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丘吉尔传:与命运同行》(上下卷)
—
【英】安德鲁·罗伯茨 著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ISBN:9787521724134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定价:198元
备注:本套书共2册,公用一个版权页
《丘吉尔传》
他曾独自支撑大英帝国,挽狂澜于既倒——也经常流泪,而且酷爱织毛衣;
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曾吸食鸦片、做过战俘;
他打败了纳粹——又拉下了冷战的铁幕,再次将世界一分为二。
丘吉尔的一生实在太精彩了,跌宕起伏,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读他的传记,相当于人生多活了几次!
◎他像命运一样,注定降临
“与命运共舞的人不会等着别人安排出场,他们觉得自己该出场了就会出场。”
1940年5月10日早上,纳粹军队横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并准备进攻法国,整个欧洲大陆面临沦陷的巨大危机。
傍晚,丘吉尔受命组阁,成为英国首相。65岁的他终于站上权力的巅峰,正像他自己激动声称的那样:他的一生,只为了这个时刻。
这是丘吉尔人生的高光时刻,也是至暗时刻。英伦三岛在纳粹的铁蹄前颤抖,失败主义情绪肆意蔓延,他以毫不动摇的意志和满腔的英雄主义情怀宣誓:
“只有一个人能熄灭我的灯,那就是希特勒。”
◎ “人即精神”:拒绝躺平
在纳粹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丘吉尔挺身而出。他本来可以选择“躺平”,与纳粹媾和,然后惬意地在庄园里品酒煮茶,回忆人生。但是他不会。
他的一生,从来和“躺平”无缘:
年轻时,在遥远的非洲成为战俘,他没有屈服于命运,为了获得自由,独自奔驰数百公里,终于找到英军部队;
中年时,一战中指挥失误,被罢去海军大臣的职位,从权力的高峰跌落,由炙手可热到门庭冷落。但他没有气馁,而是把精力投入到绘画和写作中,并为下一次复出积蓄能量;
二战爆发前,他到处提醒人们,要警惕希特勒的扩张,赢来的却是“好战分子”、“和平破坏者”的污蔑。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他仍旧坚守自己的观点。
丘吉尔一生,从未对世界灰心,而是坚持不懈,等待时机,与命运同行,终究成为了他一直想要成为的人:一个万古长青的神话般的人物。
◎ 本书之后,不会再有人去写丘吉尔的传记了
现在,读者难免感到阅读丘吉尔的回报越来越少。但这本《丘吉尔传:与命运同行》却给了读者远比期待的更多。本书采用了40余种未曾公开的史料,包括二战时英王乔治六世的日记。此外,书中还有丘吉尔的股票交易记录、庄园访客簿等珍贵史料。
作者罗伯茨在史料掌握、运用上完整自如,而且文笔优美,语气中闪动着令人愉悦的辛辣与尖锐,这样一本上千页的巨著,没有任何冗长乏味的内容,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华尔街日报》因此评价罗伯茨的这本《丘吉尔传》说,“第一、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尤为珍贵的丘吉尔传记;第二,正因为如此,在未来若干年里,不会再有理智的人去写丘吉尔传记了。”
有人说,读名人的传记,就相当于在别人的生命里多活了一次。而读丘吉尔的传记,则不止多活一次。
◎ 丘吉尔时也确实正处于“完美的状态”:再过48小时,他将接受一场他那漫长而多事的一生中从未经受过的考验。1940年9月7日,星期六,希特勒在柏林体育场发表演讲三天后,伦敦闪电战开始。200架轰炸机的袭击造伦敦300人死亡。德国空军将对英国首都行为期4个月的恐怖袭击。闪电战开始时,德国轰炸机曾连续57晚飞过来行轰炸,探照灯、警报和爆炸开始为数百万伦敦人生活中的家常便饭。
◎ 除了住房问题,在整个战争期间,丘吉尔也非常重视食物定量配给问题,他很清楚食物与士气的关系是多么密切。他向粮食大臣伍尔顿勋爵提出与定量配给相关的各类问题和建议,对任何他认为不必要的规定都会提出反对意见。
◎ 1941年加入内阁秘书处的诺曼·布鲁克说:“他想要的一切都必须立刻完,他所有的要求,无论多么苛刻和不合理,都必须得到满足……工作很繁重、节奏很快。”107保守党党鞭詹姆斯·斯图尔特回忆说,丘吉尔“是一个非常不容易共事的人,做他的下属也非常不易。他很爱争辩,想按他自己的方法做事……他有点儿霸道”。108丘吉尔要求秘书要知道他每一页口述多少字,他们必须能够准确地记录下他嘴里叼着雪茄,背对着他们边走边低吼出的那些话语。


安德鲁·罗伯茨,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现任伦敦国学院战争研究系访问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罗杰与玛莎·默茨访问研究员,丘吉尔学会理事。并且也是英国文学学会和历史学会会员。著有《索尔兹伯里:维多利亚女时代的巨人》、《掌控者与指挥官》、《战争风云》(获英国陆军图书奖)、《拿破仑大帝》。
感谢的话VII
引言XIII
第一部分 准备
第1章 名门望族 (1874年11月—1895年1月)
第2章 战火纷飞凌云志(1895年1月—1898年7月)
第3章 从恩图曼经比勒陀利亚到奥尔德姆
(1898年8月—1900年10月)
第4章 横穿议员席,走向反对党
(1900年10月—1905年12月)
第5章 一个自由帝国主义者
(1906年1月—1908年4月)
第6章爱情与自由主义(1908年4月—1910年2月)
第7章 内政大臣 (1910年2月—1911年9月)
第8章海军大臣 (1911年10月—1914年8月)
第9章“这场光荣、美味的战争”
(1914年8月—1915年3月)
第10章 加里波利 (1915年3月—11月)
第11章 从塞子街走向胜利
(1915年11月—1918年11月)
第12章 联盟政治(1918年11月—1922年11月)
第13章 救赎(1922年11月—1926年5月)
第14章 撞车 (1926年6月—1931年1月)
第15章 在野岁月 (1931年1月—1933年10月)
第16章 拉响警报 (1933年10月—1936年3月)
第17章 绥靖政策的鼎盛时期
(1936年3月—1938年10月)
第18章 辩护 (1938年10月—1939年9月)
第19章 “温斯顿回来了”(1939年9月—1940年5月)
第20章 为首相 (1940年5月)
第二部分 考验
第21章 法国沦陷 (1940年5月—6月)
第22章 不列颠之战 (1940年6月—9月)
第23章 闪电战 (1940年9月—1941年1月)
第24章 “以守为攻” (1941年1月—6月)
第25章 “相约相聚”(1941年6月—1942年1月)
第26章 灾难 (1942年1月—6月)
第27章 沙漠中的胜利 (1942年6月—11月)
第28章 一个大陆的救赎(1942年11月—1943年9月)
第29章 难啃的软肋 (1943年9月—1944年6月)
第30章 解放 (1944年6月—1945年1月)
第31章 胜利与失败 (1945年1月—7月)
第32章 反对党 (1945年8月—1951年10月)
第33章 梅开二度 (1951年10月—1955年4月)
第34章 “夕阳漫漫” (1955年4月—1965年1月)
尾声 “与命运同行”
注释


【丘吉尔《 英语民族史》】
英国,地球上曾经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强国,亦由其孕育。它的存在,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文明版图,强有力地左右着人类命运和历史的走向……
《英语民族史》写于二战之前,出版于1957-1959年间,正值冷战方兴未艾之际。它被视为丘吉尔为英国在二战后锚定英美政治联盟一大文事。
在这部创作时间长达30年的伟大作品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人物丘吉尔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诗般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帝国画卷"。
这套书从英语民族的起源、发展一直记述到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为止,既概述了英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发展情况,又完整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诞生过程以及与英国的关系,亦详细叙述了欧洲史上与英国有关的重大事件,如罗马帝国的兴衰、法国革命的爆发、拿破仑帝国的兴亡、德意志帝国的崛起等。揭示了千年以来世界霸权演变与更迭的秘密。
- 先知书店
-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