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 赞扬与责备:剑桥大学的沟通课(《纽约时报》《卫报》和BBC盛赞的心理学家教你更科学地与人沟通,提升共情能力)
运费: | ¥ 0.00-20.00 |
商品详情
著 者:[英]特丽·阿普特(Terri Apter)
译 者:韩 禹
字 数:168千
书 号:978-7-221-15717-1
页 数:232
出 版:贵州人民出版社 后浪出版公司
印 张:14.5
尺 寸:165毫米×230毫米
开 本:1/16
版 次:2020年1月第1版
装 帧:平装
印 次:2020年1月第1次印刷
定 价:42.00元
正文用纸:75g书纸
编辑推荐
◎一件扩展情商、提升共情能力的利器
共情是奥巴马最看重的一项品质,也是情商的核心。缺乏共情的赞扬会适得其反,富含共情的责备能让人心悦诚服。本书将向读者展示人的共情能力如何发展,有哪些特点,以及它在那些情况下将被削弱,让读者增强感同身受的能力,让人们更大限度地理解彼此。
◎一系列实用沟通技巧
叙述赞美法、回应式评判、魔法比例、三明治法……作者将30年学术生涯所获成果和领域内其他专家的研究成果整合起来,为读者分享了各种前沿、科学的沟通技巧。
◎一本探讨社会心理的通俗读物
本书乍看之下是在探讨社交沟通问题,其实也涉猎了原生家庭、青春期叛逆、校园霸凌、网络暴力、职场拉踩、性别歧视等深刻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和努力。
媒体推荐
本书对赞扬与责备的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
──《科克斯书评》(美国最著名的书评杂志之一)
对心理学感兴趣以及希望提升自我的读者会被这本书深深吸引。
──美国《书单》杂志
名人推荐
我保证,看完本书后你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
曾于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剑桥大学等多所名校执教,著有《不同的声音》
这本书文笔清晰、案例丰富。特丽•阿普特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自我的机会,同时,她还就如何更负责任地评判他人给出了建议。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一些有意义的东西。
──朱瑟琳·乔塞尔森(Ruthellen Josselson)
著名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的得意门生,著有《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
著者简介
特丽·阿普特(Terri Apter)心理学家、作家、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资深导师,她关于家庭动力学、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著作获得了国际认可。她有多部作品入选“《纽约时报》年度优秀读物”,并斩获多项大奖,《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卫报》等知名媒体都对她的著作赞誉有加。
内容简介
“这孩子一点儿都不懂事!”
“我朋友也太不体谅人了!”
“你又漂亮又能说会道。”
在每天的沟通中,我们都在对周围人的好与坏做出评价。但我们的赞扬与责备客观真实吗?我们要如何提升这项能力呢?
作者将30年的研究成果凝聚于本书中,揭示了赞扬与责备的机制是如何在亲子、夫妻、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之间运作的。赞扬不仅能表达喜爱,还可能涉及利用与讽刺;责备不仅与不满有关,还可能隐含着歧视和推脱责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活动、需求和真实意图产生更深的理解,试着容忍他人的看法,客观评价身边的人,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目 录
引 言 / 1
被看见:共同关注的重要性 / 006
视线之外:评判的话语 / 008
婴儿的评判 / 010
日常评判的常见问题 / 012
第2章 赞扬的化学、心理学及贸易学内涵 / 017
赞扬和社交化学物质的释放 / 019
模仿与赞扬:宝宝如何赞扬父母 / 020
赞扬:家长的有力工具 / 022
新老赞扬理论 / 022
赞扬的渐衰回归 / 024
赞扬新理论之外的难题 / 026
尊严的潜在贸易 / 031
我们的思想如何转弯抹角地寻求赞扬 / 032
第3章 责备:内疚与羞耻的必要性及摧毁性 / 037
教训的必要性 / 040
责备、排斥与人类进化 / 041
责备、痛苦及共情 / 043
共情造成痛苦 / 044
躲避责备 / 045
威胁僵化 / 046
嫁祸于人 / 048
自利记忆 / 049
责备与自责 / 052
自责与羞耻 / 053
羞耻、暴力与自我伤害 / 055
无耻的异常人 / 057
人类羞耻的起源 / 059
第4章 家庭评判与家庭制度 / 061
制度区别 / 064
评判制度:严格还是通融? / 064
青少年如何挑战家庭评判制度 / 066
应对青少年评判时,家长的处理 / 068
青春期的躲避责备法 / 069
赞扬与责备:标签还是指南? / 071
赞扬的数量:慷慨还是吝啬? / 073
评判情感 / 075
控制一个侵入式评判制度 / 078
监视之眼 / 079
审视家庭评判及自我评判的效果 / 082
第5章 君子之交:朋友间的评判 / 087
赞扬、责备与性别 / 090
女孩的友谊及赞扬的脆弱性 / 092
朋友能看出我们企图掩藏的评判 / 093
八卦、友谊、尊严的贸易 / 098
真心赞美及自我暴露的风险 / 100
男孩的友谊及男人准则 / 103
小集团作为尊严堡垒 / 106
伙伴评判 / 107
帮派:进来避寒? / 109
帮派:自尊与抵抗 / 111
第6章 最亲密的评判:伴侣间的赞扬与责备 / 115
赞扬与责备操纵婚姻的重要发现 / 120
赞扬:必要,却并非一定是正面的 / 121
赞扬的权力 / 125
危险的笼统化责备 / 125
忙于指责及为自利编造情节 / 128
读心术 / 129
因害怕责备而产生的反作用:石墙化 / 131
外遇给人的感觉和责备差不多:背景资料 / 133
为什么外遇给人的感觉和责备差不多:三条信息 / 135
被拒绝能加强责备 / 137
控制赞扬与责备的比例 / 138
第7章 工会会费:工作场合中的赞扬与责备 / 143
关于工作场合评判的个人意见 / 146
工作场合评判的分布 / 149
竞争与赞扬短缺 / 151
自恋及篡改赞扬 / 153
度量与目标:赞扬与责备的人造测量手法 / 155
鉴定:评判及权力 / 158
鉴定:他的和她的 / 159
性别偏见与评判 / 162
为什么人们难以消除带偏见的评判? / 163
工作中暗藏的偏见及评判 / 164
成见与监视之眼 / 166
有可能避免评判中的偏见吗? / 168
工作中的赞扬与责备究竟有多大威力? / 169
适当的赞扬与责备对你及机构都有益处 / 172
应付工作中的赞扬及责备并生存下来 / 173
第8章 社交媒体:评判力面临的新挑战 / 175
微量信息和专家评判员 / 177
社交媒体、错误评判及新青春期 / 179
改变着的评判表 / 180
扭曲的比较也会扭曲我们心中的评判表 / 183
赞扬、责备及社交媒体评判的不足之处 / 186
负性偏向 / 188
恶人效应 / 189
不经意的评判 / 192
社交媒体会抽走评判中的共情 / 194
第9章 贯穿一生的评判 / 199
致 谢 / 213
正文赏读
赞扬新理论之外的难题
这一科研结果(强调“关注努力,而非天生能力”)让人茅塞顿开。它不但在教育心理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改变了课堂上培育儿童的方法。这一信息的精髓是:你如果希望孩子成功、愿意接纳挑战,就要赞扬他们的努力、刻苦和坚持不懈,而不是他们的智商、天赋或能力。要在人生路上成功,孩子需要怀有信心,但这并非自己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天道酬勤”这个规律带来的结果。
不过,日常生活中的赞扬则更加难以定义,因为它们的意义源自错综复杂、因人而异的人际关系。人们最早接触的赞扬(对孩子由衷的喜爱,以及对孩子的个性感到强烈好奇)会贯穿他们的一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温暖和滋润心灵。“你是全世界最可爱的孩子!”和“你最棒了!”之类的话虽然与赞扬新理论相悖,却是建立自尊的重要基石。判断哪些赞扬有正面效果,哪些有反面效果,其实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在观察儿童如何与家长、手足、朋友建立感情期间,最让我惊讶的,莫过于看到来自我们所爱之人的赞扬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显得格外让人难以接受。在我的一项研究中,5岁的梅芙听到祖母在看到她的作业本后说“做得真好!”时忽然号啕大哭;而7岁的斯蒂夫在母亲夸奖他新捏的泥人“真漂亮”之后一拳打扁了泥人。
祖母过于明显的热忱让梅芙觉得不解,甚至烦躁。“奶奶看出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东西吗?”她想,然后是:“我根本看不出它好在哪里,那么,下回要怎么做才能再得到夸奖呢?”斯蒂夫想听的不是一句泛泛的赞美,而是母亲更具针对性的评价。他能看出他的泥人有好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并不满意。他母亲的赞扬更适合应付一个初次尝试捏泥人的小小孩,而不适用于他带有目的性的需求。母亲夸奖中的温柔与宠溺,反而诋毁了他的志气。
青春期少年对赞扬的反应就更令人迷惑了。曾让他们赖以为生的、来自父母的无条件宠爱,到了今天,在他们眼里却忽然变得过时了。家长相信在那个乖戾阴沉少年心中的某处,还存在着那个当年曾与他们互相交换赞扬的可爱孩子,然而那少年更希望让自己的崭新自我站在舞台中央。“你根本不了解我!”他们会如此回应父母的赞扬,此外还有,“你不配评判我!”
青少年们强烈的针锋相对往往会让家长觉得莫名其妙。我曾经观察并记录过家长与青春期子女的交流。在研究对话记录时,我惊讶地发现,无数次争吵的起因往往是一句赞扬。当帕米娜对她14岁的女儿爱莎说“你打扮得真漂亮”时,爱莎厉声回答:“你真蠢!”她的母亲显然十分难过。在她离开了房间之后,爱莎一边深呼吸,一边忍不住掉下眼泪来。等她的情绪稍微稳定之后,我问她是否愿意谈谈。(爱莎明白,我在观察家长与青春期子女的交流之后,会分别与他们单独谈话。)于是爱莎和我坐在一起,拼凑起她散碎的情绪。她解释说:“她根本都不了解我,怎么能来夸奖我呢?”顿了一下之后,她补充说:“况且,要是她觉得我看起来很好,那么我肯定有地方做错了。我一定是看起来太小、太可爱了,这根本不是我希望的样子。”
青少年的工作(在他们自己眼里)就是摇醒他们的父母,不让他们继续以为自己家的少男少女还是他们从前认识的那个小孩。为了证明父母不认识自己,他们也许会换新的发型、新的朋友、新的爱好,好不让家长再夸奖他们“可爱”。他们相当了解家长赞扬的威力,但同时也对此十分矛盾。虽然他们延续了从孩童时期就开始的对恰当赞扬的需求——应该说渴望,可是,随着时间流逝,他们也开始讨厌自己对它们的依赖。
即使青春期的狂风骤雨已经过去,我们对家长评判的焦虑仍会长久地困扰我们。当赞扬缺乏热情或真诚,或是不得要领时,这些让我们觉得不对劲的赞扬所传递的信息就是:“你不是真的了解我。”
“我女儿27岁了,”玛丽安说,“可我要是胆敢评论她一句,哪怕是赞赏,也总免不了一场唇枪舌剑。”
“哈,这里面有个故事,”玛丽安的女儿莱斯利笑着说,“我小时候,我妈总夸我‘干净又整洁’,我会在每天晚上上床之前,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只因为我害怕得不到夸奖。然后她说我可真会照顾弟弟呀,结果我变成了个两面派:即便在恨不得踢那熊孩子一脚时,我也会装出一副乖孩子的样子来。从根本上说,她的表扬是一种控制我的方式。因此,我听到她夸赞时也不觉得高兴,这还有什么可惊讶的吗?她的赞扬让我极不舒服,就好像是那种既让你感觉有点舒服但又恨之入骨的抚摸。”
我们会不断地检验赞扬中的诚意、幅度和关注点。我们也会推测它的意图——母亲赞扬里的潜在用意才是最让莱斯利气恼的地方。在伴侣之间,这种对赞扬意图的敏感会变得尤其重要。在2015—2016年,我有机会在一些伴侣身上做了类似的研究。我会尽量做个透明人,与他们在他们的家里共度一段时间(通常为两周)。虽然没人真的能如墙上的苍蝇一样对他们完全不产生影响,但这种观察研究的手段,是力图与家中的小狗一样保持中立的。我的观察结果很让人震惊:赞扬往往会引发不满。35岁的萨拉十分欣赏丈夫斯蒂夫的工作,她称之为“真正出色的事业”。因为34岁的斯蒂夫常常与年纪更大、更有成就的学者一同被邀请去做主讲嘉宾。“他可体贴啦,”萨拉告诉我,“每当他得到赞扬时总会立即感谢我。”只不过,她脸上露出的表情却不快乐。她停了一下,咬住嘴唇,似乎在心里挣扎了一下,然后才说:“好吧,他的确很体贴。”现在她的声音里带了一丝前所未有的僵硬。“他总说我出席他的会议对他有多么大的帮助。可是,那些会议磨光了我的时间和精力。我总是‘到场’,却无法融入他们的交谈。我感觉特别尴尬——又枯燥!而每当我试图解释给他听时,他只会老生常谈地说:‘你给了我很大帮助。你最好了!’这样的赞扬也许很动听,可根本就是愚弄人的花言巧语,我总会感觉怒气好像蚯蚓一样蠕动着爬升,啊,那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愤怒。可我想不出要怎么应付。那句赞扬让我感觉糟透了——也内疚透了。”
弗朗西斯和她丈夫盖理都还不到30岁。他们住在英国东部的乡村东盎格利亚地区,与萨拉和斯蒂夫在大城市里的学者生活方式大相径庭。但分辨赞扬背后的意图对这两人的感情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他们结婚才6个月,如盖理解释,他们仍“处在共同生活的磨合期”。弗朗西斯听后愉快地哼了一声表示赞同。盖理点头说:“我们不仅要适应做夫妻,也要适应做‘我们’。”他们两人似乎相当和谐一致,直到弗朗西斯用严厉的语气打破了这份和谐:“你对我说,‘你做的三明治世界第一棒’。”随着她的声音哽咽,盖理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那是坏话吗?我觉得你做的三明治好吃还成坏话了?”“是的!”她坚持说,不等盖理轻蔑地做完一个“我放弃”的动作,她立刻解释道:“我当然很高兴。可那不仅与做三明治或打点你的午饭有关。那代表了你控制我,让我在每天早上忙得团团转时还要多加一份工作。当然了,我希望你赞扬我。可我讨厌受欺骗的感觉。那种赞扬实在是你哄我多做事的手段。咱们一开始就约定过不会那样互相对待,而你的话把我推到那种角色里去了。”
我的亲身经历也不无相似之处:当面对一句似乎企图把你困在一个角色中的赞扬时,那种怒气冲天的感觉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我的婆婆有一次曾赞扬说我“把老公的衬衫熨烫得好极了”,那让我感觉像是一只铁手腕,把我固定在传统的家庭妇女角色中。注意到我紧皱的眉头和急喘的粗气,她还以为我是在不好意思,但事实远非如此。我吞下的是怒火而不是欢喜,因为她夸赞的事情对我来说没有丝毫价值。这句赞扬是一个工具,企图把我扭曲成一个我不愿做的人。
萨拉和弗朗西斯的丈夫,以及我的婆婆,很可能根本没想到他们的赞扬会被理解为操纵、蔑视或对积极性的消磨。他们每个人都会抗议说他们的心意是好的。毕竟,一句赞扬的话怎么可能含有相反的含义呢?他们会谴责那位不懂礼貌的接受人太敏感或有意抵触。然而,正如莱斯利说的,面对赞扬时我们都可能会过于敏感或抵触,赞扬可能会让我们如坐针毡,它们看似出于好意,却暗藏着一种不可见的力量,企图压制我们自己的评判。
让人意难平的赞扬就像不顺畅的性行为:那些言语满载着快活与刺激的期望,但不知为什么就是让你失望到极点。与之相反,一句恰到好处的赞扬,会让你心跳加快,让希望被填满,让尊严得到慰藉。
社交媒体会抽走评判中的共情
社交媒体的总体效应,最早曾被宣传为能增进与他人的联系,但结果却出现了被雪莉·特克尔称作“共情危机”的现象。共情能力是让人类得以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心智直观能力、理解力、团结力和构建宽容社区的奠基石。然而在最近对大学生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平均来讲几乎75%的大学生的共情度都比30年前的大学生低。这一数值在近10年间(恰好是社交媒体的发展期)跌得最厉害。正如我们在婴儿期和童年早期观察到的,共情是人类的本能,但当心智直观被限制时,它也会被抑制。社交媒体会使人性的层次变少——其他人变成了用户、关注者或虚拟朋友,因此我们反而把对真人的共情抛到了一边。
另一种对评判力的攻击来自社交媒体中被过于简化的评判,及由此引发的极端化评判。在采访那些发表极端、无礼观点的人时,这一效果会格外显著。杰米·巴特利特(Jamie Bartlett)是社交媒体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edia)的总监,他注意到搅和行为(即制造大量带评判性的回应)往往遵循着特定的模式。这一可怕步骤的导火索是一条极具负面性的信息被公布,随之被攻击。为了回应攻击,负面评判被重复并放大。这场游戏的规则于是被这样设定了:每一位加入者必须决定自己是正方还是反方。每一轮评判都会加深极端程度。评判变得根深蒂固,并被无限简化。妥协、调节、自我反思都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大脑的每个部位有高度特定的脑活动。当我们想到一级情绪(protoemotion),比如痛苦和恐惧时,会激发大脑的某些部位,而想到二级情绪(secondary emotion)时,包括信仰、需求、背景,则会激发另一些。疼痛矩阵(pain matrix)会记录一级情绪,比如愤怒、恐惧、快乐和悲伤,而心智化矩阵(mentalizing matrix)则记录更为复杂的二级情绪,比如骄傲、思念、好奇、怀疑和紧张。当我们考虑并评判他人时,这两个大脑网络都会被激活。
第一个网络使用与记录自身痛苦相同的一套神经设备来记录他人的痛苦与快乐。当我们看到别人烧伤了手,被汽车撞倒或被捅了一刀时,确实能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共情神经疼痛矩阵的活动,与我们记录自身痛苦时的神经活动并无二致。我们观察到的疼痛的严重程度也会影响神经活动:当我们看到人被灼烧时会有强烈的反应;而当我们看到人被踩到脚趾时产生的反应则要和缓得多。自身痛苦与他人痛苦之间的神经联系,为共情铺垫了基础。当共情被激发时,我们会连忙跑过去救援、捐款、无偿地做出奉献。
共情能触发一种被乔纳森·海特称为“蜂巢开关”(the hive switch)的东西,开启群体的合作精神。当蜂巢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其他人会变得“像我们”,他们的困难让我们感到道义上的紧迫感,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工作,仿佛同一个蜂巢里的蜜蜂。但这个能制造群体内部(“我们”)协作精神的蜂巢开关也能制造与其他群体(“他们”)的竞争与冲突,并关闭了我们对他们的共情。当我们将别人看作属于我们的蜂巢或群体之外的个体时,我们就会关闭共情,漠视他们遭受的痛苦,甚至幸灾乐祸。
共情有两个层面——痛苦与洞察。当我们感受共情时,我们不但能体会他人的痛苦,也能理解他们的思想、愿望和感受。我们理解他们做选择和决定时的背景缘由。这正是第二套神经系统,心智化矩阵的杰作。当我们推测别人的心意,思考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预测他们未来的行动时,心智化矩阵就会被激活。不过,有时因为恐惧、偏见、冲突或强烈的生理原因,心智化矩阵会脱离痛苦矩阵而运转。有时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真人的特征——正如社交媒体的“用户”或“关注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想象其他人的痛苦和羞愧,但感觉无关痛痒,甚至可能幸灾乐祸。因此,社交媒体的使用诱发了人们的评判力危机。
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手机屏幕都不能代替一个人脸上的复杂信号或声音中的重音变化和寻找适当词句时的迟疑。这些设备也无法代替交谈中的动态:大家一起想主意,欢迎和期待不同的声音,分享不同视角也被视为正常。这些设备会巩固而不是挑战成见,在捏造的“他们”与“我们”之间强行划线分隔,因为它们删掉了丰富的背景细节,而那才是让我们真实人际生活中深刻而细腻的内心评判表得以运转的燃料。
- 后浪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后浪出版公司官方微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