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人与建筑的异化》(作者签名版)
孟建民 刘杨洋 李晓宇 著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语言:中文
尺寸:18 x 24 x 1.4 cm
孟建民院士团队新著:
尝试以“异化”作为关键词,
系统性地描绘未来人与建筑的交互场景。
憧憬人类未来,拓展建筑思维。
孟建民、刘杨洋、李晓宇三位作者分别签名
关于本书
——
当下信息和生物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让各行各业再一次燃起对未来的想象。本书希望通过讨论当下涌现出的技术发展趋势与建筑的相关性,以及对建筑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唤起建筑学界对未来议题的热情与关注。
科幻作家吴岩、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分别作序
把建筑视作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那么从人和环境的视角出发,便为思考未来提供了线索。人的微观尺度和环境的宏观尺度架构起了空间尺度的横轴,而从过去到未来的技术发展则架构起了时间维度的纵轴——书中的五个章节将以这个思考矩阵为基础,递进地阐述对未来的思考。
目录预览
第一章将讨论技术对人造成的变化。未来技术的趋势是模糊当下我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生物与人造机器的边界。因此,技术增强人类的方式或许将不再是曾经所设想的半人半机式的“赛博格”,而是一种人造物融入生物身体,生物身体被技术无痕化增强的“新人”。人类面临的技术增强体现出的是人类千百年以来与技术互相影响、互相定义的状态。但这种完全超越自然演化的变化速度带来的或许不只是进化,更是一种异化。
第一章预览
第二章将从微观尺度引向中观尺度——作为中介的建筑。人体增强的趋势体现了技术发展下对机器和生物理解的转变,这种变化在建筑中也有着回响。通过梳理近百年建筑发展过程中建筑学对“机器”和“生物”概念的使用,先锋建筑不仅仅体现出从“机器”到“生物”的范式转变,也在尺度上体现出突破常规建筑中观尺度, 一面缩小为贴近人体的舱体,一面扩大为覆盖环境的巨构。
第二章预览
第三章将继续拓宽空间的尺度,思考在宏观层面上巨构将发生的变化。新兴的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或许将不仅拓展物质“巨构”的维度,也将信息和能量维度纳入,并针对其僵化的弊端,升级为更为开放灵活的“系统”。其所体现的是人造物与自然物融合后的技术化自然,是与“新人”遥相呼应的“人造地球”。
第三章预览
第四章将思辨当“巨构”升级为“系统”之后,贴近人的“舱体”将面临的变化。这将回到开篇时提到的“新人”和其微小化、无痕化的技术增强。顺着这条思路,曾经义肢化的体外“舱体”,将内化为人体增强的“端口”,而这些人体端口与环境所形成的信息和能量的连接,不仅将在人与建筑之间产生一种“人即建筑,建筑即人”的全新交往关系,也将为“新人”带来多种不同的生存方式。
第四章预览
第五章将反思前四章所描述的推导,并追问建筑在技术层面之外的意义。或许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一定是技术加持下的“新人”,而是德行意志完善的“完人”,我们所希望的生存环境不一定是高效运作的“人造地球”,而是赋予生存以意义的“家园”。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趋势,也需要关注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以积极的行动去构建未来,而不是沉迷于乌托邦式的幻想、反乌托邦式的恐惧,以及进托邦式的麻木。
第五章预览
关于本书的一些问答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在《未来简史》中写道,如果对21世纪中叶世界的描述听起来像一部科幻小说,那么他可能是错的。但如果对那时世界的描述听起来完全没有科幻小说的影 子,那么他肯定是错的。我们无法确定未来的细节,但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一切都会改变。因此,书中所讨论的内容并不是为了给予准确的答案,而是为了通过论述引发思考。在技术突破将汇集成带来颠覆性改变的前夕,这些思考则更显得尤为重要。
书籍尾页,是一张超长的拉页,列出了建筑发展与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地球环境横纵向对比的历史年表。
作者简介
——
孟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刘杨洋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建筑学学士,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
李晓宇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原设计研究中心,鹏城孔雀计划特聘助理教授。美国雪城大学建筑学硕士,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美国建筑师协会联合会员。
- 有方书店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深圳市有方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书店,提供精选建筑、艺术书籍。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