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先知书店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68.00 - 633.00
运费: ¥ 9.00-35.00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图0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图1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图2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图3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图4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图5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图6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图7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缩略图0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缩略图1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缩略图2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缩略图3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缩略图4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缩略图5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缩略图6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商品缩略图7

商品详情

《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福山 著

刘芳 译

出版:中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ISBN:9787500166863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定价:68元


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在本书中,福山沿着三十年前《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文开启的思考路径,围绕当今的身份政治为政治秩序带来的威胁,阐述了何为身份,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它导致的政治撕裂。作者从观念史和政治史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溯源苏格拉底灵魂三要素的希腊哲学传统,历数卢梭、斯密、赫尔德、黑格尔等思想家有关尊严的观念,漫谈民族主义、宗教和西方左右翼的消长兴衰,纵论阿拉伯之春、反移民浪潮和民粹主义兴起等当代政治议题,比较身份政治表现于世界各地的异同。他提出,身份不是当代政治催生的新鲜事物,它扎根于人类灵魂中的激情、对尊严的渴求与个体的生活体验,随着经济现代化与社会的快速变革而兴起,取代旧的社群形式,成为人们赖以争取承认的方式;它不是恒定之物,也并非必定导致社会的分裂。


◎福山新作:直击欧美民粹浪潮等诸多现象,从身份政治的角度考察国际政治形势

本书是《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作者弗朗西斯·福山新近出版的作品。作者紧跟阿拉伯之春、特朗普执政、叙利亚危机等近年的国际事件,从“身份政治”这个关键的角度切入,解析形势变化的动因和理路。

◎经典的福山式广阔视角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聊到本·拉登 追溯 “身份”的哲学和政治根源

作者从哲学、政治学和现实政治三个维度解析了“身份”的诞生源头,既涵盖了欧美民粹浪潮、威权兴起、宗教纷争等政治动向,又深入挖掘古希腊和启蒙时代的哲学思想,由表及里地解析“身份”的诞生之源。

◎阅读福山的推荐之选 帮助读者反思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身份”问题

本书关注的“身份”议题既直指时政之要,又紧贴普通人的生活,涉及的民族、性别、阶级等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身份”问题,且篇幅短小精悍,不似福山的前作那般遥远厚重,因而可谓初读福山的不二之选。

◎刘瑜教授长文导读推荐 结合国际政治时事剖析身份政治的好与坏

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刘瑜万字导读,结合阿富汗塔利班等近期热点新闻,总括本书梗概,指点思考身份政治的迷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福山的写作宗旨和思想魅力。

一位政治学家和一位哲学家走进一家酒吧,里面的人正围绕身份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哲学家大喊道:“别吵吵了!你们争吵的身份都是假的!”而政治学家则说:“不对,他们争吵的身份不假,他们只是认错了自己的身份。”这位政治学家就是弗朗西斯·福山。

——《纽约时报》

三十年前,福山写了一篇文章《历史的终结?》,此后总有没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跑来批评他。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时过境迁,他的观点却从未改变过,虽然他承认,他的观点有值得修正的部分,尤其是政治秩序面临着衰败的威胁。《身份政治》这本书,正是他为了评估这种威胁而写的新作品。

——《泰晤士报》


◎“身份政治”(或者说“认同政治”)的崛起,是后冷战时代的新现象,令很多人措手不及。此前,政治斗争的主线是“左右之争”。1989年苏东阵营解体,宣告冷战的结束,人们似乎有理由欢庆一个“理性时代”的到来。也正是在这个时刻,福山写下了的《历史的终结与后的人》(后文简称为《历史的终结》)。在其乐观主义的论述中,历史正在走向终结—这当然不是说制度竞争已经消失,而是指制度竞争背后的观念竞争正在消失—全世界所有的制度都声称自己是民主制度,这一话语策略本身,正是这一观念竞争终结的表现。。

然而,此后,历史并没有终结,它只是切换了一个跑道而已—确切地说,政治斗争的主线从意识形态上的“左右”变成了身份认同上的“族群”。有时候,这种高涨的族群意识体现为民族主义或种族认同,有时候则体现为宗教情感,还有时候体现为性别或性取向意识,等等。人们惊异地发现,即使摆脱了意识形态教条,人类社会也并没有走向一种普遍的理性主义,而是陷入了一种碎片化的、易燃易爆的“新部落主义”。


只有理解了这种“新部落主义”,才能理解上述“非理性”的政治现象。尽管穆斯林后裔在欧洲衣食无忧,但或许是由于“边缘身份”所产生的怨恨,或许是西方原子化生活方式带来的失落,其中一些极端分子试图寻找“更温暖的集体”、加入 “更宏大的斗争”,而“伊斯兰国”恰恰以其狂热的团体性和清晰的意义感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去处。同样,就美国的许多蓝领工人而言,尽管他们更可能从民主党的政策上获利,但是大量移民对其文化认同的威胁,以及某些进步主义话语对他们的妖魔化(“白人垃圾”),使其宁愿倒向共和党来捍卫其身份认同。

显然,体现后冷战时代“新部落主义”兴起的,不仅仅是上述两个现象。放眼望去,无数国家的族群冲突都在死灰复燃。在印度,国大党独大时期的政治世俗主义日渐受到挑战,印度人民党所煽动的印度教认同重新点燃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在印度尼西亚,“各大宗教平等原则”逐渐被侵蚀,宗教保守派向司法系统施压,使印度尼西亚的宗教信仰环境变得更加逼仄;在南非,曼德拉和德克勒克所达成的妥协曾经是种族和解的传奇,但是近年,逆向种族主义政党不但开始壮大,也推动了非国大政府的民粹化趋势……总之,似乎各国民众都从一场“理性的昏迷”中苏醒,重新拥抱自身的族群身份,甚至将其开发为一种政治武器。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研究员,此前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兰德公司研究员。著有《历史的终结与后的人》《信任》《政治秩序的起源》等。曾三次入选《外交政策》“百大思想家”。

导读 一个及所有“我们”/刘瑜

前言

章 尊严的政治

第二章 灵魂的第三部分

第三章 内在和外在

第四章 从尊严到民主

第五章 尊严的革命

第六章 表现型个人主义

第七章 民族主义与宗教

第八章 错误的地址

第九章 看不见的人

第十章 尊严的民主化

第十一章 从身份到种种身份

第十二章 我们人民

第十三章 人民的故事

第十四章 该做什么?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点击上图获取 ▴

看见世界,看见自己


理想国译丛-M系列精选套装(19册)



以他山之石为镜

照认今日中国

理想国译丛又称M系列,书封都有一个大大的 M 字,取自英文 Mirror 的首字母,意涵明了:以他山之石为镜,照认今日之中国。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这四位译丛最初的主编在丛书首发时坦言,推出这套译丛就是希望大家更了解外面的世界,并通过对外界的了解而促进对自己国家在历史和世界中位置的了解。虽然论述多艰涩、年代多久远,但这套书既是做给年轻人的,也在致敬上一代、上上代迫切地想要睁眼看世界的年轻人们。

M选择标准

第一个关键词是点亮。理想国译丛目的并不是为了治疗人们社会或文化中的病症,也不是为了说教,而是想继续做些启蒙的工作,点亮人们的精神生活。

第二个关键词是转型。译丛虽然讲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是也有人们的关怀,关注的是其他处于转型期国家的历史或生活史,并不直接指向人们未来向何处去的话题。中国在变化,世界其他国家也在变化;其他国家的命运,就像中国的另一种命运,有重叠又有不同。中国的转型与世界的变化之间,便有这样一种互相参照的关系。

第三个关键词是他人经验。理想国译丛并不想告诉人们多少高深的理论,而是传递他人的经验。


先知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先知书店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