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十四五”规划教材)
作者:张雷声
书号:329352
定价:¥54 元
字数:308 千字
印次:5-1
开本:异16
出版时间:2024-07-10
ISBN:978-7-300-32935-2
包装:平
内容提要:
本书第五版被纳入中国人民大学“十四五”规划教材,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四版)的基础上,根据党的二十大的新精神,根据党的创新理论的新要求,根据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修订而成。本书一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另一方面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具有知识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内容全面的特点。
作者简介:
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入选教育部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全国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 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著有《寻求独立、平等与发展: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及其历史走向》《经济建设与全面小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等,发表论文300多篇。
目录:
导 论
0.1 研究对象
0.2 研究任务
0.3 研究方法
0.4 理论品质
第1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1 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
1.2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3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1.4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2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2.1 商品
2.2 货币
2.3 价值规律
2.4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3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割
3.1 货币转化为资本
3.2 剩余价值的生产
3.3 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3.4 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
3.5 剩余价值的分割
第4章 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
4.1 资本循环
4.2 资本周转
4.3 社会资本再生产
4.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5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5.1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
5.2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5.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4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6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6.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2 社会主义混合所有制经济
6.3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原则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7.1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7.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3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原则
第8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1 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8.2 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第9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9.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9.2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9.3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第10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与战略
10.1 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
10.2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0.3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第11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运行
11.1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
11.2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
1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12.1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
12.2 发达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12.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12.4 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13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13.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对外开放
13.2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13.3 经济全球化新态势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版后记
二版后记
三版后记
四版后记
五版后记
在线试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揭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及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一定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一门随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因为: (1)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2)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物质资料生产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人的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脑力劳动的作用日益重要,体力劳动的形式也会发生改变。
第二,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
工具。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资料的质与量都在不断发展,范围在不断扩大,使用效能也在不断提高。
第三,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未经人的加工但已被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如地下埋藏的煤层和矿石、原始森林的树木、天然水域中的鱼类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的物质资料,即原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越来越多的自然物被作为劳动对象,而且新的原材料也不断出现和日益增多,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上述三个基本要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的能动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过程就是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
-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