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看三国+地缘看世界+谁在世界中心+哈佛中国史 卜正民 等著 写给大众的简洁 清晰 独特的全新中国通史
¥405.50
运费: | ¥ 5.00-15.00 |
商品详情
书名: 地缘看三国+地缘看世界+谁在世界中心+哈佛中国史
定价: 623.8
ISBN: 978750867419302WDT
作者: [加]卜正民 等,温骏轩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哈佛中国史(套装全6册)》
一部写给大众的简洁、清晰、独特的全新中国通史
哈佛大学出版社社宝
世界知名汉学家卜正民领衔罗威廉、陆威仪、迪特•库恩倾十年之功
萃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界前沿成果
以全球史视野颠覆传统中国史叙事 重写世界中国史
《地缘看三国》
✓地缘政治资深观察者,畅销书《谁在世界中心》《地缘看世界》作者温骏轩,以地缘视角重新审视三国时代,洞悉中华文明的地理脉络,探访传奇人物、故事的地理舞台
✓中国国家地理重磅出品,通过探索三国时代赫赫有名的关城的历史变迁,体会中国历史的变与不变
✓详尽梳理中国各个地区的重要关隘、交通要冲与水系分布,历数许多历史地标的历史沿革,帮助读者洞悉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地缘密码,重新审视众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
✓以汉代行政区划的“十三刺史部”为脉络,以中国的大小水系为线索,详尽解读地缘因素如何造就了古代中国“分久合,合久分”的历史大趋势,揭露历史选择背后的深层考量
✓附赠全彩地图集,67幅原创地图、三维立体地形图,直观还原历史场景,帮助读者更具象地理解数千年前的故事,更好地感悟地理因素与政治决策之间的关系
✓附赠思维导图“地缘解荆州”。为什么关羽大意失荆州会重创蜀汉?为什么刘备一借荆州永不还?为什么曹操会选华容道撤退?赤壁之战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荆州是兵家争之地?……三国近一半的故事都发生在荆州,读懂荆州,就能更深刻地认识三国的历史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
* 附赠中国历代疆域地图拉页 动态呈现中国地缘故事* 80幅原创地图 一次性讲透中国和陆地周边国家地缘局势* * 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正在重塑 扩大陆地影响力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天涯爆帖再结集 《谁在世界中心》续篇
《谁在世界中心(国家地理系列)》
1、天涯论坛1700万点击热帖,超过7万条回复,历时8年创作,近60幅原创手绘地图,全局勾勒中国崛起路线图,是一本了解国际地缘政治的难得的通俗读物。
2、作者温骏轩是天涯论坛国际观察的代表人物,本书以地理环境为切入点,以地图为工具,从地缘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崛起的路线。全书不谈时事热点,却让你秒懂当今国际热点时事
3、豆瓣2017年度社科心里榜单图书
《哈佛中国史(套装全6册)》
《哈佛中国史》六卷本丛书,由汉学家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集结罗威廉、陆威仪和迪特•库恩三位汉学家,萃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中国史研究成果,以全球史视野、多学科知识、倾十年之功写就,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又一套反映西方中国史研究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站在风起云涌的21世纪,从全球史角度重写“世界中国史”,重新思考当下中国。丛书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下至20世纪初清朝终结,分为六个帝国时代——秦汉古典时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国唐朝、宋朝的社会转型、气候变迁影响下元明帝国的兴衰,以及后的大清王朝,进而串起2000年中华文明跌宕起伏的荣辱命运。
《哈佛中国史》丛书专为普通读者而作,语言生动活泼,文风简明精悍,结构精致合理,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是一套给大众读者的简洁、清晰、独特的新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出版后获得很多赞誉,被称为“多卷本中国史的上佳之选”
《地缘看三国》
《地缘看三国: 地理如何影响历史选择》 以汉代“十三刺史部”行政区划为切入点,以中国的山脉水系、地形地貌为线索,从地缘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各地自然环境的优劣长短,解读了三国时代历史脉络的偶然与然,并推而广之、纵横千年,理清中华文明发展延续的地理脉络。作者深入浅出地揭秘了时代英雄、关键决策背后的自然因素,详尽解读地缘因素如何造就了古代中国“分久合,合久分“的历史大趋势。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
深居内陆的蒙古高原,隐藏着哪些影响世界局势的变量?
让人眼花缭乱的中亚地区,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中国西部的高原地带,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如何形成未来世界的“新压力源”?
豆瓣网2017年度社科类十大图书《谁在世界中心》续篇,天涯爆帖《地缘看世界》再结集,视野从海洋回归陆地,系统性解读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过去与未来。
本书分四章,每章围绕一个地理单元展开,分别为蒙古高原、大中亚、青藏高原,以及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搭配79幅原创地图,一次讲透中国和陆地周边国家的地缘局势。
《谁在世界中心(国家地理系列)》
放眼世界,博弈是永恒的主题,但每个时代的大国博弈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天涯论坛国际观察代表人物温骏轩历时8年,以地理环境为切入点,以地图为工具,从地缘视角探讨了中国崛起路线。在地域上,他形象生动地解析了欧洲、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区域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关系;从时间上,他回顾了世界的历史,探讨了文明兴衰、民族兴亡的规律,为我们了解当今世界大国格局和未来国际趋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
《哈佛中国史(套装全6册)》
01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1章 帝国版图
第2章 一个备战中的国家
第3章 矛盾重重的帝国
第4章 帝国的城市
第5章 农村社会
第6章 外部的世界
第7章 宗族
第8章 宗教
第9章 文学
10章 法律
结语
致谢
统治者年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02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1章 南北中国的地理
第2章 世纪大族的兴起
第3章 军事王朝
第4章 城市
第5章 乡村生活
第6章 外部世界
第7章 重新定义的亲属关系
第8章 佛教与道教
第9章 书写
结语
致谢
统治者年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03《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1章 帝国的地理环境
第2章 从开国到内乱
第3章 藩镇与专使
第4章 城市生活
第5章 乡村社会
第6章 外部世界
第7章 宗族关系
第8章 宗教
第9章 写作
结语
致谢
日期和年代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04《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1章 混乱的时代
第2章 模范的统治者
第3章 从改革到衰落
第4章 南宋
第5章 儒释道三教
第6章 教育与科举考试
第7章 人生礼仪
第8章 探索内在和外在世界
第9章 京城的转变
10章 生产领域的变化
11章 货币与赋税
12章 公共领域中的私人生活
结语
致谢
统治者年表
宋代度量单位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05《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1章 龙见
第2章 幅员
第3章 元明“九渊”
第4章 可汗与皇帝
第5章 经济与生态
第6章 家族
第7章 信仰
第8章 物华
第9章 南海
10章 崩溃
结语
致谢
端气温和降雨量的时期(1260—1644年)
元明“九渊”
元明帝王世系年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06《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1章 征服
第2章 治理
第3章 盛清
第4章 社会
第5章 商业
第6章 危机
第7章 叛乱
第8章 中兴
第9章 帝国主义
10章 革命
结语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地缘看三国》
前 言 VII
绪 论 001
一章 大河之北—冀州、并州与幽州 007
一节 冀州的分割与幽、并二州的形成 008
第二节 幽冀与燕赵之地 014
第三节 先天不足的邺城与邯郸 020
第四节 并州与山西高原 028
第五节 河套之地 033
第六节 无法根除的北方威胁 040
第二章 大河之南—兖州、青州 051
一节 济水之谜 052
第二节 河间与黄泛区 059
第三节 何处是兖州 066
第四节 “官渡”与运河 072
第五节 海岱之间 079
第三章 泗淮之地—徐州 087
一节 徐州的基本地理结构 088
第二节 泗淮水系与长江口的变迁 095
第四章 通江达海—扬州 103
一节 “江东”与“江南”的变迁 104
第二节 “守江守淮”背后 109
第三节 吴地与太湖 116
第四节 越人与吴语 122
第五节 山越、浙水和徽州 129
第六节 瓯越与闽越 136
第七节 豫章故郡 144
第八节 吴头楚尾 151
第五章 荆楚之地—荆州 159
一节 云梦泽与江汉平原 160
第二节 南郡与江夏 167
第三节 鄂东南三角区与赤壁 174
第四节 武陵山区与湘西 184
第五节 长沙、湘水以及衡山 194
第六节 湘赣通道 204
第七节 零陵与桂阳 211
第八节 湘桂走廊 217
第九节 南襄之地与“淮源” 223
第六章 天下之中—豫州 233
一节 汝水、颍水与汝南袁氏 234
第二节 涡水与曹魏 240
第七章 京畿之地—司隶 247
一节 司隶的范围与两京的设定 248
第二节 秦岭与渭水 255
第三节 八水绕长安 262
第四节 周原与关中四塞 268
第五节 伊洛盆地与京洛五都 274
第六节 三门峡与函谷关 279
第七节 崤道与洛阳 285
第八节 汉魏洛阳城与洛阳八关 291
第八章 胡马羌笛—凉州 299
一节 陇山左右与祁山的特异性 301
第二节 河首之地与秦人在陇右的扩张 307
第三节 西套平原与宁夏东部翰海 314
第四节 宁夏南部高原与清水河 321
第五节 河湟谷地 327
第六节 金城与河西高原 333
第七节 羌人与赵充国 340
第八节 鹯阴城与“陇右四塞” 347
第九节 焉支走廊 355
第十节 焉南盆地与扁都口 362
第十一节 酒泉、居延海与北大河 369
第十二节 冥泽与“潜行”的疏勒河 376
第十三节 玉门关与敦煌 382
第十四节 武都郡与氐人 389
第九章 秦岭之南—益州 397
一节 汉中与“东三郡” 398
第二节 西出汉中—武兴道与关城道 404
第三节 蜀道与秦南谷地 411
第四节 成都平原与都江堰 419
第五节 川中丘陵与米仓道 426
第六节 犍为郡与“南中”之地 430
第七节 南夷和朱提道 438
第八节 南夷道与青衣江 445
第九节 西夷道与永昌道 452
第十节 重庆、涪陵与荔枝道 459
第十一节 巴盐与三峡 465
第十章 南岭之南—交州 473
一节 烟瘴与岭南山水 474
第二节 南海郡与苍梧郡 480
第三节 合浦郡与郁林郡 487
第四节 南交州与越南 494
第十一章 四夷之地 501
一节 漠南与内蒙古 502
第二节 漠北与“林中百姓” 510
第三节 天山南北 518
第四节 东北亚 527
第五节 雪域高原 536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
前言
一章 蒙古高原
一节 阿尔泰语系游牧集团与蒙古高原
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的扩张
蒙古戈壁与蒙古高原的地理分区
第二节 漠北
色楞格草原
大湖盆地
第三节 漠南
燕北草原
阴山草原
河套
河西走廊
第四节 俄属蒙古高原
唐努乌梁海与阿尔泰诺尔乌梁海
贝加尔湖和外贝加尔地区
第二章 大中亚
一节 大中亚的范围与板块划分
第二节 图兰地缘圈
中亚的地理环境
七河地区
河中地区
沙皇俄国在中亚地区的扩张
谁能影响中亚
第三节 西域地缘圈
塔里木盆地与丝绸之路的开拓
中亚文明的崛起与唐帝国的西扩
故土新归
第四节 伊朗高原地缘圈
伊朗高原的地理环境
伊朗文明的内部结构
波斯文明产生的外部环境
欧亚非大陆的心脏
“帝国坟场”
俾路支斯坦
第五节 高铁视角下的新丝绸之路
欧亚高铁北线
欧亚高铁中线
欧亚高铁南线
第三章 青藏高原
一节 青海与西康
河湟谷地
安多的马
康巴的汉子
第二节 卫藏
羌塘与那曲
念青唐古拉山脉与林芝
“卫藏的菩萨”
藏印之路
第三节 从西藏到克什米尔
谁是真正的克什米尔
阿里高原与小西藏
第四节 天堑与通途
古丝绸之路在克什米尔地区的走向
中巴公路与新藏公路
阿克赛钦与喀喇昆仑走廊
第四章 西伯利亚与东欧平原
一节 西伯利亚的环境
气候与西伯利亚的命运
西伯利亚的地理结构
第二节 俄国的扩张
俄国对西伯利亚的征服与开发
世界第十二大奇迹—西伯利亚铁路
日俄战争与铁路的标准之争
第三节 东欧与草原
欧洲的地缘政治板块划分
东欧平原的水系与“五海通航”
南俄草原
乌拉尔人与基督教之盾
第四节 斯拉夫人
俄罗斯人和他的邻居们
哥萨克
《谁在世界中心(国家地理系列)》
前 言
一章 谁是世界的中心
一节 | 主宰世界的思维
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岛
拥有海洋就拥有世界
发现边缘地区的力量
第二节 | 谁在主宰世界
世界之主的帝王之相
俄国—大陆的征服者
欧盟—世界的发现者
印度—低纬度地区的代言人
中国—世界中心有力的挑战者
美国—“新世界岛”俱乐部的缔造者
大国的后花园
第三节 | 中国如何崛起
新老世界岛之争
中国的崛起路线图
第二章 欧亚大陆一缕阳光:东亚与西太平洋地区
一节 | 东亚的范围
东亚的地缘结构
第二节 | 中央之国
“海中地”与“地中海”
中央之国的地缘博弈
第三节 | 气候与东亚格局
北纬42 度温度线
地缘孤岛
中央之国核心区的气候
第四节 | 农耕民族的扩张
后的耕地
农耕民族的禁区
第五节 | 东亚的岛屿
日本征服外岛的历史
日本的极梦想
琉球群岛
离开日本的日子
第六节 | 台湾岛
“海商”与台湾岛
台湾岛地缘文化的形成
台湾岛的地缘定位
第七节 | 东亚核心圈
东亚核心圈的概念形成
东亚核心圈的框架模式
第八节 | 美国与西太平洋
两条岛链
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布局
APEC 背后的地缘博弈
第三章 连接三洲两洋之地:东南亚与南海部分
一节 | 中南半岛的地缘结构
中南半岛的地理范围
三级地形
中南半岛的国家与民族
河流与中南半岛的文明进程
殖民时代的遗产
第二节 | 缅甸
缅甸的地缘结构
掸邦与金三角
克钦邦与南方丝绸之路
史迪威公路与缅甸的地缘政治价值
第三节 | 越南与印度支那
越南的地缘扩张
印度支那之争
越南战争
第四节 | 泰国
平衡是一种技巧
克拉地峡
中国与泰国的地缘关系
第五节 | 大航海时代之前的南洋群岛
南洋群岛的地缘结构
印度文明与华夏文明在南洋群岛的竞争
伊斯兰文明在南洋群岛的扩张
第六节 殖民时期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与教皇子午线
麦哲伦与菲律宾
商本主义者—荷兰
大英帝国的地缘战略
第七节 | 华夏文明与南洋群岛
“下南洋”现象的地缘背景
华人对“南洋群岛”地缘政治的影响
第八节 | 文莱、巴厘岛以及东帝汶
文莱的选择
巴厘岛—不仅仅是度假天堂
东帝汶—大国的“新战场”
第九节 | 中国南海
九段线
南海岛礁的五方格局与北纬12 度线
门罗南海
南海的咽喉—马六甲海峡
备选方案—印尼通道
第四章 南亚与印度洋部分
一节 | 南亚次大陆
南亚的地缘结构
印度文明的外部压力
印度文明的特点
巴基斯坦
旁遮普与锡克教
孟加拉国
第二节 | 龙与象的较量
安达曼- 尼科巴群岛
第三节 | 印度洋与中国的南海战略
美国在印度洋的存在
送给印度的“珍珠链”
取代马六甲的安全陆上通道
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布局
第五章 俄罗斯与北冰洋部分
一节 | 俄国在东亚的存在
俄国与日本海
豪猪取暖
第二节 | 北冰洋
温室效应与北冰洋的新生
俄罗斯的希望—北冰洋航线
北冰洋开发对中国的影响
后 记 | 暗战时代
[加]卜正民 等,著,卜正民(Timothy Brook),加拿大知名汉学家。曾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校教授,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历史教授。卜正民还是美国明史学会(Society of Ming Studies)半年期刊《明史研究》(Ming Studies)编委会成员。自2008年起,卜正民成为哈佛大学六卷本《哈佛中国史》的主编。卜正民曾于1975年秋进入复旦大学,师从文学批评史学者李庆甲教授学习中国古代文学。1977年曾在李约瑟的安排下参与《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七分册的编写。 卜正民著述颇丰且获受好评。
温骏轩,网帖笔名“鄙视抢沙发的”,生于20 世纪70 年代,法律专业出身,长于分析、解读国际局势和地缘关系。其2009 年7 月在天涯论坛“国际观察”板块开设的《地缘看世界》一帖,有理论,有资料,有地图,有分析,广受读者关注,点击量超过2300 万,回复超过11 万条。
2017 年,出版《谁在世界中心》,入选豆瓣网年度十大社科类图书。
2021 年,出版《地缘看世界》,广受地理爱好者好评。
- 中信书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美好的思想和生活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