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家店铺主页二维码
法律家 微信认证
阅读自由与正义的另一种可能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犯罪司法实务精解 方文军著 法律出版社

118.50
运费: ¥ 0.00-50.00
犯罪司法实务精解 方文军著 法律出版社 商品图0
犯罪司法实务精解 方文军著 法律出版社 商品图1
犯罪司法实务精解 方文军著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0 犯罪司法实务精解 方文军著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1

商品详情

书名:毒品犯罪司法实务精解 方文军著 法律出版社
定价:158.0
ISBN:9787519789190
作者:方文军著
版次:1

内容提要:

毒品犯罪是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犯罪类型,司法规则的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本书突出特色是实务性强,既对*高人民法院2023年印发的毒品犯罪“昆明”会议纪要和其他重要司法文件作了系统、专业解读,也对毒品犯罪司法实务中的常见问题(包括实体法律适用、证据审查判断和诉讼程序)作了深入解答和探讨,对该领域的重要问题实现了“全覆盖”。为加强阐释论证,本书收集了近年来发布的大量参考性案例和禁毒宣传典型案例,并择要引述,故也是一本案例释解专著。

全书分为20章,设置了217个具体问题,体系清晰,内容丰富,使用便捷,一书在手便能尽览当下毒品犯罪司法实务的全貌,特别适用于该领域的侦查、起诉、审判和辩护工作,对研究者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方文军

男,江西浮梁人,北*大学法学博士(2004届);2006年起在*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五庭工作,2018年起任二级高级法官;2022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长期从事刑事审判和调研指导工作,统筹(或执笔)起草了惩治毒品犯罪、走私犯罪、醉酒驾车犯罪、扰乱医疗秩序犯罪以及关于死刑复核案件裁判方式、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等方面的多部司法解释和会议纪要等指导文件。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新精神活性物质办案实用手册》《危险驾驶刑事案件办案手册》等多部业务著作。




目录:

 目    录

前言 / 001

凡例 / 001

第 一 章 基 础 问 题

问001什么是毒品,它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是何关系?/ 002

问002 “*气”是否属于毒品,对*法出售“*气”的行为如何处理?/ 005

问003什么是兴奋剂,它与毒品是何关系?/ 007

问004什么是新类型毒品,它与传统毒品有何区别?/ 008

问005甲基苯丙胺与“麻古”是何关系?/ 010

问006什么是氯胺酮,其定罪量刑数量标准有何规定?/ 011

问007什么是新精神活性物质,它与毒品是何关系?/ 013

问008什么是芬太尼类物质,如何确定其定罪量刑数量标准?/ 014

问009什么是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如何确定其定罪量刑数量标准?/ 017

问010如何规范地表述毒品名称?/ 019

问011如何理解现阶段我国对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 021

问012当前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主要适用*些司法解释和指导文件?/ 028

第 二 章 走私毒品罪

问013出于医疗目的违规从境外购买被管制的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的,如何定性?/ 032

问014对违规邮寄、携带少量麻精药品出入境的,如何处理?/ 040

问015在走私的货物、物品中查获夹藏的毒品的,如何定性?/ 043

问016走私毒品案件中如何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明知?/ 046

问017如何区分走私毒品罪与运输毒品罪?/ 051

问018如何区分走私毒品罪与走私制毒物品罪?/ 052

问019如何区分走私毒品罪与其他走私犯罪?/ 053

第 三 章 贩卖*品罪

问020如何理解贩卖*品罪中“贩卖”的含义?/ 056

问021贩卖被管制的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的,是否都构成毒品犯罪?/ 058

问022贩卖含有被管制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的复方制剂的,如何定性?/ 062

问023贩卖*毒品的,如何处理?/ 065

问024将罂粟壳掺入食品中进行销售的,如何定性?/ 066

问025用毒品同他人交换财物(包括*支)的,是否属于贩卖*品?/ 068

问026用毒品作为质押物借钱或者用毒品抵债的,如何定性?/ 070

问027以对方提供性服务为条件,向对方提供毒品用于吸食的,是否属于贩卖*品?/ 071

问028用制毒物品换取毒品的,如何定性?/ 072

问029互易毒品的,如何定性?/ 073

问030把一种毒品当作另一种毒品贩卖的,如何处理?/ 075

问031贩卖*品过程中赠送部分毒品的,如何处理?/ 076

问032购买毒品后“*货”的,如何处理?/ 077

问033从贩毒人员住所、车辆等处查获毒品的,如何定性?/ 078

问034如何掌握贩卖少量毒品“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081

第 四 章 运输毒品罪

问035如何看待运输毒品罪在毒品犯罪中的体系定位?/ 086

问036认定运输毒品罪是否有距离要求?短距离运输毒品是否构成本罪?/ 088

问037误将其他物品当作毒品运输的,如何定性?/ 090

问038运输毒品的行为人辩解不明知是毒品的,如何处理?/ 092

问039为贩卖而运输毒品的,对运输行为如何定性?/ 097

问040接收邮寄、快递的毒品,是否构成运输毒品罪?/ 098

问041如何区分运输毒品罪与转移毒品罪?/ 101

第 五 章 制造毒品罪

问042采取物理方法加工、配制毒品的,是否构成制造毒品罪?/ 104

问043制造“麻古”案件中,对现场查获的作为原料的咖啡因等毒品如何定性?/ 107

问044何谓粗制毒品,其对量刑有何影响?/ 108

问045何谓毒品半成品,其对量刑有何影响?/ 109

问046何谓氯代麻黄碱,属于制毒物品还是毒品半成品?/ 110

问047在*法生产麻黄碱的过程中产生甲卡西酮的,是否构成制造毒品罪?/ 111

问048如何认定制造毒品案件中的废液废料?/ 112

问049制造毒品案件中如何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明知?/ 114

第 六 章 *法持有毒品罪

问050如何看待*法持有毒品罪在毒品犯罪体系中的定位?/ 119

问051对间接持有毒品的,如何定性?/ 120

问052行为人曾经持有毒品的,是否构成犯罪?/ 121

问053*法持有毒品半成品的,是否构成*法持有毒品罪?/ 123

问054持有*毒品的,是否构成*法持有毒品罪?/ 124

问055对大量持有毒品的案件,如何定性?/ 125

问056如何区分*法持有毒品罪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129

问057如何区分*法持有毒品罪与窝藏、转移、隐瞒毒品罪?/ 131

问058*法持有毒品罪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态?/ 132

问059如何认定*法持有毒品罪的“情节严重”?/ 134

第 七 章 吸毒者实施的毒品犯罪

问060对吸毒者实施毒品犯罪的,司法政策上有何特殊考虑?/ 138

问061何谓合理吸食量,它对定罪量刑有何影响?/ 139

问062什么是“以贩养吸”,它对案件处理有何影响?/ 142

问063吸毒情节对认定贩卖*品数量有何影响?/ 145

问064吸毒者运输毒品被查获的,如何定性?/ 148

问065为吸毒者代购毒品的人因运输毒品被查获的,如何处理?/ 151

问066何谓代购毒品,对为吸毒者代购毒品的行为如何定性?/ 154

问067对代购者“蹭吸”毒品的,如何定性?/ 162

第 八 章 问068何谓制毒物品,它与毒品有何区别?/ 168

问069《刑法修正案(九)》对制毒物品犯罪作了*些修改?/ 171

问070司法解释对制毒物品犯罪的定罪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173

问071司法解释对涉易制毒化学品案件的出罪情形,有何特殊规定?/ 176

问072如何认定制毒物品犯罪的“情节严重”?/ 178

问073如何认定制毒物品犯罪的“情节特别严重”?/ 178

问074对司法解释和指导文件没有规定定罪量刑数量标准的制毒物品,如何处理?/ 180

问075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如何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明知?/ 180

问076对多层转卖制毒物品的,是否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182

问077什么是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对*法买*、走私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案件如何处理?/ 185

问078什么是*草,办理涉*草刑事案件要注意*些问题?/ 187

问079如何区分制毒物品犯罪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189

问080如何区分制毒物品犯罪与*法经营罪、妨害药品管理罪等关联犯罪?/ 190

第 九 章 容留他人吸毒罪

问0812016年《毒品犯罪解释》对容留他人吸毒罪作了*些规定,如何理解?/ 193

问082旅馆经营者放任他人在旅馆房间内吸毒的,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196

问083提供身份证给他人开房间吸毒的,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197

问084在娱乐场所的包间内容留他人吸毒的,经营管理者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198

问085吸毒者在租住房内吸毒的,出租者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200

问086两人以上合租房屋,一方吸毒的,其他人是否构成容留吸毒犯罪?/ 201

问087出租车司机明知他人在车上吸毒而不拒载的,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201

问088利用信息网络组织吸毒活动的,如何定性?/ 202

第 十 章 其他毒品犯罪的认定与处理

问089如何认定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及其“情节严重”?/ 206

问090如何认定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及其“情节严重”?/ 207

问091认定窝藏毒品罪要注意*些特殊问题?/ 209

问092近亲属包庇毒品犯罪分子或者为其窝藏、转移、隐瞒毒品的,如何处理?/ 212

问093如何界定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与洗钱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关系?/ 213

问094对*法种植、买*毒品原植物情节较轻的,如何处理?/ 216

问095如何把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和强迫他人吸毒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218

问096对*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的认定和处理,要注意*些问题?/ 221

问097单位实施毒品犯罪的,有*些情形?/ 224

问098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毒品违法犯罪的,如何定性?/ 226

问099盗窃、*夺、*劫毒品的,如何定性?/ 228

第 十一 章 毒品犯罪的既遂与未完成形态

问100如何理解毒品犯罪既遂与未完成形态认定的特殊性?/ 234

问101如何认定走私毒品罪的既遂与未遂?/ 236

问102如何认定贩卖*品罪的既遂与未遂?/ 240

问103如何认定运输毒品罪的既遂与未遂?/ 244

问104如何认定制造毒品罪的既遂与未遂?/ 247

问105如何认定制毒物品犯罪的既遂与未遂?/ 249

问106对毒品犯罪未遂如何把握从宽处罚标准?/ 251

问107两次以上实施毒品犯罪,部分既遂、部分未遂的,如何量刑?/ 253

问108毒品犯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形态?/ 256

第 十二 章 毒品共同犯罪的认定

问109贩卖*品的上下家是否属于共同犯罪?/ 259

问110毒品共同犯罪中如何准确区分主犯、从犯并适用刑罚?/ 262

问111何谓居间介绍买*毒品,如何区分该行为与居中倒卖*品?/ 266

问112如何区分居间介绍买*毒品与代购毒品?/ 269

问113对居间介绍买*毒品的,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271

问114受雇用、指使实施毒品犯罪的,是主犯还是从犯?/ 274

问115同行运输毒品的,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277

问116体内藏毒者同行运输毒品的,是否属于共同犯罪?/ 280

问117部分共同犯罪人在逃的,如何区分主犯和从犯?/ 281

第 十三 章 毒品的数量、含量与折算

问118如何看待毒品数量对毒品犯罪定罪量刑的影响?/ 284

问119司法解释规定了*些毒品的定罪量刑数量标准?/ 285

问120对司法解释尚未规定定罪量刑数量标准的毒品,如何定罪量刑?/ 286

问121一人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多种行为的,如何认定罪名和毒品数量?/ 289

问122一案涉及多种毒品的,如何认定毒品数量?/ 291

问123对混合型毒品,如何认定毒品的种类、数量和定罪量刑标准?/ 294

问124对液体毒品,如何认定毒品数量?/ 296

问125对未查获毒品实物的案件,如何认定毒品数量?/ 297

问126为增加毒品重量而掺杂掺*的,如何认定毒品数量?/ 300

问127为逃避查缉而临时改变毒品常规形态的,如何认定毒品数量?/ 301

问128对合法生产的麻精药品流入*法渠道的,如何认定毒品数量?/ 302

问129毒品含量与纯度是何关系,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是否应进行纯度折算?/ 303

问130对涉案毒品含量明显偏低的,能否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305

第 十四 章 量刑情节的认定和处理

问131如何认定“武装掩护”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 308

问132实施毒品犯罪过程中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的,如何认定“情节严重”?/ 309

问133如何认定毒品再犯,其与累犯有何区别?/ 311

问134未成年人实施毒品犯罪的,是否构成毒品犯罪的再犯?/ 315

问135对毒品犯罪的再犯和累犯,量刑时如何体现从重处罚?/ 320

问136毒品犯罪案件中如何认定、处理自首情节?/ 321

问137毒品犯罪案件中如何认定、处理如实供述情节?/ 326

问138毒品犯罪案件中有*些酌定从重和从宽处罚情节?/ 330

问139毒品犯罪案件同时具有从重和从宽处罚情节的,如何处理?/ 332

第 十五 章 *功的认定和处理

问140毒品犯罪案件中对*功的认定和处理涉及*些司法文件?/ 335

问141揭发他人犯罪线索的来源是否影响*功的认定?/ 335

问142抽象地揭发他人实施毒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是否构成*功?/ 337

问143交代毒品交易的上家或下家的情况是否构成*功?/ 338

问144辨认出毒品交易上家或下家照片的,是否构成*功?/ 341

问145检举他人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毒品犯罪,是否构成*功?/ 344

问146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从而得以查获大量毒品的,是否构成*功?/ 346

问147毒品犯罪案件中如何认定协助抓捕型*功?/ 348

问148到案前揭发他人犯罪或者协助抓捕同案犯的,是否构成*功?/ 350

问149对间接“*功”的,如何处理?/ 354

问150对亲友代为“*功”的,如何处理?/ 355

问151毒品犯罪案件中如何认定重大*功?/ 357

问152毒品犯罪案件中如何把握*功情节的从宽处罚幅度?/ 361

问153认定有*功表现,需要*些证据材料?/ 364

问154*功线索短期内无法查实的,如何处理?/ 367

第 十六 章 特情介入的认定和处理

问155何谓特情,如何区别特情介入、特情引诱与隐匿身份侦查?/ 370

问156何谓控制下交付,它与特情引诱有何区别?/ 372

问157何谓持毒待售,此类案件有特情介入的,如何处理?/ 375

问158何谓机会引诱,对该情形如何认定、处理?/ 377

问159何谓“预备贩毒”案件,如何处理?/ 379

问160如何理解《刑诉法》第153条规定的“不得诱使他人犯罪”及其法律后果?/ 380

问161何谓犯意引诱,对此类案件如何处理?/ 387

问162何谓数量引诱,对此类案件如何处理?/ 394

问163何谓间接引诱,对此类案件如何处理?/ 398

问164特情引诱不是法定量刑情节,量刑时如何体现从宽处罚?/ 400

问165协助抓捕过程中引诱他人实施毒品犯罪的,能否认定为*功?/ 402

第 十七 章 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

问166如何理解当前我国对毒品犯罪的死刑政策?/ 405

问167如何把握毒品数量与死刑适用的关系?/ 409

问168如何理解受指使、雇用运输毒品案件适用死刑的特殊性?/ 414

问169对制造毒品案件,如何把握死刑适用标准?/ 422

问170对毒品共同犯罪,如何把握死刑适用标准?/ 427

问171对毒品犯罪的上下家,如何把握死刑适用标准?/ 433

问172对关联犯罪人未到案的毒品案件,如何把握死刑适用标准?/ 438

问173对新类型、混合型毒品犯罪案件,如何把握死刑适用标准?/ 442

问174累犯、毒品再犯情节对死刑适用有何影响?/ 448

问175如何把握*功情节对死刑适用的影响?/ 451

问176毒品查获情况对死刑适用有何影响?/ 454

第 十八 章 毒品犯罪的其他刑罚适用、执行问题

问177对毒品犯罪案件的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能否同时决定限制减刑?/ 460

问178对毒品犯罪如何把握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的适用标准?/ 465

问179在毒品犯罪的量刑规范化方面,指导文件有*些规定?/ 468

问180如何理解《刑法》第347条量刑幅度之间的衔接关系,以及如何进行减轻处罚?/ 470

问181毒品犯罪案件中进行数罪并罚,要注意*些问题?/ 473

问182毒品案件中因涉毒违法犯罪被先行羁押的,如何折抵刑期?/ 478

问183毒品犯罪案件中如何适用缓刑、定罪免刑?/ 481

问184对毒品犯罪适用财产刑,需注意*些问题?/ 484

问185对毒品犯罪如何追缴违法所得?/ 489

问186对毒品犯罪分子减刑、*释,要注意*些问题?/ 500

第 十九 章 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问题

问187当前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有*些特点?/ 504

问188对毒品的提取、扣押、称量和取样程序,要注意*些问题?/ 506

问189毒品扣押、封装、称量、取样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在场?/ 510

问190对毒品、制毒物品和毒品原植物的鉴定要注意*些问题?/ 511

问191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除毒品外还要注意收集*些物证、书证?/ 514

问192收集毒品等证据过程中,*些情形需要见证人在场?对没有见证人的情形如何处理?/ 517

问193毒品犯罪案件中收集、审查证人证言,要注意*些问题?/ 518

问194毒品犯罪案件中*些情况下需要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521

问195如何看待侦破经过的证据性质和效力?/ 524

问196收集、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要注意*些问题?/ 526

问197如何看待辨认笔录的证据效力?/ 532

问198毒品犯罪案件中收集、审查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要注意*些问题?/ 534

问199行政机关处理涉毒违法行为过程中收集的证据,能否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 536

问200毒品犯罪案件中如何使用技术侦查证据?/ 538

问201毒品犯罪案件中对瑕疵证据如何处理?/ 544

问202毒品犯罪案件中如何排除*法证据?/ 548

问203对人毒分离案件如何审查认定犯罪事实?/ 553

问204对没有查获毒品的案件如何审查认定犯罪事实?/ 556

问205对毒品犯罪案件如何认定“证据确实、充分”?/ 561

问206如何看待毒品犯罪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特殊性?/ 563

问207在毒品犯罪案件中如何运用间接证据定案?/ 566

第 二十 章 毒品犯罪的管辖、诉讼程序和其他问题

问208在毒品犯罪案件的管辖方面,要注意*些问题?/ 569

问209对利用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等特定人员实施毒品犯罪的,如何处理?/ 573

问210如何看待辩护律师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中的作用?/ 575

问211审判阶段发现指控或者认定的罪名不准确的,如何处理?/ 577

问212毒品犯罪案件中如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582

问213办理毒品犯罪死刑复核案件,要注意*些问题?/ 584

问214在毒品犯罪案件中能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587

问215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毒品犯罪,法律和司法解释等有*些特殊规定?/ 590

问216吸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如何处理?/ 593

问217吸毒产生精神障碍后实施杀人、伤害、放火、驾车冲撞等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如何处理?/ 594




在线试读:

前言

毒品犯罪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犯罪类型之一,近年来案件数量经历了一个先不断上升、后持续下降的过程,目前案件总量仍然较大,在全部刑事案件中的占比仍居前列。毒品犯罪较为隐蔽,侦查取证工作有一定特殊性,法律适用的政策性很强,司法规则上也多有特殊之处。为准确适用法律,有力惩处毒品犯罪,*高人民法院先后制定了多部司法解释、会议纪要和其他指导文件,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司法规则体系。2023年2月16日,*高人民法院在云南省昆明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法院毒品案件审判工作会议,并于6月26日印发了本次会议纪要,使惩治毒品犯罪的司法规则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

实践中,毒品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差别较大,法律适用方面问题众多。即使对司法解释和指导文件已有明确规定的,也需要准确理解,防止望文生义、机械适用;对于所作规定较为原则、政策性较强的,需要深入把握有关政策精神,防止“剑走偏锋”、突破规则;对于争议较大、尚无定论的,更需要按照法律和政策的精神小心求证、谨慎处理,防止作出不当判决。目前,研究毒品犯罪的著作已出版不少,其中不乏力作,但由司法工作者撰写的此类专著很少。在*高人民法院印发《全国法院毒品案件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昆明”会议纪要)后,很有必要从司法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撰写一本贴近司法实务的毒品犯罪专著,对已有司法适用规则进行系统梳理、解读,对诸多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促进准确适用法律、公正处理案件。在此情况下,撰写《毒品犯罪司法实务精解》一书,可谓正当其时。

本书分为20章,设置了217个具体问题。其特色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实务性强。本书介绍、探讨的绝大多数为毒品犯罪司法实务中的常见问题。对司法解释或者会议纪要等文件已有明确规定的,侧重于解读相关规定的渊源和含义,避免误读误用;对司法解释或者会议纪要等文件言犹未尽或者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的,则结合《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和相关刑事法理论提出个人见解,供读者参考。为使正文“干货满满”、可读性强,有些问题无法绕开理论分析的,尽量“点到为止”,或者在注解中作出更多说明,提供继续研究的问题线索。

二是内容全面。本书所解答的问题侧重于实体性法律适用规则,也包括证据收集审查和诉讼程序方面,力争对毒品犯罪司法领域的重要问题实现“全覆盖”。正文结构未采取较为常见的“总论→分论”模式,而是按照“定罪→量刑→证据→诉讼程序等其他问题”排序。其中很多是毒品犯罪案件中的特有问题(如麻精药品的双重性、代购毒品、毒品含量鉴定、未查获毒品实物案件的处理等),也有一些是刑事案件中的共性问题但在毒品犯罪案件中较为突出(如主观明知、犯罪未遂、特情引诱、技术侦查证据、翻供等),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对实践中偶尔出现的“低概率”问题,本书一般不作解答,但也有个别问题系兼顾体例完整性而设置。为加强阐释论证,本书广泛收集了刊登在《刑事审判参考》、《人民司法》(案例版)和《人民法院报》上的大量案例以及*高司法机关近年来发布的毒品犯罪指导案例和禁毒宣传典型案例,根据写作需要作了不同程度的引述。

三是使用便捷。本书的定位是办案“工具书”“案头书”,采取问答式撰写方式可以尽量以较小的篇幅让读者快速了解某一问题所涉相关规定和实务做法。为便于阅读,每章开头均撰写了一段“导读”,对该章内容做扼要介绍。体例编排上,本书对全部问题进行跨章连续编号,读者可以“按章索骥”,根据目录快速找到所要了解的问题。另外,为便于读者使用,本书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对涉及的法律、司法解释和会议纪要等指导文件的条文拆解后分散在各个问题中,并尽可能作了较为完整的引述,故本书不再专门附录常用法律法规和司法文件,读者可*其他途径查询。

总体上看,本书适用于办理毒品犯罪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和辩护工作,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者(包括在读研究生)也有参考价值。

本人2006年从北*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调入*高人民法院后,工作重点之一就是从事毒品犯罪的审判和调研指导。撰写本书算是对这些年工作的小结,也了却自己在该领域“耕耘多年未见收获”的专业心结。本书的前身是为刑事法官培训所撰写的讲课稿,经多年积累,原稿的体量已颇为可观,本以为可以轻松地转化为书稿,动笔后才发现原稿诸多方面不合要求,转化相当于重写,是一条不仅“走过两遍的路”。这种经历和体会恰如一首小诗:“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又都是初次相逢,一切都理解过了,一切又都在重新理解之中。”因能力有限,写作过程中收集资料、阐释论证、行文表述,可谓用心尽力甚至绞尽脑汁,但资料疏漏、观点不周、言不达意等问题仍在所难免。有的问题在不同罪名中具有共性(如主观明知的认定),但又有一定特殊性,故不同章节中解答的部分内容有一定交叉,读者使用时可以适当“瞻前顾后”。有的问题争议较多、尚无定论或者涉及较深的法学理论(如麻精药品双重性对司法定性的影响、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违法诱惑侦查的法律后果等),笔者在解答、分析时亦常感困惑、纠结,所提出的观点未必成熟甚至可能欠妥,故水平有限绝非谦词,文责自负亦非空话。有的观点是笔者对法律、司法解释和指导文件的个人化解读,未必完全符合起草本意,相信读者自能慧眼甄别、择善取之。

本书作为一本实务性专业著作,有上述实操性强、知识点多等优点,一书在手便能尽览当下毒品犯罪司法实务的全貌,但缺点亦明显:少了理论的深沉,有“吃青春饭”之嫌,一旦面世即可能很快“过时”。*后还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出版离不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提供的良好工作平台,否则本人也未必有条件对毒品犯罪的司法实务问题作深入了解和系统思考;同时,本书主要是一部个人著作,对其中争议问题所提出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书中内容如与司法解释、指导文件的规定或者与起草者撰写的解读文章不尽一致,工作中请以后者为准。

特此说明。

方文军

2023年11月1日


法律家店铺主页二维码
法律家 微信公众号认证
阅读自由与正义的另一种可能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犯罪司法实务精解 方文军著 法律出版社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LAWPRESS_1954
法律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