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天朝的崩溃》
—
茅海建 作品
出版:三联书店
版次:2017年4月
ISBN :9787108058966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定价:72元
揭破伪史,全景复盘鸦片战争
近代中国人应该如何认识自我和世界?
处在当今时代的我们,往往将鸦片战争视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节点。它被视为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下一个时代 的开始。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鸦片战争的理解事实上就是我们对自身这个时代由来的理解。
可教科书上两三页纸的内容就概括了我们脑海中的鸦片战争,大致包括禁烟运动、琦善等的卖国活动、关天培等的以身殉国、三元里抗英运动、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等若干标签。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林则徐、关天培是爱国忠君、民族英雄,琦善、耆卖国,是民族败类吗?道光皇帝为何输了战争却宣布自己是胜利者?前线一败涂地,大臣们为何却“捷报频传”?老百姓真的是同仇敌忾吗?柯林伍德说历史学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然而现状是我们对这场战争存在大量误读。
广泛利用中英文档案资料,资料搜集十年,写作历经两载,历史学家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堪称国内最好的主题专著,荣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而在本书甫一出版之时,因“思想问题”而遭到了攻击。)
本书以近代中国人如何认识世界为立意,在此立意之下,以详实、全新而又数量颇丰的史料,严密的论证,揭破伪史,展示了那场惊心动魄战争的全景,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全书既有现代史学研究之严谨,又有传统史学研究之韵味,大大提升了学界对鸦片战争的研究水平。
最后,茅海建老师对比日本的“黑船事件”,提出另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对于列强入侵,武力抵抗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我们该如何选择?即,近代中国人应该如何认识自我和世界?
编辑推荐
《天朝的崩溃》这本书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历经十余年所得成果。
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
本书对我国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作了回顾,试图以全新的视角来解析这场颠覆清王朝的浩劫。作为一名求真的治史者,作者历数了清朝的军事力量、骤然而至的战争、广州的“战局”、“抚”议再起等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于清朝统治打击的致命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论著。
◎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国最先进的事物,经过儒家教义的折光,顿时变为最荒谬不堪的东西。君主立宪,在皇权至上面前,有如大臣擅权;经商贸易,在农本主义面前,显为舍本求末;追逐利润,在性理名教面前,只是小人之举;至于女王主位、男女不辨,更是牝鸡司晨之类的“夷俗”;即便令人兴叹的西方器物(钟表、玻璃、呢羽等),享用赏玩收藏之余,仍可斥之为“坏人心术”的“奇技淫巧”。无怪乎海通200余年后,中土的官僚士子们并未折服于西方,反坚信于中华文物制度远胜于“西夷”,尽管他们在一个事实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西方“船坚炮利”。
◎ 在皇权至上的社会中,天子被说成至圣至明,不容许也不“应该”犯任何错误。尽管皇帝握有近乎无限的权力,因而对一切事件均应该负有程度不一的责任;但是,当时的人们对政治的批判,最多只能到大臣一级。由此而产生了中国传统史学、哲学中的“奸臣模式”:“奸臣”欺蒙君主,滥用职权,结党营私,施横作恶,致使国运败落;一旦除去“奸臣”,圣明重开,万众欢腾。这一类模式使皇帝避免了直接承担坏事的责任,至多不过是用人不周不察,而让“奸臣”去承担责任,充当替罪羊。若非如此,将会直接批判到皇帝。这就冲犯了儒家的“礼”,是士人学子们不会也不愿去做的。
◎ 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直接结论是,中国欲取得战争的胜利,只需罢免琦善及其同党、重用林则徐及其同志即可,不必触动中国的现状。也就是说,只要换几个人就行,无须进行改革。 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最终结论是,为使忠臣得志,奸臣不生,就必须加强中国的纲纪伦常,强化中国的传统。也就是说,鸦片战争所暴露出来的,不是“天朝”的弊陋,不是中华的落伍;反而是证明了中国的圣贤经典、天朝制度的正确性,坏就坏在一部分“奸臣”并没有照此办理。于是,中国此时的任务,不是改革旧体制,而是加强旧体制。
◎ 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并非是鸦片战争史独有的现象,而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常用方法。正是它具有掩护君主、掩护道统的特殊功能,因而屡屡被官僚士子们用来解释那些他们不能解释或不愿解释的历史现象。这种理论和模式,经过他们长久的宣教,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最易接受的历史分析法,并在今天仍有其影响力。正是在这么一个基础上,琦善的“奸臣”形象很快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茅海建
1954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陈旭麓先生。历任中国军事科学院百科全书编审室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兼院长,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的政治与外交。主要学术著作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 《戊戌变法史事考》等。另有学术论文60余篇。著作与论文多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曾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台北)、香港大学历史系、英国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远东研究室、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研究科、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总合文化研究科、政治大学历史系(台北)担任访问研究员、访问教授、客座教授。
自序
绪论 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
一 琦善其人
二 琦善卖国罪名之否定
三 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
四 本书的主旨
第1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一 武器装备
二 兵力与编制
三 士兵与军官
第2章 骤然而至的战争
一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二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三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四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第3章 “剿”“抚”“剿”的回旋
一 初战
二 “剿”“抚”之变
三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四 琦善与广东谈判
五 虎门大战
第4章 广州的“战局”
一 杨芳的“果勇”
二 奕山的“靖逆”
三三 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第5章 东南壁垒的倾塌
一 璞鼎查的东来
二 厦门的石壁
三 定海的土城
四 镇海的天险
五 浙东的反攻
第6章 “抚”议再起
一 “十可虑”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三 求和的历程I
第7章 平等与不平等
一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二 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三 “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四 “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第8章 历史的诉说
征引文献
人名、船名对照表
新版后记
- 先知书店
-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