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 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1840-1911)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9 |
ISBN号: | 9787302513421 |
本卷是《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的开篇之卷,主要探讨自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成立 七十余年间中国农村变迁史。以农村为中心、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主线,晚清既是百年变 迁的起点,也是百年变迁的环境和条件。本卷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土地、自然灾害、土地制度、 经营制度、农业生产、农村市场、交通运输、农村金融、农民生活、农村文化、农业科技、农 业改良等,重点围绕“农村变迁”这一主题,记述农村生活变化及其特点,比较全面系统地反 映晚清社会转型中的“三农”演变过程及全景全貌;力求探究影响晚清时期农村变迁的历史轨 迹和推动因素;着重分析了旧体系如何在晚清时期发挥主导作用,新因素如何发展壮大并逐渐 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
宋洪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先后在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自1991年以来长期从事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与政策咨询工作。自1997年以来连续参加起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是近13年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之一。参加起草《粮食法》和《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1997年被授予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荣获“科学中国人”称号,2008年荣获“中国改革开放30年60名农村人物”称号。 |
本书分晚清至民国(1840―1911年)、民国至新中国成立(1911―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农村改革开放之前(1949―1978年)、农村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2年)四个分册,全景式展现了传统农业在近代化、现代化过程中的演进更迭、发展变化,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的漫长画卷,揭示了近代化、现代化对中国农村变迁的影响,展现了制度变迁对农村变迁的巨大作用,对未来我国农村制度变迁提供了重要启示。 |
引论 /1 第一章 第一节 传统农业的历史地位和主要贡献 /9 第二节 人地矛盾加剧对农业生产的挑战 /24 第三节 门户开放与农村自然经济的变化 /30 第四节 传统农业制度与技术对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38 第二章 第一节 晚清人口数量与布局的变迁 /49 第二节 晚清农用土地的变迁 /58 第三节 人地矛盾对晚清农业发展的影响 /63 第三章 第一节 晚清农业环境的变迁 /73 第二节 晚清时期的农业灾害 /84 第三节 环境变迁与自然灾害影响下的晚清农业 /113 第四章 第一节 晚清农业土地制度概况 /141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147 第三节 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 /153 第四节 土地制度及农业经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60 第五章 第一节 晚清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169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179 第三节 结构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189 第六章 第一节 农村市场网络及交易制度 /197 第二节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204 第三节 影响农村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216 第七章 第一节 近代城镇的发展 /223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发展 /232 第三节 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48 第四节 近代城镇、工业及交通运输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258 第八章 第一节 晚清农村金融组织及其服务内容 /276 第二节 晚清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280 第三节 银行业兴起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284 第四节 金融业发展对晚清农村经济的影响 /287 第九章 第一节 晚清农村居民的构成 /297 目 录 第二节 晚清农民的收入变化 /304 第三节 晚清农民的消费状况 /310 第四节 影响农民生活变化的原因 /317 第十章 第一节 晚清农村教育与农民素质 /327 第二节 晚清农村医疗与农民健康 /335 第三节 农村宗族、宗教与农村文化变迁 /344 第十一章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近代农学的传播 /355 第二节 近代农业教育的肇始与人才培养 /363 第三节 晚清近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374 第十二章 第一节 内忧外患的挑战与压力 /385 第二节 呼唤变革的农业改良思潮及实践 /391 第三节 由传统迈向现代的农村社会变迁 /403 余论 /413 参考文献 /425 |
- 清华大学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