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角度清奇的美国史,揭秘繁盛历程下的暗流,梦想之地到狂想之国的500年突进。
始于启蒙终于“后真相”,1517—2017的美国精神演化史,
解析崇尚幻想的文化,体验自由脱缰的奇幻现实,
理解幻想与现实交错难分的社会万象
书名:梦幻之地
定价:98.00元
作者:库尔特安德森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9-04
页码:61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ISBN:9787508695020
1.从美国历史的暗流,理解当今的美国
美国繁盛、进步的历程下,潜藏着一股幻想的暗流,库尔特?安德森这位美国社会的观察者发现,应该重新书写美国精神的历史。1517年的宗教改革将信仰权力下放给每个人,从而为美国精神筑下了地基。接下来,虔诚的教徒、热情的梦想家、由唯利是图的推销者、情愿上钩的受众联合建立了美国,个人主义加上虔信的热情,娱乐产业渗入所有事物,一切在几个世纪的过程中慢慢滚烧,在自由至上的20世纪60年代和互联网时代之后,终于使美国成了今日的“梦幻之地”。唯有认识到美国精神狂热、好幻想的一面,才能美国人在总统人选上做出的选择,理解当今“后真相”时代的起源与生成。
2.把握美国文化,从性格理解国家
从国民的精神气质入手,是理解国家的捷径。边实干边空想、既自律又狂热的美国精神,成形于一波接一波的幻想浪潮中。《梦幻之地》着眼于美国历史的暗流,发现了美国文化中迷恋幻想的一面。看到美国精神中的幻想要素,才能真确理解为何在如此发达的美国,今天还会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女巫存在,四分之一的人认为疫苗导致自闭症,理解他们何以对私人拥有枪支如此执着,政治阴谋论为什么能广受传播。
3.美国社会百科全书
《梦幻之地》往前追溯5个世纪,从美国精神的雏形开始,重写美国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理性与幻想此消彼长,造就了混合梦想、幻想、狂想的美国社会。从塞勒姆的女巫到摩门教,从马戏团的造梦高手巴纳姆到幻想田园生活的梭罗,从好莱坞到山达基教再到阴谋论,从构建梦幻乐园的迪士尼到宣扬奇迹的奥普拉?温弗里,美国社会的万象都由幻想精神这条线索连缀在一起。我们随安德森重走美国精神的五百年历史,也就完整认识了美国社会。
4.后真相时代回归理性的呼声
“后真相”时代的到来,并非只在美国有的现象。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也一样容易在用幻想调制的鸡尾酒中沉醉。如果自由脱缰、理性衰微是我们跌倒、疯狂、歇斯底里的原因,那么我们也该听到回归理性的呼声,清醒过来,恢复神志。
5.犀利诠释美国精神的大热之作,广受赞誉
安德森有媒体人的犀利,也有学者式的考据,既有当下的关怀,又有历史的眼界。这幅涵盖5个世纪的梦幻之地大图景,是由极为丰富、往往少有人知的细节构成的。因此,《梦幻之地》在2017年应时而生后,不但在图书热榜上位列前茅,还在主流媒体上广受赞誉。《风云》制片人奥唐奈认为这是对美国当前政治的重要解释,《乔布斯传》作者艾萨克森称赞其对“从清教徒到互联网时代”美国的全新见解,美国《新闻日报》称其为“拿起来就放不下的美国新史”。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实践了崭新的竞选逻辑,精彩的故事远比真相重要,幻想比现实更显真实,“后真相时代”到来了。美国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其实,假新闻当道的“后真相”时代并不是什么新事,甚至可以追溯到500年前。美国精神是新教和启蒙时代的产物,个人至上、信仰自由流淌在美国人的血液里。不过,这种自由信念好像有点脱缰了。
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传开,新教诞生,宗教权力下放给了每一个普通人。这就是远在美国建国之前,美国精神的雏形:人人有权信自己所信的,不管专家怎么说。那之后的5个世纪,从萨勒姆的女巫审判到山达基教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撒旦恐慌,从马戏团造梦家巴纳姆到好莱坞再到幻想爆炸的嬉皮士年代,从阴谋论到枪文化再到外星人,美国人在自律、实干的同时,似乎也特别容易接受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没人有权利质疑。
个人主义加上虔信的热情,娱乐产业渗入所有事物,一切在几个世纪的过程中慢慢滚烧,在自由至上的20世纪60年代和互联网出现之后,启蒙精神里崇尚梦想的一面盖过了清醒、理性的一面,进步历程下幻想的暗流终于迸发,使美国成了今日的“梦幻之地”。
第1章现在踏入梦幻之地
第一部分美国横空出世:1517—1789
第2章信仰即真理:新教徒
第3章闪闪发光的一切:寻金者
第4章建立我们私有的地上天国:清教徒
第5章对上帝的信仰是上帝赋予的自由
第6章假想的朋友和敌人:早期撒旦恐慌
第7章个“我世纪”:宗教渗透了美国
第8章与此同时,在基于现实的18世纪社会里
第二部分奇异合众国:19世纪
第9章次大妄想
第10章先知约瑟夫·史密斯的美式同人小说
第11章庸医江湖:与现代的交织
第12章梦幻生意:淘金热的转折点
第13章寻妖除魔:习惯性阴谋论
第14章心态的较量
第15章大草原上的一千万座小房子
第16章幻想的工业化
第三部分漫漫理性之路:1900—1960
第17章进步与倒退
第18章大倒退:崭新的古旧宗教
第19章美国的生意:娱乐业
第20章巨石糖果山:城市郊区和阳光地带的乌托邦
第21章“正常”的20世纪50年代
第四部分大爆炸: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第22章大爆炸:嬉皮士
第23章大爆炸:知识分子
第24章大爆炸:基督徒
第25章大爆炸:政治、政府和阴谋
第26章大爆炸:生活在娱乐之地
第五部分梦幻之地崛起:从20世纪80年代到世纪之交
第27章让虚构更真实,让现实更虚幻
第28章永葆青春:“我们是孩子”综合征
第29章里根时代和数字时代的到来
第30章千年之交的美国宗教
第31章更加疯狂的基督教种种:信仰与实践
第32章美国对无神论文明世界:为何我们如此与众不同
第33章基督教以外的世界,宗教以外的精神信仰
第34章前沿巫医:医术的复魅
第35章主流社会对梦幻之地的推波助澜:墙头草、犬儒派与真信徒
第36章一切皆可—唯财产与身体不可侵犯
第六部分梦幻之地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日及以后
第37章疯人院病人治院,看谁都像魔鬼
第38章现实是一场阴谋:美国版X档案
第39章挡不住的疯狂—人民的新声
第40章失控的共和党
第41章背弃科学的自由派
第42章枪疯
第43章梦幻工业中心终版
第44章每个人的“内在孩童”:他们都去了迪士尼世界!
第45章经济的梦想时间
第46章梦幻之地与美国齐头并进
致谢
[美]库尔特·安德森(KurtAndersen)
美国知名媒体人、小说家、专栏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他在1986年与格雷顿·卡特联合创办《密探》杂志,曾任《纽约》杂志主编,并长期为《纽约时报》《名利场》《纽约客》《时代》撰写专栏。在犀利评论时事之余,他出版了《真信徒》《全盛期》《世纪之交》等多部获奖小说。
30多年来,他置身媒体前沿观察美国社会,积极参与美国的公共知识生活。2005年和2013年,他主持的广播节目《360演播室》两度获得皮博迪奖。《纽约》杂志将他列入“改变纽约的一百人”,《福布斯》杂志评选他为“富有媒体影响力的25名自由派人士”之一。
美国为什么会选出这样一位总统·这本书给出了至为重要的解释。
——劳伦斯·奥唐奈(LawrenceO’Donnell)
美国政治评论家、《风云》制片人
如果想了解当下的美国,就应该来读这本书。安德森历数从清教徒到互联网时代美国人对梦幻的痴迷,洞见迭出,对似乎人所共知的历史也有全新的精彩见解。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Issacson)
《乔布斯传》《达芬奇传》作者
美国正在迅速堕落,安德森描绘的画面十分可笑,却极为可信,国父们若泉下有知,恐怕连衣襟都要哭湿了。
——英国《卫报》(TheGuardians)
拿起来就放不下的美国文化新史。安德森巨细靡遗地记录了美国精神的基础是如何一步步被蚕食的。
——美国《新闻日报》(Newsday)
说的是历史上的教训,却和现实如此贴近。阅读体验非常愉快,合上书之后很久,脑子还在飞转。
——斯蒂芬·都柏纳(StephenDubner)
《魔鬼经济学》作者
现在踏入梦幻之地
这本书酝酿已久。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我写过几篇短文—关于美国政治如何畸变成为娱乐产业,婴儿潮一代人如何想方设法延缓老去,不真实的阴谋论如何成为主流,以及兴起的电台访谈如何渐渐抛弃了对事实的追求。1999年我出版了一部关于电视制作人的小说,其中的主人公制作了两档开创性的节目,一档是关于虚构人物与现实中的警员一起追捕罪犯的探案剧,另一个则是一档新闻节目,播出的却是主持人的私生活。
但是这部书中的观点和论述成型是在2004—2005年。先有美国总统小布什(GeorgeW.Bush)背后的政治顾问卡尔·罗夫(KarlRove)引入“基于现实的社会”(realitybasedcommunity)这一发人深省的短语。卡尔·罗夫告诉一名记者:“在‘基于现实的社会’中,人们相信对可辨现实的审慎研究就能解决问题,但是现在的世界已脱离了这种模式。”一句玩笑话却一语中的。一年以后,《科尔伯特报告》(TheColbertReport)开播。在首秀刚开始的“今日热词”(TheWord)环节中,主持人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Colbert)扮演了一名右翼民粹人士,从“似实性”(truthiness)一词即兴发挥开来。他说:
一些语言警察和词汇专家一定会说,“似实性”可不是个词!这么说吧,所有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对字典和参考书可没什么兴趣。这些精英主义的东西,总是在向我们说教什么一定是对的,什么一定是错的,或者什么事件发生了,什么没有发生。《大英百科》凭什么告诉我巴拿马运河在1914年完工·假如我就想说它是1941年完工的,那也是我的权利。我不相信书籍—里面只有事实,没有人情。面对现实吧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分裂的国家,一些人用头脑努力思考,而另一些人用心感受就能知道……女士们先生们,因为真理就来自直觉。
对,就是这样,我当时想,这番话真让人拍案叫绝!我意识到美国已经变得像科尔伯特描述的一样。进入21世纪后,像“基于现实的社会”和“似实性”这样的玩笑才有了市场。
几年以后,我开始写一部小说,写一群20世纪60年代早期玩着007角色扮演游戏长大的孩子在1968年参与了一场007式的真实反政府事件。我逐渐明白了社会为什么朝着这种方向演变。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现实与梦幻的界限以一种危险的方式变得模糊—不仅对于我笔下的虚构人物,对很多现实中的美国人来说也是如此。构思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开始对那个时代和它的影响有了新的认识。除了那个时代的逍遥和社会、文化剧变带来的正面影响,60年代也是“似实性”大爆炸的时刻。如果说6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一场全国性的精神崩溃,那么我们不应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恢复了,因为经验告诉人们:你永远不会地痊愈。
我还意识到,美国复杂的转变经历了上百年而非几十年的酝酿。要想了解我们对于梦幻的欲罢不能,我还得追根溯源—回到美国的起点。
至于哪些思维习惯、信念和行为属于梦幻、假想的范畴,读者们一定会对我的划分产生异议。你可能会觉得我在触及个人信条的问题上过于武断。我当然不会轻易地放过我的猎物。但是,我并不认为所有的宗教、非主流信仰体系、阴谋论或妄想都无凭无据。我们之中每一个人都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摇摆。我们都会有解释不了的直觉和迷信。
但当我们对直觉和迷信过于推崇的时候,事情就过了火。这时主观臆断凌驾于客观事实之上,人们以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可以代替可考的事实。美国模式原本是启蒙时代思想自由的试验田,赋予每个人独立思考的自由,现已背离了它的初衷。从一开始,我们的极度个人主义就与宏大的梦想甚至宏大的幻想难舍难分—每个美国人都是上帝的选民,致力于定制一个自治的乌托邦,每一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意愿重塑自己。在美国,启蒙主义激荡人心的一面掩盖了它清醒、理性、实证主义的另一面。
就这样一点一点,美国人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越来越沉迷于式思维、随心所欲的相对主义和玄学,用或大或小的臆想来安慰、刺激或吓唬自己,并且这种趋势近50年来愈演愈烈。而且大部分人没有察觉这种怪异新奇的思维习惯已经如何根深蒂固。就像“温水煮青蛙”的老生常谈所说的那样。*
美国人比其他发达地区的数亿人都要更加相信—而且是真的相信—超自然现象和神迹。他们相信撒旦在地上横行,相信有人刚刚去过天堂旅行,相信生命就如同几千年来所传说的那样,在几千年前被瞬间创造了出来。
新千年伊始,我们的金融业幻想着风险债务不再有风险,不计其数的美国人幻想着房地产泡沫永远不会破灭,以为这样就可以过上有钱人的生活。
我们相信政府和它的帮凶向我们隐藏了诸多骇人的阴谋:关于暗杀事件、外星人事件、艾滋病的源头、“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真相、疫苗的副作用等等。
我们大批地囤积枪支,要么是因为对曾经的拓荒时代充满幻想,要么是为了对想象中的歹徒和恐怖分子提前采取行动。我们找来军队的制服和道具,冒充战士—或者是精灵、僵尸—在没有人阵亡的战场上杀敌,或者在以假乱真的虚拟世界里继续战斗。
-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