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黄面志 第八卷 Yellow Book Vol.8
书号:978-7-5675-6278-3/I.1669
作者:[美]亨利·哈兰(Henry Harland)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定价:380.00元
《黄面志》一书,美国小说家、编辑哈兰(Henry Harland,1861-1905,)编选。是文学季刊的合印本。原以“黄色年代”为名,自1884年4月创刊到1887年春停刊,共13期。它引领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坛风潮,包含宽广的文化和艺术体裁:诗歌、短片小说、随笔、插图、画像和画作复件。著名英国画家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872-1898)为其创作了若干期封面。
原版《黄面志》实拍
(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
“黄面志”作家群的影响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坛上道德主义与形式主义的风气一度十分盛行,但是至十九世纪末,随着一批文学新人的出现,道德主义与形式主义在英国文坛一统天下的局面终被打破,而这批文学新人,就是被郁达夫赞誉为“继承法国思想(French ideals)”,发扬凯儿脱气质(Celtic temperament),在英国文坛上“独霸一方的,焕发异彩”的“黄面志”作家群。“黄面志”作家群是指十九世纪末英国文坛上曾经群集于《黄面志》杂志周围的一群青年作家,其核心成员包括John Davidson,Ernest Dowson等人。这些当时的文学新人,后来差不多都成了英国文坛上第一流的名家。在创作倾向上,这一派作家相互之间其实并不尽相同,他们中间有的属于浪漫派,有的属于写实派,有的属于唯美派,但是他们对当时社会已成状态的反抗,尤其是对于英国国民的保守精神的攻击,是取一致的态度的,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共同点,这些作家才走到了一起。
这一群落拓不羁性、情孤傲的“薄命天才”在中国读者一向鲜为人知,作为一个带有世纪末颓废倾向的文学流派,“黄面志”作家群主要以悲观厌世、放浪形骸的人生态度和忧郁苦闷、伤感颓废的创作情调吸引了诸多中国作家读者。最早对“黄面志”这一派作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将其介绍给中国读者的是郁达夫(1896-1945,浙江人,现代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称道森、大卫森等为他所“敬爱的诗人”,他的生活于传作都受到了这一派作家的多重影响,并在1923年写成了专门介绍“黄面志”作家群的长文《集中于〈黄面志〉(The Yellow Book)的人物》,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在国内所见到的介绍“黄面志”作家的最权威的文章。
奥伯利·比亚兹莱
奥伯利·比亚兹莱的影响
《黄面志》把杂志的名气更多地归于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872-1898,英国插图画家和作家),Aubrey Beardsley作为黄面志杂志美编,不遗余力地努力冲击当时社会传统观念,他讥讽当时维多利亚的艺术理想,认为所追求的都是些假正经和虚假不真的艺术,所以他为《黄面志》所创作地艺术作品成为这本“黄面志”杂志最受争议一个部分。
《黄面志》杂志负责人约翰?莱恩希望该杂志能够对当时的人们观念带来一些轻微的改变,他审查比亚兹莱艺术作品不合理的部分,他的本意是要作符合规范的杂志,但是比亚兹莱却是要想通过《黄面志》来冲刷当时人们陈腐的观念,这对《黄面志》风格及其后对文坛产生的影响的起到了关键作用。《黄面志》也改变了人们对于艺术插图与作品内容的之间的关系的观点和看法,当时认为插图是仅仅是用来解释文本内容,但《黄面志》美编比亚兹莱和文编亨利·哈兰极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文章内容和插画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他们应该是完全分开的两个部分,所以《黄面志》杂志在文本内容和插画上做了一个分开。
比亚兹莱的艺术是维多利亚时代“世纪末”式批判风格的代表,虽然他是“颓废派”的领导人之一,也是新艺术运动的革新家,他的艺术被维多利亚社会批判为最不正当和最怪异的艺术之一,比亚兹莱高度符号化和情色化的表达方式受到批判。但王尔德驳斥《黄面志》本质“不黄”,受压抑的维多利亚人感受到比亚兹莱最危险的武器是他深邃的洞察力,在比亚兹莱的艺术中,他们能够看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希望和忧虑。在比亚兹莱的艺术作品中,突出表现了他对当时物质享乐主义的批评,并表现了维多利亚家长制社会结构中的伪善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奥伯利·比亚兹莱插画
鲁迅在《<比亚兹莱画选>小引》中评价:“比亚兹莱的一生犹如他的黑白插画一样,既单纯又传奇,这个仅仅受过2个月正规训练的画家在其短暂的26年的生命中留下大量令人争议的作品。他往往采用大量头发般纤细线条与黑块的奇妙构成来表现事物的印象,充满着诗样的浪漫情愫和无尽的幻想。比亚兹莱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充斥了罪恶的激情和颓废格调的另类世界。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手法无法将他的作品简单的归入任何一个派列,而他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也是任何其他画家所无法给予的。”将比亚兹莱介绍入中国的是鲁迅与郁达夫。鲁迅自费出版了比亚兹莱的画集,并说:“有时他的作品达到纯粹的美,但这是恶魔的美,而常有罪恶底自觉,罪恶首受美而变形又复被美所暴露。”
原版《黄面志》实拍
(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
《黄面志》一书于1894至1897年先由艾尔马修斯(Elkin Mathews,1851-1921,英国出版商和书商)和约翰?莱恩(John Lane,1854-1925,英国出版商)共同在伦敦出版,之后由约翰?莱恩单独出版,亨利·哈兰(Henry Harland,1861-1905,美国小说家和编辑)作文编,它是一本文学季刊,以“黄色年代”为刊物命名,自1884年4月创刊到1887年春季停刊,共13期。
它是一本引领英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刊物;从某种程度上它也跟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联系在一起,这本杂志包含宽广的文化和艺术体裁:诗歌、短片小说、随笔、插图、画像和画作复件。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872-1898,英国插图画家和作家)作为期刊的第一位美编,他根据那一时期还未被官方认可的法国小说,为《黄面志》期刊创作了封面,最开始的几期封面都是比亚兹莱的作品,他借权利之便,在杂志中出版了不少自己的插画,那是他短短26年里生命事业的巅峰。另外期刊从一些艺术家获取插图作品,例如:Charles Conder、John Singer Sargent、Walter Sickert和Philip Wilson Steer。期刊所选的内容也都是著名的文学作品,为期刊作出贡献的作者有:Max Beerbohm、Arnold Bennett、Baron Corvo、Ernest Dowson、George Gissing、Sir Edmund Gosse、Henry James、Richard Le Gallienne、Charlotte Mew,Arthur Symons、H. G. Wells、Frank Swettenham。
虽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爱尔兰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从未参与这本杂志的出版,但是这本杂志仍然跟他有关系,因为比亚兹莱为他的《莎乐美》做过插图,引起王尔德和著名出版商莱恩(JohnLane)对比亚兹莱的注意,1894年4月莱恩创办著名杂志《黄面志》,由比亚兹莱做美编,同时以比亚兹莱作为期刊的灵魂人物。《黄面志》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竟至成为19世纪的象征。但比亚兹莱为《黄面志》仅工作了五期,翌年因王尔德丑闻受牵连被解雇。之后约翰?莱恩接替了比亚兹莱的工作,艺术家Patten Wilson(1869-1934,英国杂志和书籍插图画家)作他的助手。
《黄面志》与当时其他期刊杂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精装,在文学和艺术内容上做了严格的区分,不包括小说系列,除了有出版商列表以外,没有任何广告。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本店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官方直营旗舰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