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先知书店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680.00 - 4520.00
运费: ¥ 9.00-35.00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商品图0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商品图1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商品图2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商品图3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商品图4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商品图5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商品缩略图0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商品缩略图1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商品缩略图2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商品缩略图3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商品缩略图4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商品缩略图5

商品详情


【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 】


          出品:先知书店

          尺寸:长198mm*宽25mm*厚8mm

          材质:黄铜

          重量:338g

(由于手工打磨,重量略有浮动,以实际为准)


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文字

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有一种说法,定义文明社会的标准,就是开始使用铜器。青铜时代,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开始。

对于中国来说,铜器为代表的礼器,更是文明中最核心的精神承载——在祭祀中沟通天地、神祇、祖先;于现实中铭记过去、传承未来,通往永恒。

我们用来指认自身的“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就出现在一件西周铜器的铭文之上。在某种意义上,铜器中,蕴含着理解中国文明最深邃的品格,理解中国艺术最独特的美学。

因此,如果要选择一种最适合的器物,来承载文明中最值得铭刻的思想,恐怕非被称为“最后的文房贵族”的“黄铜文房”莫属。“先知文房”系列铜镇尺,正是为此而作。

以铜为镇

寄意金石铭文传统,以不朽之铜,守一方书斋,镇守文明于方寸之间。

铜为君子之金,是金属的正色。时间的流逝,斑驳的历史感,只能增加它的内涵,而不失其本色。因此,古人将的铜器与石刻并称“金石”,象征着传承与不朽。铜的沉稳、重而不奢,让他往往肩负起承载文明道统的使命——“刻于金石,以垂后世”。

镇为君子之器,一个器物的形状与功能,往往限定了它的用途,而镇尺的极简形态和多样用途,让它具有了触类旁通“不器”的特质:可伴读,可压卷,可把玩,可摆件。既无所不用,也可以超越实用,成为文房清供之用。

以思想为铭

深入文明渊海,撷取碎金名句;以最堪永恒铭记的思想,铭刻入铜,朝夕砥砺,为思想精进日拱一卒。

历史真正的教训是人总会忘记历史的教训。文明史中真正值得铭刻的句子,不仅仅是因为意义重大,更是因为它们是我们容易忽视、甚至屡屡被遗忘的。

铭刻,是文明保持精进、唤醒记忆的重要标识,将思想铭刻入铜,就是将那些构建文明底层、构成人类精神底色的思想,铭刻座右,朝夕砥砺,为思想精进日拱一卒——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第一辑三款镇尺:

苏格拉底:我知我无知——“我知我无知”不是对“我”之否定,而是以“我”为初,认识世界、累积智慧的开端。在人类几乎无所不能的今天,以“我知我无知”为铭,可帮助我们汲取更多的智慧,更可时时警醒:勿被致命的自负反噬。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一切皆可被思、被怀疑,但唯有怀疑本身不可被怀疑。人的本质在于思想,而非肉身。从而,将轴心时代早已破题的诸多大问题,推向纵深追问和精密逻辑求证,为现代文明的裂变拉开序幕。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陈寅恪为王国维写的墓志铭,却是陈寅恪一生的写照,更是中国思想文化中缺失最严重的基因。今天,我们同时面临个体的觉醒与集体的理性、精神的自治与行动的利他;既要警惕被强力奴役,又要避免人的自我异化,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堪称所有问题的“元问题”。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第二辑新品上市的四款镇尺: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精神中,蕴含着同情、尊重等普遍的关切,不但是人类各文明共同的伦理原则,也是道德、律法逻辑的起点,因而被奉为金规则。今天我们向现代文明秩序演进的过程中,孔子这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传统中最可资利用的普世性思想资源。

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是知识理性的积累,为道是洞悉本源的智慧。老子以其对智慧的深刻洞察,与孔子一起完成了中国文明的突破。今天,与其强调“为学”“为道”两者的对立,不如借此打通两者:学问的增益与更新,即是对智慧的打磨和提纯,从而以简驭繁,以道统术。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历史不仅要追求真相、寻找真理,更要追寻隐藏其中的“天道”: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之外的道德、价值规范。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对“人的意义”做终极追问和关怀的伟大冒险,从而洞察人性、悲悯人心,为读书人树立了一个最高的历史境界。

◎胡适:容忍即自由——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不能容忍别人的自由,不能容忍不同的意见和信仰,自己也无法避免随时失去自由的威胁。胡适所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是对“何为自由,以及现实世界中的自由从何而来”最深刻的洞察,也是在提醒我们这个时代最匮乏的精神资源。

以匠心为传承

大家力作,与奥运铜缶同出一手;遵循古法,11道传统工序潜心打磨。

一件“文房珍藏”除了贵重的材质和铭刻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其中凝聚的匠心巧思与工艺。

为了更好的质感,我们寻找到工艺美术大师吴德寅先生,精心设计;以与昔年一击惊人的2008年奥运缶一脉相承的工艺,制作打磨;历经11道古法工序潜心雕琢,只为了与它承载的价值相匹配,达到最完美的呈现——因为手工打磨雕琢出的镇尺,其色泽与细节完全来自匠师多年经验的掌控,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

曾经,铜器作为“礼器”,以其对文明的承载,承担了沟通天与人精神的重任。如今的先知文房黄铜镇尺,以铜为镇,以思想为铭,以匠心为传承——作为“礼物”,送给自己,以思想沟通当下与往昔;送给友人,以精神沟通个体与他人。

【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 】

黄铜是有时间感的材质,随着岁月流逝,色泽渐深,呈现斑驳痕迹;主人的把玩,更赋予它独一无二的印记,从而造就铜器特有的传世之美。

镇尺,又称镇纸,或纸镇,是书斋中除了笔墨纸砚四者之外,不可或缺的一件文房,甚至有“文房小五”之称。

镇尺虽小,用途极广。除了用来压书或者压纸,在镇尺有限的空间上,常常作为文化艺术的载体,传递特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反映主人的品格与修养。

清末民国,刻铜文房风靡一时,因文人学者的参与而受到青睐,融艺术与思想于一器,成为“最后的文房贵族”。而刻铜镇尺,也成为备受珍视的文房珍品,成为兼具现代思想和传统学养的那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记忆。

先知书店黄铜镇尺,以思想为铭,重现手作铜镇背后的文化意蕴。以鲁迅、陈寅恪文稿手迹书写的铭文,从时代的笔痕中,伴你感悟不朽的思想,走入深度阅读的思境。

【 黄铜器物的养护方法 】

日常使用及把玩后,及时用软布或干纸巾擦拭干净,让氧化更均匀。

注意日常呵护。如沾水,尽快擦拭干净。务必远离茶水、果汁、酱汁等带有酸碱性的物质,避免产生化学反应留下斑点。

先知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先知书店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先知文房·黄铜镇尺」: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字,当刻于铜器上被铭记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商品二维码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商品二维码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商品二维码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商品二维码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