剖析人类社会的演进,这本书就是他多年研究的结晶。
戴蒙德在书中再次展现了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从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生理学、营养学和演化生物学等角度剖析区域划分、战争冲突、人际关系、养育孩子、对待老人、应对危机、宗教信仰、语言习得、健康膳食这9个方面,全面、生动地展现了传统社会最核心的生活方式。这9个代表传统社会的小切面也同样主宰着今日世界,因此,值得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参考和借鉴。
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人往往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人际关系疏远、社会分配不公、愤世情绪高涨、社会冲突不断、身体亚健康、盲目崇拜流行文化等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桎梏,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应该回顾人类祖先的原始生活方式,追溯那些曾经帮助人类完善自我、建立文明与有序社会的良好根基,而这就是“昨日之前的世界”。相信每个想要关心人类社会演变历史和未来趋势的读者都不会错过《昨日之前的世界》。
《枪炮、病菌与钢铁》
1997年,在亚力提出那个发人深省的问题25年后,贾雷德·戴蒙德终于有底气写就并出版了这本《枪炮、病菌与钢铁》,一经上市,旋即引起各界激烈争论。它的颠覆性不言而喻,现代西方社会引以为傲的文明先发优势,在这本书中竟被归因于环境和地理的深刻影响。一时间,“种族优越论”支持者无从辩驳,因为这位生理学家将1.3万年的人类历史置于演化生物学、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证据中深入探讨,并且对比了各大洲、多民族的发展速度,有理有据。戴蒙德也凭此作品荣获了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图书奖。
为什么欧洲人凭借枪炮、病菌与钢铁征服了新大陆,而不是非洲或美洲土著漂洋过海去征服欧洲?为什么有些社会已拥有完善的社会组织、百花齐放的文化成果,而有些社会仍处在没有金属工具、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原始状态?是什么决定了今日世界的权力和财富分配面貌?这本书尝试回答了上述问题。在戴蒙德看来,食物生产的出现使得欧亚大陆抢占了文明发展的先机,文字、技术、政府等都是粮食盈余的“副产品”;而动植物种类的多寡和大陆轴线的走向又决定了各大洲食物生产的先发与落后,这就是影响了不同种族遵循不同历史发展轨迹的终极因。因此,环境和资源的优渥滋养了西方文明在沃土上牢固生根,迅速结果,而非种族自身在生物学上具有优势。
今天,戴蒙德在书中描绘的人类历史的车轮仍在前行,现代文明社会所面临的危机却早已远超枪炮、病菌与钢铁所代表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困境。但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大流行、核武器和资源枯竭的威胁时,仍然可以从《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宏大人类历史叙事中寻找答案。
《第三种黑猩猩》
人与动物不同,毋庸置疑。我们与黑猩猩不到2%的基因差异,终究导致了人兽殊途。然而,人是一种动物,也毋庸置疑。人类还有超过98%的基因和黑猩猩完全一致,因此,若从基因科学的层面来看,人类就是“第三种黑猩猩”。在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人类成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样子,才几万年的历史。若以自然史的时间轴来检视,这不过须臾一瞬。那么,这种演化是如何发生的?人之所以为人,究竟是哪些关键因素起了作用?
贾雷德·戴蒙德从多个方面讨论了上述问题。作为一个生理学家,他谙熟于人类的生理特征和演化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理基础,人类才得以演化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这是我们成为人的前提。但戴蒙德的叙述没有止步于对生理层面的解释,而是将眼光延伸到人类多层面的文化表现和社会发展。我们拥有语言、艺术、文明,自诩“万物灵长”,但人性光辉的另一面也充满阴暗纠葛——拥有多元文化,发展先进科技,创造灿烂艺术的是人;嗜毒成瘾、仇杀外族、灭绝物种、破坏环境的也是人。当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贯穿科学与人文,追溯人类的本原,印证人从动物界兴起的足迹,也许将重塑我们对人何以为人的认知,认清人之本性。人类的未来或许正根系于此。
《崩溃》
致我的中国读者 III
序曲 XIX
第一部分
现代蒙大拿
第一章 在蒙大拿的长空下 003
第二部分
古代社会
第二章 暮色中的复活节岛 073
第三章 灭绝之岛:皮特凯恩岛和亨德森岛 129
第四章 史前时代的大厦:阿纳萨齐印第安遗址 150
第五章 玛雅文明的陨落 177
第六章 维京:前奏与赋格 204
第七章 繁华如烟:维京人在格陵兰岛 247
第八章 格陵兰岛维京社会的挽歌 294
第九章 另辟蹊径:新几内亚高地、蒂科皮亚岛和日本等社会的成功故事 333
第三部分
现代社会
第十章 非洲的人口悲剧:卢旺达的种族屠杀 377
第十一章 一岛两国:多米尼加与海地 400
第十二章 中国:摇摆的巨人 435
第十三章 淘空澳大利亚? 458
第四部分
殷 鉴
第十四章 千古恨事:群体决策的失误 509
第十五章 大企业与生态环境 537
第十六章 相依为命 595
后记 645
致谢 665
延伸阅读 669
插图来源 705
《剧变》
致我的中国读者
序 言
第一部分 个人
第一章 个人危机
第二部分 国家:已经展现的危机
第二章 芬兰与苏联之战
第三章 现代日本的起源
第四章 全民的智利
第五章 印度尼西亚,一个新兴国家的崛起
第六章 重建德意志
第七章 澳大利亚:我们是谁?
第三部分 国家与世界:酝酿中的危机
第八章 日本:前路何方
第九章 美国的未来——优势与最大的问题
第十章 美国的未来——三大“其他”问题
第十一章 世界将去往何处
结语
致谢
图片来源
拓展阅读
《昨日之前的世界》
目录
致我的中国读者
序言
第一部分 划分地盘
第一章 朋友、敌人、陌生人、商人
第二部分 战争与和平
第二章 一个儿童之死
第三章 小战争
第四章 战争面面观
第三部分 儿童与老人
第五章 教养子女
第六章 如何对待老人
第四部分 危险与应变
第七章 神经质的必要
第八章 狮子与马路
第五部分 宗教信仰、语言和健康
第九章 电鳗与宗教的演进
第十章 七嘴八舌
第十一章 健康四宗罪:盐、糖、油、懒
尾声
致谢
拓展阅读
图片来源
《枪炮、病菌与钢铁》
致我的中国读者
前言
开场白
第一部分 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
第1章 人类社会的起跑线
第2章 历史的自然实验
第3章 卡哈马卡的冲突
第二部分 食物生产的兴起与扩散
第4章 农民的力量
第5章 历史上的有与无
第6章 下田好,还是打猎好?
第7章 杏仁的前世今生
第8章 是苹果的问题,还是印第安人的问题?
第9章 斑马、不幸福的婚姻与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第10章 大陆轴线——历史的伏笔
第三部分 从食物到枪炮、病菌与钢铁
第11章 牲畜的致命礼物
第12章 蓝本和借来的字母
第13章 发明为需求之母
第14章 从人人平等到盗贼统治
第四部分 环游世界
第15章 亚力的族人
第16章 中国——东亚之光
第17章 开往波利尼西亚的快船
第18章 两个半球的碰撞
第19章 非洲是怎么变成黑人的非洲的?
第20章 日本人是什么人?
收场白
2017版后记
致谢
延伸阅读
《第三种黑猩猩》
推荐序一 人类是怎么变坏的 III
推荐序二 科学的人类简史 XI
推荐序三 为什么我们要了解现代人类出现之前的历史 XXI
致我的中国读者 XXVII
序论 人类自然史 XLV
第一部分 不过是另一种大型哺乳动物罢了
第1章 三种黑猩猩 007
第2章 跳跃式演化 028
第二部分奇异的生命周期
第3章 人类性象的演化 071
第4章 婚外情的逻辑 095
第5章 人类如何选择配偶和性伴侣 112
第6章 性选择与人种 126
第7章 死亡与衰老的奥秘 141
第三部分 人为万物之灵
第8章 语言的演化 169
第9章 艺术的自然史 202
第10章 农业:福兮祸之所伏 217
第11章 为什么麻醉自己:烟、酒与毒品232
第12章 深邃的寂寞 248
第四部分 世界征服者
第13章 人类史的新面貌:世界村 271
第14章 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 286
第15章 印欧语族群扩张的故事 302
第16章 土著问题:族群冲突 339
第五部分 日中则昃
第17章 天人合一的迷思与理念 391
第18章 哺乳类大灭绝:新世界的故事 418
第19章 更大的危机:生态 430
跋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47
致谢 455
拓展阅读 457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戴蒙德的研究使他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地理学会伯尔奖、泰勒环境贡献奖、日本国际环境和谐奖等。他的代表作包括《枪炮、病菌与钢铁》、《第三种黑猩猩》、《崩溃》、《昨日之前的世界》、《剧变》、《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等。
《崩溃》
《剧变》
《昨日之前的世界》
《枪炮、病菌与钢铁》
《第三种黑猩猩》
《崩溃》
在《崩溃》中,戴蒙德的兴趣更多地转向了环境问题。作者考察了数个“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最终得出“环境恶化导致社会崩溃”的结论,并且人类社会的这种兴衰规律并非是寄希望于技术发展的现代人所能规避的。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处于“有限地球时代”,即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容忍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其实人类并非到今天才面对这一境况,只不过今天我们才明确意识到自己的窘境。对空前发展的现代世界来说,这个限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向我们逼近。正如戴蒙德重点论述的,环保问题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发达国家难以通过“污染转移”来幸免于难,基于前人的殷鉴,我们需要做出抉择,以何种方式来应对历史的车轮。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戴蒙德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总能让我有焕然一新的认知,在《崩溃》中,我又学到了崭新的思路理念,去理解人类社会的兴盛与衰落。戴蒙德目光高远,对古今东西各个社会的文明发展都有很深的理解,危机应对的分析框架则贯穿始终。这样的作者,是每个爱思考的读者的福音。
——郝景芳 雨果奖得主,童行书院创始人
在《崩溃》中,戴蒙德延续了其思想体系,从宏观历史比较视角出发,探讨不同国家迥异的发展轨迹和共性的周期性危机。其关于人类历史发展互动的假设与前著一脉相承——人类征服与互动的历史塑造了现代世界,《崩溃》则进一步指出了不同社会或延承发展,或衰败湮没的关窍:面对危机的决策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这在今日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严飞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剧变》
所有国家都会遭遇重大危机。危机会成为崩溃的深渊还是重生的契机,取决于每个国家的反思与学习能力。戴蒙德的新书《剧变》本质上是一本关于国家“学习能力”之书。通过对7个国家危机时刻的精彩分析,戴蒙德展示出,一个国家的学习能力来自挫折、来自伤痛、来自绝望,但根本而言,它来自放下自大之后的谦卑。
——刘瑜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我是贾雷德的忠实读者,我爱他的每一本书,当然这本也不例外。《剧变》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多维度地展示了国家如何处理各自面对的危机。这听起来稍显悲观的话题,经过贾雷德理智且深刻的分析后,使我对人类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前景信心大增。
——比尔·盖茨
《剧变》是一场关于国家危机应对的启发之旅,震撼人心。希望能给人类应对全球危机提供有力参考。
——尤瓦尔·赫拉利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作者
《剧变》是戴蒙德的又一力作,它史料详尽、原汁原味,在人类历史的浩瀚书卷中翻开动人的章节,并融入不同时代的重要教训,引导我们更加深刻地审视未来。
——史蒂芬·平克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知名语言学家、科普作家,著有《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昨日之前的世界》
《枪炮、病菌与钢铁》
这本书我到处推荐。戴蒙德从两河农业文明滥觞说起,一直说到当今,但那不是说书人侃大山啊,他所据的事实,无论来自地理学、人类学还是历史学,扎扎实实,当然,更精彩的是他对这些关键事实的思考,眼光宏大而又落点准确。文笔流畅,让人不忍释卷。当年,好多人反对宏大叙事,其实,宏大叙事有它不可取代的位置,尤其是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很难被过于细密的论述吸引。最近20年,兴起所谓“大历史”,出版了很多类似的宏大叙事,良莠不齐,我脑海中*好的一部,还是这部“大历史”。
陈嘉映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
这本书是一位优秀的生物学家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所做出的分析。书中具有不少洞见。如果以1.3万年为跨度,同时不考虑大多数社会科学家所关心的欧亚大陆(以及北非)内部历史差异性发展的原因,而仅解释是什么造成了欧亚大陆(以及北非)与美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之间在文明发展形态上的巨大差异,戴蒙德给出了一个能令人信服的回答。大量洞见穿插其间,读起来引人入胜。
赵鼎新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麦克斯·派里维斯基荣休讲解席教授
为什么是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征服了南美洲的印加帝国,而不是印加帝国的印第安武士征服了西班牙王国?为什么是白种人首先制造出各种现代器具,而不是其他种族?这些问题的“近因”可以从15世纪以后欧洲文明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中得到答案,但是其“远 因”要复杂得多。贾雷德·戴蒙德的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从地理环境差异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分析了世界不同地区从原始狩猎—采集模式到农业—牧业模式的迥异的转化进程,最终引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
赵林
武汉大学哲学教授
戴蒙德此书给了我们审视人类历史大画卷的一个崭新视角。农业民族和狩猎—采集民族之间的一些重大差异被最终归因于地理环境,这不仅有力地冲击了西方中心论这种阴魂难散的种族主义谬说,同时也说明了跨学科史学研究的大有可为,所以很值得史学工作者和历史爱好 者的关注。
高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出版之后的20多年中,我不断向中国读者推荐这本书。它一直都是我向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本科新生推荐的十本书之一,虽然书单每年都有变化。戴蒙德是生理学家,他的这本书针对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经济社会问题,从地理和自然环境出发,探讨人类文明的演化历史,追问人类社会命运的本质。这本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跨界研究的杰作。不仅我自己从中受益匪浅,我也知道这本书对经济学家思考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很有启发,对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很有影响。
钱颖一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戴蒙德融汇了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从尝试回答一个有关文明滥觞的疑惑开始,将以“枪炮”“病菌”“钢铁”为代表因子的旧大陆,与被现代文明遗忘的新大陆间的冲突,生动地描述出来,从历史地理和生态资源环境的独特视角开辟了人类大历史的叙事先河。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一本极具新意的历史通俗读物,它从全新的视角诠释了文明发现的规律。简而言之,文明的成就不是完全由个别人、个别民族的智慧或意志创造出来,而是由地理环境与各种机会相互作用、层层叠叠的结果。这本书驳斥了欧亚霸权是由于欧亚民族的 智力水平和道德水准高的观点,作者认为不同民族在技术上的差异不能说明种族上的差异,只是一些民族获得了更好的机会而已。阅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的必要性,同时以更好的心态对待全世界的各种不同的文化。
吴军
文津奖得主、风险投资人
这应该是过去20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大的一部全球史以及环境史著作了。正如任何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当然也在学术界内触发了不少争议,可它却是今天任何相关学科都不能轻易绕开的界碑。 更难得的是,其流畅叙事、新奇观点,以及广博材料,不只风靡大量非专业读者,还能刷新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
梁文道
传媒人
戴蒙德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早在多年前,他的《枪炮、病菌与钢 铁》和《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就曾经让我有焕然一 新的认知。今年我又在《崩溃》中学到新的思路和理念。戴蒙德教授 总是目光高远、心怀人类文明数万年,古今东西各个文明他都能理解到很深的程度,也有贯通始终的分析框架。这样的作者,是每个爱思考的读者的福音。
郝景芳
雨果奖得主、童行书院创始人
《第三种黑猩猩》
《崩溃》
序曲
两个牧场的故事
两个牧场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参观了两个牧场,一个叫乌尔斯牧场(Huls Farm),另一个叫加登牧场(Garden Farm)。尽管这两个牧场有千里之遥,但两者的优势和劣势出奇地相似。就其所在地区而言,这两个牧场都是规模最大的,而且发展得欣欣向荣,采用的也都是最先进的技术。尤其是,牧场中央都有一座用来饲养奶牛与挤奶的牛舍,里头有两排长长的、相对而设的牛栏,看起来整整齐齐。这两个牧场的牛舍壮观、先进,堪称当地之最,令其他牛舍都相形见绌。夏季,两个牧场的主人都会让牛群在丰美的草地上吃草;夏末则收割青草晒干成草秣,以供冬日之需。他们还灌溉牧场,以便让青草长得更加繁茂,增进干草产量。两个牧场的面积相当(有几平方英里),牛舍大小也差不多,乌尔斯牧场的奶牛数量比加登牧场稍多(前者有200 头,后者则有165 头)。两个牧场的主人都是当地有名望的人,也都是虔诚的教徒。
此外,两个牧场都坐落于景色秀丽之地,依山傍水,吸引不少外地游客。牧场附近高山顶峰白雪皑皑,雪水融化涓涓成溪,溪涧中鱼儿群游,溪水往低处流,最后汇入河流或峡湾。乌尔斯牧场南面临河,加登牧场则南依峡湾。
以上是两个牧场相同的优势,然而两者也有同样的劣势,那就是它们所处的位置都谈不上适宜畜牧业发展。由于这两个牧场都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夏季短暂,牧草的生长时节不长,能生产的干草有限。即使是风调雨顺的好年头,和纬度较低的牧场相比,这里的气候也只是差强人意;气候若起骤变,两个牧场都深受其害,尤其令人担心的是干旱和酷寒。此外,这两个牧场的位置都很偏远,离人口稠密的地区很远,产品的销售、运输是个问题。由于运输成本较高,与那些离城镇较近的牧场相比,它们的竞争力受到影响。此外,这两个牧场的经济效益还受制于它们自身无法控制的力量,比如邻近一带经济状况的变化与消费者口味的转变。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这两个牧场所在国家的经济荣衰也和来自远方敌对社会的威胁消长有关。
乌尔斯牧场和加登牧场最大的差异乃是目前的状况。乌尔斯牧场是家族企业,经营者是五个兄弟姐妹及其配偶。这个牧场位于美国蒙大拿州的比特鲁特山谷,目前发展得欣欣向荣。这里的行政区属拉瓦利县,人口增长率高居全美第一。这家牧场的主人蒂姆·乌尔斯、特鲁迪·乌尔斯和丹·乌尔斯亲自带我参观了他们那新颖、高科技的牛舍,且不厌其详地解说蒙大拿牧场的魅力和变迁。我们很难想象,整个美国或这个乌尔斯牧场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衰亡。反观曾作为格陵兰岛西南部主教教区农庄的加登牧场,早在500 年前就被废弃了。这个由维京人于中世纪格陵兰岛建立的社会已经彻底崩溃:数千名居民,有的活活饿死,有的在内乱中丧生,有的在与敌人交战时死亡,还有的远走他乡,最后人迹杳然。如今,加登牧场的牛舍石墙仍屹立着,附近的大教堂依旧耸然,我还得以细数牛舍中的牛栏,只是已无从听闻其主人述说过去加登牧场的魅力与兴衰。当加登牧场以及格陵兰岛上的维京社会处于鼎盛时期时,人们似乎根本想象不到它们会有衰亡的一天,正如我们现在很难想象乌尔斯牧场以及今天的美国有一天会败亡。
我必须言明,在此比较乌尔斯牧场和加登牧场的今昔,并不是断言乌尔斯牧场和美国社会必然会走向衰亡。从现在来看,情况恰恰相反。乌尔斯牧场正在扩张,蒸蒸日上,这个牧场的先进科技已成为邻近牧场研究、取法的对象;美国也是今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此外,我也不是预言牧场或人类社会都有走向衰亡的倾向:其中有些的确已经成了废墟,就像加登牧场,但有些还是得以享有千年繁华,直至今日。我在同一年夏天参观了乌尔斯和加登这两个相距千里的牧场,追昔抚今,得出的结论是:即使是今天最富有、科技最先进的社会,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和经济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不可小觑。当初加登牧场和移居格陵兰岛的维京人所面临的问题也大致相似。在古代,有一些社会曾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失败了(如中世纪移民至格陵兰岛的维京人),有的则成功了(如日本和波利尼西亚的蒂科皮亚岛)。鉴往知来,过去犹如一个丰富的数据库,供我们学习,让我们了解如何持续立于不败之地。
抚今追昔
维京人在格陵兰岛建立的社会只是过去众多走向崩溃、消亡的人类社会中的一例,徒留雪莱在《奥西曼提斯》a 一诗中描述的巨大废墟。我所说的“崩溃”,指的是某一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口遽减,以及/或者政治、经济、社会复杂度急剧下降。这种崩溃现象在几种衰退形式中算是最极端的。一个社会的衰退程度得多么剧烈才能被称得上崩溃,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就单个社会而言,财富的略微增减,政治、经济、社会的小规模重组,遭到近邻征服或因邻近社会的崛起而衰退(但该社会本身的人口规模、整个地区的复杂度并没有变化),或者是新的统治者当政,这些都属于较为温和的衰退形式。以这些标准来看,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下述这些已成为历史的社会所遭遇的应该是典型的崩溃,而非温和的衰退:现代美国境内的阿纳萨齐印第安部落和卡霍基亚酋邦、中美洲的玛雅、南美洲的莫切和蒂瓦纳科、欧洲的希腊迈锡尼和克里特岛的米诺斯、非洲的大津巴布韦、亚洲的吴哥窟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以及大洋洲的复活节岛。(见第X—XI 页地图)
过去人类社会留下的断壁残垣,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儿时, 我们通过图片得知这些古文明,那些遗迹令我们啧啧称奇。长大之后,不少人计划前往这些古迹寻幽览胜,亲眼见识一下。那些倾圮的雕像、石碑和废弃的古城,有着一种壮观、魅惑人心的美,同时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那些废墟规模之大,足证当年建造者的强盛富足,正如雪莱笔下的奥西曼提斯夸口的:“盖世功业,敢叫天公折服!”然而,当初的建造者早就成了一堆白骨, 留下这些费尽心血刻成的巨大雕像。为什么一个曾经如此强大的社会,最后竟会崩溃、瓦解?其公民个体的命运又是如何?可是远走他乡?若真是如此,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还是守着家乡,结果死于非命?在我们寻幽怀古、思索这些古文明之谜的同时,一种挥之不去的不安感隐隐袭来:我们今天的社会看似富足,会不会也有崩溃的一天?纽约的摩天大楼未来某一天是否也会变成一片废墟,供游客瞻仰,就像我们今天在浓密的丛林中凭吊玛雅文明一样?
长久以来,一直有人猜测,很多人类文明的神秘荒废,至少有部分原因关乎生态破坏:人类一味破坏自身社会所仰赖的环境资源,因而自食恶果。近几十年来,考古学家、气象学家、历史学家、古生物学家和花粉学家等专家的发现证实了这的确是无意间造成的生态灭绝。过去人类社会对环境的破坏主要可分成8 种—森林滥伐和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土壤问题(包括侵蚀、盐碱化和肥力流失)、水管理问题、过度放牧、过度捕捞、新物种引进并影响本地物种、人口膨胀,以及平均每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渐增,这8 种问题的相对重要性因情况而异。这种种行径犹如自掘坟墓,导致人类社会不知不觉走上毁灭之路。
过往人类文明崩溃的案例有着类似的轨迹可循,就像同一主题的变奏。人口膨胀迫使人们实行精细化农业生产(如实施灌溉、一年两熟制、梯田耕作),扩展土地利用范围(从首选的优质土地扩展到边缘土地),以喂饱越来越多的嗷嗷之口。不可持续的利用方式必然造成上述8 种环境破坏问题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而导致农业的边缘土地不得不再度遭到废置。如此一来,社会必然遭遇一系列冲击,包括食物短缺、饥馑,太多人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争战连连,群众则因大失所望而奋起推翻精英阶层的统治。最终,人口因饥馑、战争或疾病的影响而减少,社会也因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黯然失色而不复全盛时期的光彩。有些作家在描述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时,不免喜欢用人的一生来做类比,说一个社会正像一个人,也会经历出生、成长、巅峰、衰老和死亡, 而且社会兴衰的历程正如人的生老病死,都要经历从巅峰到死亡这一漫长的衰老期。但是对过去许多人类社会(比如苏联)而言, 这种比喻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些社会在规模与力量达到巅峰之后, 急转直下,令民众惊惶错愕。在人类社会走向彻底崩溃的案例中, 最可怕的情况有如世界末日,民众要么仓促逃走,要么只能坐以待毙。当然,过往的人类社会并非都循着这种可怕的轨迹走上绝路:不同社会的衰亡程度和衰亡方式各有不同,也有很多社会未曾崩溃。
今天,大家日益关注人类社会走向崩溃的风险。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索马里、卢旺达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崩溃已成现实。很多人担心生态灭绝对人类文明的威胁将超过核战争和新兴疾病。过去许多人类社会都因上述8 种环境问题走上绝路,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上述8 种,还新增了4 种: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有毒化学物品在环境中沉积、能源短缺,以及地球的光合作用能力已被发挥到极限。有人认为,这12 种威胁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造成全球性冲击,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遭到破坏的将不只是索马里,还有发达国家的人类社会。也许,现在谈人类灭绝和世界末日般的工业文明崩溃言之过早,但是若生态环境不保,我们很可能即将面临这样的未来:生活水平显著降低、风险长期升高,目前某些重要价值观沦丧。这样的崩溃可能会以不同形式呈现,比如因缺乏环境资源而引发疾病在全世界扩散或战争四起。如果这种推理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将决定我们下一代的处境。换言之,现在的年轻人步入中老年后将活在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今天怎么做。
然而,目前这些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发了大众激烈的争论。针对环境问题所带来的风险,我们是将其高估了还是低估了?过去地球上只有几百万人口,使用的工具大抵是石头和木头,所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也只是地方性问题;今天人口已逼近70 亿大关,加上强大的现代科技,生态环境不但加速恶化,而且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因此可能导致全面崩溃。这种说法是否合乎逻辑? 现代科技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吗?还是说,它解决旧问题的速度还比不上制造新问题的速度?我们耗尽一种自然资源(如树木、石油或海洋鱼类)之后,可能以新的资源(如塑料、风能或太阳能,以及养殖鱼类)取而代之吗?全球人口增长的速度不是已经在下降了吗,我们是否已经致力于将人口稳定在可控水平?
这些问题表明,过去人类文明的崩溃不只是传奇之谜,还蕴含更多的意义。或许我们可从过去人类社会崩溃的例子得到一些实用的教训。我们已知有的社会崩溃了,有的社会仍然屹立:是什么因素使得某些社会特别脆弱?过去的人类社会究竟是通过何种进程走向生态灭绝的?为什么过去的社会看不见自己正一步步走向毁灭,而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却觉得再清楚不过?过去的社会有哪些成功的解决之道?如果我们能回答这些问题,或许可以识别目前哪些社会面临最大的危机,进而防微杜渐,不至于像索马里那样坐以待毙。
不过,现代人类世界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与过去人类社会不同。我们不可天真地以为,通过研究历史就能得到简单的解决之道, 并且可以直接套用在今天的社会中。从一些层面看来,我们与过去社会之差异使我们面临的风险降低,如强大的科技(此处是指科技带来的正面影响)、全球化、现代医学的进步,以及我们对古老文明和现代社会有较多的认识。然而,从另一些层面来看, 这些差异也使我们面临的风险升高,如强大的科技(此处是指科技带来的意料之外的负面影响)、全球化(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 即使是偏远的索马里的崩溃,也会影响美国和欧洲)、数以百万的人口(很快就达到数十亿)没有现代医药就难以活下去,以及现代人口的暴增等。也许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一些教训,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审慎地思考。
《剧变》
序 言
椰林俱乐部的遗赠
两个故事
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一场个人剧变或危机,有的人还不止经历一场。有些危机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改变而化解,有些则不行。同样地,国家也会遭遇危机,有些危机可通过国家自身的变革而顺利解决,有些则不行。心理治疗师积累了大量关于解决个人危机的案例和见闻,并试图从中找寻规律。那么,这些结论可否帮助我们找到化解国家危机之道?
在本书的开端,我打算通过讲述自己经历的两个故事来解释个人危机和国家危机。据说,孩子大概从4 岁开始记事,当然,有关特定事件的记忆能够追溯到更早的时候,我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我最早的记忆是发生在我5 岁生日后不久的波士顿椰林俱乐部大火事件。尽管我没有亲历这场大火,但我从做外科医生的父亲那里听到许多骇人的叙述,因而间接获得了相关消息。
1942 年11 月 28 日,人潮涌动的波士顿椰林俱乐部突发一场大火。火情迅疾,俱乐部唯一的逃生出口却被堵住。结果造成492 人在这场大火中丧生,还有数百人因窒息、吸入烟雾、被踩踏而受伤或被灼伤。(插图0.1)波士顿的医疗系统一时难以负荷—需要治疗的不仅有那些在大火中遭受身体伤害的人,而且包括那些心灵受到重创的人。其中有遇难者的亲属,他们因失去至亲而悲痛欲绝,还有那些死里逃生的人,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人被大火吞噬,自己在幸存的内疚中辗转反侧。十点一刻以前,人们一如往常地相约在椰林俱乐部,庆祝感恩节周末,观看橄榄球比赛,或者拥抱休假归家的军人。时钟敲响11 下,欢声笑语戛然而止,只残留冰冷的躯体,遇难者的亲属和幸存者的生活就此天翻地覆,他们预期的生活脱离了轨道。那些遇难者的亲属为亲人死去自己却活着而感到羞愧,他们失去了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人。这场大火动摇了我们—侥幸逃过一劫的人,以及远在火灾现场外的波士顿居民(包括当时只有5 岁的我)对公正世界的信念。那些受到惩罚的人并非顽劣之辈,更不是恶人:他们只
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无故丧生的平凡人。
有的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终其一生被伤痛折磨。有少部分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大部分人在经历最初几周的极度痛苦后,开始逐渐进入一个缓慢的恢复阶段,他们从最初的不愿接受现实,到重新审视自己,尝试重返正轨,然后发现自己的世界其实并没有全然崩塌。许多在那场大火中失去配偶的人后来再婚了。不过,数十年后,即便恢复得最好的人,依旧是大火前后两种新旧身份“马赛克式”共存。在本书中,我们会多次使用“马赛克”(mosaic)这个比喻,形容个人或国家内部截然不同的元素艰难共存的状况。
椰林俱乐部大火提供了一个关于个人危机的极端案例。我之所以称其为极端,仅仅是因为这场灾难同时降临在多个人身上。事实上,这场灾难中受害者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至引发了另一种危机,导致心理治疗领域亟须找到新的解决路径(我将在第一章谈到)。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在生活中会直接经历危机,或者间接地体验亲人或朋友所经历的危机。无论是只有一个受害者的危机,还是导致多达492 人丧生的椰林俱乐部大火事件,对于受害者而言,它们带来的痛苦同样沉重。
我们再举一个国家危机的例子做比较。20 世纪50 年代末到60 年代初,我旅居英国。当时,我和我的英国朋友都未全然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处在一场
-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