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在知识的意义上,西方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对西方而言,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只是中国问题专家关注的对象,也正在成为他们知识思想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参照。”
本书为刘擎教授自2003年到2019年撰写的西方知识界年度回顾,致力于从“内部视角”去观察西方,并为当今中国的公共讨论提供相关背景和线索。作者围绕重要的思想争端、事件和书籍,从政治发展趋势、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等方面,呈现西方世界在20世纪前二十年的思想图景。同时,书中还收录作者重要的演讲和访谈,从总体上评估全球秩序的困境与未来、西方社会的现状和主流趋势,探讨世界主义与身份政治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刘擎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与国际政治理论。著有《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悬而未决的时刻》等。
目录
[2019年]
序言:近身的世界
脆弱的新共识:美国对华战略的分歧
美国:弹劾总统与政治分裂
欧洲:新的雄心与危险
面对全球气候紧急状态
优绩主义的陷阱及其教训
资本主义的未来
2019年的获奖者与辞世者
[2018年]
动荡世界中的思想迷宫
美国政治的战场
欧洲的艰难岁月
自由主义的死亡与重生
科学探索与政治正确的争论
通向常春藤大学的荆棘之路
思想暗网与文化左派的危机
[2017年]
美国的特朗普元年
欧洲的“马克龙时刻”
中国的影响力与所谓“锐实力”
探究民主的危机
三种呼声:从布拉格、巴黎到波士顿
反性侵运动与女性主义辩论
思想工业与明星学者
人工智能的神话与现实
[2016年]
裂变时刻的来临
特朗普与“沉默的大多数”
全球化的断层线
全球化议程的再设定
文化认同的裂痕
身份政治与美国传统的界定
民粹主义的威胁
民主政治面临的考验
“自由秩序”的未来
[2015年]
震惊之后:辨析恐怖主义的渊源
欧洲移民危机与捍卫西方价值的左右合流
奥巴马的政治遗产
中国经济与中国模式
知识分子的黄昏或黎明
有效利他主义运动的兴起
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
阿伦特逝世四十周年
[2014年]
冷战终结二十五年:思想激辩的开启
“历史终结论”的辩驳与重申
资本主义的警钟与丧钟
“中国世纪”的来临
美国退入孤立主义
“一战”百年:历史与警示
福柯逝世三十周年:令人意外的新发现
精英大学的神话与现实
《新共和》的剧变
[2013年]
曼德拉未竟的理想
斯诺登风暴
民主的真相:在必胜与失败之间
重访《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与冲突
新老左派的交锋:乔姆斯基对垒齐泽克
经济学家的争议:巴格沃蒂挑战森
[2012年]
新利维坦:国家资本主义的崛起
美国衰落论的迷思
科学与人文的再次交战
欧洲危机的政治根源
马克思主义的再兴起
探索国家失败的新著引起反响
[2011年]
第四波民主化?
占领运动:另一种民主化浪潮
2011年:觉醒的时刻与开放的未来
欧盟危机与哈贝马斯的方案
德里克·帕菲特的哲学巨著问世
明星学者尼尔·弗格森引发争议
……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附录
精彩书摘
脆弱的新共识:美国对华战略的分歧
“你听到的撕裂声,是两个巨大经济体开始脱钩的声音。”名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感叹着。他曾期许一个不断“变平”的世界,而今却惊讶于它日益醒目的折痕。《金融时报》将“脱钩”(decoupling)选作年度词汇,因为“美中关系的蜕变可能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经济事件”。
变迁的节奏出乎意料地迅即。“新冷战”之说不久前还像是可疑的传言(一年前BBC文章的标题称之为“耸人听闻”),到了2019年已被许多论者当作既成的事实。
“中美国”(Chimerica)一词的发明者尼尔·弗格森教授坦言:“在短短一年间,美国人对中国力量增长的恐惧骤然上升。曾经只是少数危言耸听者的立场,现在成为华盛顿的新正统。”2019年3月他在《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文章,反省自己“读了太多的基辛格”(作为基辛格“钦定”的传记作者),而忽视了老朋友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警告的“修昔底德陷阱”及其“注定一战”的前景。他相信,“虽然我们未必注定要打一场热战,但我们肯定是走上了一场冷战之路”。
12 月他在《纽约时报》的文章正式宣布:“中美国”所描述的伙伴式共生经济关系已不复存在,第二次冷战在2019 年已经开始。他认为,新冷战未必是坏事,肯定好过“默许一个中国的世界来接管”,而且还有可能缓和美国内部的政治分歧。至于美国能否再次赢得冷战,弗格森完全没有把握,因为今天中国带来的挑战远非昔日的苏联能够相比。他预期“这场新冷战会变得更冷”,而且将会比特朗普的任期长久得多。
- 今日美术馆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