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主题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地图主题书店
地图主题书店,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旗下的直属书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49.00
运费: ¥ 4.50
库存: 50 件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商品图0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商品图1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商品图2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商品图3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商品图4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商品缩略图0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商品缩略图1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商品缩略图2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商品缩略图3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商品缩略图4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明史之后读清史,万历之后看乾隆。人大清史所高王凌教授集三十余年研究成果,为你讲述一本严肃的关于清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书。在《马上朝廷》中,伴随文字狱的乾隆帝六次南巡之路,再现清廷“马上治国”的特征,向今人呈现了乾隆时代中国社会面面观。“家”,不好当啊,这绝不是用一句专制王朝、专制帝王就可概括的。中国地图出版社用信息图表等地图语言为你打造经典珍藏版“乾隆三部曲”。

内容简介

乾隆朝前期,主要还是根据传统儒家的理念,如“回复三代”来治理国家,到了乾隆朝中期,却更多地表现了清廷“马上治国”的特征。本书以乾隆帝南巡为中心,把很多历史事件都串联了起来,如“文字狱”“四大案”等,作者像讲故事一样,把乾隆朝中期的历史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高王凌(1950—2018),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从事清史研究三十余年,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一生潜心学术,成果丰硕,主要代表作有:“乾隆三部曲”(《乾隆十三年》《马上朝廷》《乾隆晚景》)、《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政府作用和角色问题的历史考察》《租佃制度新论——地主、农民和地租》《中国农民反行为研究》《统购统销之谜》《在清华大学讲土地关系》等十余部。

精彩书评

十八世纪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存在着若干共时现象,这是法国年鉴派巨头布罗代提出的观点。比如人口的增加(这也不是纯粹的社会现象)和政府的加强。其实还有民族国家的建设,比如绘制疆域地图,中国就一点儿都不落后。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 戴逸

认为十八世纪中国已开始现代化,这在许多美国学者中已经成为共识,他们甚至说清朝只要不欺负我们就好。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夏明方


目录

目录

序言

1.马上天子

2.第一次南巡

3.以伪奏稿案为始的文字狱

4.其他文字狱

5.首次南巡余波

6.东巡谒陵,木兰秋狝

7.东巡祭孔

8.第二次南巡

9.彭家屏案

10.天子的“政治弦”

11.文字狱的不同意见

12.第三次南巡

13.河工与海塘

14.“疯人”文字狱

15.官场倾轧案

16.第四次南巡

17.割辫案

18.政治案件

19.王伦起事

20.第五次南巡

21.水利工程

22.贪纵案

23.查缴禁书

24.编书修书

25.第六次南巡

26.并未绝迹的文字狱

27.乾嘉学派


精彩书摘

从乾隆十六年起,皇帝开始南巡——他后来一度把“南巡”与“西师”当作毕生的两件大事(尽管我们有不同看法)——同时,开始了乾隆朝第一拨的文字狱。

出于“怀柔”的目的,为体现崇文重道,乾隆帝在第一次南巡时把殿本的二十二史、十三经等分别赠给南京的钟山书院、苏州的紫阳书院、杭州的敷文书院。当四库馆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竣工之后,又因“江浙为人文渊薮”,在第六次南巡时令将其一部存放于镇江文宗阁,一部存放于扬州文汇阁,一部存放在杭州文澜阁。另外四部均放在政治中心——北京皇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盛京皇宫的文溯阁,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足见他对江浙地区的重视。

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召见并选拔一些读书人或中试后并未得到安置者为官,也是南巡的目的之一。乾隆帝曾以“海塘得失策”为题考试被召见者。乾隆晚期所重用的督抚孙士毅,就是第三次南巡时挑选出来的。而从南巡中六次祭祀明太祖陵、三次到山东祭祀先师庙、两次谒孔林、三次谒苏州文庙以及祭泰山、祀禹陵、谒禹庙、谒少昊陵、祭周公庙、祭祀孟子、临幸宋代名臣范仲淹的高义园等一系列崇文重道的活动中,皆可看出他的良苦用心。

不过,南巡还有一个为今人忽视的目标,即它是精心组织的,沿着清初战争的路线,意在通过这种具有威胁性的方法,提醒南方汉人注意清人的强势武力。

南巡的筹备属于“旗人事务”,汉人一般不得参与。它完全按照围猎的规制来安排,行则不断举行各种军事活动,停则居住在营帐之中。不但皇帝把自己塑造为一个马上皇帝,还命令八旗将领不得乘轿,只能骑马。它一路展示“马上治天下”的“民族的宗室的满族至上主义”,用以对抗汉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满族的意识形态,对抗儒家观念,把“内亚”的色彩注入帝国政治。据说在皇帝的南巡御制诗中,“策马”“马上”等词语不断出现,《即事》一诗中写道:“因思陆贾有名言,马上治之却又可。”

这才是清代南巡的战略目标,它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政治态度,尽管乾隆帝处处表现了对汉人文化精粹的迷恋和倾心(包括展示皇帝个人的学术造诣和才华)。《南巡秘记》评此为:“其稽古右文,有明以来,七百年间无此盛轨。”

南巡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一直有着多种的看法,但本书想强调的,是乾隆帝在“回复三代”暨粮政方面的努力失败以后,希望通过南巡确定一个新的行动目标。

可惜的是,皇祖并不是那么好学的。不过,乾隆皇帝的这一目的虽未能实现,却顺势有意无意地把政治的重心做了重大的调整。


前言/序言

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是我关于乾隆帝的第二部小书《马上朝廷》。继《乾隆十三年》获得成功之后,它的出版似乎就顺理成章了。

我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如果让我来写乾隆(比如说《乾隆通纪》),第一,我要把它写成政治史,而不是把它分为西方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几大块。与此相关,我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提出,“政治史研究”应作为研究所的“主导方向”。这也许更接近传统的历史书写法(如二十四史),以政治为纲,兼及其他(仅从侧面或某种角度反映经济、社会问题)。也不一定由“经济基础”来决定“政治上层”,或客观环境决定主观行为,更不以为历史的“长时段”能规定“短时期”等“事件”(犹如康雍乾三个皇帝,施政却个个不同)。

我的第二个主张是,乾隆朝必须做分阶段的研究,不宜率意直书,一下子就是六十三年(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没有它这么长)。

为此我把乾隆朝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乾隆初政”(即“乾隆十三年”),大约前十五年时间;二是“乾隆中期”,大约从乾隆十六年到四十九年;三是“乾隆晚景”,最后十几年时间。

一般史书都没有把“乾隆初政”作为乾隆朝的第一个阶段,我的考虑,是因为它已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颇有特色,且有许多前人未曾道及之处,如所谓“回复三代”(包括“粮政”等),它们多跟所谓“养民”有关。总而言之,如何看待乾隆一朝的“功业”(它既非坊间所说的“西师”,亦非“南巡”),都离不开对乾隆初政的重新探讨,包括那些不合众议的内容。

所谓“乾隆中期”(即“马上朝廷”),打算以南巡为中心,把很多事情都串起来,特别是跟“养民”相对的“教民”有关的那些内容,包括“文字狱”等不算小的题目(乾隆帝为什么要这样做,也是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的问题之一),像写故事一样,逐段逐年地一个个写下来。

现在献给大家的这本《马上朝廷》,就写的是乾隆朝这一段时间,大约三十三年的历史。

如果说,在乾隆朝的前一个阶段,主要还是从传统儒家的理念——如“回复三代”——来治理国家,到了这一个阶段,却更多地表现了清人统治的“满洲特性”,这不是简单的“宽严之辨”“由宽变严”,而毋宁说是再现了他们“马上治国”的特征。

是好是坏,还请大家批评!



地图主题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地图主题书店
地图主题书店,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旗下的直属书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