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呈现商业委托过程为主,涉及沟通、切入、构思、素材、草图、细节调整过程、基本常识、呈现技巧、方法、观点、态度等,辅以作者认为最基本的常识。商业委托和基本常识穿插进行,方便联想常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也避免长时间阅读同一种模式。因过程很完整,不同读者会因不同的关注点而有各自的启发。另外,也有一些作者的技巧、偏方、黑科技的传授,会让你少走几步弯路,快速实现自己的想法。
·
设计师可按旧时称呼分以下阶段:徒、工、匠、师、家、圣。本书的目的是引导徒、工成为匠,启发匠成为师。可以把这个自我修养看成修炼功夫。功夫需要什么?心法,内家功;招式,外家功。修炼心法,读书、思考。读书就像在跟一个思考者对话,他说着他的想法,你想着你的念头,有感无感,有悟无悟,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思考一些,摒弃一些,得到一些。有人说,读书?都不知道读什么,不知道哪本适合,选择困难。其实是还没入门,找到门,就会愁,如许佳书何时读尽?所以作者在后面给了一个书单,都是亲身经历后的推荐。读这些书时,遇到不知晓的人事物,一定要去查阅思考,直到自觉明了。之后会发现门其实很大,门后的风景更是宇宙乾坤,无穷无尽。还可浏览网站,发现不同地域的视觉思想,思考融化为己用,后面有推荐一些作者收藏的网站。外家功靠练习,天才和凡人都要经历这一过程。刻意为练习而自命题的字形设计宜精不宜多,容易固化难进益,初期可以临摹、借鉴一些优秀的商业字体案例,这也是追随创作者想法的过程,其中会发现很多难以被眼睛看到的隐藏细节,每发现一点其实自己就会跟原作的水准接近一点,本书中有几个借鉴的案例,作者也经历过并且现在仍偶尔为之。另外,对于字来说,练习也可以是书写。各种字体、各种工具、各种墨色、各种纸张,设计师的书写不是为成为书法家,而是为了体验,增加对字的直观记忆,积累对字的感官经验,发现字的可能性。在遇到商业委托时,可以唤醒这些记忆,不至于一片空白。怎么书写呢?是否抄过千字文?写过常用两千字宋体?临摹过碑帖?如果都没有,就从这开始吧。可以按标准尺规来临摹,打开一个宋体或黑体,放大,然后在纸张上临摹,先画出字面框,然后绘制骨骼,添体饰,不断修改细节,直到觉得跟字体相似满意,进行下一个。如此每日一字即可,三月左右必有所得。用眼睛去看字的时候,很多细节自以为明晰,可能只看到些皮毛,当真正去临摹的时候,会发现字的肥瘦,笔画的粗细、摆布、起转收,黑白的布局,都没那么简单。也可以用毛笔、软笔、钢笔、炭精棒、刻刀等尝试书写,对理解一些笔画特点的生成有很大帮助。还有很多汉字发展中碑帖刻本里的文字,虽然书法与字体有很大不同,但时时翻阅,也是益处颇多,像李阳冰的小篆,隶书的曹全碑、史晨碑,欧颜柳赵褚虞的楷书(前页),二王的行书等。之后的商业委托有很多来自这里的想法。商业委托是内外家功的施展。在作者精选的案例中,包含很多理论知识,如何跟委托人沟通、如何找到切入点、如何实现概念、如何控制细节、如何展示作品、如何阐述作品、如何应用等,这些比读大篇的理论知识来得真实有趣,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还是要靠读者独立思考,勤加修炼,融合转化为自己的功夫。理论往往流于玄奥不通俗,愈读愈糊涂,才显得理论高深。莫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是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做减法,亦是本书自我修养之一。
·
作者一直在倡导践行基本设计。何为基本设计?孙过庭《书谱》里有句话:『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其实跟其中『求平正』相通。书中的案例,大部分不搞花样,用朴素的本质、简单的想法去承载复杂的诉求,用黑体、宋体、楷体等基本字体,以最少得到最多,这是基本设计的魅力所在,亦是自我修养的要点。同时最少当中又隐藏了无限的细节,有时一个点的曲线会调整几十个版本,有时一个笔画的粗细摆布要尝试几个小时,前一刻还得意,后一刻又推翻,有时陷入其中不自知,这需要适当控制对完美的苛求,尝试去欣赏丁点的瑕疵,适时跳出观整体,莫一味耽于细节,方看得清楚。所以案例中会发现很多到一定程度然后放下,隔一段时间再回顾,会更明了。细节控制,整体观察,注重而不累于细节,亦是自我修养之一。而面对调整过程中时刻蹦出的半成品新想法,如何选择、甄别,哪个留哪个去,哪个深哪个浅,也是需要读者在阅读案例时思考的。字库试做一节,看似几页,其实是每日几字半年方得千字的坚持。修定心,亦是自我修养之一。
·
这不是一本列出一二三,让读者照做生搬的书,大部分靠读时的感悟。倘若书中能有一点引你共鸣,助你进益,作者也不算徒劳。
左佐于北京
二〇一四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