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民国人物过眼录》
—
杨奎松 著
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第1版
2013年12月第1次印刷
ISBN:9787220090240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定价:58元
《民国人物过眼录》
民国人物,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各种书籍也层出不穷。
然而,本书是一本迥异于其他民国历史的书籍。作者杨奎松是著名的近代史学者,他对于国共两党档案的了解,在同辈学者中几乎罕有其匹。
书中记录了他在阅读、研究的过程中看到的一些著名人物不为人知的往事,有的让人吃惊,有的则会颠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
◎以多种研究方式来描摹更真实的历史:
书中既有读史札记,也有主题研究,既有演讲整理,又有历史演绎,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拨开历史迷雾,廓清事件、人物的本来面貌,看到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以详尽的史料还原历史人物的原貌,以动态性视角呈现历史事件:本书写作运用大量的史料尽量还原历史人物在当时当下环境中发生的掌故,并用动态发展角度来看待历史人物如何做出改变历史的决定。这些稍有异于主流说法的历史剖析给我们读书读史都带来更多的公正机会。
在研究上,作者读史料用力更深,名为过眼录,实有把它变为铁案录的自信。
为此先知书店诚荐本书,欢迎读者下单购买!
◎
◎ 杨奎松写史,严谨而又独出己见。
◎ 既有演讲、又有历史纪实,读来比传统历史作品
更多了一些趣味性。
◎ 斯大林一度考虑不再派代表前往中国,是因为1927年12月中共广州暴动失败后,中苏关系破裂,俄国人在中国的活动变得十分困难。同时,前此派往中国的历任代表,也已经被事实证明犯过许多严重的错误,不能起到代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作用。
◎ 由于蒋介石这时只想局部解决卢沟桥事件,不想引发大战,因此,他深知言论行动的拿捏分寸非常关键。而他对发布此一强硬谈话的后果实无把握,内心里不免惴惴不安。
◎ 在另一方面,毛泽东与蒋介石的不同之处,也会极大地影响到两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比如,在性格方面,毛泽东是很外向的,而蒋介石则比较拘谨。

杨奎松,历史学家,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的研究。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紫江特聘教授。
主要著作有:《“中间地带”的革命》《西安事变新探》《读史求实:中国近代史读史札记》《民国人物过眼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忍不住的“关怀”》《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等。
华人洋事
瞿秋白与共产国际
蒋介石、张学良与中东路事件
洋人华事
牛兰事件及共产国际在华秘密组织
苏联大使罗申的秘密使命
联苏秘闻
孙中山的西北军事计划及其夭折
抗战前夕陈立夫赴苏秘密使命失败及原因
抗日秘辛
蒋介石与1936年绥远抗战
蒋介石与中国抗战之开启
党人内争
向忠发是怎样一个总书记?
张学良反蒋问题之探讨
论张学良与西安事变之解决
读史札记
蒋经国莫斯科历险记
王明上台记
宋庆龄何时加入共产党?
人物纵谈
蒋介石与民国外交
与蒋介石的比较研究
历史纪实
李、白反蒋和共的密谋
美国驻沈阳总领事瓦尔德事件始末
后 记


【 欲知今日中国向何处去,必知革命中国从何处来】
《革命:杨奎松作品集》
《革命》囊括杨奎松教授研究中国现代革命的四本经典著作,精装套封配以珍贵插图。作者精心校订文字,并撰写长篇新序。
在这套集子中辑录的四种专著,围绕的都是一个核心问题,即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革命。
《“中间地带”的革命》和《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着重讨论的是中共革命的国际背景。前者侧重于宏观线索的梳理与解读,后者侧重于说明毛泽东人在其中的经历与作用。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gong》和《西安事变新探》其他两本着重讨论的是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大陆近三十年分分合合及胜负较量的问题。前者侧重于国民党与共产党关系总体变化的解读,后者侧重于国共关系史中影响重大的事件说明。
近代史上,最引人瞩目的,恐怕就是中国以弱胜强了吧。在其背后,一股重要力量被长期忽视!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最初在嘉兴南湖只有几十名党员;四一二事变中,被国民党杀害5000多人;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时的30万人,到长征结束抵达陕北时仅剩1万多;即使是国共内战初期,也是长期处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当中......可见,从诞生到内战初期,中共一直处于弱势,以弱胜强的背后,一定有一股极为重要的力量被我们长期忽视。
国内中关于国现代史的著作很多,但由于各种原因,视野独特,观点新颖的书却很少,那些千篇一律的“革命”叙事,很少能看清中共成功的真正原因......
然而,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我们只要深入探究一步,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连串问号:
疑问一:国民党北伐的成功与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背后,离不开苏联的枪炮弹药,但是为什么蒋介石却在1927年发动了四一二事变与苏联决裂?真的是被英美资本收买了吗?
疑问二: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能够化险为夷的决定性力量,到底是谁?
疑问三:为何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国共内战就突然爆发?到底谁该为内战负责?
疑问四: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之后,中苏为何交恶?真的是因为苏联走了所谓的修正主义路线吗?
......
看清事实真相,纠正错误史观,正视中国走到今天的路径所在,我们需要一部三观正、有分量、敢于讲真话的作品,重新挖掘被掩埋的真相。
杨奎松老师在八十年代利用档案短暂开放的时机,在中央档案馆枯坐冷板凳多年,收集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以一位历史学家的良知,立志重写被迷雾扭曲的中国现代史,最终他完成了《中间地带的革命》、《西安事变新探》、《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和《国民党的联共与反gong》这一整套“革命”丛书,并成为研究中国现代史永远无法绕开的重要著作。书中的历史事实,颠覆认知又合情合理,让今天的我们恍然大悟,又深感叹息。
台湾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陈永发和哈佛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裴宜理:“革命”四书是一套能直面中国革命逻辑的佳作。
丁东:杨奎松的这部书是传世之作。
本书在装帧设计上,选用最好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质感布面书脊,烫银字体,呈现特有的光泽和效果,内文纸张是特为本书研制的75克纯纸,阅读与珍藏皆宜。
- 先知书店
-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