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帆布袋】《茶人四部曲》函套共4册,被低估的茅盾文学奖,茶文化的民间教科书
运费: | ¥ 0.00-44.00 |
库存: | 963 件 |
商品详情
已经太久没有读过如此精彩,后劲如此大的小说了。
那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小说,别看题材小众,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的深厚笔力震撼到了——
“浙西茶苗在遥远的南亚次大陆迅速繁殖之际,它的故乡对它的行踪几乎一无所知。19世纪中叶,这个清帝国的富庶省份,正在一场大战乱之中。”
这段风格鲜明的文字,就出自作家王旭烽的《茶人四部曲》第一部——《南方有嘉木》,当年一出版,就高票拿下茅盾文学奖。
我曾为书中人物数次落泪,有难过、有愤恨、有感动、也有醒悟,总之看完后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故事从19世纪晚清年间开始,一直讲述到了20世纪末,以时代为轴,以杭州茶人杭氏家族为中心,细细诉说了每个小人物的一生。
作者王旭烽考察了无数杭州史料、茶书典籍,把茶人生活、茶史、家国情怀,用四代人的时光描绘出鲜活的长卷。
身为茶人,他们有的虽解放了思想,身体却自甘堕落;有的投身于民主革命,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九死一生;有的为振兴家族茶业殚精竭虑,使杭茶走向世界,蜚声海外。
于是中国百姓的生活、自我成长、处世哲学,也在一件件与茶有关的故事中,被一一解开。
当向来儒雅的江南茶人,宁可放火烧掉基业,也不愿受外贼侵占;被要求相夫教子的女性,却拥有直接的爱憎与行动力,成为家业延续的中坚力量。
这世界再落魄、再失意、再动荡,总有一些东西能留住我们,大到家国情怀,小到一句“且吃茶去”。
完整读一遍,仿佛人生在世的执念、挣扎、信仰,都看明白了。
有人说它是民国版的《红楼梦》,也有人说它是中国人的《百年孤独》,看过的读者都给出过很高的评价。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称它是一部“臻于完美、可以传世的神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称赞这套书是“近年来长篇小说领域的重要收获”。
拿过的奖项更是不胜枚举——
◎2022年度中国好书
◎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国家“八五”计划优秀长篇小说奖
◎“浙江省第二届鲁迅文艺奖”等20个省级文学奖
然而,作为豆瓣9.0高分神作,这部巨作已经出版了二十多年,知道的人却很少……
直到去年,这套书才因为后作《望江南》的爆卖而再度“翻红”,瞬间吸引了许多读者。
但这远远不够……
如果你看过,相信你也会想要把它好好收在书架上,时不时翻出来细细品读。
全书约170万字,跨度百年,其中读到的文化底蕴、强大的故事架构,都是王旭烽三十余载磨一剑的功力。
整书含《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望江南》、《筑草为城》四册,
附有硫酸纸书签*4份,以及人物图谱、杭州湖山长卷各1份,随书一秒入江南。
① 硫酸纸
②“茶人四部曲”人物关系图
③杭州湖山长卷1份
装帧也用足了心思,四本书封面连起来竟是一幅画卷~
作者以茶文化为线索,串起江南家族四代人的沉浮,诉说了另一种角度的中国近代史。
作为史书,它情感充沛,即便是最堕落的人,心中也怀揣家国情怀,即便是受禁锢的人,也冲破了封建牢笼,争取自由,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人生如茶,只有品尝过,才能描绘出真味。
作为小说,它很专业,引经据典,带着很强的韧度,张弛有道,用一个个闪着光的人性故事,勾勒出先苦后甜的中华茶史。
◎《南方有嘉木》◎
《南方有嘉木》是茶人四部曲的第一部,书名取自陆羽《茶经》的开篇: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故事讲述的是杭州忘忧茶楼的当家人,从同治三年到中华民国十七年的生活经历,这个时期,各种运动主义风起云涌,未来将走向何方?民众的生活会有何变化?赖以生存的家业还守得住吗?
中华茶叶兴衰起落,在时代巨大推手之下,无人有还手之力,所以故事的主人公迈向了和读者意料之外的结局,看完只想感叹,时也命也。
而乌泱泱随波逐流的大军中,总有不信命的人,在悄悄燃起希望……
◎《不夜之侯》◎
《不夜之侯》是茶人四部曲的第二部,时代进入本世纪三十年代末,和聚焦茶楼当家人的《南方有嘉木》不同,故事到了这里,尽显众生相。
看似柔弱的姑娘竟敢长途跋涉去寻一个不知下落的未婚夫、直到死前依旧渴望父爱的男人、在日寇炮火中抱鱼而死的茶人……
每一则故事都像一道回味悠长的浓茶,品后内心激荡,难以入睡。
“不夜侯”一词,取自《博物志》中茶的雅号,意思是饮茶后,睡意消,活力充沛。用来形容奋起不屈的一代人,再适合不过。
有时候,命运看似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人一旦想要完成自我,必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而那个时代,勇气又像是人人都有的东西。
◎《望江南》◎
《望江南》是茶人四部曲的第二部,书中描写了江南的烟雨氤氲,让那些战火硝烟中的故事显得更加荡气回肠。
人说江南人温柔儒雅,可温柔不代表退让,儒雅不代表可弯折,茶叶能够代替茶人展示品格和情怀。
那正是一种不随时代变化、也不随世事变迁的“精神”——不是远离新时代的社会变革,而是置身其中仍不忘端起茶杯的人。
既然都在乱世,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筑草为城》◎
《筑草为城》为茶人四部曲的收尾之作。
作者王旭烽根据《望江南》的故事线,对原有《筑草为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使四部曲之间衔接更为连贯。
故事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杭家第四代传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老人在受难,年轻人在逃亡,悲剧一桩桩地发生,在麻木的人群中,仍保有赤子之心是多么难能可贵。
如果我们深处这样的情境,要用什么冲破这些阻力,战胜这些恐惧,忍受苦难活下去呢?
要看一看这部被冷落的茅奖作品,看人的一生经历生死聚散,看爱恨纠葛汇成各种滋味,最终倒进一杯茶里,喝下去,继续前行。
二十多年间,这套书经历数次再版,再由作者亲自修订,依然迎来了爆炸的口碑。
最近我们逢人就推荐它,不希望这么好的书被埋没!
阅读时我常常会忘记它是一部小说,更像是在倾听历史的声音。温柔的、婉转的音色,诉说着家国历史、民族记忆。
述说家国情怀,却没有空泛口号。
说他们每一次微小但鼓足了勇气的抵抗,要说他们每一个人在仇敌面前都没有投降,让读的人也感到热血沸腾。
写家园,却从不只写家在何处。
要写为家所做的一切,隐忍着成为和父母相似的人,无奈又比谁都理解并深爱着自己的家人。
写儿女情长,就不能只写七情六欲。
要写中国人把含蓄刻到骨子里,不用直白的词语,就能让人看到情感的波动。
作者的文笔也是独一份的优美——情牵雷锋,道至灵隐,烟云龙井,空蒙兰竺,梦泉虎跑……字里行间都是江南诗意。
谈及情感,也非常懂得调动感官来形容,字字扎心,句句到肉,所以读的时候,总是更容易代入其中,久久不能抽身。
"他也一直控制着自己不能开的那扇悲痛的闸门。他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父亲那颗心,多年来是怎么被来来去去的日子锯拉得血肉模糊的。"
“他百思不得其解,一些朝夕相处的人事怎么能够结束得那么快,这种戛然而止的方式甚至像砍头——咔嚓——命运一刀两断。”
杭州的人情世故、江南美景也铺展在文字间,就像书里第一辆火车给大家带来的惊奇之感一样,被作者着墨过得杭州历史也呼啸而来。
“山又兼有四时之色:春淡怡,如笑;夏苍翠,如滴;秋明净,如妆;冬惨淡,如睡。”
无论发生什么事,大自然的四季更替一直在继续,心里的郁结之气,也一起消化在这山光水色中。
睡前翻书阅读,是偶尔的美的享受,就像安神的红茶,心灵疲惫时总想喝一杯。
用一小罐茶叶的价格,回到江南烟雨中,好好品味这场宏大史诗吧。
更具特色的一点是,王旭烽写茶,在众多作家中算是无出其右。文字清新隽永,好似明前雨后,春茶的清香。
而有关于茶的文化与科普干货,都融入到了故事中,日常可见的对话里。不少读者看了直呼涨知识!
说制茶,有理有据。
鲜叶摊放,下锅杀青,再摊凉,用扇子扇水汽,再揉,再烘,再摊凉,再扇,再锅炒,再摊凉,再炒,再干,再摊凉,再藏。
里边的人和读者一样,看不懂缘由,只知总是要”摊凉“。书中茶人道:
这就叫水里火里去得,热里冷里经得嘛。没有这番功夫,哪里来的好茶。做人也是一样的,也是要摊凉的,你们这会儿不是正在摊凉吗?
话语中穿插了人生的小哲理,看到心领神会处,总是不自觉拍手叫好。
有关茶的史料,在王旭烽笔下娓娓道来,也有一股清雅说书人的派头,只听她在台上讲,我们在台下十分入迷——
“两千年前风流且不免残忍的书生,万万没有想到,他为中国茶业和中国茶文化史,留下了最早、最可靠的文字史料……”
传承5000年的茶文化,是书中杭州人的处世哲学,也是家国动荡的见证者,它征服了欧洲,影响了日本。
有人说,读完这套书,基本上就拿到了“茶叶的历史知识方向的硕士学位”!
所以爱茶爱书的朋友们,不妨试试用这一新视角去体会茶道,也许会有新收获。
作者王旭烽是个极爱茶之人,她曾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和无数茶人打过交道,对中国茶文化有着深厚的研究水平。
她在创作小说的同时还写下20万字的茶学专著,阐述茶文化与哲学特别是儒释道的关系。
这份理解也映射到茶人四部曲当中——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生。
从1990年开始,坚持写作三十多年,她无数次删简修改,贴合了历史的发展历程,又细细校对着有关茶文化的一切知识。
没有宏大的构思、细腻的笔触、丰富的专业积累,就没有这百年兴衰与爱恨情仇。
每一本书都足够让人震撼……
《南方有嘉木》不仅重印四次,还曾被改编成电视剧,阵容强大。
《望江南》一出版就热卖30万册,不少读者说它是另一世界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那些能够让我泪流满面的桥段,也许也是她哭过之后写下,否则怎可以这般扣人心弦。
一部茶香弥漫的长篇小说,篇幅之长,跨度之大,却能把人的目光牢牢吸住,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那人与茶之间、人与人之间、茶与国之间的情感,要体会过才能同样拥有那摧枯拉朽的力量。
真的,太晚才看“茶人四部曲”,会有遗憾。
- 手艺门造物馆 (微信公众号认证)
- 让手艺回归生活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