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上海教育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认证
经营中小学教材、教辅及教师教育理论等其他图书。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我的教育故事 于永正

34.86 限时折扣 原价:¥49.80
运费: ¥ 0.00-26.00
库存: 1000 件
我的教育故事 于永正 商品图0
我的教育故事 于永正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作者简介

于永正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出版《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学》《于永正教育文集》等。2017年12月9日,因病去世。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大马路小学教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生命的最后半年,根据自己的教育经历撰写的30篇教育故事,以及2014年以来在报刊上陆续发表的20余篇教育随笔。这些文章围绕教育教学展开,短小精悍、亲切质朴、娓娓道来,展现了一位教育者对教育、对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热爱,以及一位老人坦然面对生死、笑对人生的大爱与大智慧,予人启迪,让人泪下。

【编辑推荐】

    如果没有故事,教育就缺了些滋味;如果没有爱,教育就只剩空虚;如果没有时光的沉淀,教育就难免青涩、虚浮。

    所幸,我们有于永正老师这样将一生的爱奉献给孩子的老师,

    所幸,我们有于永正先生这样将人生的智慧凝注于教育的智者。

    本书穿越时空,于一段段教育往事的追忆中,发现教育的细节和乐趣;在于老师渐行渐远的背影中,体会老一辈教育者的情怀和担当。

    本书篇目短小、含蕴丰厚,朗朗上口、乐趣无穷,令人读来有拨云见日之感,适合于中小学教师及广大教育研究者阅读。

【目录】

辑一  我的教育故事

1.“儿童,往往因错误而美丽”

2. 故事中的故事

3. 洗头

4. 对话,一扇窥见自己和学生的窗口

5. 随机应变

6. 放学路上

7. 字的故事

8. 想念贝贝

9.“老班长”

10. 他脸上终于有了阳光

11. 规矩

12. 不让地里长草,就种上庄稼

13. 钓鱼的故事

14. 游泳

15.“军营一日”故事集锦

16. 大余乡中心小学纪行

17. 一句话的事

18. 粉笔头的故事

19. 家访的故事

20. 中庸的智慧

21. 雪中送炭

22. 红领巾的故事

23. 象牙筷子

24.“多看美的东西”(一) ——赏菊的故事

25.“多看美的东西”(二) ——春游的故事

26. 艺术求变

27.《望月》的教育故事

28.“猜猜,我会说什么”——游戏化的语文教学故事之一

29.“看谁写的和老师一样”——游戏化的语文教学故事之二

30. 说话算话

辑二 “我就是语文”

1.“我就是语文”

2. 我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

——读绘本故事《猪八戒吃西瓜》想到的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品质”

4. 从贾老师的“神机妙算”说起

5. 精彩,历久弥新

6. 教学,呼唤“实打实”

7. 教学,呼唤“手把手”

8. 教儿童学语文,靠的是“示范”

9. 板书之我见

10. 努力,从写好一个字开始

11. 识字教学的起点不是零

12. 学校的名片

13. 旧话不旧

14.“打赌”

15. 由“教过了”想到的

16. 语文教学“九字诀”

17. 也谈“语言积累”

18. 重在“转化”

19. 素质教育,其实是教师素质的教育

辑三  我的小学老师

辑四  病中“吟”

后记  让生命在文字里延续(于然)

【精彩书摘】

他脸上终于有了阳光

这是学生升入二年级的第一节说写课。学生见了我很高兴,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一位陌生的小男孩儿坐在教室正中的第三排。他的脸庞红扑扑的,一双不大的眼睛怯怯地看着我。一旦与我的目光相碰,他就把视线移开了。上课前,班主任对我说,他叫庆涛,因学习成绩不好,又好打架,所以留级到我们班来了。留级,是对学生心理的一种无情摧残。不知何时起,学生开始称留级生为“留级鬼”。留级而成为“鬼”,就更无颜面可言了。我想,我要尽快帮他消除自卑,摆脱孤独,树立信心,融入新的集体。

我走到他跟前,俯下身子问:“你认识我吗?”

他回答的声音很轻、很细:“认识。”

“我叫什么?”

他摇摇头。

我说:“我叫于永正,是教二年级一班说话和作文的老师。这个班,我已经教过一年了。”

说完,我转身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了我的名字。

“我想知道你叫什么名字,能告诉我吗?”

我努力听了两遍,才听清他说的是“庆涛”,于是转身在黑板写上了他的名字,与我的名字并列。然后,我在两个名字之间,画了两只紧握着的手,说:“看,我们俩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了,从此,咱们就是好朋友了!”

全班小朋友热烈鼓掌。庆涛笑了,面颊泛起了红晕。

我对全班小朋友说:“新朋友来了,总要欢迎一下。想一想,你打算对庆涛说什么。想好了,咱们说给庆涛听。”

我把庆涛请到讲台上。

小朋友们个个争先恐后地说着,庆涛聚精会神地听着。

能说会道的夏乐天说得最真切、动情:“庆涛同学,对不起,你来到我们班已经好几天了,可是我没理过你,都是我不好。于老师是你的好朋友,我也是你的好朋友。今后,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一定会帮助你!欢迎你!”

最后,我请庆涛说几句,他想了半天,说了两个字:“谢谢!”

“还想说什么?”

他脸红红的,憋了一会儿,还是两个字:“谢谢!”

第一节是口语交际课,第二节则是书面语交际课——先写《欢迎新朋友》,写完再读给庆涛听。

我对小朋友们说:“这篇作文写两段就行了,先写庆涛的外貌,这个你们都会,再写几位——也就两三位吧——同学的发言。大家说,庆涛是男生还是女生?没扎小辫儿,没穿裙子,显然是男生。写外貌要求不高,只要不把庆涛写成女生就行了。”

在笑声中,小朋友们动手写起来。

我给庆涛出的作文题则是“自我介绍”。我对他说,把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喜欢玩儿什么或者喜欢什么活动告诉大家就行了,这就是你的《自我介绍》。在我的帮助下,他的《自我介绍》很快写好了。

写完之后,我先叫庆涛读他的《自我介绍》,再请同学们读各自写的《欢迎新朋友》。

课堂气氛轻松而热烈。庆涛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课间,我和庆涛一起说话,小朋友们立刻就围过来和他交谈;我和庆涛在乒乓球台上掰手腕,小朋友们立刻就拥上来和他掰手腕。

老师亲近“学困生”,学生就亲近“学困生”;老师尊重弱者,学生就尊重弱者。

渐渐地,庆涛脸上有了阳光。

一个月后,等到庆涛已经融入二年级一班这个新集体,小朋友们跟他也熟悉了,我又上了两节“学会赞美”的说写课。

我对小朋友们说:“人人都需要赞美,因而我们要学会赞美。赞美有两种,一种是简单赞美,只用一两句话,甚至一个词就行了;一种是具体赞美,要简要地把赞美的理由说出来,也就是说要说出事例。庆涛和我们已经相处一个月了,大家一定发现了他许多值得我们赞美的地方、值得赞美的事。咱们先对他来个‘简单赞美’,就是用一两句话,或者一个词来赞美他一下,然后再‘具体赞美’,也就是用事例来赞美。大家想好了再说。”

不少老师看过我的“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的口语交际课例,杨再隋教授非常喜欢这个课例,说它是“口语交际的经典”。这节课就是1986年春天,我在这个班上的。那时,这个班的小朋友才读一年级(第二学期)。到了二年级,他们更加能说会道了。

小朋友们对庆涛的赞美非常精彩,用“口吐莲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庆涛也很争气,一个月来的表现确实不错。

他的同桌魏荣的赞美最具体:“庆涛同学是个肯帮助别人的同学。有次上课,我找不着橡皮了,他立刻送我一块儿新的大象牌橡皮;庆涛是个虚心接受意见的同学,有时他上课走神儿了,我一提醒他,他立刻坐好,专心听讲;庆涛还很讲卫生,一发现地上有垃圾,就会主动捡起来。”

真是应了刘勰说的一句话:“情动而辞发。”

口头赞美完了,就写;写完了,再读,再转化为口头赞美。

庆涛开心地笑了。他脸上越来越阳光了。

一年多下来,他的性格变得开朗了,也能和同学们沟通了。他再也没和任何人打过架,因为在这个集体里,他学会了尊重。尽管他很努力,但学习成绩还是平平。对他来说,消灭了不及格已经是伟大胜利了。分数真的不重要,分数不等于本领,更不能和人品画等号。毕业后,这个班的几次同学聚会都是庆涛发起的,这便是很好的证明。真的,让学生成为一个“人”,比分数更重要。

 

一年秋季,我接了五年级的一个班。前任班主任告诉我,这些孩子活泼、聪明,多数孩子学习不错,但有些男孩儿相当顽皮,有几个“愣头青”很难管教。我问是谁,这位班主任一副天机不可泄漏的模样,说:“你自己去观察吧!”

第一节课上课铃一落,我面带微笑,健步走进教室。一切按常规程序走:班长喊“起立”,师生互相问好。可就在班长刚说“坐下”时,最后一排一位大个儿男生身子向后一仰,哗啦一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全班同学循声一齐向后排张望。我问怎么回事,只见大个儿男生爬起来,指着他的同桌说:“我站起来后,他趁机把凳子挪开,我坐了个空,倒在地上了。”

他的同桌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窃笑。我走到他跟前,说:“我知道你姓甚名谁。你姓‘愣’,叫‘愣头青’。你的前任班主任对我说过,咱们班有几个‘愣头青’,你肯定是其中之一。你果然够愣的,是不是全班第一愣?”

班里有几个人忍不住笑了,显然赞同我的说法。

他说:“我叫武维,不叫愣头青,老师不能给学生起外号。”

我严肃起来:“你能让同学摔个屁股蹲儿,我难道不能给你起外号?这是强盗的逻辑呀!况且,我是根据你的表现起的外号,不是凭空捏造。你是故意伤害同学!如果这位同学摔出问题来,你的行为就是犯罪——故意伤害罪!”

他不再说话,全班很静。

我继续说:“开学第一节课,你居然送给老师这样一份‘见面礼’!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送你一份‘见面礼’——鉴于你不尊重同学,无故伤害同学,按学校有关规定,你必须到教室外面罚站20分钟!”

他岿然不动。

我又说:“要不,向同桌道歉,二者由你选择。”

他立刻选择了道歉。

“你浪费了全班同学5分钟的宝贵时间,按学校有关规定,你必须停课半天,或者写出书面检查。”

他立刻选择了写检查。

我简单做了自我介绍,便抓紧时间上课。课上得很简洁,20分钟朗读,15分钟写字——最后只剩15分钟了。我的朗读让学生的心一下子静了下来,直到我读完了,学生们还久久地望着我。说“久久”是夸张,其实也就三四秒钟吧。接下来写字。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写字簿。只见武维在封皮上歪歪斜斜地写着自己的名字。虽然只有两个字,却都写出了格,没有一点规矩。

我灵机一动,说:“我今天先教大家写课文里没有的两个字——武维。”我边说边在黑板上用楷书写了“武维”两个大字。学生们发出了赞叹声。我指着“武”字说:“‘武’字当中要写得紧凑,斜钩要写得舒展而有弹性,起笔高一点,收笔低一点。这样写才好看,才威武,才叫规矩。请每人在写字簿上写一遍。如果自己不满意,就再写一遍。”

武维竟一连写了四遍,最后两个字写得已经像模像样了。接着,我又依此类推讲了“式、或、戎、戒”等书写要求相同的一些字的写法。

我又指着“维”字说:“‘维’字最要注意的是右边的‘隹’。‘隹’的第二笔——竖,一定要写长。”我边说边书写了一个“维”字。

我把目光落在武维身上:“武维同学,你知道‘隹’是什么意思吗?它指的是什么?”他摇头。我说:“‘隹’是短尾巴的鸟,如雁、雕、雀等(我边说边板书)。它们虽然尾巴短,但是毕竟有尾巴呀。因此,‘隹’的第二笔——竖,一定要写长。写‘准、淮、谁、唯、滩、惟’等字都要注意这一点(我依旧边说边板书)。这也是我们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学生又兴致勃勃地练写“维”字。武维和另外几个同学还随手写了‘准、淮、谁’等字。我高高举起武维写的字,在教室里走了一圈儿让大家看。我说:“这就是规规矩矩地写字。做什么事都得讲规矩。”

写生字时,我把五个生字写在黑板上,但只指导了一个字——敛。重点指导怎样写反文。我告诉学生:一、反文的第一笔——撇,起笔要高,第二笔——横起笔要低,在撇的下方起笔;二、第三笔——撇,要带点弧度(向右鼓一点),不要写得太长;三、最后一笔——捺,要先轻后重,要有“脚”,脚要写得稍大点。

教学生不会的,讲学生不懂的,学生没有不爱听的。学生一旦“恍然大悟”,你不让他写他也要写,你不让他念他也要念,你不让他做他也要做。也可以说,这是我的全部教学技巧——吃透学情,把握好教材,教学生不会的,讲学生不懂的。

我班学生的写字兴趣,是被我的示范、点拨激发出来的,是在他们不断练习并取得进步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巩固的。一定让学生动嘴、动手,这也是我经常举行写字比赛、朗读比赛、作文比赛和书法展览的原因。比赛是兴奋剂,也是催化剂。

字无百日功。一个学期下来,武维的字写得较为规矩了,人也变得较为规矩了。在庆元旦书法比赛中,他获得了二等奖,得到了一张奖状和我奖励的一本书。我在奖励给他的书的扉页上用楷书写道:规规矩矩地写字,规规矩矩地做人,与武维同学共勉。

他捧着我奖给他的书,说:“于老师,开学报到时,听别的同学说你很厉害,我想试试你有多厉害,所以我就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做了一件蠢事。”

我笑问:“你这一试探,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呀?”

“你果然厉害!虽然你没发火,没训斥我,但我服气。你写字厉害,朗读厉害,讲课厉害,教学方法厉害!同学们都说你好厉害!”

我哈哈大笑:“哪有那么厉害!今天,我也向你‘道’一个迟到的‘歉’——开学第一节课,我不该给你起外号,说你姓‘愣’,叫‘愣头青’。老师给同学起外号,也叫不守规矩。”

武维也笑了,他像个小姑娘似的,一只手挽起了我的胳膊。

愣小子的心,竟也柔软了。

这是太极拳给我的启示——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上海教育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上海教育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经营中小学教材、教辅及教师教育理论等其他图书。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我的教育故事 于永正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seph_1958
上海教育出版社旗舰店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