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一城书集店铺主页二维码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认证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朱宪民摄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2.40
运费: ¥ 5.00-20.00
库存: 3 件
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朱宪民摄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商品图0
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朱宪民摄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商品图1
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朱宪民摄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商品图2
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朱宪民摄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商品缩略图0 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朱宪民摄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商品缩略图1 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朱宪民摄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商品缩略图2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png

本书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黄河百姓朱宪民摄影60周年回顾展同期的;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本书就朱宪民先生摄影60周年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总结,围绕;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的人民性展开讨论,是具有一定理论反思意义的书稿。

内容简介.png

朱宪民先生,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之一,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摄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持之以恒的关注平民生活,用镜头定格了大时代变迁中普通民众的时光岁月和历史沧桑;作品意境深远,极具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朱宪民先生的作品内容涉及黄河流域、珠江三角洲流域、松花江流域和长三角流域、中国各城市、少数民族地区,还涉及前苏联、美国、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地的内容。自1985年中国美术馆举办;朱宪民摄影展,至今朱宪民先生个人摄影作品曾于国内外各大城市、博物馆及艺术节举办主题展百余次,其作品被中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等多国艺术机构收藏。

2023年11月25日到12月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协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中国摄影家》杂志社承办的;黄河百姓朱宪民摄影60周年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11月25日下午,;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学术研讨会召开,本书是将本次研讨会的部分重要论文结集。组织学术力量梳理朱宪民先生的创作理念和方法,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在摄影方面的努力。我们研究朱宪民先生的影像,实质上是在向生生不息、百折不挠的黄河百姓致敬,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致敬,向用影像方式发现、挖掘这样精神的摄影家致敬。

作者简介.png

李树峰,1988年_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得文艺学硕士学位。1991年1995年在国家教*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工作,助理研究员。1995年11月调中国文联组联部工作,先后在产业文化处、出版管理处工作。2000年调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部工作,先后任副主任、主任(自2005年11月起兼任中国摄协党组秘书)。2007年12月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工作。2023年5月,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十届副主席。现为北京国际摄影周学术总监、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

目录简介.png

目录

胡武功| 朱宪民:诚实对事,诚实对史 / 001

张国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朱宪民的摄影创作 / 006

宋 靖| 人间正道是沧桑为百分之八十五百姓拍照的朱宪民 / 012

林 路| 朱宪民:让摄影融入生命的河流 / 016

金 宁| 人间目击的;纪念碑性从朱宪民作品看纪实摄影的价值 / 024

陈晓琦| 朱宪民与中国当代纪实摄影 / 030

陈 瑾| 深扎泥土的影像芬芳长存 / 033

许华飞| 面向生活 寻找答案 / 037

柴 选| 寻根与铸魂 / 044

李 楠| 平民史诗与多义现实评朱宪民摄影作品《黄河百姓》 / 053

成 功| 人民性,是情愫浸润表达使然和结果

暨朱宪民摄影作品漫谈 / 060

唐东平| 专注而深情地拍摄人民这片江山

探解朱宪民;百姓系列摄影作品的魅力密码 / 072

杨莉莉| ;人民叙事学:朱宪民 20 世纪 6070 年代摄影作品的视觉框架分析 / 082

赵 炎| 现场、历史与记忆朱宪民摄影艺术的三个维度 / 087

杨梦娇| 黄色的脸:《黄河百姓》的;表情话语机制 / 091

何汉杰| 朱宪民:镜头永远对着百姓 / 100

黄 亮| 时代的造像师 / 121

郑家伦| 朱宪民的影像寻根与人民视野兼论中国纪实摄影的精神守望 / 124

沈孝怡 | 黄河文化记忆与社会现象的镜面

朱宪民以人民为主体的纪实摄影创作分析 / 134

邢树宜| 《黄河百姓》:作为黄河文化的影像表达 / 142

;黄河百姓朱宪民摄影 60 周年回顾展图录 / 151

后 记 / 194

【免费在线读】

;黄河百姓朱宪民摄影60周年回顾展策展人语

对于中国当代摄影艺术而言,这是一个意义不同寻常的展览,是一个用60年的摄影来反映黄河文化、切实体现深入生活和以人民为主体的文艺思想的展览。

第一,朱宪民先生作品呈现的对象是60年来黄河沿岸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从青海三江源到东营入海口,地域跨度很大,这个条带上的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群体;这些作品拍摄时间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长达半个多世纪,拍摄地点跨九个省区,构建起中国百姓形象变化史,也谱写出个体命运与时代大潮融合交织的中国百姓生存交响曲。这个作品系列在记录黄河沿线60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无法重复的历史文献价值。

第二,朱宪民先生满怀赤子之情,以平等而热爱的目光,一直把镜头对准百分之八十五的大多数人,这是作者可贵的摄影观和价值取向。他60年来用实际行动贯彻着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的思想,而这百分之八十五的人,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和主体,他们身上蕴含的虽千辛万苦、千难万险而千方百计、不屈不挠要活下去、活出个样子来的精神,是黄河这条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母亲河,用千万年的奔流和变化锤炼出来的。在黄河两岸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中,真正体现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第三,朱宪民先生每到一地,早晨都会直奔当地菜市场和劳动市场去拍摄,虽年耄耋,壮心不已,体现了一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摄影家不变的本色。他以高超的摄影技艺,提炼和萃取最大多数人身上最值得端详的肖像和样态,勤劳、温良、质朴的品格映射和绽放在他们的脸上,在一幅幅画面中得到强烈的呈现。这些作品既呈现浓烈的人间烟火气和质朴的生活底色,也突出表现个体存在的颗粒性和鲜活的生命质感,达到凝练而纯粹的艺术高度,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表现的是普通人却能典型化,内容最应被人记住却最易被人忽略。这些作品呈现的状态也具备摄影超现实主义的属性:在这里又不在这里、是这一刻又不限于这一刻它流露的是情感,折射的是人性;记录的是过去,指向的是现在和未来。

;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这是世界著名摄影家卡蒂埃_布勒松给朱宪民先生的赠言,此言道出了生活影像通过审美之眼而显现的认知价值。朱宪民先生作品因内容的客观性、现场性和故事性能与不同国度和地域的观众形成思想对接,能与不同时代百姓的生活状态形成连续,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朱宪民先生今年八旬之龄,他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中国摄影家》杂志的创立者,在研究所、杂志创立35周年之际,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艺术研究、教育机构,作为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设立单位,也作为创作单位,从黄河文化研究、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三个思想维度的结合上,为其在中国美术馆主办展览,是非常有意义的,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组织学术力量梳理其创作理念和方法,更是责无旁贷的。

展览分;风;土;人;家四个单元,各自相对独立,分布在中国美术馆3号厅和5号厅,又构成一个整体。

在漫长历史的大多数时候,普通人都处于自然风化状态。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参与了历史,却很难进入历史叙事,成了面目不清的;民众。直到现实主义文艺,特别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产生之后,他们才现身于舞台上,有了形象。

朱宪民先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现实主义摄影实践中,以真诚和真情进入各种现场,捕捉和记录了无数节气、风俗画面中的人的影像。当这些普通人的身体和表情,劳作、休闲和活动成为影像表达主体的时候,他们的人格也呈现出灵韵和光辉。

从每一个值得记住的个体出发,去认知他和她的存在状态、生活境遇,去看这些鲜活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其实是在观看我们自己。

千百年来,黄河两岸的百姓半在水里、半在土里,他们的勤劳和坚忍、欢乐和忧伤,汇聚了无数对立统一的经验和认知。正如朱宪民作品所表达的那样,这些众生,以各式各样的姿态面对生活,辛勤劳作于这条大河的曲折和奔放的节奏里,如土坷垃一样埋没,如砥柱一般挺立,积淀起吃苦耐劳的品格,升华着百折不回、生生不息的勇气。这些群像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直观叙事,激活时间的遗址,承诺做历史的见证。

朱宪民的纪实摄影,试图无限接近复杂的现实和深厚的传统,他拍摄的这些群体,在演化中可以极小,也可以极大,可以是一个女人和男人,也可以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人。他们身上呈现出来的复杂人性,正如一枚枚不停转动的多棱晶体,随时都在折射着时代和世界的光与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只船?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几十几个艄公来把船儿搬?/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十九道弯上九十九只船,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九十九个艄公来把船儿搬。这首《天下黄河》的原产地在陕西佳县。

好一条天下黄河,好一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她守护着一方百姓生息劳作,也锤炼着这方百姓养成特有性格,多少次改道多少次回归,多少相聚多少别离黄河文明在漫长演化的过程中,造就了黑头发、黄皮肤、具有百折不回精神的人,这样的人延续着黄河边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积淀下集体记忆,集聚起民族希望。我们从朱宪民这些作品中,可以望见黄河人的过去,照见他们的现在,预见他们的将来。

在绝大多数普通人没有照相机、更不可能用手机随时拍照的年代,朱宪民拍摄的作品,就成了许多中国家庭生活行状的珍贵记述。在麦场上,在集市上,在街头,在地里,在院落,在屋内,这些千差万别的家庭生活场景,构成了珍贵的、多元化的私密空间里视觉化的历史叙事;这些家庭成员的身体和容颜、姿态和表情,也许能呈现某种关联,也许不能,但是,一旦通过作品命名或观者想象,知道他们是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物理的和情感的家庭空间被打开、被建构,人性中最温暖最轻柔的部分就开始显影。家,是情感场域,也是伦理居所,是人生旅程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离开了就很难回去的地方,是我们对祖辈的记忆,是永远被不断重复的温暖话题

策展人

李树峰 朱天霓

2023年12月

新华一城书集店铺主页二维码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公众号认证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以人民为主体去创作:朱宪民摄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xhbookmall
新华一城书集微书店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