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生活月刊》历时四年多,寻访老中青几代“敦煌人”,集结成这本《敦煌:众人受到召唤》。它将向读者展示,在那黄沙漫天、寂寥阔远的土地上,发生的悲欢离合。那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那些缘起玄妙的召唤,那些彼此相伴的守候,都将借此书拂去尘土,显现于世人。
作者简介
《生活月刊》,创刊于2005年12月,其灵感泉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目标是以高品位、时尚化、国际化的视野、标准和框架,去重新发现、定义和展示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精粹的优质精神生活。以道驭器,以文载道,以美化情,以心传心,是《生活月刊》的办刊理想。它为讲究时尚文化、代表时代精神的新一代,建立了一个阅读平台。
目录
序:敦煌的召唤
前言:一生的归宿
【卷一】 边城风云
一五六窟 ╳ 常书鸿
命运的死结
一五九窟 ╳ 常沙娜
千佛洞中
二八五窟 ╳ 段文杰 关友惠
众神相遇
一七二窟 ╳ 史苇湘 欧阳琳
无边的梦寐
九八窟 ╳ 孙儒僩 李其琼
青春的纪念
一六一窟 ╳ 李云鹤
起点
六一窟 ╳ 李贞伯 万庚育
甘苦之间
【卷二】 民族的阵痛
一三〇窟 ╳ 向达
仆仆大漠先行者
二二〇窟 ╳ 平山郁夫 胡伟 侯黎明 娄婕
燃灯传世
一七窟 ╳ 石塚晴通
解读敦煌本
一七窟 ╳ 吴芳思 魏泓
藏经洞的前世今生
一五六窟 ╳ 柴剑虹
交流,才能互以幸福相交换
三二三窟 ╳ 荣新江
学者与行者
【卷三】 大漠美术馆
一九四窟 ╳ 何鄂
限制与创造
二五四窟 ╳ 赵俊荣 邵宏江
地球的背面
二八五窟 ╳ 侯黎明 娄婕
来与回来
二五四窟 ╳ 陈海涛 陈琦
触动
榆林廿九窟 ╳ 王学丽 徐铭君
犹记来时路
【卷四】 继续敦煌
九八窟 ╳ 王旭东
无声中守护静寂
八五窟 ╳ 苏伯民
重生
四二八窟 ╳ 赵声良
『信』守承诺
二二〇窟 ╳ 张先堂
结缘
一五八窟 ╳ 李萍
讲解莫高窟
五五窟 ╳ 吴健
再续繁光
北区石窟 ╳ 彭金章
留驻田野
二七五窟 ╳ 樊锦诗
留住敦煌
附录
1908与2011年的壁画和彩塑比对
致谢
前言/序言
序
敦 煌 的 召 唤
撰文:樊锦诗
敦煌,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六大宗教和十余个民族文化的融汇之地。公元366年,乐和尚在这里开凿了第一座洞窟,此后,经过长达一千多年的营造,莫高窟成为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至今仍保存着735个洞窟,其中包括45000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涵盖文化、艺术、科技、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层面,向世人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70多年前,在敦煌艺术的感召下,常书鸿先生毅然从巴黎起程,回到中国,冒着抗战的烽烟来到敦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一批年轻的艺术工作者接踵而来,成为守护莫高窟的第一代“敦煌人”。1950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70多年间,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来到敦煌,留在敦煌,用自己的青春与理想守望着这片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里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艺术家和科研工作者,他们都为莫高窟的保护与敦煌文化的发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的故事,有的闻名遐迩,更多的则不为人知。
2010年中秋节期间,《生活》杂志的采编团队来敦煌采访,他们都很年轻,在沟通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他们的严谨与负责,准备工作扎实,提问专业,写作深入浅出,拍摄也很有想法。他们的工作态度与方法,让我和敦煌研究院的同人们感到很欣慰,也很欣赏。因此,2013年,当《生活》杂志提出,希望在此前的基础上再做一系列更加完善的采访报道,研究院也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这本书是对“敦煌人”心路历程的一次比较全面、丰富和深入的记录。翻看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了与研究院的老前辈、老同事们相处的时光。那时的生活非常艰苦,大家住土房,喝咸水,风沙肆虐,寒暑更迭,从莫高窟去一趟敦煌县城,要走大半天的路,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可是大家不计名利得失,在莫高窟临摹壁画,保护修复,考古发掘,研究文献,都心无旁骛,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之间,几十年就过去了。与千年洞窟相比,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我们能在短暂的一生中与敦煌为伴,为保护莫高窟尽一份绵薄之力,就是极大的幸福。
通过这本书,也希望更多的读者朋友能走近敦煌,了解它的历史与现实,珍视这片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可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敦煌人”最大的心愿。
- 今日美术馆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