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人才20年: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
定价:58.0
ISBN:9787030524522
作者:刘晓勘
版次:1
出版时间:2017-03
内容提要:
无
目录:
目录
使命篇
20年创新探索,打造首都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04
回望篇
精彩回顾 30
数据说话
后备人才计划流程 48
参与基地校 50
参与学生人数 51
参与实验室 52
参与导师 53
实施成效 54
学生走向 56
殷切关怀
高水平专家团队共同培养 科学新苗茁壮成长 58
48所基地校倾力支持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70
人才故事
科研导师
刘来福:让孩子享受到参与科研的乐趣 102
石雷:愿做孩子们科学之路的启蒙人 108
彭晓峰:乐育英才甘献身 114
杨希才:高中生做实验 学技术也学思路 118
科技教师
李惠兰:培养孩子们成才是教师的职责 122
刚永运:科技教育更要讲方式方法 128
高颖:专注科技教育激发“正能量” 134
赵胜楠:赶上了科技教育的好时候 140
肖强:参与计划,没具体成果也有收获 144
后备学生
王思远:兴趣是搞科研*纯粹的原动力 147
白凡:科研人生从这里起步 151
刘书哲:科学实践能完善知识结构 155
杨歌:把科学梦想变成现实 159
杜月:野外生活教会我怎样面对生命 163
赵舒萌:在一流实验室体验科学奥妙 167
谢海东:我感受到了科学力量的伟大 171
王子晋:我学会了对待事物的科学精神 175
张欣欣:在科学研究中学习系统性思维 179
柴子寅:将化学进行到底 183
蔡文庚:人才计划让我懂得什么是科学 186
孙昱春:从“有意思”开始的“非**的创新” 189
赵嘉珩:后备人才计划让我如虎添翼 192
杨健钊:做生命科学里的探寻者 195
于慧然:科学地探索艺术,艺术的研究科学 200
于宛禾:做科研让我更耐得住性子 205
施则威:在生活中寻找创新点 209
大事记 210
育才篇
教师和家长怎样发掘和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216
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应做好哪些准备? 220
中学科技教师如何选择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学科? 224
孩子走进大学实验室前,需要了解什么 ? 228
大学导师如何与学生完成双向选择? 232
如何进行科研选题 236
科技教师如何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40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244
科技教师与导师如何保证良好沟通 250
如何科学合理利用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254
试验重要?安全更重要! 259
遇到挫折怎么办? 264
如何写好一篇科技论文? 268
如何更精彩地制作展板来展示项目? 272
如何利用研究基地为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提供平平台 277
如何培养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284
国内外主要有哪些科技竞赛活动? 291
研究性学习过程促师生共同成长 310
在线试读:
使命篇
二十年,
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院士、专家共同参与,离不开导师的指导,离不开学校的支持,离不开一线科技教师的关怀。
正是他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更是对青少年人才培养的一种使命,使得我们相信,在未来将收获更多辉煌!
20年创新探索,打造首都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一)开创(1996-1999年)
艰难初创之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支撑和推动创新的根本是人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离不开科技与教育,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只有不断激发和培养更多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培养探索精神,才能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创新型国家打下重要的人才根基。
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市科协就在众多科学家的倡议和支持下,充分利用中央在京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大力发现和培养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少年,建设科技人才后备梯队,并从1996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后备人才计划”)。
“后备人才计划”的诞生,到后期的传承和发展,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邓希贤。他是这个计划始终如一的亲历者、推动者和见证人。
在邓希贤东直门附近的居所,已84岁高龄的他,娓娓道来当年的初创历程。
时间回到1996年,那年邓希贤64岁,即将从工作岗位上退休。这位生理学教授,曾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培养出数十位研究生,为我国医疗事业操劳了大半辈子。他曾提出高原性心脏病新的分型方案和诊断标准,为青藏铁路奠定下必不可少的基础,还参加过中国南极考察队长城站的科学考察,他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都能使其度过一个舒适平静的晚年。
1996年,却因为中国科协的一次邀请,使他彻底放弃了“退休”的念头。
那一年,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访美,观摩美国西屋科学人才选拔赛,这是一项旨在从全美高中学生中发现*有想象力的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活动。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和大学每年对外公布,自己的实验室有什么样的条件,可以接纳多少学生,学生们提出申请,介绍自己有什么课题,实验计划是什么。实验室的评判标准是,这个课题是不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他能不能独立完成。
美国这项让高中生走进大学实验室的活动,从1942年起开始举办,参加过这项活动的青年人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了知名科学家,少数人甚至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回国后,中国科协希望能借鉴美国这一模式,决定在北京展开试点,具体工作由北京市科协青少年工作部与中国生理学会协助组织,于是找到了邓希贤。“中国科协当时的想法,是为了选拔一部分学有余力并致力于科学的中学生进实验室,体验科研全严陆光院士为后备人才学生作报告后与同学们交流邓希贤教授和学生在一起过程,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邓教授当即表态愿意协助创立工作。
邓希贤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选择从自己熟悉的生命科学领域着手,一同参与的还有当时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周曾铨。
中国能否可以采用这种模式来培养人才?究竟怎样把青少年吸引到实验室来呢?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后,邓希贤和周曾铨开始联系北京各生命科学教学科研单位的人员,探讨这些单位和中学建立联系与交流平台的可能。
然而,万事开头难。
当邓希贤和周曾铨在奔走各个学校跟科研工作者谈及此事时,不少大学科研工作者对这一工作并不十分理解。他们有这样的顾虑:“中学生没有基础,没法做科研”“这些孩子来了会不会把实验室弄乱?”“仅用1-2年的课余时间做课题很难出成绩。”……除了科研工作者外,当时国内很多中学重点在抓应试成绩,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并不太关注,对如何参与、组织和实施活动并不积极,不少中学生对此也是一头雾水。他们把实验室看得很神秘,不知道自己走进实验室里能干些什么?学生家长也有疑虑,担心影响高考。
为了打消这些顾虑和担忧,在北京市科协的组织下,邓希贤和周曾铨召集各方召开研讨会,解决面临的困难,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惑,强调青少年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能使学生得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帮助他们提高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也许学生们仅仅利用一两年里的课余时间做实验,并不会取得较大的科研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会学到很多对他们后续发展有用的科学方法。”邓希贤和周曾铨一遍遍耐心地讲解。
此外,他们建议科研工作者先向青少年介绍实验室的情况,让他们参观实验室,并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课题,介绍一些文献让他们看,可以由博士生带他们做一段工作。“咱们大家都一起试试看,一定会有效果”。
“无论是具体单位还是个人,在项目创立过程中都付出了很多,大家凭借的就是社会责任感。”回想创立过程,邓希贤感叹道。
通过各方努力协调,在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1996年11月,“后备人才计划”正式启动实施。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和协和医科大学成为首期开放实验室的院校。由于主要涉及生命科学领域,因此名称定为“生命科学领域跨世纪一流科技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规划”。
首批来自景山学校、北师大实验附中、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第二中学等5所中学的11名同学,分别进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以及中国医科大学3所高校的有关实验室,在7位大学导师的亲自指导下,基本上自主完成了8个小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白凡,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学生,“后备人才计划”第1期学员,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副教授。他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一次次反复做实验,走进扎龙—野外科考活动一次次反复记录、整理,短短不到两年的课外科学实践经历,既开拓了我的思维,教我学会了如何思考,同时锻炼了我的性情,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白凡说。
如今,作为一名真正的科研人员,也作为曾经的“后备人才计划”里的一员,他感叹,正是“后备人才计划”让许多跟他一样有“科学梦”的青少年施展了自己的才能,有机会第*次做自己喜欢的研究。时光虽然短暂,但是对他日后真正走上科研之路,指明了方向。
20年间,“后备人才计划”已开展17期,青少年进实验室选拔学生2604名,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接纳学生名,北京青少年科学探索专项资金受益学生2万余名。从“后备人才计划”中走出的学生,大部分被国家重点高校录取,很多人在国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已成为了优秀的科研人员,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定价:58.0
ISBN:9787030524522
作者:刘晓勘
版次:1
出版时间:2017-03
内容提要:
无
目录:
目录
使命篇
20年创新探索,打造首都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04
回望篇
精彩回顾 30
数据说话
后备人才计划流程 48
参与基地校 50
参与学生人数 51
参与实验室 52
参与导师 53
实施成效 54
学生走向 56
殷切关怀
高水平专家团队共同培养 科学新苗茁壮成长 58
48所基地校倾力支持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70
人才故事
科研导师
刘来福:让孩子享受到参与科研的乐趣 102
石雷:愿做孩子们科学之路的启蒙人 108
彭晓峰:乐育英才甘献身 114
杨希才:高中生做实验 学技术也学思路 118
科技教师
李惠兰:培养孩子们成才是教师的职责 122
刚永运:科技教育更要讲方式方法 128
高颖:专注科技教育激发“正能量” 134
赵胜楠:赶上了科技教育的好时候 140
肖强:参与计划,没具体成果也有收获 144
后备学生
王思远:兴趣是搞科研*纯粹的原动力 147
白凡:科研人生从这里起步 151
刘书哲:科学实践能完善知识结构 155
杨歌:把科学梦想变成现实 159
杜月:野外生活教会我怎样面对生命 163
赵舒萌:在一流实验室体验科学奥妙 167
谢海东:我感受到了科学力量的伟大 171
王子晋:我学会了对待事物的科学精神 175
张欣欣:在科学研究中学习系统性思维 179
柴子寅:将化学进行到底 183
蔡文庚:人才计划让我懂得什么是科学 186
孙昱春:从“有意思”开始的“非**的创新” 189
赵嘉珩:后备人才计划让我如虎添翼 192
杨健钊:做生命科学里的探寻者 195
于慧然:科学地探索艺术,艺术的研究科学 200
于宛禾:做科研让我更耐得住性子 205
施则威:在生活中寻找创新点 209
大事记 210
育才篇
教师和家长怎样发掘和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216
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应做好哪些准备? 220
中学科技教师如何选择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学科? 224
孩子走进大学实验室前,需要了解什么 ? 228
大学导师如何与学生完成双向选择? 232
如何进行科研选题 236
科技教师如何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40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244
科技教师与导师如何保证良好沟通 250
如何科学合理利用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254
试验重要?安全更重要! 259
遇到挫折怎么办? 264
如何写好一篇科技论文? 268
如何更精彩地制作展板来展示项目? 272
如何利用研究基地为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提供平平台 277
如何培养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284
国内外主要有哪些科技竞赛活动? 291
研究性学习过程促师生共同成长 310
在线试读:
使命篇
二十年,
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院士、专家共同参与,离不开导师的指导,离不开学校的支持,离不开一线科技教师的关怀。
正是他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更是对青少年人才培养的一种使命,使得我们相信,在未来将收获更多辉煌!
20年创新探索,打造首都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一)开创(1996-1999年)
艰难初创之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支撑和推动创新的根本是人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离不开科技与教育,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只有不断激发和培养更多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培养探索精神,才能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创新型国家打下重要的人才根基。
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市科协就在众多科学家的倡议和支持下,充分利用中央在京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大力发现和培养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少年,建设科技人才后备梯队,并从1996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后备人才计划”)。
“后备人才计划”的诞生,到后期的传承和发展,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邓希贤。他是这个计划始终如一的亲历者、推动者和见证人。
在邓希贤东直门附近的居所,已84岁高龄的他,娓娓道来当年的初创历程。
时间回到1996年,那年邓希贤64岁,即将从工作岗位上退休。这位生理学教授,曾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培养出数十位研究生,为我国医疗事业操劳了大半辈子。他曾提出高原性心脏病新的分型方案和诊断标准,为青藏铁路奠定下必不可少的基础,还参加过中国南极考察队长城站的科学考察,他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都能使其度过一个舒适平静的晚年。
1996年,却因为中国科协的一次邀请,使他彻底放弃了“退休”的念头。
那一年,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访美,观摩美国西屋科学人才选拔赛,这是一项旨在从全美高中学生中发现*有想象力的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活动。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和大学每年对外公布,自己的实验室有什么样的条件,可以接纳多少学生,学生们提出申请,介绍自己有什么课题,实验计划是什么。实验室的评判标准是,这个课题是不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他能不能独立完成。
美国这项让高中生走进大学实验室的活动,从1942年起开始举办,参加过这项活动的青年人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了知名科学家,少数人甚至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回国后,中国科协希望能借鉴美国这一模式,决定在北京展开试点,具体工作由北京市科协青少年工作部与中国生理学会协助组织,于是找到了邓希贤。“中国科协当时的想法,是为了选拔一部分学有余力并致力于科学的中学生进实验室,体验科研全严陆光院士为后备人才学生作报告后与同学们交流邓希贤教授和学生在一起过程,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邓教授当即表态愿意协助创立工作。
邓希贤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选择从自己熟悉的生命科学领域着手,一同参与的还有当时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周曾铨。
中国能否可以采用这种模式来培养人才?究竟怎样把青少年吸引到实验室来呢?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后,邓希贤和周曾铨开始联系北京各生命科学教学科研单位的人员,探讨这些单位和中学建立联系与交流平台的可能。
然而,万事开头难。
当邓希贤和周曾铨在奔走各个学校跟科研工作者谈及此事时,不少大学科研工作者对这一工作并不十分理解。他们有这样的顾虑:“中学生没有基础,没法做科研”“这些孩子来了会不会把实验室弄乱?”“仅用1-2年的课余时间做课题很难出成绩。”……除了科研工作者外,当时国内很多中学重点在抓应试成绩,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并不太关注,对如何参与、组织和实施活动并不积极,不少中学生对此也是一头雾水。他们把实验室看得很神秘,不知道自己走进实验室里能干些什么?学生家长也有疑虑,担心影响高考。
为了打消这些顾虑和担忧,在北京市科协的组织下,邓希贤和周曾铨召集各方召开研讨会,解决面临的困难,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惑,强调青少年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能使学生得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帮助他们提高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也许学生们仅仅利用一两年里的课余时间做实验,并不会取得较大的科研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会学到很多对他们后续发展有用的科学方法。”邓希贤和周曾铨一遍遍耐心地讲解。
此外,他们建议科研工作者先向青少年介绍实验室的情况,让他们参观实验室,并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课题,介绍一些文献让他们看,可以由博士生带他们做一段工作。“咱们大家都一起试试看,一定会有效果”。
“无论是具体单位还是个人,在项目创立过程中都付出了很多,大家凭借的就是社会责任感。”回想创立过程,邓希贤感叹道。
通过各方努力协调,在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1996年11月,“后备人才计划”正式启动实施。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和协和医科大学成为首期开放实验室的院校。由于主要涉及生命科学领域,因此名称定为“生命科学领域跨世纪一流科技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规划”。
首批来自景山学校、北师大实验附中、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第二中学等5所中学的11名同学,分别进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以及中国医科大学3所高校的有关实验室,在7位大学导师的亲自指导下,基本上自主完成了8个小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白凡,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学生,“后备人才计划”第1期学员,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副教授。他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一次次反复做实验,走进扎龙—野外科考活动一次次反复记录、整理,短短不到两年的课外科学实践经历,既开拓了我的思维,教我学会了如何思考,同时锻炼了我的性情,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白凡说。
如今,作为一名真正的科研人员,也作为曾经的“后备人才计划”里的一员,他感叹,正是“后备人才计划”让许多跟他一样有“科学梦”的青少年施展了自己的才能,有机会第*次做自己喜欢的研究。时光虽然短暂,但是对他日后真正走上科研之路,指明了方向。
20年间,“后备人才计划”已开展17期,青少年进实验室选拔学生2604名,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接纳学生名,北京青少年科学探索专项资金受益学生2万余名。从“后备人才计划”中走出的学生,大部分被国家重点高校录取,很多人在国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已成为了优秀的科研人员,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