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中信出版 |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45.50
运费: ¥ 0.00-15.00
中信出版 |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商品图0
中信出版 |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商品图1
中信出版 |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商品图2
中信出版 |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商品图3
中信出版 |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商品图4
中信出版 |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商品缩略图0 中信出版 |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商品缩略图1 中信出版 |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商品缩略图2 中信出版 |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商品缩略图3 中信出版 |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商品缩略图4

商品详情


书名: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定价: 91.0

作者: [美]泰勒·本-沙哈尔,泰勒·本-沙哈尔

ISBN: 9787521714203





《幸福的方法2:幸福的最小距离》
·沙哈尔教授全新作品。沙哈尔在这本书中探讨了我们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获得内在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本书延续了他在《幸福的方法》中对如何获得内心的幸福感这一问题的追寻,通过他与他的理发师之间的简短对话,将对这一问题的探寻更加深入到生活中,超越理论,可以作为《幸福的方法》的实践版,告诉我们在平凡生活中获得幸福的小秘诀。
·40段对话揭示的幸福法则。本书将泰勒和他的理发师阿维两年间在理发店进行的颇具启发性的交谈浓缩为40个简短的章节。通过泰勒与阿维简短的对话,你将同他们一起思考你和自己、爱人、孩子、友邻、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每一章都在提醒我们那些早就存在但一直被我们忽视的真理,都在提示我们收获幸福的方法 。
·深刻的道理简单地讲,心理大师级叙事水平。越是深刻的道理,越需要浅显地讲。本书体现了作者作为哈佛积极心理学大师的叙事水平。他自己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专家,也常常被贴上更知道如何获得幸福感的标签,在这本书里沙哈尔教授首先撕掉了自己身上的这个标签,他从一位平凡的理发师那里发现了接近幸福的方法。能经受时间检验的文本,必须是来源于生活的文本。

《幸福的方法》
★哈佛大学备受欢迎的心理学教授沙哈尔“幸福的方法”系列,定义幸福、认识幸福、开启幸福,深度阐释什么是真实的幸福。

★改变人生的幸福读本,影响人生选择的哈佛大学幸福课。

★积极心理学学者沙哈尔博士,帮助我们完成关于幸福和自我实现的人生拼图,看清关于幸福的所有的脉络和细节。




《幸福的方法2:幸福的最小距离》
本书是《幸福的方法》作者泰勒·本-沙哈尔的新书。
《幸福的方法》开启了积极心理学的大门。作者在积淀多年之后,又撰写了这本《幸福的捷径》。对于压力重重的现代人来说,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在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在本书中,作者阐述了获得幸福感的数十个小秘诀,包括找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事,让自己放松下来接触大自然,多和亲友保持面对面的联络,学会赞美他人,保持感恩之心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秘诀,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地加以练习,就能让每一个人获得持久的幸福。


《幸福的方法》
哈佛大学备受欢迎的心理学教授深度阐释什么是真实的幸福,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幸福,帮助我们完成关于幸福和自我实现的人生拼图,看清关于幸福的脉络和细节。
他将人生分为四种类型,不幸福的三种类型分别是:牺牲眼前快乐,只着眼于未来目标的忙碌奔波型;放纵自己、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型;对一切都失望,无所作为的虚无主义型。理解我们为什么不幸福,我们才能认识到幸福的目标不是名利财富,而是尊重生命的核心价值,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并努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全然地投入生活,投入每日的点滴喜悦,才能最终达到第四种状态:感悟幸福型。
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同时,追求幸福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幸福的人生态度不但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也需要享受当下的每时每刻。若你能按书中的方法去思考人生并坚持练习,便能够踏上持久快乐、更加幸福、更有满足感的旅程。




《幸福的方法2:幸福的最小距离》
目 录
前 言 · V
真正重要的事· 001
幸福是选择 · 004
谁都不完美· 007
风景何须远方· 010
触手可及的幸福 · 012
永远坐得像个国王· 015
慷慨是富足的秘诀· 017
无念无想· 020
人际关系中的深层次信息· 023
等待的勇气· 026
安全感 · 029
友谊和沉思· 032
用赞美增强关系的弹性· 034
降低定义爱的标准· 037
我们都是组成世界的一小块马赛克· 040
静 默· 043
在亲子关系中恢复元气· 044
阿维剃刀定律· 047
保持求知的欲望· 050
想象是一头奶牛抢了你的车位· 052
伤害管理· 055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058
肯定别人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061
持续对爱情的投入· 064
相信自己的处事方式· 067
孝是我们自己的道· 070
幸运是预言的自我实现· 073
不要把期许强加给未来· 075
别给幸福贴标签· 078
幸福的DNA· 080
勇敢,但不强求· 083
做梦和追梦比实现梦想更重要· 086
欲望与知足的中道· 088
慢活的能力· 091
身份的陷阱· 094
活在当下 · 097
话语的力量 · 100
心理安全感 · 102
信 仰 · 105
爱的算法 · 107
大礼物,小礼物 · 109
致 谢· 112


《幸福的方法》
第一篇 什么是幸福
第 1 章 关于幸福的疑问
对幸福的迷惑 005
从幸福到更幸福 008

第 2 章 解读人生的四种汉堡模型
四种汉堡模型,四种人生模式 014
忙碌奔波型 017
享乐主义型 021
虚无主义型 024
感悟幸福型 026






第 3 章 幸福的意义
幸福是什么 035
快乐 036
意义 039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042
潜力与幸福 043
成功与幸福 044
对意义和快乐的需求 045
真正的幸福 048

第 4 章 幸福才是人生的终极财富
一切都为了幸福 055
金钱与幸福 057
幸福大萧条 061

第 5 章 设定幸福目标
目标与成功 068
目标与幸福 070
目标很有意义 072
自我和谐的目标 074
“想要做”与“不得不做”076

第二篇 幸福无处不在
第 6 章 幸福学习法
心流体验 090
生活失重 094
幸福面前人人平等 095
工作让你更幸福 096

第 7 章 幸福工作法
热情是幸福的动力 104
寻找使命感 107
MPS 模式 109
找准人生定位 110
培养使命感 112
倾听幸福的声音 114

第 8 章 经营幸福的亲密关系
无条件的爱 120
核心价值 122
打造幸福圈 123
爱与牺牲 125
理解是爱的基础 127
用心去爱 129

第三篇 幸福像花儿一样
第 9 章 幸福的土壤:仁爱之心
助人与自助 137

第 10 章 幸福的肥料:幸福催化剂
培养好习惯 143

目录 III





第 11 章 幸福的根:幸福深度
悉心品味生活 149

第 12 章 幸福的阳光:内在的力量
全然接纳自己 156

第 13 章 幸福的成长:心灵的智慧
向自己提问 160

第 14 章 享受幸福的花朵:淡定从容
简单即幸福 166

第 15 章 幸福至上的原则
成就幸福的社会 173





结语 179
致谢 183
译后记 187
参考文献 193


[美]泰勒·本-沙哈尔,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沙哈尔博士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程曾被哈佛学生推选为“备受欢迎的课程”,他本人也被评为“备受欢迎的哈佛导师”。他的课程兼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众多企业家和高管们誉为“摸得着的幸福”。沙哈尔博士目前致力于个人及组织机构的优势开发、领导力提升等研究工作。
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沙哈尔博士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程曾被哈佛学生推选为“zui受欢迎的课程”,他本人也被评为“zui受欢迎的哈佛导师”。他的课程兼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众多企业家和高管们誉为“摸得着的幸福”。沙哈尔博士目前致力于个人及组织机构的优势开发、领导力提升等研究工作。



《幸福的方法2:幸福的最小距离》


《幸福的方法》




《幸福的方法2:幸福的最小距离》


《幸福的方法》
这本书的闪光之处在于,它把教给人们获得幸福的方法和关于幸福的科学研究成果完美地结合起来。看完这本书,你便可以发现和理解它包含了哈佛大学备受欢迎的幸福课的精髓。
——马丁· 塞利格曼
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

本书为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所著。它包括了作者本人的经历及经过验证的科学数据,更难得的是,你会在开始读本书时就感受到那种喜悦。
——埃伦·兰格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相信泰勒· 本–沙哈尔这位西方卓越的幸福科学传播者,会在本书出版后受到更多的东方文化智慧的影响,会更有力地传播幸福,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因为积极心理学而幸福一生!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

泰勒博士把“幸福”作为一种正面的人生价值提出,这是对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哲学的公然挑战。然而,我们的成功哲学, 这种使用时间和生命的节奏,其实是大可质疑的。我们应当如何度过自己短暂的一生?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希望阅读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解决这个人生大问题。
——李银河
著名社会学家




《幸福的方法2:幸福的最小距离》
接到邀约,为沙哈尔的书写序。 喜获大作, 算是—个突如其来的幸福。细细品味书中源千生活的智慧,我感触良多。沙哈尔笔下的阿维,使我想起许多曾与我在生命中相逢,或深藏在我心中的“阿维”,普普通通的他们给我带来很多幸福和平静。
我很荣幸为这本书写序,主要是因为作者是我认识的典型知行合—的心理学家,他将知行合—的生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要从我认识他开始说起,我与沙哈尔相识千9年前,2011年至2012年,我曾邀请他来北京参加中国EAP和职业心理健康论坛和幸福工作坊,请他做主题发言并在北京师范大学给同学们做幸福课讲座。沙哈尔在哈佛大学讲授的幸福课是非常受哈佛师生欢迎的课程,对他来说为北师大学生讲幸福是轻车熟路了,但他仍然认真得超乎我的想象,甚至担心饱腹感会影响讲座效果, 连晚饭都基本不吃( 只吃了 几片鱼肉 )。讲座前教室突发设备故障,大家都在紧张地解决这个尴尬的问题,沙哈尔却在—旁每隔两分钟左右就拿笔记录—次,当时我—直好奇他在记录什么, 直到今天翻阅他的这本书, 才忽然明白 , 那是他在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和诚挚的心去记录生活、感受生命I 书者如也, 他的这本书就是他的生活的真实再现。第二天晚上, 我请他们全家去海底捞吃饭,想让这位研究幸福的学者也体验—下员工幸福感很高的海底捞餐厅。不料刚进餐厅 , 他的两个不到 10 岁的孩子就失去了 踪影。相比我们的慌张 , 沙哈尔夫妇非常淡定, 只告 诉我们—句话 他们总会回来的。就像沙哈尔在书中“呵维的剃刀定律”—章里所写的, 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 如无必要,勿伸援手。文如其人,沙哈尔对千人际关系与亲子关系平衡的觉察细致入微 ,并总能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它。
这些年, 关于幸福的诸多问题, 我也—直在思考。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我都 没有把幸福诠释得太好, 甚至遇到很大挑战 。比如,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幸福感不高 ,自 2013 年以来在联合国公布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始终在 70 名以后,最低时 112 名(共 156 个国家与地区 )。每每看到这个令人遗憾的 排名,我都 很难充分解释其原因。沙哈尔执意离开美国, 回到了 硝烟不断的祖国以色列, 为何以 色列的国民幸福感排名(中东地区第— , 全球第 13 位 )如此之高? 我也常常思考, 却没有找到答案。除去政治、经济、宗教等诸多因素, 是不是因为我们的“阿维“太少,或者我们缺少发现“阿维"的眼 睛?从—个心理学者的角度出发,我渴望人们心中有更多的“阿维"' 更多人捉有寻找、发现“阿维 " 的眼睛。这样, 我们的国民幸福感或许会上升很多。
沙哈尔在各种场合曾不止一次表达过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特别是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诠释与践行。他特别强调修身、齐家, 多次提到老子、庄子, 每次来中国都要去道观。本书很多地方的写作与 中国文化自然结缘, 读来觉得似曾相识 , 又有所不同, 他在书中写到阿维每天踉母亲打电话,特别孝顺,这正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亲亲之孝, 而他与周围人的融洽相处和他对朋友的热情帮助 , 像极了儒家的泛爱众I 四洒之内皆为兄弟, 爱在全世界相诵。尤其书中“无念无想”—章, 让我忽然同时想到卡巴金的正念、艾伦· 兰格(沙哈尔教授的硕士 导师)的专念和佛家的慈心禅,还有庄子的坐忘,尤其庄子的坐忘, 就是忘掉自己的肢体, 革除自己的知觉, 离弃了本体, 把自己本身的存在也忘掉, 这是道家为道日损的归零状态, 也是每个人心中的桃花源。我们不仅要每日正念, 也要在追求新异中感受专念, 更要有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此书读后的收获超越单一维度,更像穿越时空的畅游,有种静好而玄妙的感受 从自然与朴实当中修身养性,从真实生活中觉察到幸福的自然而然, 亦可从西方心理学与东方儒释道思想之中深入思考。
书中提及很多生活琐事,却蕴含了诸多心理研究成果,这也是最 打动我的地方之—。比如, 书中提及想象—头奶牛抢占了车位来帮助控制清绪 , 这种情绪替代的生活案例在一般心理学著作中并不多见。当看到“幸福是选择“ 这—章时, 我懋起了我的偶像维克多· 弗兰克尔。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新婚不久就被关进了集中营, 而后辗转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经历过亲人被残害,身心饱受摧残,受 尽了人间悲苦,但是这位伟大的犹太入在集中营中做出了重要选择, 他选择寻找生命的意义, 并在寻找慈义中成就自。己他不仅在集中营生存下来 还演绎了辉煌的人生 , 他认为, 人生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悲惨环境, 都可以选择乐观而有意义的生活。如果说维克多· 弗兰克尔是在悲渗的环境中用生命证明了自己的理论和生命的意义, 泰勒· 本-沙哈尔则是在岁月静好中—点—滴汇聚了幸福的海洋。在行色匆匆的茫 芒人海中, 人们很容易把自己遗忘并忽略当下。请读者们用心觉察— 下, 有多少时刻你们并没有活在当下 , 有多少时刻你们甚至忽略了春天的到来?让我们再次回到 2005 年, 哈佛大学—位年轻学者提醒世人 生命中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幸福, 幸福是每一个生命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不改变环境的屑况下, 我们其实可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获得幸福。这是人类寻求幸福之路的伟大里程碑。这不仅是幸福感的觉醒, 也意昧着人们开始用更为专业的方式追求幸福。因此, 哈佛大学幸福课才会有如此的影响力, 本书作者的名字才会如此的响亮。
阅读本书, 像是开启了—场梦幻般的心灵旅程 。梦醒的时候, 我突然想感谢—下我的“阿维“,就是那位多年前在北师大北门胡同口卖早点的小伙子,每次路过他的早点铺,他都热清洋溢地招呼我: "大哥, 请您尝尝我的包子, 今天的包子和泊条很不错。“我总是脚步不停 , 头也不抬,匆匆告诉他 “我吃过饭了, 不需要。”他依然会在我背后, 热情大声地说“哥,没关系,下次,等您下次。”几乎每次路过,他 都用同样的热情拥抱我,渐渐地我被他打动,这是一份对生活热情的 感动。我时凿给大家分享职业心理健康研究成果,我试图帮助人们学 会如何去认同自己的职业,如何去热爱自己的事业,如何去寻找工作 的意义。小伙子这—句朴实的吆喝比 很多说教更有力最, 他吆喝的是热情、吆喝的是发自内心的力量。我要感谢这位卖早点的小伙子, 感谢他给予我生命的力噩与激 清。作为— 名教授, 我要大声地问同学们好, 我要热爱这个职业, 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这就是 "阿维” 带给我的,你的“阿维“在哪里?
将这本简明扼要又深入浅出的书带在身边,放在床头,或在—个美好的下午 , 泡杯茶,慢慢品昧 , 或和孩子们—起朗读,或 踉朋友们一起讨论。让我们相信, 世界原本就是幸福的!

张西超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2020.4





《幸福的方法》
2002年,我第一次在哈佛大学教授积极心理学课程。当时有8名学生选修,中途两人退出。在每一周的课堂上,我们都始终探索一个问题,我相信这是所有问题中的终极问题:如何才能帮助自己并帮助他人(包括个人、社区以及社会)变得更加幸福?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比如分享个人经历、体验快乐和失败等。经过一年的探索,我们终于更清晰地了解到利用心理学获得幸福而充实的生活的秘诀。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经过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门课程。我的老师菲利普·斯通(Philip Stone)是哈佛大学第一位积极心理学教授,也是引领我进入这一领域的导师,他建议我为该课程做一次介绍性讲座。结果,那年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达到了 380 人。在年终课程评估时,超过 20% 的学生反馈这门课程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855 名学生选了这门课,这让积极心理学成为哈佛大学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思想始终提醒我:坚持实用性,去挖掘“真理的真实价值”。我在向学生们阐释真实价值时,认为它并不是指金钱或某方面的成功与名望,而是“终极财富”,也是所有目标的终点站——幸福。
积极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关于“美好生活”的理论课程。学生除了阅读和理论研究,还按照我的要求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应用所学的方法:学会与恐惧相处,探究自己的优势,设定短至一个星期、长至数十年的宏伟目标。我也鼓励他们去冒险尝试, 发现自己的最佳挑战地带——通常是在舒适和恐慌之间的某个地带。
从个人角度而言,我并不是总能找到让我舒适的中间地带。作为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我在本课程刚刚开课时面对 6 个学生
还可以应付。而到了第二年,我需要面对将近 400 名学生,这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三年,听课学生已经达到 800 多人,那时我感受到的是恐慌和紧张,而绝不仅仅是挑战,特别是在学生的父母、祖父母和媒体开始出现在课堂上的时候。
自从《哈佛深红报》(Harvard Crimson )和《波士顿环球报》
(Boston Globe )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程火爆哈佛这件事,质疑声就从未停止。人们似乎意识到我们正处于某种革命之中,但是并不十分清楚革命的意义。如何解释哈佛大学等高校对积极心理学热切的需求?为什么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甚至成年人都对幸福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抑郁的人越来越多了,还是因为 21 世纪的教育理念或者西方的生活方式使然?
事实上,对幸福的探索并不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追求幸福的真谛。柏拉图为研究“美好生活”而建立学院,他杰出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为了推动生命繁荣而设立讲堂。而在早于他们一个世纪的时候,孔子则周游列国,传播他追求充实生活的理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所有伟大的宗教和普世哲学体系无不涉及幸福的问题。近年来, 心理自助大师所撰写的有关如何获得幸福的书籍,已经占据了世界各地书店和大型书展的显要位置,从印度到美国,从以色列到沙特阿拉伯,这类书籍无处不在。
尽管人们对幸福的热情和实践从未停止,但是对积极心理学的需求从未像当下这般迫切。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 20 世纪 60 年代高了 10 倍,而发病年龄也从 20 世纪 60 年代的 29.5岁下降到今天的 14.5 岁。最近在全美范围内的一项调查表明,将近 45% 的美国大学生因抑郁而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很多国家的情况都与美国相似。1957 年,英国有 52% 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但到 2005 年只有 36% 的人感到幸福,而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 3 倍。中国的经济发展异常迅猛,与此同时,儿童和成年人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患病率同样在急剧上升。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称,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的确令人担忧。
就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蔓延也在加剧。虽然现代人(大多数西方国家和越来越多的东方国家)比先辈富有得多,但我们却并不比先辈开心。积极心理学的权威专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问过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还不开心呢?”
如果人们认为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能带来幸福生活,那么在基本物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去解释人们为什么不幸福当然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已得到满足,但人们仍然感到不幸福,那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已无法解释人们的不满。越来越多的人想搞清楚一个悖论——“财富带给我们的似乎是不幸福”,并且开始在积极心理学中寻找答案。

为什么积极心理学能带来幸福?

积极心理学通常被称为“研究人类最佳潜力的科学”。1998 年,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心理学领域正式提出。此前,对幸福的研究
(如何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主要被大众心理学占领。在众多关 于自我激励的培训和书籍中,这些内容确实让人感到有趣,但是绝大多数研究缺乏实证性的内容。它们所提出的“幸福的五大步骤”、“成功的三大秘密”以及“找到完美爱人的四大法宝”等, 通常是空头承诺,以致多年后人们对“自我激励运动”仍充满质疑,甚至嗤之以鼻。
另一方面,学术研究中许多极富实证性的研究和成果无法应用于大众生活。在我看来,积极心理学就是连接“象牙塔”和“主干道”的桥梁,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与精准性,同时也具备激励运动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和乐趣。当然,这也正是本书的主旨。
我们知道,大部分自我激励类书籍都具有“承诺多,实效少”的通病,因为它们缺乏实证的科学性检验;与之相反,学术期刊中的观点和成果,从产生一个想法到得出科学的结论,都要经过严格的实验过程和科学考证。研究者很少夸大其词、轻易承诺,可他们一旦依据科学结论做出承诺,往往都能实现。
正因为积极心理学是连接学术成果与日常生活的桥梁,所以积极心理学家所提供的方法(无论是在书中、讲座中提供的,还是在网络上提供的),有时候可能跟那些激励大师的建议听起来很像,简单易行,但是这种简单易行与自我激励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曾说:“对于无知的简单,我不屑一顾;而对于超越复杂后的简单,我全力以赴。”霍姆斯所看重的简单,是经过探索和研究、深入思考与仔细验证而得出的本质性结论,而不是那些无根据的通俗说法,或凭空猜测的断言。积极心理学家深入研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和真相,从复杂回归到简单,最终形成可行的观点、实用的理论,以及简单而有效的技巧。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达·芬奇很早以前就已经指出,“至繁归于至简”。
为了找到幸福生活的精髓,积极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一起,投入了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纷繁现象背后简单的实质。本书的部分内容来自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且它们绝对可以帮助你拥有更快乐、更充实的生活。我知道它们是可行的,因为它们已确确实实帮助了我。

如何利用本书?

本书旨在帮助你了解幸福的真相,更重要的是,帮助你过得更幸福。但是,仅通过阅读本书(或其他任何书籍),是无法令你的生活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的。我不相信改变生活这么巨大的工程能有什么捷径。所以,如果想要借由本书来帮助自己,你就必须把它看作一本练习册,练习内容包括反思和行动。
仅仅浏览书籍而不付出努力是不行的,深刻的自我反思必不可少。在整本书中,你会经常看到“反思”(Time-In),而不是休息(Time-Out)。这些有引导性的问题,是给每个人一个机会、一个提醒,让读者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去反思、消化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并进行自我探索。如果没有这些“反思”,那么大部分内容都会因为太抽象而很容易被我们忘记。
除了“反思”,每一篇结尾还有很多练习,目的是引发大家在更深层次上进行思考和行动,将所学的内容应用于日常生活。在所有练习中,有些可能会让你更有共鸣,有一些则不会,比如你可能觉得写日志比冥想更容易。你可以先从感觉比较自然的练习开始,在熟练了之后,再进行其他练习。迄今为止,这些练习是我发现的最有效的心理学方法。你为这些练习投入的时间越多,你越能从中受益。这些练习看似简单,却十分有效,确实可以帮助你过上更开心、更充实的生活。
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有 5 章,介绍了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
生活的重要组成因素。第二篇(第 6 章到第 8 章)讨论了如何把这些观点应用到教育、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中。最后一篇则包括了7 个关于幸福的思考,我提出了一些有关幸福本质的思考,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在第 1 章中,我首先回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包括那些促使
我去探究幸福的经历。在第 2 章中,我指出了幸福既非来自眼前欲望的简单满足,又不是将欲望的满足延迟到遥不可及的“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通常看到的幸福模式都是不可行的,譬如只追求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型”,以及放弃当下的快乐、只有未来目标实现的那一刻才能满足的“忙碌奔波型”。因为这两者都不同程度地忽略了人生的两种基本需求,那就是“当前的快乐 + 未来的获益”。
在第 3 章中,我解释了为什么快乐必须同时包含意义和快乐两个因素,既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可以体验当下的喜悦情绪。我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幸福,这是一个高于其他所有目标的总目标。在第 4 章中,我提出幸福才是终极财富,是衡量生命的最高标准,而非金钱或声望。我探讨了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关系,并讨论了为什么有些人在拥有巨额财富、地位和声望之后,却深陷苦痛,甚至精神崩溃。在第 5 章中,我将本书关于目标设定的方法与其他心理学理论加以结合,帮助读者设定自己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让他们既能感受到意义又能享受到乐趣,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变得更加幸福。
在第 6 章中,我开始将第二篇的理论应用在生活中,解析了两种学习模式:溺水模式和性爱模式。探索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不爱上学,并且探讨了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幸福和成功。第 7 章旨在打破一种固有的错误观念,即外在成功会不可避免地以牺牲内在的快乐为代价。对此,我提供了一种定义幸福工作的方法,它能帮我们找到既能感受意义又享受快乐,并且更能发挥优势的幸福工作。第 8 章探讨了幸福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分:爱。我讲了什么是真正无条件的爱与被爱,为什么无条件的爱在幸福关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以及爱对生活其他方面的广泛影响。
在最后一篇的第 9 章“幸福的土壤:仁爱之心”中,我讨论
了与幸福相关的、爱自己和爱他人之间的关系。在第 10 章“幸福的肥料:幸福催化剂”中,我介绍了幸福催化剂的概念,即只需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它们可以提升我们整体的幸福感。在第 11 章“幸福的根:幸福深度”中,我反驳了幸福程度取决于天生条件和早期经历等不可改变的因素的观点。在第 12 章“幸福的阳光:内在的力量”中,我解释了一些心理限制,即我们强加于自己的内在限制,介绍了自我突破的方法,用我们与生俱来的幸福权利克服障碍。在第 13 章“幸福的成长: 心灵的智慧”中,我提供了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内容,我们可以据此反思和寻找问题的终极答案。第 14 章“享受幸福的花朵: 淡定从容”中则指出了一个最普遍的幸福障碍,即时间压力。人们总是企图将越来越多的事情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做完,这让我们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最后一章“幸福至上的原则”专门献给这场“幸福的革命”。我相信,如果大多数人都把真正的幸福作为终极财富,那么我们看到的将不只是普遍的幸福,还有一个和平、仁慈的世界。
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中信出版 | 幸福的方法1+2(套装2册)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