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 埃里克德纳塞 著 世界通史 阿拉伯之春 中东 历史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51.75
运费: ¥ 0.00-15.00
库存: 0 件
商品已售罄 收藏 / 分享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 埃里克德纳塞 著 世界通史 阿拉伯之春 中东 历史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图0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 埃里克德纳塞 著 世界通史 阿拉伯之春 中东 历史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图1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 埃里克德纳塞 著 世界通史 阿拉伯之春 中东 历史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图2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 埃里克德纳塞 著 世界通史 阿拉伯之春 中东 历史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缩略图0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 埃里克德纳塞 著 世界通史 阿拉伯之春 中东 历史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缩略图1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 埃里克德纳塞 著 世界通史 阿拉伯之春 中东 历史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商品缩略图2

商品详情


“阿拉伯之春”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大骗局,

阿拉伯“革命”是由境外推动并导演的涉及多国的“离岸革命”。


书名: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

定价:69元

作者:埃里克德纳塞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20-05

页码:54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ISBN:9787521717686



对大部分国际舆论而言,“阿拉伯之春”是有着诸多丰功伟业的“革命”。但是,在这结局圆满的故事以及英雄与烈士背后,却隐藏着迥异的现实。

该书由法国情报研究中心组织调研,参与者来自8个国家、职业多样,甚至亲历“革命”。涉及多个地区,部分为动乱的核心区、交战区。被采访人员有政府高层、普通百姓。文中均为一手资料,对阿拉伯地区的一系列事件进行深入分析,解构阿拉伯“革命”中起决定作用的外部势力所扮演的角色,特别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通过资助、渗透、媒体和意识形态等影响。

中东乱局、塞尔维亚局势、2019年香港的紧张局势,苏联解体等众多事件的真实原因和背后目的是什么?世界秩序、世界格局是如何被打破的?这些事件中的“颜色革命”、幕后黑手,以及未来的世界格局走向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2011年春天,北非和中东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示威,引发了一些列国家政权的倒台,被国际舆论编织为各种版本的“阿拉伯之春”,也被西方称为“经典的爱国主义革命”。

来自8个国家23位学者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揭开了这场“革命”的内幕,即境外势力如何利用社会矛盾,策划颠覆别国政权的活动;如何培训活动分子并建立网络联盟,提供活动经费,运用操控媒体和舆论,扭曲事实等在“颜色革命”中屡试不爽的技术,将抗议活动升级为暴乱、战争,还用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和数据揭示了谁在导演这场涉及多国的“离岸革命”。



目录

代序阿拉伯“革命”的幻象/001

第一部分分析与解构各国的“革命”

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缘由和目的/003

突尼斯:再伊斯兰化的实验室/067

利比亚:前途未卜/094

利比亚:西方同伊斯兰主义者的临时联盟/153

“清除”卡扎菲的真正原因/164“埃及之春”的起源与现实/181叙利亚:人为的黎巴嫩化/206叙利亚:牌局内幕/266

巴林:改革以保持平衡/284

第二部分外国参与者的主要角色

美国、石油君主国和阿拉伯“革命”/305

“阿拉伯之春”中美国的角色/323

美国非政府组织对“阿拉伯之春”的影响/348

阿拉伯“革命”中的非政府组织和社交网站/376

“危机弧”与媒体:媒体对“阿拉伯之春”的解读/387

第三部分“阿拉伯之春”的国际影响

利比亚危机对马里北部安全局势的影响/415

重提“撒哈拉身份认同”问题:“阿拉伯之春”的次效应/422

走出萨赫勒危机:应重建法国与阿尔及利亚关系/439

“基地”组织:阿拉伯“革命”的大赢家/454

从“阿拉伯之春”到“伊斯兰之冬”/465

参考文献/476

作者简介/500

法国情报研究中心简介/504

国际恐怖主义研究与受害者援助中心简介/507


法国情报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学博士,国际知名反恐专家,兼任波尔多管理学校教授,并在其他多所法国国内外大学教授情报学,发表过20余部著作和众多有关情报学和反恐特种行动的文章,并还经常接受法国和国际媒体的咨询。


孔丹: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张维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

强世功:北京大学教授

鼎力推荐

张维为推荐语: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是一部关于阿拉伯“革命”的专著,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说,美国是“阿拉伯之春”的幕后黑手。书里详细介绍了美国介入的两个层次:一个是根据美国“颜色革命”专家吉恩·夏普的理论系统培训街头政治的骨干力量,一个是利用网络空间培养本土的网络奸细,我们熟知的所谓的非政府组织、基金会,也深深地介入了这场街头政治,促成了这场“阿拉伯之春”。在今天,这些套路在香港所谓的“反修例”的接头暴乱中比比皆是。




卡塔尔,阿拉伯以及西方世界的“伊斯兰主义特洛伊木马”

2011年7月21日,突尼斯十大反对党正举行名为“保卫自由的行走”的公民抗议,突然喊出口号“半岛,滚开!”。获得自由、心怀警惕的突尼斯人最终知道了这家电视台不是解放者,而是抑制因素。每当它的记者跑到各地采访,总有“突尼斯人民自由了,我们不要美国也不要卡塔尔”的喊声将他们赶走伪善的面具终于被撕开,而且不只在突尼斯。在发挥了15年无与伦比的影响之后,“半岛电视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它是如何诞生的?谁是它的主人?它走的是何种意识形态的编辑路线?它的战略是什么?它在搞乱突尼斯及整个“阿拉伯之春”中起了何种作用?

……

成立后5年内,“半岛电视台”对阿拉伯民众来说已成了“神台”。它几乎以真主安拉的声音说话。对那些一直习惯了对当局俯首帖耳、善于指鹿为马的本国国家电视台的观众来说,真相只可能源自这家卡塔尔电视台。它说了其他电视台不敢说的真相,于是积累了民众对它独一无二的信任和信心。“半岛电视台”的运作方式十分有效:十条信息中,它报道一条假的;十个真相中,塞进一条谎言。就这样,“半岛电视台”披露的都成了圣经式的信息,更确切地说,是古兰经式的。它对观众具有催眠的本事,观众们像犯了毒瘾似的去看它。穆罕默德之后,阿拉伯人就不再等待先知。但现在“穆罕默德化身为‘半岛电视台’,它成了穆斯林做礼拜的新对象”。

“半岛电视台”还采用另一战术来绑架观众的思想、取得他们的信任、与之建立信任和情感关系:与那些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享有知名度的人套近乎,从学者到恐怖大亨。如穆罕默德·哈桑宁·海卡尔(埃及前总统纳赛尔的顾问兼《金字塔报》前主编)、阿卜杜勒·巴里·阿特旺(1996年在阿富汗采访了本·拉登)、本·拉登、优素福·加拉扎维(伊斯兰势力“温和派”)、阿兹米·比沙拉(首位获准竞选总理的以色列阿拉伯议员),以及哈马斯、“伊斯兰拯救阵线”、“塔利班”的激进分子等等。“半岛电视台”只盯着赞扬阿拉伯“光荣”、伊斯兰“伟大”的人,特别是“保卫”巴勒斯坦事业者,以便为“半岛电视台”赢得人气。这种“保卫”只是媒体炒作和反复说教而已,因为卡塔尔私下跟以色列打得火热,以色列总理佩雷斯以前曾在“半岛电视台”总部发表过多场演讲,台下听众全是该台记者。我是说演讲,不是记者会。罗贝尔·梅纳尔在多哈待了一年后,终于弄懂了这个“拥有阿拉伯世界CNN的平静的激进主义国家”。他写道:“对跟我打交道的卡塔尔人的真诚态度,我深表怀疑,特别是当他们板起面孔做义愤填膺状来为巴勒斯坦事业辩护之时。”

正因为有了这种仔细研究过的战略,“半岛电视台”的宣传才成效显著。2001年10月,穆巴拉克总统访问“半岛电视台”总部时说:“所有嘈杂声都是从这个‘火柴盒’里传出来的。”10年后,也是从这个“火柴盒”开始,它点燃了从突尼斯到埃及的“革命”火焰和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的内战。阿尔及利亚是继突尼斯后第二个被锁定的国家。尽管“半岛电视台”及其薪资优渥的“记者们”——他们的行为更像造反者的教练而非分析员或见证人,呼吁观众马上起来造反,但很幸运,该国抵制住了“海妖的歌声”。一个名为Afrohistorama的博主写道:一部分人觉察出“半岛电视台”的编辑路线有些变化,特别明显的是报道叙利亚事件时,它坚持使用某些反对派的说辞;但另一部分人认为从来就没变化,最初阶段只是一个诱饵,为的是打造自己的信誉度,以便关键时刻能临时拿来为自己的操控行动打掩护。曾是该台明星记者的琳娜·谢卜勒认同第二个看法。她证实,卡塔尔与美国有合作,并自小布什时期起就想不惜一切代价颠覆叙利亚。在杜尼亚电视台的一期节目中,她宣称:“针对叙利亚的战役数年前就已开始。‘半岛电视台’按照每播出十个真消息夹带一个假消息的规则后事,以便在观众中树立口碑。”这位从2002年至2010年在“半岛电视台”工作的记者称,有一个“针对叙利亚甚至阿拉伯世界的阴谋。根据美国的政策,该台制造流言或筛选信息,然后再播出去”。这位正直的记者与她的四位同事2010年从“半岛电视台”辞职。

……

十多年来,我利用每一次机会揭露这家搞颠覆的电视台的真面目。在先知漫画事件、教皇拉蒂斯博纳大会、2005年10月郊区骚乱中,我都拿出证据谴责“半岛电视台”在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散布不和传言,种下仇恨的种子,但这并不影响卡塔尔每年组织好几场宗教间的对话论坛。我指责它在全世界宣传伊斯兰教神权统治的观点,支持阿、巴两国的塔利班对付马苏德领导的北方联盟。杀害马苏德的凶手塔里克·马鲁菲如今竟可以在突尼斯街头自由漫步。我还指责它支持哈马斯对付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试图破坏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刺激哈马斯的激进派——卡塔尔通过其他渠道向其提供资助。但这丝毫不妨碍卡塔尔埃米尔与以色列保持最好的关系,向其提供天然气。最后,我指责它炒作本·拉登发出的蒙昧及仇恨信息——之前早就转到了美国情报部门手上,以至变身为拉登半官方的信使和发言人。

2010年12月17日,布瓦吉吉自焚后,“半岛电视台”记者便积极跟进,企图“告诉”突尼斯人,一个贫穷的大学毕业生沦落为菜贩,因为城管人员没收了他的秤、扇了他耳光,他才会自焚。此时,在与“网络奸细”的共谋下,舞台背景搭建起来,只欠构建动员因素了。于是乎,电视画面就24小时不间断播出。对“半岛电视台”颇有研究的克莱尔-加布里埃尔·塔隆称:“从突尼斯事件一开始,‘半岛电视台’就表现出对‘革命者’的支持……它搞了一次广告推销,弄了一个影像和音乐的大杂烩,带有它招牌式的移花接木手法。……它有时反应太迅速,一些有关埃及或突尼斯的消息不太准确。”

布瓦吉吉自焚两天后,“网络奸细”就用他们在培训班上学到的知识加紧煽风点火,随后抗议物价和失业问题的活动渐渐失控。“半岛电视台”的播音员本应是保持中立者,却显示出编剧的才能,公开呼吁突尼斯人起义。他们不再报道事件,而是试图制造事件。2005年10月,法国发生市郊骚乱期间,法国政府要求国营和私营电视台停播该事件,41因为各地的闹事头目竞相用手机自拍,以便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自己。出于国家原因和“公民意识”,各台认真执行了政府的指令。当社会安宁受到威胁时,就让知情权见鬼去吧。

利用最新的操控和煽动技巧,“半岛电视台”的主持人、邀请的伊斯兰激进派或左派嘉宾、“目击证人”等,不间断地高谈阔论,鼓动大家上街。2011年1月4日布瓦吉吉去世,对“半岛电视台”的记者兼演讲者而言,其死讯无异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们正好趁机搞乱突尼斯。加拉扎维公开呼吁进行“推翻暴君的圣战”,数周后他又发出了杀死卡扎菲的号召。当涉及巴林时,这位伪善的伊玛目却宣称抗议是“教派冲突”,“是反伊斯兰的”。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卡塔尔埃米尔搞政变上台以来,加拉扎维就成为该政权的意识形态担保人。该政权以“瓦哈比改革派”面目示人,以区别于“要被打倒的对象”——沙特阿拉伯的瓦哈比主义。其中原因不是意识形态的竞争,而是因为卡塔尔之于沙特阿拉伯类似科威特之于伊拉克:都是英国人凭空创造出来的矛盾。

在对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半岛电视台”搞的都是同一套东西,所依据的是同一个政治日程。更糟的是,在利比亚和叙利亚,该台直接变身为英美情报机构的宣传司令部,创造出诸多恐怖场景,引发公愤和民众起义。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兵者,诡道也”,战争中要摧毁敌人,可以不择手段。在此仅举三例。

其一是,所谓叙利亚士兵冷血处决20余名双手被缚、排成一排的和平民众之事。我们事后知道,此景源自伊拉克战争档案。这段视频甚至是在美军驻卡塔尔基地内炮制的。相反,“半岛电视台”从来没播放过叙利亚军民被击中又遭割喉身亡的恐怖影像,因为凶手是在哈马的穆兄会恐怖组织分支以及来自世界各地受到“圣战”感召的激进主义分子。

其二是,对米苏拉塔的利比亚人抗议进行的所谓直播。一位伊拉克女观众成功躲过“半岛电视台”导播的盘问,闯到直播中说:“你们现在播出的,不是在米苏拉塔,而是在巴士拉。

你们为什么这么做?”记者有点搞不清楚状况,回答道:“谁跟你说不是米苏拉塔的?你是怎么猜到的?”就在对话当中,米苏拉塔的“直播”突然中断,电视上出现阿拉伯国家开会的画面,接着是来自班加西的真直播。但那位女观众继续说:“如果这是你们所谓的米苏拉塔直播,那么请接着播放直播画面。你们混淆视听。我怀疑这不是米苏拉塔的,因为我现在在巴士拉,我就住在画面中的那个地方。”

其三是,一个名叫哈姆扎的小男孩死在叙利亚南部城镇德拉的“被杀真相”。电视台称,这个可怜的小家伙13岁,是被流弹击中的,极可能是叙利亚士兵或警察开的枪。这个例子与“半岛电视台”煽动民众抗议当局的其他例子毫无二致。好像这一死亡事件本身还不够悲剧,还不足以向叙利亚当局施压,所以“半岛电视台”又播出了一段由“目击证人”拍摄的视频,显示小男孩身上有遭折磨的痕迹。画面上还配有另一“目击证人”的卑鄙证词:“他们觉得这些折磨都不够,还在弄死他之前割掉了他的生殖器。”“半岛电视台”主持人更卑鄙,他说这个男孩的“命运与被以色列士兵杀害的12岁男孩杜拉的一模一样”。杜拉死于2000年9月30日,第二次大起义刚开始后不久。这种类比极为有效,抹黑了叙利亚政权,煽动起了人们对它的仇恨。

谁会相信叙利亚的军人或警察,会去折磨一个孩子,还割掉生殖器?另一家电视台杜尼亚播出了对法医的专访,法医称小男孩的尸体被送到家时没有任何被折磨的痕迹,但杜尼亚电视台这期节目算是白做了。“半岛电视台”在一周内不断散布恐慌情绪,那一电视画面让成千上万的叙利亚人走上街头。

除了那些相信阿拉伯人确能干出如此罪恶之事的人,没人能相信这种无耻的操控!几份西方报刊接着炒作。一家名为《89街》的报纸用头条报道:“人们在大马士革说,死人会导致革命,那么此次哈姆扎之死将会加速革命。阿语的脸书网页‘我们都是哈姆扎’获得了5万个支持。叙利亚上网没突尼斯方便,但仅仅是影像的传播就增加了反对巴沙尔政权的力量。这个男孩会成为另一个布瓦吉吉,成为整整一代人的启发者吗?叙利亚不需要一个自焚的年轻人,单单这些画面就足以让街道挤满抗议人群。”

“半岛电视台”是首个向本·阿里发难的,也是第一个要求他下台的。叙利亚发生的这一套正是突尼斯的翻版。布瓦吉吉死后,该台刻意制造出一个“起义之脸”的神话。这张“脸”得到了成千上万失业青年的认同,他们真的是大学毕业即失业。之所以说是“神话”,是因为布瓦吉吉酗酒成性,14岁就辍学了。

我不是来更正这位过世年轻人的形象的。优素福·加拉扎维不顾《古兰经》中不允许自杀的内容,说“让他去天堂,因为他是烈士”。第一个敢于说出真相的是拉尔盖施教授。他写道:“那一耳光导致那么多人流泪、流血,还费了那么多笔墨,让那么多人在西迪布济德的‘革命’祭台上自焚,无论是在布瓦吉吉当着众人的面自焚的市镇广场,还是在阿尔及尔、开罗、萨那等地,但这记耳光是假的。”

第二个发出不同声音的是克里斯托夫·伊亚德。这位《解放报》记者写道:“在西迪布济德市公园的一个露天咖啡馆,拉明·布瓦吉吉引用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关于‘9·11’事件的一句话说:‘当他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攻击敌人,他就摧毁了自己的意志。’接着他又讲述了那记著名的耳光:‘他死后不到一小时,我们就全编造出来了。说他是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来打动听众,其实他就是初中毕业,是个卖菜的。为了让那些没怎么上过学的人动起来,我们又想出布瓦吉吉挨哈姆迪耳光的情节。这个地方以农业为主,甚为传统,这可会让人大受刺激。总之,就像美国对待阿拉伯世界那样,警察欺负弱势群体。’于是他们一脸坏相,掏出手机,微笑着说:‘这是魔鬼,是我们的武器。只要几通电话,就能把谣言扩散出去。对于我们来说,耳光是个细节。布瓦吉吉自焚,是因为市政府还有当权者拒绝接待他。’小道消息果然有惊人的威力。当天下午就约有2000位民众在政府机构前抗议。‘这天我们从警察的眼神就知道,恐惧情绪已经从我们的阵营转到他们那里了。’为了增加叙述的说服力,拉明还透露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哈姆迪的亲兄弟法齐(在西迪布济德市任教员,同时是UGTT工会的积极分子)参与了谣言的策划。‘对他来说,重要的是政治斗争,有效的政治斗争。他没想到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我电话联系了法齐,他称‘不想见记者’。也许他感到自己有罪,亲手把亲人送进监狱。”

是谁策划了布瓦吉吉事件?又是谁编造了这样一个“神话”?是“网络奸细”及与突尼斯“网络奸细”有联系的“半岛电视台”的那些人。这些人有录像设备,负责将影像材料传到多哈,再由“半岛电视台”不加审查地立即播出。我们通过“革命”期间任内政部长的拉伊赫之口得知,布瓦吉吉就是个“流浪汉,是当你与爱人或妹妹一起散步时都会避而远之的那种家伙”。45为了纪念这位“烈士”,巴黎于2011年6月专门划出一个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至此,突尼斯有两个人获得了在法国首都以自己姓名来命名地点的荣誉:总统布尔吉巴和流浪汉布瓦吉吉。真可谓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如此种种,人们在突尼斯的“所见所闻”并不能让人了解之后在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发生的事件的真相,反而是通过观察这些国家的事件,才了解在突尼斯真正发生了什么。换言之,要认真分析“半岛电视台”在这后四个国家的所作所为,才能了解其真实目的。我的同胞们所犯的分析错误在于将自己局限于突尼斯来审视其“革命”。只有将突尼斯放在马格里布,甚至阿拉伯地缘政治框架下,我们才能认识到“茉莉花革命”的巨大地缘战略冲击,因为它孕育了“阿拉伯之春”。

……


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 埃里克德纳塞 著 世界通史 阿拉伯之春 中东 历史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