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中国画创作教程(“互联网+”新形态立体化教学资源特色教材)
定价:58.0
ISBN:9787518446742
作者:石荣强,毕可燕,刘昌盛
版次:1
出版时间:2024-08
内容提要:
本教材以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蕴和绘画创作的基本构成为铺垫,对当下的中国画创作的类型与现状、图像呈现与现代表达、构图与形式、造型与语言、意境与思想性等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与讲述,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入的阐述了中国画创作的具体步骤与方法并辅有具体范例步骤解析。本教程的主要目的是讲授中国画创作的本质和内在基本规律,给学习者提供一种系统而多元化的有关中国画创作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本教材附有大量与之内容相关的古今优秀艺术家的精美作品图片,每一章也均附有课堂实践与结合思政的思考练习题。这本书不仅适合高等艺术院校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专业教材,也非常适合社会中的艺术爱好者学习。
作者简介:
石荣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市书画院特聘画家,现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毕可燕,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现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长期从事中国画教学。 刘昌盛,现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媒体评论:
暂无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传统中国画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传统中国画的美学意蕴
第二节?中国画的构图与形式
第三节?中国画用线
第四节?中国画用墨与用色
第五节?中国画的造型与空间
第二章?绘画创作的基本构成
第一节?表达的独特性
第二节?立意与思想性
第三节?技法语言的创新
第三章?中国画创作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第一节?中国画创作的类别与现状
第二节?中国画创作的图像呈现与现代表达
第三节?中国画创作构图与形式上的创新与突破
第四节?画面造型及个性化处理
第五节?传统绘画语言的运用及现代转化
第六节?墨与色的运用
第七节?意境的营造
第八节?思想性的表达
第四章?中国画创作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创作的立意与小稿、大稿的绘制及 拷贝
第二节?深入刻画
第三节?色调把握与整体关系的调整
第四节?创作步骤解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建构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中国画是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独特的艺术形态。《道德 经》中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玄”就是一把打开世界众妙之门的钥匙, 艺术自然也在这扇门里面。此处的“玄”代表黑色,而黑色又是“道”的象征色,所 以我们的先祖用墨作为书画的基本工具,似乎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通过中国古典哲 学这个本源,我们可以洞窥到中国画诞生的奥秘,这从道家的太极图中可见一斑。太 极图中黑白相依,相生相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辩证地暗示了生命和世界的发展 规律,也对应了中国水墨艺术“计白当黑、白中有黑、黑中留白”的基本规律,而这 些规律恰是中国画笔墨艺术的核心。 中国人具有含蓄内敛、儒雅温良的品质,为人处事往往外柔内刚,这一民族特性 和中国画笔墨的发明创造也有着必然联系。毛笔竹管柔毫,柔中带刚;宣纸素绢,薄 如蝉翼,敏感轻盈;墨有松烟、石墨、漆墨、桐烟,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色彩则 从自然的山石与植物中提取研磨而成,整套工具轻便易得,作书绘画,以水融之,力 求清淡典雅、古朴润泽。古人下笔虽以柔弱之相出之,却能笔笔如金刚杵,如高山坠 石,如金之柔,如锥画沙,力透纸背,而这些文化品质又与中国人尚古、尚虚、尚诗 意、尚自然之美的性格无比契合。 第一节?传统中国画的美学意蕴 一、比兴如诗 早在唐代,“诗佛”王维,便提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主张,他以画理入 诗,又把诗意融入画中,因而苏轼有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有诗。”自宋代开始,诗与画的关系便极为密切,苏轼在诗中鲜明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他写道:“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把诗与画进行了完美 融合。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称李公麟的画为“淡墨写作无声诗”,其作品幽雅清气,平 淡天真,极具诗性。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也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001 第一章 传统中国画的艺术特色 更进一步阐述了诗画的不可分割性。可见诗画同源的理论在唐宋时期已经在文人画家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