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北京大学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认证
【发票】在订单留言电子邮箱、发票抬头、税号、(统一开电子发票,缺一项都不能开票,自行下载打印)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55.20
运费: ¥ 6.00-18.00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商品图0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商品图1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商品图2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商品图3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商品图4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商品缩略图0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商品缩略图1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商品缩略图2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商品缩略图3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商品缩略图4

商品详情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作    者:余定宇 著
定    价:69.00元
开    本:32开
版    别: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出版
书    号:978-7-301- 29391-1

编辑推荐
余定宇先生历时三年、长途跋涉四万里、实地考察了六十多处中国古代法律遗迹,从而通过探寻法律发展印迹的方法为读者展现了中国法律五千年的历史。余定宇先生开创了论述中国法律史的一种新的模式,一种新的风格,从而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书第一版自2010年首印以来,受到了关心时政、法律和历史的读者们的广泛好评。第二版增加了大量内容,并补入了许多图片,全书体例也在原版基础上有所调整。

作者简介
余定宇,广州人,1968年作为知青赴海南岛,1982年广州师范学院政史系毕业,曾任《广州商报》记者、执行总编,现为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
从1993年开始,作者致力于“东西方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二十多年来,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率先以“法律”的视角去观察“历史”,再反过来以“历史”的视角反思“法律”。作者写作的几本法理学、法史学普及著作,都采用了一种“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游记体裁来讲述艰深枯涩的法律史”的方式。其中,《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一书,自2004年出版之后,即在广大读者中引起热烈的反响。该书曾多次重印及再版(现已推出第三版),并于2006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本优秀图书之一,被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等九部委主办的“全国第四届知识工程”列为该年度中国普法类图书。
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先生称作者为:“一位在法学的激流中,为中国的现实和改革出力的纤夫。”

内容简介
继本书的姊妹篇《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的“环球法旅”之后,余定宇先生再次孤身上路,展开了另一场波澜壮阔的“中国法律文化之旅”——作者历时三年、长途跋涉四万里、实地考察了六十多处中国古代法律遗迹,从而通过探寻法律发展印迹的方法为读者展现了中国法律五千年的历史。
本书第二版重新提炼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史上光明的一面,即具有“公平正义特色的本质”的一面,勾勒出近代百年中国“法制的三次转型”的大致线条,使本书内容更加丰满,脉络更加清晰。全书分为七章,辅以大量图片,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纵横排序为读者呈现了一部精彩的游记版中国法律思想史。
本书不同于枯燥乏味的法制史教科书,也不像一般的文字性、考证式的学术著作,余定宇先生从自己习惯的历史角度俯瞰中华民族五千年法律思想史,别有况味。全书通过朴素的语言,真实情感的流露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打开了一幕幕波澜壮阔历史画卷。

目录                                                                                                
导 言
中国人的“法治”观
第一章 “根”的寻觅
1-1 蓝田寻根:“人之初,性本善”?
1-2 燕京觅魂:那堆燃烧了50 万年的篝火
1-3 彩陶上的鱼:半坡村民的心声
1-4 黄帝的王道:“涿鹿之战”和“问道崆峒”
1-5 唐尧故园:寻找“独角神兽”的故乡
1-6 大槐树下:《舜典》里的“恤刑”思想
1-7 壶口瀑布:大禹的呐喊

第二章 “法”的萌芽
2-1 殷墟甲骨文:“画地为牢”的传说
2-2 中国文字博物馆:对“刑”“灋”二字的研究
2-3 周公测景台:“求天地之正中”
2-4 洛阳游记:对“天子驾六”和《吕刑》的解读
2-5 郑韩故城:子产与邓析的传奇
2-6 函谷关访道:老子不知何处去?
2-7 孔庙徘徊:中国法学的十字街头

第三章 法典的生成
3-1 疏雨过中条:《法经》的余响
3-2 消失的古城墙:“栎阳”无人识商鞅?
3-3 坑儒谷吊古:韩非和李斯的下场
3-4 法家的失败:与秦始皇的一场虚拟对话
3-5 灞桥折柳:汉高祖的“约法三章”
3-6 废除肉刑:汉文帝的“文景之治”
3-7 霸陵夕照:张释之的“执法不阿”
3-8 独尊儒术:孔学怎样成为官方立法思想的主流?

第四章 法制的流变
4-1 大漠孤烟:烽火台下的“官告民”案例
4-2 赵娥复仇:春秋决狱与法律正义的严重冲突
4-3 大明宫漫笔:《唐律疏议》为何行之不远?
4-4 请君入瓮:武则天时期的司法丑闻
4-5 南淝河随笔:《包青天》为何会火遍大江南北?
4-6 宋慈《洗冤集录》:三月桐花满路开
4-7 白鹿洞迷惘:南宋“法学”的衰微

第五章 “重刑主义”的再抬头
5-1 苏三监狱:“三班衙役”该吃谁去?
5-2 孝陵秋思:个性复杂的明太祖
5-3 明刑之酷:雨花台下的“灭十族”惨剧
5-4 午夜星光:于家村的“村规民约”
5-5 秦淮河夜话:“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5-6 公车上书:康有为的“变法梦”
5-7  瀛台泣血录:光绪临终前的灵魂跃动

第六章 旧律的崩溃
6-1 十三行聆听:东西方法律文化的早期冲突
6-2 香江走马:立法会大楼上的“正义女神”
6-3 澳门北望:《盛世危言》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6-4 城南旧树:“沈家本修律”的昨夜西风
6-5 津门故里:街角的铜像——严复
6-6 越秀山头:伍廷芳的五堂普法课
6-7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的“宪政”思想

第七章 法制的转型
7-1 珞珈山下:王世杰的《比较宪法》
7-2 金陵风雨:“六法全书”怎样被扫地出门?
7-3 开封夜雨:“阶级斗争法学”的肆虐
7-4 风雪柴达木:牙膏皮里的《人权宣言》
7-5 公审“四人帮”:“苏联法系”的破产
7-6 天安门前的反思:“英美法系”能否“再领导世界100 年”?
结束语
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附 录
寻找中国法律的印迹:北大法律人在路上

书摘
第二版序
本书第一版于2010年年初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后,至今已经八年了。
当初我壮游天下,进行漫长的“中国法律文化之旅”,历时三年、长途跋涉四万里、现场实地考察六十多处中国古代的法律遗迹,并从中分析了自蓝田人开始上百万年来中国法律遗产里的精华与糟粕,亦展望了中国法律与世界法律大融合的未来愿景,所以本书一出版便大受关心时政、法律和历史的读者们的欢迎。在中国图书市场一片萧瑟的寒风之中,该书却在八年内加印了四次,因此,我首先要向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蒋浩副总编和前后几位编辑,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另外,我还要对华东政法大学何勤华教授、著名法律文献学家田涛教授(已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因为,这两位国内法学界的领军人物,虽然与我素昧平生,但却都对拙作青眼有加,他们不约而同亲自提笔为其作序,使拙作在法学界广大读者群中熠熠生辉、名重一时。而对此“象牙塔”里的喝彩声,我本人虽然身在“象牙塔”之外,但亦满怀感激。
不过,本书虽然得到法学界一些大师和读者的欣赏,但作为作者,我却总感到意犹未尽,总觉得还有若干不足和需要再拓宽之处。具体点儿说,第二版重新提炼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史上最光明的一面,即具有“公平正义特色的本质”的一面,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拓展,使内容更丰满、脉络更清晰。
第一,关于“中国法律文化的光明面”部分,第二版补入了对蓝田人、北京人的考古研究,补入了“黄帝问道崆峒”的传说和对《虞典》《吕刑》的解读及对甲骨文“灋”字的考证、研究,使中国古代法律史的光明一面,显得更“自古而然”,论据更充足、立论更丰富多彩。


北京大学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北京大学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发票】在订单留言电子邮箱、发票抬头、税号、(统一开电子发票,缺一项都不能开票,自行下载打印)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第二版)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pku-press
北京大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