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译林出版社旗舰店
本店铺为译林出版社自营店铺,正品保障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23.40
运费: ¥ 0.00-20.00
库存: 122 件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图0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图1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图2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图3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图4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图5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图6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图7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缩略图0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缩略图1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缩略图2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缩略图3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缩略图4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缩略图5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缩略图6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商品缩略图7

商品详情

书名:抑郁症

破除误解和偏见,全面科学呈现抑郁症研究前世今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作序推荐

外文书名: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丛书名:牛津通识读本

ISBN:9787544785600

作者:[英国]玛丽·简·塔基  简·斯科特

译者:杨娟

定价:39.00元

出版年月:2021年4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码:284

内文用纸:70克纯质纸

——————————————————

主题词:抑郁症

中图法分类号:R749.4

字数:192

印张:17.75

正文语种(注意是否双语书):中英双语

版次、印次:11

——————————————————

【编辑推荐】

 

       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对人事逐渐丧失兴趣——抑郁症犹如一只黑狗,以摄取患者的情绪为食。而人们对它的偏见和误解,更是让抑郁症患者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并产生强烈的病耻感,从而加重病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是全球主要致残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本书无意成为一本患者指南或治疗手册,而是为全面科学了解抑郁症打开一个窗口。它以简洁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抑郁症的高风险人群、病因、诊疗手段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议题,帮助我们排除偏见和误解,给予抑郁症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名人评价及推荐】

 

“本书并不全然是一本患者指南,但作者在书中对抑郁症进行了极为客观的呈现,尽其所能用通俗易懂而简洁的语言展现出抑郁症研究和诊疗的前世今生。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通过此书对抑郁症及其患者群体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对抑郁症患者有更多的包容,形成一个理解、尊重、关爱、陪伴、支持的氛围,帮助身边的每一位患者得到有效的康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

 

抑郁症是一种令人痛苦、常见又复杂的疾病,这本优秀的小书总结了当前人们对它的本质、病因及治疗手段的认识和理解。

——牛津大学社会精神病学荣誉教授汤姆·彭斯

 

本书☆大的优点是它清晰的风格、简洁的表达和开阔的视野。作者在一百多页的篇幅内,试图将有关抑郁症的各种话题囊括在内,并且不乏深度和准确度。

——《超心理学》杂志丹尼尔·J.邓利维

 

 

 

【作者简介】

 

玛丽·简·塔基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精神卫生信托基金会的精神病顾问医师,皇家精神病学院危机负责人。从事过抑郁症认知疗法和躁狂抑郁症坚持治疗的研究,并就参与服务和坚持治疗的问题撰写了大量文章。与简·斯科特合著有《改善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依从性》(2005)一书。

简·斯科特纽卡斯尔大学心理医学教授,悉尼大学大脑与心理中心访问教授,伦敦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IPPN)情感障碍中心的荣誉教授,认知治疗学会的杰出创始研究员。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是新出现的情绪障碍,考察双相情感障碍的发展轨迹和风险综合征,以及临床分期模型在精神健康方面的应用。

 

【内容介绍】

 

抑郁症正日渐渗透我们的生活,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痛苦。它绝不是单纯的悲观或抑郁情绪,而是有着复杂临床诊断标准的精神疾患。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是全球主要致残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本书从历史早期的忧郁症开始追溯,继而讲述了现代精神病学对抑郁症的诊断和分类,又逐一介绍抑郁症的高风险人群、抑郁症的病因理论和治疗手段的演变,与之相关的一些争议及由它带来的社会负担等议题也得到了探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忧郁症简史 

第二章 现代:抑郁症的诊断与分类 

第三章 哪些人具有罹患抑郁症的风险? 

第四章 抑郁症的模型 

第五章 治疗的演变 

第六章 当前的争议与未来的方向 

第七章 现代社会的抑郁症

    索引 

    英文原文 

 

【文摘】

第一章忧郁症简史

 

在古代,对于以沮丧(despondency)为主要特征的情绪障碍,人们通常用“忧郁症”(melancholia)而不是“抑郁症”(depression)来进行描述。melancholia这个词可能起源于古希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从古代一直到19世纪前后,某些针对忧郁症的描述及其成因的理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们首先会对这一部分进行重点阐述。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细节,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经典教科书,如斯坦利·杰克逊的《忧郁症与抑郁症》,或者杰曼·贝里奥斯的《精神症状史》之中相关的章节。

从黑胆汁到斯多葛派的哲学家

希波克拉底可能是第一个将忧郁症描述为一种具体疾病的人。他是古希腊时期的一位医生,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常被称为“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忧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沮丧、厌食、失眠、易怒和不安。他用体液说解释了这种状态的发展,该理论认为,忧郁症是一种由生理原因引起的疾病。在更为原始的理论中,人们将忧郁症归因于超自然的力量,而希波克拉底的观点则将体液说与这些原始的理论明显地区分了开来。尽管很多学者都是体液说的拥护者,但引入黑胆汁这个概念被认为主要是希波克拉底的功劳。

在《人的本性》一书中,希波克拉底描述了人体的四种体液:黑胆汁、黄胆汁、黏液和血液。当所有的体液都处于平衡状态时,人就是健康的,不平衡则会导致疾病。他认为,体液与气、水、土和火这四种元素有关(见图1)。忧郁症被认为是黑胆汁过多造成的,而这与秋天、寒冷和干燥有关。希波克拉底还识别出一种类似于躁狂的症状,这种症状被描述为阶段性的极度兴奋和过度活跃。他认为,这种情况与夏天过多的黄胆汁以及温暖干燥的空气有关。因此,他提出,治疗的目标应当是恢复体液的平衡,而净化和放血可以达到这一目标。

公元前3世纪,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追随者所著的《问题集》之中,希波克拉底所表达的这些思想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认为,胆汁的温度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温度过低,就会引起毫无缘由的沮丧。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太严重的胆汁失衡会导致忧郁气质,而不是忧郁症。在这里,他将人格与精神障碍描述为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这是自柏拉图关于普遍性的著作以来为数不多的一次尝试。此外,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忧郁气质可能与创造力以及智力相关,他认为,这种气质经常出现在哲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和作家身上。

公元1世纪,忧郁症的理论和治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以弗所的索兰纳斯认为,躁狂症和忧郁症是与理智丧失有关的慢性疾病,他是最早认识到这一点的医生之一。此外,索兰纳斯还提出,改善身体健康的治疗方法同样可以改善心理健康,而心理干预可能对患者有益,比如,可以用滴水声诱导患者入睡。大约在同一时期,以弗所的鲁弗斯也对忧郁症做出了描述,他的观点影响了之后的好几个世纪。他认为忧郁者是悲伤、阴郁、恐惧和充满怀疑的人,在忧郁的时期,他们的外表也会发生变化。鲁弗斯提出,忧郁症可能存在先天和后天两种不同的类型。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学者认为忧郁症可能存在着多种病因,它可能是许多不同的过程所造成的最终结果。根据历史记载,鲁弗斯的名字还与圣药”—一种据说可以预防忧郁症的草药混合物联系在一起。

帕加马的伽林(公元1—2世纪)是古希腊最负盛名的医生之一。他是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医生,对罗马医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他出现之前,罗马社会一直认为忧郁症乃来自诸神的惩罚。在《论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一书中,伽林详细阐述了不同的体液异常如何导致了不同的忧郁症亚型,以及不同的性格类型与体液之间的关系,比如多血质、胆汁质、忧郁质和黏液质等。也就是说,个体的某种人格类型或气质,可能与其发展出某种精神状态是相互关联的,伽林的这个观点可能是最早的相关论述之一。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一个人的忧郁症源于某种脑部疾病的亚型,那么,其相应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放血;但如果是源于其他不同的病因(如来源于血液或胃),则应水浴、休息和均衡饮食。和鲁弗斯一样,伽林发明了一种名为底野迦(theriac,这个词有时候会被翻译为解毒剂)的药物。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许多文化都普遍接受体液失衡是导致忧郁症的原因。例如,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Avicenna是他名字的拉丁语写法,他的伊斯兰名为AbuAlialHusainibnAbd)在他具有深远影响的巨著《医典》中提到了忧郁症和四种体液。在这本书中,他提出身体和灵魂都会受到忧郁症的影响,并提倡使用劝导性的谈话作为治疗方法。有人认为,这可能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先驱。

在这个时期,关于忧郁症的性质以及如何开展治疗的观点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卡帕多西亚的阿雷提乌斯强调了忧郁症发作的周期性,并指出它可能与躁狂有关。其他人也有类似的观察,比如特拉雷斯的亚历山大(525—605),但阿雷提乌斯被认为是躁狂症医生,他将躁狂描述为一种以愤怒、兴奋和快活为主要特征的状态。阿雷提乌斯提出,某些忧郁症可能由丧亲等外部事件所引发,而爱(他称之为医生之爱)有助于缓解忧郁症的症状。此外,食用黑莓和韭菜以及谈论症状等方法也有同样的疗效。

这个时期,医学和哲学各行其道,彼此之间的交流是非常有限的。医生们的著作大多关注的是忧郁症,而当时的哲学家们则记录了他们对人类情感的观察,包括沮丧和悲伤等。例如,公元1世纪的斯多葛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写道:人们不为事物所扰,而是为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所扰。在现代精神病学中,斯多葛学派的思想常常被应激易感模型的论述所引用。这是因为,他们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潜在的简单洞见:为什么同样的人生经历(比如亲友的逝世或关系的破裂)可能会在某人身上引发抑郁症的症状,而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却没有造成同样的影响。

中世纪

公元500年以前,人们认为,精神疾病与生理疾病有着相似的病因,它们都应当由医生来实施治疗;但在公元500年之后,这些观点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人们重新开始相信,精神疾病是不道德、罪恶和邪恶的标志。这个时期,基督教主导了社会的秩序。对科学的反对,对忧郁症病因的解释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如何采取适当的干预等,这些方面无一不显露出宗教教义的痕迹。并且,这种干预越来越成为神职人员而不是临床医生的责任。

关于这些观点,珍妮弗·拉登在她的著作《忧郁的本质》中记载了许多经典的叙述,例如宾根的希尔德加德(1098—1179)身上发生的故事。希尔德加德是德国的一位修女,曾撰写过《整体治疗之书》,该书借鉴了忧郁症的体液学说,却提出黑胆汁的形成是由于原罪的存在。当时,其他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人士也报告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任何以理智丧失为特征的精神状态都是遭到上帝惩罚的证据。就这样,人们开始认为忧郁症是对基督教的信仰和道德所发起的挑战。忧郁症患者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妖魔化,并且,许多患者都像女巫一样在火刑柱上被焚烧致死。1486年,一位著名的天主教会调查员海因里希·克雷默为教皇英诺森八世撰写了一本关于猎杀女巫的手册,书名叫作《女巫之锤》(见图2)。令人称奇的是,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间,这本书被修订并重印了16次以上,它在整个欧洲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了文艺复兴初期。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欧洲群体并不认为精神疾病是由恶灵或恶魔附身所导致的。例如,出生于木星时段的人认为,忧郁症是由天体运行所引起的,那些最富才华和最具创造力的社会成员尤其会受到这种影响,所以,忧郁症是一种令人钦羡的体验。马尔西利奥·费奇诺(1433—1499)通常被视为出生于木星时段的人的先导。他出生于意大利,接受过哲学和医学方面的训练,而且自己也经历过忧郁症发作。费奇诺提倡运动、替代饮食和音乐等治疗方法。他认为星象支配着性格,还支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忧郁症与智力有联系,而智力又与土星有关。

中世纪的相关历史记载主要集中于社会各阶层和小群体对忧郁症患者的消极和敌对反应。然而,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态度并非普遍存在于所有文化之中。源自欧洲(以及之后的新大陆)的文学作品所着重表达的观点,通常无法囊括其他文化和宗教的观念(见专栏1)。我们无法逐一探究这些观点和态度,只能提供一个简要的概述,以提高对这些文化差异的认识。

 

【序言/后记】

序言

陆林

 

请想象有一只黑狗,紧随在你的身边。任何人看到都以为它是一只再寻常不过的动物,然而只有你知道这只黑狗的不寻常之处—它以摄取你的所有情绪为食。它时刻跟在你的身边,你所有想要向他人宣泄的情绪都会进入它的身体,找不到发泄的出口,而它在吞食你的情绪之后长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你不知道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跟着你的,你只知道自从发现它在你身边之后,你周围的一切好像都变得暗淡无光、模糊不清。你感到身边的亲人、朋友不再像以前那样能走入你的内心,他们所有的关心对你来说无关痛痒;你感到无助、闷闷不乐,对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没有任何兴趣。你发觉到了自己的不正常却又不知问题在哪,也不知如何改变。你不敢也不愿跟身边的人说,怕被人说是矫情。你责怪自己为什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身边关心自己的人感到愧疚。你的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那只黑狗的身影,它已经长得太高太大以至于你被压得喘不过气。你的睡眠不再规律,时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时而昏昏沉沉、久睡不醒。你悲痛欲绝,甚至于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抑郁症就是这样的一只黑狗,纠缠着很多人使他们无法轻易摆脱。它看似很常见,却是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算,全球有超过3亿抑郁症患者,而根据2019年我国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高达6.9%。全球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估计高达100万人,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调查结果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数字,然而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却是犹如噩梦一样的存在。

抑郁症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心情低落、快感缺失,严重的甚至想要伤害自己、自杀。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不仅源于疾病本身,更源于人们对抑郁症的误解和偏见。许多人认为,患有抑郁症不过是一个人意志不坚定、能力不足的借口,内心强大的人是不会患有抑郁症的。更可怕的是,很多抑郁症患者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因此产生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以及强烈的病耻感,从而加重了病情。比如,患者感到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就误认为是他/她最近受了什么刺激或者工作压力太大所导致的,休息一下就好了;有的患者总是睡不醒、不愿意出门活动,也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懒惰、内向;还有一些患者常常感到悲观、空虚、无缘无故地泪流不止,也会被人当作矫情或是“玻璃心”。更为可悲的是一些患者身处这样的环境下,不愿意将病情和感受告诉别人或就医,因此耽误了病情的控制,直到悲剧发生。正因为有这种错误的认知和对抑郁症的片面理解,我国目前仅有20%~30%的抑郁症患者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抑郁症跟其他的疾病不一样,不会让人们发烧,或者打喷嚏,但它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痛苦,让人们忘记了怎么享受生活,忘记了快乐。但是,抑郁症就像心灵上的一场感冒,和其他疾病一样,是可以治愈的!前提是抑郁症患者需要正视自己的疾病,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全程配合医生的诊疗,而不是把自己困在只有自己和黑狗的孤岛上。抑郁症患者值得被社会所接纳和理解!前提是大众对抑郁症的理解和认知不仅仅来自口口相传的只言片语,还有全面科学的了解窗口。因此,本书应运而生。

作者为我们系统介绍了抑郁症在人类社会中的演变历史,可能导致抑郁症的生物、心理、社会原因,容易罹患抑郁症的人群特点,以及抑郁症诊疗手段的发展与未来等内容。本书并不全然是一本患者指南,但作者在书中对抑郁症进行了极为客观的呈现,尽其所能用通俗易懂而简洁的语言展现出抑郁症研究和诊疗的前世今生。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通过此书对抑郁症及其患者群体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对抑郁症患者有更多的包容,形成一个理解、尊重、关爱、陪伴、支持的氛围,帮助身边的每一位患者得到有效的康复。最后,祝愿所有被黑狗纠缠的抑郁症患者能早日摆脱它,看到除却阴霾的明日阳光!


译林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译林出版社旗舰店
本店铺为译林出版社自营店铺,正品保障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牛津通识读本:抑郁症 Depressio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