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研究:以成渝经济区域为例
定价:98.0
ISBN:9787030568496
作者:靳景玉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04
内容提要: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发展层面,将其打造成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将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添加新的强有力的发动机。
本书对不同行政级别、不同经济结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盟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进行分析:以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博弈论、区域经济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了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的形成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区域经济联盟的平衡与稳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而联盟方的博弈均衡点是构建其组织结构的重要依据。本书以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乡统筹实验区为样本,对其产业联盟进行实证分析,形成经济区域联盟组织机制理论及顶层设计。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i
前言 v
1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8
1.2.3 文献述评 12
1.3 本章小结 16
2 合作性组织分析 17
2.1 国家(地区)与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性组织介绍 17
2.2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合作性组织介绍 25
2.3 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性组织介绍 34
2.4 合作性组织结构分析 38
2.4.1 控股公司制(H型组织结构) 38
2.4.2 直线职能制(U型组织结构) 39
2.4.3 事业部制(M型组织结构) 40
2.5 合作性组织形式分析 41
2.5.1 城市群运行中组织制度缺陷及其影响 42
2.5.2 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6
2.5.3 城市联盟是城市群的组织形式 47
2.6 本章小结 48
3 区域经济联盟的形成分析 51
3.1 区域之间的竞争行为分析 51
3.1.1 区域之间竞争行为的原因分析 52
3.1.2 区域之间竞争的理论模式 53
3.1.3 区域之间竞争的策略框架 56
3.2 区域之间的合作行为分析 59
3.2.1 区域之间合作行为的原因分析 59
3.2.2 从“友好合作”到“区域经济联盟”的变迁 61
3.3 区域之间的竞合行为分析 62
3.4 区域经济联盟形成机制 64
3.4.1 基于资源理论的区域经济联盟形成机制 64
3.4.2 联盟伙伴的选择机制 67
3.5 本章小结 70
4 区域经济联盟的运作分析 72
4.1 区域经济联盟的实现与价值创造分析 72
4.1.1 区域经济联盟的实现 72
4.1.2 区域经济联盟的价值创造分析 77
4.2 区域经济联盟的维护机制 83
4.2.1 信任机制 83
4.2.2 协调机制 84
4.2.3 奖惩机制 86
4.3 本章小结 89
5 区域经济联盟的动力分析 91
5.1 区域经济联盟的动力系统 91
5.1.1 区域经济联盟动力的构成 91
5.1.2 区域经济联盟的主体 97
5.1.3 区域经济联盟的弓弦箭模型 98
5.2 区域经济联盟的协同理论分析 99
5.2.1 协同理论的基本理论 99
5.2.2 区域经济联盟的协同学分析 101
5.2.3 区域经济联盟的自组织运动及演化过程 102
5.3 本章小结 107
6 区域经济联盟组织分析 109
6.1 区域经济联盟组织的发展与内涵 109
6.1.1 区域经济联盟的产生和发展 109
6.1.2 区域经济联盟的内涵 111
6.2 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的理论分析 112
6.2.1 联盟组织机制的理论分析 112
6.2.2 组织机制的内涵 116
6.2.3 合作性组织机制 117
6.2.4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式 119
6.3 区域经济联盟的动因 120
6.3.1 外部驱动因素 120
6.3.2 内部驱动力 125
6.4 区域经济联盟的效应与作用 127
6.4.1 区域经济联盟的效应分析 127
6.4.2 区域经济联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29
6.5 本章小结 130
7 区域经济联盟的博弈分析 131
7.1 区域经济联盟的静态博弈分析 131
7.1.1 区域经济联盟的利益分配 131
7.1.2 区域经济联盟的合作动力机制模型研究 133
7.2 区域经济联盟合作的进化博弈分析 135
7.2.1 基于报酬率分配下的区域经济联盟进化博弈模型 135
7.2.2 带有位势优势掠夺下的区域经济联盟进化博弈分析 139
7.3 区域经济联盟的平衡与稳定条件 141
7.3.1 基于报酬率分配下的区域经济联盟进化博弈模型的稳定分析 141
7.3.2 带有位势优势掠夺下的区域经济联盟进化博弈分析 145
7.4 本章小结 146
8 城市联盟的经验实证 148
8.1 实证研究设计 148
8.1.1 调查量表的形成 148
8.1.2 实证研究数据采集 156
8.2 城市联盟发展的动因 160
8.3 城市联盟的组织管理形式 165
8.4 影响城市联盟稳定发展的因素 167
8.5 本章小结 171
9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的实证分析 172
9.1 成渝经济区概况 172
9.1.1 成渝经济区资源概况 173
9.1.2 成渝经济区产业基础 175
9.2 成渝经济区区域产业关联度分析 179
9.3 本章小结 208
10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中国经济第四极 209
10.1 三大经济区简介 209
10.2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历史 210
10.3 成渝经济区的现状特征 213
10.3.1 经济基本面发展状况 213
10.3.2 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市(区) 216
10.3.3 合作共建西部地区一级经济区 216
10.4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218
10.5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优势 221
10.6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规划 224
10.7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意义 226
10.8 本章小结 228
11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分析 230
11.1 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性组织分析 230
11.2 区域经济联盟的组织机制设计分析 232
11.2.1 城市联盟的组织形式 232
11.2.2 城市联盟的模式 233
11.2.3 城市联盟的设计原则 233
11.2.4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的顶层设计 234
11.3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动力分析 234
11.4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的发展 238
参考文献 241
在线试读:
1 导论
2001年以来,成渝两地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都超过10%,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人均GDP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从进出口总额来看,成渝经济区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显示出自身在外贸、商品物流、通关等方面的优势地位。成渝经济区有五大定位:①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建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西部地区综合实力*强区域;②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形成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先进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体系健全、辐射西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基地;③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④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保障区。
本书在对成渝经济区域之间的竞争行为、合作行为、竞合行为和经济联盟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动力学、协同学和博弈论等理论工具研究区域经济联盟的运作、动力及组织机制,揭示区域经济联盟的本质,从而丰富区域经济联盟理论,为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区域逐渐成为生产力要素和现代化因素的密集地,也发展为经济发展聚集的中心。在我国,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区域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区域经济的占比越来越大。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区域经济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促使技术和经济新模式诞生。在新技术和全球化推动下,为适应全球激烈的竞争和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间相互依存大大增加,在区域的不断聚集和扩散中,形成新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间恶性竞争的局面得到改善,区域间的合作博弈时代已经到来。区域间的合作博弈形成区域联盟。所谓建立区域联盟就是使用联盟理论所建立的两个或多个区域间的联盟,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同时产生协同效应,达到1+1>2的价值创造效果,加快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区域联盟是促使区域竞争力提高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日益丰富,区域发展方向、前景和速度及绩效与区域联盟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但相对成熟的企业联盟研究来说,区域联盟的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分为两部分,一是联盟理论研究现状,二是城市经济管理研究现状。
1.联盟理论研究现状
联盟,是指个人、集体或阶级的联合,也可能延伸作为企业、城市之间的一种超边界组织。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联盟。其主要原理如下。
1)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属于早期联盟归因的理论,其研究一个组织如何通过组织边界减少其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
1937年,罗纳德·科斯(R. H. Coase)首次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他认为交易成本存在于市场操作中。科斯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使市场交易顺利完成谈判和合同的监督成本、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造成的成本。交易成本不仅在企业总成本的占比很大,而且在不断地增长。
但联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通过建立合作关系,稳定合作双方贸易,以此减少合同签约成本、减少风险同时降低企业市场交易成本。从威廉姆森(Williamson)的角度来看,联盟的形成会使合作伙伴之间相互学习,提高认知能力,抑制双方之间机会主义行为,将此行为产生的交易成本降到*低。企业间联盟替代市场机制可以实现稳定的贸易关系,并达到减少交易成本的目的。
在威廉姆森之后,许多研究人员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对联盟进行分析。Hennart(1988;1991)和Parkhe(1993)分析了联盟形式的选择和构建。Oviatt和McDougall(1994)研究出一种新形式对联盟进行分析。Gulati(1995)研究表明,采用联盟形式的条件是某项交易成本达到中等水平,但还不至于高到完全一体化。Ramanathan和Thomas(1997)研究表明,当交易风险显示内部化是有效的,将形成联盟。Demirbag等(2010)等对产业链中合作关系的制度和交易成本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2)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他的《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且他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建立联盟的动力问题。
在波特模型中将企业的生产及交易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其中,基本活动包括的环节有市场营销、后勤、生产、客户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包括的环节有企业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和其他活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操作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企业是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管理等活动的合成体。这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是一个“价值体系”,每一项经济活动组成这一“体系”中的价值链。
企业很难在“价值体系”的所有环节上都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在某些环节中,企业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但在其他价值增值环节中,其他企业可能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为实现“双赢”,联盟企业在各自优势价值链环节上进行合作,以此来实现利益*大化。同时,国际联盟能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优价值链的合作。
在波特之后,同一时期学者Kogut(1988)用更直观的语言总结了价值链概念。他认为价值链是指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互相组合、相互融合形成不同的生产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这些环节的互相联系生产出*终产品,*后实现价值交换和消费循环的过程。
与波特模型相比,这一理论简单直观地表明了垂直分离和全球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对其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在波特和Kogut提出了价值链的理论后,Gereffi在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中做了很大贡献。Gereffi(1999)和一些学者将价值链的概念和行业的全球化相结合,首次提出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s,GCC)。他们相信全球商品链应该是全球性跨企业的网络组织,它主要包括生产、销售和消费等主要活动,涉及生产材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销售及*终消费与回收,即涵盖了生产和销售的所有参与者的相关工作。
此后,2007年Temu和该领域的其他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得出了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专业术语——全球价值链。他们提出全球价值链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用于创造价值的活动,即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和退出,特别是应包括早期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营销、销售及终端用户的服务和支持等。因此,全球价值链的基本理论已相对成型。
3)博弈论
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双方选定的战略的科学。在合作与竞争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观察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力,这是博弈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布兰登伯格(Brandenburger)和纳尔巴夫(Nalebuff)在其《合作竞争》(Co-opetition)一书中提到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性质。他们认为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和互补者是博弈中的四类局中人。一个局中人既可能是竞争对手也可能是互补者。
在博弈论中,竞争和合作是两个重要的成对组件,这就要求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对局者在合作中可以产生一个“双赢”的结果,这便取代了竞争中“不是赢、就是输”的结果。不同于传统观点,博弈论认可竞争中合作的作用。
Richar认为区域经济合作促使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哈肯(1983)对美国10个城市进行研究后,指出在美国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两种类型的相互关系:对抗与合作。由此产生了三个区域组织方式:①联合组成区域政府;②协调与合作而不是一个区域组织实体;③各自独立相互冲突。Wong(1998)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分为传统的经济发展(区位、物质因素、财政资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业结构、知识技术)和无形因素(生活质量、政策能力、商业文化、社区身份和形象)。
4)资源理论
资源理论又被称为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RBV),资源基础理论的假设是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转化为一个独特的能力,不同资源在企业间流动,很难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成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资源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整体,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资源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区域品牌,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经济活动,该地区独特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和政治资源是其他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这些独特的资源成为建立区域品牌资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
资源理论提出企业是不同种类资源的综合体。Das和Teng(1998)将资源理论应用于分析联盟。Das和Teng(1999)提出联盟伙伴可提供四种关键资源:技术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和管理资源。Das和Teng(2000)指出企业成立联盟的原因是为获取其他企业的资源或与其他企业的资源相结合,以此开发自己的资源。
在联盟形成方面。资源理论提出,为实现资源价值*大化,企业利用联盟优化资源配置。Madhok(1997)认为不同类型的互补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同时也促使企业建立联盟。联盟成功的关键在于互补资源选择、获取和管理。Hitt等(2000)认为,互补的能力是选择联盟伙伴一个*主要的标准。这个标准对资源丰富的大企业或资源相对较差的小企业,都非常重要。Ireland等(2002)指出,有效联盟管理是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Gulati(2000)提出:企业通常会与拥有自己企业所缺资源的企业成为联盟伙伴。简而言之,互补资源有利于开发新的技术、新的资源和新的竞争优势。但互补资源具有非流动性和非替代性的特点,如果想要互补资源,联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资源理论强调实现企业价值*大化的目标是通过使用有价值的资源来达到的。联盟的优势在于资源在联盟中的利用价值超过其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价值。
5)其他理论
Arino和De La Torre(1998)通过对组织合作模型的分析,提出并解释了不同阶段联盟失败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联盟协议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讨论。Browning等(1995)利用复杂性理论分析了半导体行业公司合作的形式。
2.城市经济管理研究现状
1)区位理论
作为区位理论的先驱,冯·杜能(J. H. von Thünen)*早从理论和原则上对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在他所写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建立了以市镇为中心,围绕其安排乡村土地使用的同心圆理论模式,为以后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理论奠定了基础。随着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发展,针对城市功能布局等问题,欧洲学者和美国学者形成了对城市土地利用地域空间结构的理论。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同心圆学说和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土地利用模式。
(1)扇形理论。霍伊特(H. Hoyt)在1939年创建的扇形理论是对美国64个中小城市及芝加哥、纽约、华盛顿、费城和底特律等城市功能区域的趋势进行分析。他认为城市各种功能用地趋于沿交通干线及具有*少自然障碍物的方向发展,从市中心到郊区呈扇形发展。
(2)多核心理论。多核心理论是麦肯齐(R. D. Mckerzie)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该理论强调了城市发展过程促使很多商业中心的出现,其中以一个主要商业中心为核心,其他为次要的核心。城市核心的数量和功能,因为这个城市规模的大小而不同。Tong和Wong(1997)通过中国香港的例子,说明高密度和混合功能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轴线类型城市发展形态的优越性。
(3)同心圆学说。帕克(R. E. Park)和伯吉斯(E. W. Burgess)在1925年提出的同心圆学说(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是基于分析总结芝加哥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并通过该理论描述没有地理障碍的区域中城市的发展模型。同心圆学说的基本模式是以中心区作为城市各功能用地的核心,由内向外作环形扩张,形成五个同心圆样式的用地结构。1932年,巴布科克(Babcock)考虑交通轴线辐射效应,将同心圆模式修改为星状环模式。
(4)中央商务区土地利用模式。在1954年,墨菲(Murphy)和万斯(Vance)针对美国9个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土地利用进行研究,提出地价峰值区(peak land value intersection,PLVI)是CBD的*明显的特征,在PLVI内的土地被称为商业用地。在研究CBD土地利用结构时,墨菲、万斯和爱普斯坦(Epstein)表示由于不同区位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便捷程度,所获得的产业利润是不同的,所以地价不同,从而导致CBD中商务活动空间分布不同。戴维斯(Davies)在1972年的CBD中零售布局提出了一个结构模型,认为以零售为主的区位选择,除了受空间距离的影响以外,同时还受到三个独立交通可达性的影响。
2)城市形态理论
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础之一是以城市物质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为核心的城市形态研究。斯卢特(Schlter,1899)、索尔(Sauer,1925)和康泽恩
定价:98.0
ISBN:9787030568496
作者:靳景玉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04
内容提要: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发展层面,将其打造成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将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添加新的强有力的发动机。
本书对不同行政级别、不同经济结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盟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进行分析:以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博弈论、区域经济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了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的形成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区域经济联盟的平衡与稳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而联盟方的博弈均衡点是构建其组织结构的重要依据。本书以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乡统筹实验区为样本,对其产业联盟进行实证分析,形成经济区域联盟组织机制理论及顶层设计。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i
前言 v
1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8
1.2.3 文献述评 12
1.3 本章小结 16
2 合作性组织分析 17
2.1 国家(地区)与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性组织介绍 17
2.2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合作性组织介绍 25
2.3 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性组织介绍 34
2.4 合作性组织结构分析 38
2.4.1 控股公司制(H型组织结构) 38
2.4.2 直线职能制(U型组织结构) 39
2.4.3 事业部制(M型组织结构) 40
2.5 合作性组织形式分析 41
2.5.1 城市群运行中组织制度缺陷及其影响 42
2.5.2 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6
2.5.3 城市联盟是城市群的组织形式 47
2.6 本章小结 48
3 区域经济联盟的形成分析 51
3.1 区域之间的竞争行为分析 51
3.1.1 区域之间竞争行为的原因分析 52
3.1.2 区域之间竞争的理论模式 53
3.1.3 区域之间竞争的策略框架 56
3.2 区域之间的合作行为分析 59
3.2.1 区域之间合作行为的原因分析 59
3.2.2 从“友好合作”到“区域经济联盟”的变迁 61
3.3 区域之间的竞合行为分析 62
3.4 区域经济联盟形成机制 64
3.4.1 基于资源理论的区域经济联盟形成机制 64
3.4.2 联盟伙伴的选择机制 67
3.5 本章小结 70
4 区域经济联盟的运作分析 72
4.1 区域经济联盟的实现与价值创造分析 72
4.1.1 区域经济联盟的实现 72
4.1.2 区域经济联盟的价值创造分析 77
4.2 区域经济联盟的维护机制 83
4.2.1 信任机制 83
4.2.2 协调机制 84
4.2.3 奖惩机制 86
4.3 本章小结 89
5 区域经济联盟的动力分析 91
5.1 区域经济联盟的动力系统 91
5.1.1 区域经济联盟动力的构成 91
5.1.2 区域经济联盟的主体 97
5.1.3 区域经济联盟的弓弦箭模型 98
5.2 区域经济联盟的协同理论分析 99
5.2.1 协同理论的基本理论 99
5.2.2 区域经济联盟的协同学分析 101
5.2.3 区域经济联盟的自组织运动及演化过程 102
5.3 本章小结 107
6 区域经济联盟组织分析 109
6.1 区域经济联盟组织的发展与内涵 109
6.1.1 区域经济联盟的产生和发展 109
6.1.2 区域经济联盟的内涵 111
6.2 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的理论分析 112
6.2.1 联盟组织机制的理论分析 112
6.2.2 组织机制的内涵 116
6.2.3 合作性组织机制 117
6.2.4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式 119
6.3 区域经济联盟的动因 120
6.3.1 外部驱动因素 120
6.3.2 内部驱动力 125
6.4 区域经济联盟的效应与作用 127
6.4.1 区域经济联盟的效应分析 127
6.4.2 区域经济联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29
6.5 本章小结 130
7 区域经济联盟的博弈分析 131
7.1 区域经济联盟的静态博弈分析 131
7.1.1 区域经济联盟的利益分配 131
7.1.2 区域经济联盟的合作动力机制模型研究 133
7.2 区域经济联盟合作的进化博弈分析 135
7.2.1 基于报酬率分配下的区域经济联盟进化博弈模型 135
7.2.2 带有位势优势掠夺下的区域经济联盟进化博弈分析 139
7.3 区域经济联盟的平衡与稳定条件 141
7.3.1 基于报酬率分配下的区域经济联盟进化博弈模型的稳定分析 141
7.3.2 带有位势优势掠夺下的区域经济联盟进化博弈分析 145
7.4 本章小结 146
8 城市联盟的经验实证 148
8.1 实证研究设计 148
8.1.1 调查量表的形成 148
8.1.2 实证研究数据采集 156
8.2 城市联盟发展的动因 160
8.3 城市联盟的组织管理形式 165
8.4 影响城市联盟稳定发展的因素 167
8.5 本章小结 171
9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的实证分析 172
9.1 成渝经济区概况 172
9.1.1 成渝经济区资源概况 173
9.1.2 成渝经济区产业基础 175
9.2 成渝经济区区域产业关联度分析 179
9.3 本章小结 208
10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中国经济第四极 209
10.1 三大经济区简介 209
10.2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历史 210
10.3 成渝经济区的现状特征 213
10.3.1 经济基本面发展状况 213
10.3.2 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市(区) 216
10.3.3 合作共建西部地区一级经济区 216
10.4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218
10.5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优势 221
10.6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规划 224
10.7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意义 226
10.8 本章小结 228
11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分析 230
11.1 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性组织分析 230
11.2 区域经济联盟的组织机制设计分析 232
11.2.1 城市联盟的组织形式 232
11.2.2 城市联盟的模式 233
11.2.3 城市联盟的设计原则 233
11.2.4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的顶层设计 234
11.3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动力分析 234
11.4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的发展 238
参考文献 241
在线试读:
1 导论
2001年以来,成渝两地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都超过10%,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人均GDP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从进出口总额来看,成渝经济区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显示出自身在外贸、商品物流、通关等方面的优势地位。成渝经济区有五大定位:①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建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西部地区综合实力*强区域;②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形成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先进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体系健全、辐射西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基地;③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④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保障区。
本书在对成渝经济区域之间的竞争行为、合作行为、竞合行为和经济联盟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动力学、协同学和博弈论等理论工具研究区域经济联盟的运作、动力及组织机制,揭示区域经济联盟的本质,从而丰富区域经济联盟理论,为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区域逐渐成为生产力要素和现代化因素的密集地,也发展为经济发展聚集的中心。在我国,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区域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区域经济的占比越来越大。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区域经济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促使技术和经济新模式诞生。在新技术和全球化推动下,为适应全球激烈的竞争和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间相互依存大大增加,在区域的不断聚集和扩散中,形成新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间恶性竞争的局面得到改善,区域间的合作博弈时代已经到来。区域间的合作博弈形成区域联盟。所谓建立区域联盟就是使用联盟理论所建立的两个或多个区域间的联盟,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同时产生协同效应,达到1+1>2的价值创造效果,加快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区域联盟是促使区域竞争力提高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日益丰富,区域发展方向、前景和速度及绩效与区域联盟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但相对成熟的企业联盟研究来说,区域联盟的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分为两部分,一是联盟理论研究现状,二是城市经济管理研究现状。
1.联盟理论研究现状
联盟,是指个人、集体或阶级的联合,也可能延伸作为企业、城市之间的一种超边界组织。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联盟。其主要原理如下。
1)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属于早期联盟归因的理论,其研究一个组织如何通过组织边界减少其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
1937年,罗纳德·科斯(R. H. Coase)首次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他认为交易成本存在于市场操作中。科斯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使市场交易顺利完成谈判和合同的监督成本、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造成的成本。交易成本不仅在企业总成本的占比很大,而且在不断地增长。
但联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通过建立合作关系,稳定合作双方贸易,以此减少合同签约成本、减少风险同时降低企业市场交易成本。从威廉姆森(Williamson)的角度来看,联盟的形成会使合作伙伴之间相互学习,提高认知能力,抑制双方之间机会主义行为,将此行为产生的交易成本降到*低。企业间联盟替代市场机制可以实现稳定的贸易关系,并达到减少交易成本的目的。
在威廉姆森之后,许多研究人员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对联盟进行分析。Hennart(1988;1991)和Parkhe(1993)分析了联盟形式的选择和构建。Oviatt和McDougall(1994)研究出一种新形式对联盟进行分析。Gulati(1995)研究表明,采用联盟形式的条件是某项交易成本达到中等水平,但还不至于高到完全一体化。Ramanathan和Thomas(1997)研究表明,当交易风险显示内部化是有效的,将形成联盟。Demirbag等(2010)等对产业链中合作关系的制度和交易成本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2)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他的《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且他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建立联盟的动力问题。
在波特模型中将企业的生产及交易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其中,基本活动包括的环节有市场营销、后勤、生产、客户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包括的环节有企业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和其他活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操作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企业是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管理等活动的合成体。这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是一个“价值体系”,每一项经济活动组成这一“体系”中的价值链。
企业很难在“价值体系”的所有环节上都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在某些环节中,企业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但在其他价值增值环节中,其他企业可能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为实现“双赢”,联盟企业在各自优势价值链环节上进行合作,以此来实现利益*大化。同时,国际联盟能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优价值链的合作。
在波特之后,同一时期学者Kogut(1988)用更直观的语言总结了价值链概念。他认为价值链是指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互相组合、相互融合形成不同的生产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这些环节的互相联系生产出*终产品,*后实现价值交换和消费循环的过程。
与波特模型相比,这一理论简单直观地表明了垂直分离和全球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对其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在波特和Kogut提出了价值链的理论后,Gereffi在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中做了很大贡献。Gereffi(1999)和一些学者将价值链的概念和行业的全球化相结合,首次提出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s,GCC)。他们相信全球商品链应该是全球性跨企业的网络组织,它主要包括生产、销售和消费等主要活动,涉及生产材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销售及*终消费与回收,即涵盖了生产和销售的所有参与者的相关工作。
此后,2007年Temu和该领域的其他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得出了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专业术语——全球价值链。他们提出全球价值链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用于创造价值的活动,即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和退出,特别是应包括早期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营销、销售及终端用户的服务和支持等。因此,全球价值链的基本理论已相对成型。
3)博弈论
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双方选定的战略的科学。在合作与竞争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观察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力,这是博弈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布兰登伯格(Brandenburger)和纳尔巴夫(Nalebuff)在其《合作竞争》(Co-opetition)一书中提到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性质。他们认为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和互补者是博弈中的四类局中人。一个局中人既可能是竞争对手也可能是互补者。
在博弈论中,竞争和合作是两个重要的成对组件,这就要求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对局者在合作中可以产生一个“双赢”的结果,这便取代了竞争中“不是赢、就是输”的结果。不同于传统观点,博弈论认可竞争中合作的作用。
Richar认为区域经济合作促使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哈肯(1983)对美国10个城市进行研究后,指出在美国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两种类型的相互关系:对抗与合作。由此产生了三个区域组织方式:①联合组成区域政府;②协调与合作而不是一个区域组织实体;③各自独立相互冲突。Wong(1998)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分为传统的经济发展(区位、物质因素、财政资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业结构、知识技术)和无形因素(生活质量、政策能力、商业文化、社区身份和形象)。
4)资源理论
资源理论又被称为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RBV),资源基础理论的假设是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转化为一个独特的能力,不同资源在企业间流动,很难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成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资源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整体,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资源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区域品牌,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经济活动,该地区独特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和政治资源是其他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这些独特的资源成为建立区域品牌资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
资源理论提出企业是不同种类资源的综合体。Das和Teng(1998)将资源理论应用于分析联盟。Das和Teng(1999)提出联盟伙伴可提供四种关键资源:技术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和管理资源。Das和Teng(2000)指出企业成立联盟的原因是为获取其他企业的资源或与其他企业的资源相结合,以此开发自己的资源。
在联盟形成方面。资源理论提出,为实现资源价值*大化,企业利用联盟优化资源配置。Madhok(1997)认为不同类型的互补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同时也促使企业建立联盟。联盟成功的关键在于互补资源选择、获取和管理。Hitt等(2000)认为,互补的能力是选择联盟伙伴一个*主要的标准。这个标准对资源丰富的大企业或资源相对较差的小企业,都非常重要。Ireland等(2002)指出,有效联盟管理是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Gulati(2000)提出:企业通常会与拥有自己企业所缺资源的企业成为联盟伙伴。简而言之,互补资源有利于开发新的技术、新的资源和新的竞争优势。但互补资源具有非流动性和非替代性的特点,如果想要互补资源,联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资源理论强调实现企业价值*大化的目标是通过使用有价值的资源来达到的。联盟的优势在于资源在联盟中的利用价值超过其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价值。
5)其他理论
Arino和De La Torre(1998)通过对组织合作模型的分析,提出并解释了不同阶段联盟失败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联盟协议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讨论。Browning等(1995)利用复杂性理论分析了半导体行业公司合作的形式。
2.城市经济管理研究现状
1)区位理论
作为区位理论的先驱,冯·杜能(J. H. von Thünen)*早从理论和原则上对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在他所写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建立了以市镇为中心,围绕其安排乡村土地使用的同心圆理论模式,为以后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理论奠定了基础。随着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发展,针对城市功能布局等问题,欧洲学者和美国学者形成了对城市土地利用地域空间结构的理论。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同心圆学说和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土地利用模式。
(1)扇形理论。霍伊特(H. Hoyt)在1939年创建的扇形理论是对美国64个中小城市及芝加哥、纽约、华盛顿、费城和底特律等城市功能区域的趋势进行分析。他认为城市各种功能用地趋于沿交通干线及具有*少自然障碍物的方向发展,从市中心到郊区呈扇形发展。
(2)多核心理论。多核心理论是麦肯齐(R. D. Mckerzie)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该理论强调了城市发展过程促使很多商业中心的出现,其中以一个主要商业中心为核心,其他为次要的核心。城市核心的数量和功能,因为这个城市规模的大小而不同。Tong和Wong(1997)通过中国香港的例子,说明高密度和混合功能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轴线类型城市发展形态的优越性。
(3)同心圆学说。帕克(R. E. Park)和伯吉斯(E. W. Burgess)在1925年提出的同心圆学说(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是基于分析总结芝加哥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并通过该理论描述没有地理障碍的区域中城市的发展模型。同心圆学说的基本模式是以中心区作为城市各功能用地的核心,由内向外作环形扩张,形成五个同心圆样式的用地结构。1932年,巴布科克(Babcock)考虑交通轴线辐射效应,将同心圆模式修改为星状环模式。
(4)中央商务区土地利用模式。在1954年,墨菲(Murphy)和万斯(Vance)针对美国9个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土地利用进行研究,提出地价峰值区(peak land value intersection,PLVI)是CBD的*明显的特征,在PLVI内的土地被称为商业用地。在研究CBD土地利用结构时,墨菲、万斯和爱普斯坦(Epstein)表示由于不同区位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便捷程度,所获得的产业利润是不同的,所以地价不同,从而导致CBD中商务活动空间分布不同。戴维斯(Davies)在1972年的CBD中零售布局提出了一个结构模型,认为以零售为主的区位选择,除了受空间距离的影响以外,同时还受到三个独立交通可达性的影响。
2)城市形态理论
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础之一是以城市物质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为核心的城市形态研究。斯卢特(Schlter,1899)、索尔(Sauer,1925)和康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