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5%的改变+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套装2册
定价: 87.8
ISBN: 9787541163777T
作者: [英]罗伯特·戴博德,李松蔚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开本: 3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该不该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会给你答案★英国亚马逊心理咨询类第1名,英国心理入门书,亚马逊五星图书★10次咨询,见证疗愈与改变的发生★以优雅的文学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解析心理学的基础概念,演绎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媲美《自卑与超越》,比《自卑与超越》更好读,2小时就能读完,真正的零基础入门书★凝聚作者20多年心理学研究及临床咨询的专业经验★长销23年,译成6种语言,亚马逊五星评分,至今长踞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图书榜单★帮助大众读者提升情商,战胜抑郁和自卑,积极快乐地生活★帮助专业读者学习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自助助人★轻巧便携,用纸优质
《5%的改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为了向大众读者普及心理学知识,告诉大家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借用了英国文学经典《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让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再次登场,演绎了这个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5%的改变》
“你只想要100%的改变,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5%做好。用一个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去打破惯性和困局。”
这是心理学家李松蔚最近两年来,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干预的精彩案例合辑。书中收录44个案例,囊括了自我、家庭、工作、情感、人际五大领域的真实困惑。对于读者提出的每个问题,李松蔚都给出了温暖而巧妙的回答——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进一步的提问,激发提问者进一步去探索。他会要求提问者在未来一周内,尝试一个没有试过的行动,尝试5%的新可能,然后把结果反馈给他。而这些真实的反馈让我们看到:新的行动带来了新的经验,而当新的经验打破惯性的时候,改变就一步一步地发生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第一章整个人都不太好
第二章挚友前来相助
第三章初见咨询师
第四章抑郁的原因
第五章成长的寓言
第六章探索童年
第七章愤怒的表现
第八章意外访客
第九章秘密协议
第十章午餐聚会·
第十一章蛤蟆先生的选择
第十二章说出人生故事
第十三章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第十四章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第十五章最后一次面谈
第十六章道别与新生
《5%的改变》
CHAPTER 1 ∣自我
CHAPTER 2 ∣原生家庭
CHAPTER 3 ∣工作与理想
CHAPTER 4 ∣亲密关系
CHAPTER 5 ∣人际关系
[英]罗伯特·戴博德,作者介绍: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曾任教于英国亨利商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他的两本专业著作《咨询技巧》和《组织的心理分析》都是英国畅销的心理学类教科书。本书是他最畅销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
译者介绍:陈赢,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语言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李松蔚,1985年出生,知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毕业,曾在清华大学心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任教。目前是自由执业的家庭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通过个人公号等自媒体平台长期写作,传播心理健康和系统式心理干预理念。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苍鹭走进了房间,他个子很高,看上去富有智慧。他在蛤蟆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道过早安,接着便无声地看着蛤蟆。
蛤蟆早已习惯人们同他说话,正等着苍鹭开启一场冗长的训诫,可什么动静也没有。这一阵沉默让蛤蟆感到血液涌上头部,仿佛房间里的紧张气氛也瞬间加剧了。他开始感到相当不舒服。苍鹭依然看着他,终于,蛤蟆再也忍不住了。
他哀怨地问:"你不打算告诉我该做什么吗?"
"关于什么?"苍鹭答道。
"呃,告诉我怎么做才能觉得好受一些。"
"你感觉不好受?"
"是的,不好受。他们肯定把我的事都跟你说了吧?"
"'他们'是谁?"苍鹭问。
"哦,你知道的,獾、河鼠他们几个。"说出这几个字时,蛤蟆哭了起来,不快的感受也更汹涌地释放出来。这不快,他竟不知不觉闷在心里很久了。苍鹭依然不语,只把一盒面巾纸推到了蛤蟆这里。良久,蛤蟆的抽泣渐渐平息,他深吸一口气,感觉好了一点儿。接着,苍鹭开口了。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来这儿吗?"蛤蟆说:"我来这儿,是他们让我来的。他们从报纸上看到了你的名字,说我需要咨询。现在我准备好听你的。不管怎么做,我都会照办。我知道他们
都是为了我好。"
咨询师在椅子上挪了一下身体。"那么,谁是我的来访者?是你,还是他们?"
蛤蟆不是很明白。
"你看,"咨询师说道,"你的朋友们想让我给你做咨询,以便减轻他们对你的担忧。你似乎也想得到帮助,为的是让他们高兴。所以依我看,你的那些朋友们才是我真正的来访者。"
蛤蟆听完一头雾水,困惑全写在脸上。
"也许我们可以澄清一下现在的情况。"咨询师说道,"这几次面谈,是由谁来支付费用?"
"我早该猜到的,"蛤蟆想,"他就和其他人一样,只关心怎么挣钱。"
"这个你无须担心,"蛤蟆说起这个,竟有几分像从前的自己了,"獾说了,钱的事他会处理好的。你会得到报酬的,完全不用顾虑。"
"谢谢你,但恐怕这样行不通。我建议今天会谈后就结束咨询,就当是一次体验。"咨询师说。
这么久以来,蛤蟆头一次感到愤怒。"听着,"他提高了嗓门,"你不能这么做。你说你是咨询师,我为了咨询来到这里。我坐在这儿等着你跟我说些什么,可你说的居然是我的钱还不管用。到底还要我再做什么才能行得通?"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我来回答你。"咨询师回应道,"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合作。如果我们约定要合作,就需要拟一个合同,咨询结束时,我会把收据寄给你。你看,这并不是钱的问题。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蛤蟆的脑子急速运转。虽然没完全理解这一番话的意味,但他意识到一件事:他得为自己的咨询担起责任来。可他又不是咨询师!
同时,咨询师用了"合作"一词,这意味着不管咨询中发生什么,蛤蟆都是主动的参与者。所有这些要求,和他原先打算坐等受教的态度相去甚远。这些想法困扰着他,也让他兴奋。或许,他真的能够靠自己摸索出摆脱痛苦的办法来。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蛤蟆终于开口了:"刚才我的表现就像个混蛋一样,不过,我开始明白你的意思了。我愿意跟你合作。我们的咨询能重新开始吗?"
《5%的改变》
这些实验始于一个非常私人的动机:我回答问题,想获得反馈。
对大多数读者而言,问答并不是一种陌生的体裁。这是从报纸杂志时代就开始流行的形式:读者写出自己的人生困惑,请教某一位专家的意见。其他读者围观这样的问答往来时,获得某种心悦诚服的共鸣:“人生的道理还真是这么回事,跟我想的差不多!”我本人也写过不少这样的回答,博得过一些赞美。但有一个疑问在我心中始终萦绕不去:
提问者本人真的会尝试这些建议吗?会管用吗?
在心理咨询界,有一条近乎行业共识的准则,那就是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这不是故弄玄虚,明知道答案却非要卖关子,而是我们相信,来访者遇到的困境绝非听别人几句话就能解决(或者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至于特意在这里求助)。每个咨询师都了解成功的干预有多难,某种意义上像在打擂台,对抗一个名叫“惯性”的对手。它强大、狡猾、专注,有不屈不挠的斗志与自我修复的技能。哪怕是有益的变化,也会激发它强烈的阻抗,我称之为“排异反应”。生活中一切带来变化的、不熟悉的元素,它都会向外推,不惜调用整个心理系统,编出合情合理的理由。往好了说这是一种免疫机制,用来规避可能的风险;但它本身也会成为另一种风险,让那些对人有益的改变难以保留下来。
话又说回来:这些建议真是有益的吗?这件事也值得怀疑。凭什么认定来访者按照我们的建议做就是好的?它是心理咨询师的主观认识和个人偏好:我们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习惯用哪些办法解决困难。这偏好适用于咨询师,却未必适合其他人。
“当然,如果实在有不吐不快的建议,你就提,”我常常提醒那些跃跃欲试的咨询师,“但来访者听不听是另外一回事”。
老实说,我几乎认定不会听。惯性自有它的脾气。对外界灌输进来的信息,它会自动加以甄别:有些听过就忘,有些按自己的方式强加注解,有些感觉上有道理却做不到。最终留下的,往往就是符合来访者自身经验的——换句话说就是维持不变的。
话虽如此,正如你们所见,这就是一本提建议的书。
除了虚荣心和个性中对于挑战的偏爱,也有我在这些年从事咨询工作的心得。我致力于发展短程的心理咨询,希望通过几次会谈就引发一些变化。这当然不是说我比那些从事长程心理咨询(有些疗程要以年为单位)的同行更能干,只是路径不同。我不认为我真的有能力帮人解决问题,但我相信当事人自己可以。最有用的办法往往是靠自己找到的,只是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在找——即使身陷痛苦,他们也总是在徒劳无功的老路上打转。
关键是走一条新的、不曾走过的探索之路。
这就是我要做的尝试:绕过惯性的阻力,请当事人尝试从没有做过的事情,获得不一样的经验。你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给每个提问的人都写了一段几百字的回答。但与其说是回答,倒不如说是进一步的提问,邀请提问者进一步探索。我要他们动起来。无论如何我会请他们在这个星期做点事。这是一条朴素的真理:你想改变吗?做点什么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一定要从“做”点什么开始。行动者只能是当事人本人,谁都替代不了。你不能只是观看一位健身博主的视频就改善你的体形,或是阅读一份菜谱就知道食物的滋味。你想要答案,就得自己找。
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思考”寻找答案,更安全,更无痛,并且显得更深刻和触及灵魂。但要我来说,还是“做”点什么更管用。行动会直接带来新的经验。我不太看重读者对我在观点上的共鸣,像是“每句话都醍醐灌顶”或者“真相了”。这些说法是在表达:“你说出了我一直同意的道理,很棒,但我没有什么行动。”比起这个,我更想听到的是:“我也不清楚你说得对不对,所以我试了试。”试一试,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有个结果。
- 中信书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美好的思想和生活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