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的诞生(岩波日本史 第一卷)日本史的入门读物 古代大和王权神武天皇考古氏族绳文文化新星出版社书籍
运费: | ¥ 0.00-10.00 |
库存: | 497 件 |
商品详情
日本百年学术出版社岩波书店镇店之宝,内地中文全译的日本通史
——“岩波日本史”第一卷
结合考古学、历史学前沿成果的“日本前史”追踪
岩波书店前副总编辑马场公彦亲自撰写中文版序
基本信息
丛书名 岩波日本史
书名 日本社会的诞生(岩波日本史 第一卷)
作者/译者 [日] 吉村武彦 著 刘小珊 陈访泽 译
ISBN 978-7-5133-3881-3
定价 58.00元
出版时间 2020年5月
装帧 精装
开本/成品尺寸 32k/130*185
印张/页码 6.5印张/208页
实际字数 100千字
书籍看点
*了解日本史的入门读物。本书是日本面向青年读者的普及型读物,论述晓畅,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
*成套的日本通史在国内的译介很少见,况且是由日本人自己书写、日本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岩波日本史》。对于想全面了解日本历史的读者,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日本前史”的考察与探究。我们所习称的“日本”国号诞生于何时?日本社会的原始景象是什么?为什么历史上出现了多位女天皇?吉村武彦着力于探明日本社会的“基层”,还原日本起初的形态。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别样的“日本前史”。世人多熟悉伊邪纳岐和伊邪那美的神话,但在《古事纪》和《日本书纪》之外,还有鲜活的考古发掘成果。本书即从考古资料入手,对日本社会的原初予以考察和探究。
作为“岩波日本史”第一卷,还原了日本最初的历史。
前岩波书店总编辑马场公彦专门写的中文版序即放入本卷。
名人推荐
本套“岩波日本史”丛书虽然属于轻薄型的历史通俗读物,但是九卷的字数加起来可达百余万,如此分量的日本“通史”在中国恐怕是第一次被全译出来吧。
——马场公彦,岩波书店前总编辑
内容介绍
“日本”的国号是何时诞生的?“日出处天子”时候的日本就是现在的日本吗?我们熟知的大伴氏、物部氏、苏我氏与臣姓、连姓的氏族制度源于何时?为什么日本起初多女天皇?
本卷为“岩波日本史”第一卷,是一本基于现代考古学前沿成果而推出的全新版“日本”前史。探究“日本人”的祖先究竟何时、自何处来到日本列岛,日本的稻作起源,以及关于邪马台国的最新学说,等等。为我们还原了日本本初的风貌。
目录
序 言 1
第一章 列岛最初的居民 11
1.日本列岛的形状 13
2.最早的居民——日本的旧石器时代 19
3.土器的诞生——绳文时代开启 30
4.绳文时代的生活 38
第二章 农耕社会的建立和邪马台国 53
1.水稻农耕的传入和接受 55
2.金属器的引进和环壕部落 67
3.邪马台国的下落 81
第三章 大和王权 97
1.大和王权的建立 99
2.大和王权的海外扩张 113
3.获加多支卤(武)时代 122
4.氏族的形成与部民制 131
第四章 佛教的传入与苏我氏 139
1.从“外国”即位的继体天皇 141
2.佛教的传入 153
3.苏我氏的活跃 161
结 语 177
参考文献 181
年 表 189
精彩文摘
序 言
日本社会的原始景象
不知各位读者小时候对日本列岛的形状有没有一种特别的印象?用学术语言描述,这是一个弓形的弧状列岛,但却没有如意大利半岛的“靴子”那样的爱称。这是一个被大海包围的狭窄岛国。据说在约一千几百万年前,列岛从中国大陆分离出来,不再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分。
今天的日本由北海道至冲绳县大大小小的岛屿构成,南北细长的日本列岛和西南诸岛(以下用“日本列岛”代表)由东向西倾斜。在距今一万年前的冰川时期,北方的北海道、库页岛与中国大陆,南方的九州与朝鲜半岛,曾经通过陆桥连接。本书所涉及的年代,除去通过陆桥连接的旧石器时代,其余已是跟中国大陆隔海相望了。大海不存在像陆地上的山脉那样的障碍物,一方面容易利用船连接彼此,另一方面也容易被洋流和断崖所阻绝。
处于这样一个地理位置的日本列岛,其社会是如何走向文明的呢?当然,由日本列岛独自孕育的文化也不少,但是在列岛的文明进程中,与中国大陆以及朝鲜半岛的人口和物资的交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工具的铁器、青铜器制品及其原材料的进口,陶器的引进和冶铁等手工业产品的技术革新,直至包括佛教、道教和儒教等宗教和政治思想在内的文化输入,来自大陆和半岛的直接影响简直不可估量。首先可以举出的例子,就是汉字和假名起源于中国的文字。物资、思想和文化是随着人口进来的,人口的流动和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列岛社会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外来人口的活动发挥了绝对作用。
稍微换个话题,我们的饮食结构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国民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一九九三年稻米产量严重减少之后,面包和面条类食品在主食中所占比重有所增加,稻米所占比重显著降低。但是尽管米饭的食用量减少了,总体上日本人的饮食结构仍然以稻米为主。这种饮食结构的根本就是源自朝鲜半岛的、已经普及的水稻农耕。
稻米的这个问题并不限于饮食结构。守护百姓的森林减少的背景下,在乡村举办的春祭和秋收节上,水稻种植还和祭祀有着深远的关系。但是如果仅仅关注到稻作收获之首穗的敬献供奉,那你就错了,因为在进献给神社的供品中,还包含许多河海的物产(海味)和山林的物产(山珍)。这不仅与水稻农耕,还与绳文时期以后的山珍海味的敬奉有极大的关系。
从国家政治赋予口分田的班田收授制度的重要意义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将谋生的基础置于水稻农耕上了。正确把握日本前近代社会水稻农耕文化的意义很重要。同时,对山珍海味等食材和资源的作用做出正确的评价也很重要。这是因为,虽然在今天的大城市里已经看不到,但是山林与河海的风景,以及其中诸活动所造就的人的心灵状态,越是追溯历史就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和王权与日本
绳文时期持续了一万多年,基本上被认为是既没有阶级也没有阶层的社会;也有研究者从坟墓式样的差别上,认定这是一个具有某种阶层的社会。然而,仅仅过了数百年,到了以水稻农耕为基础的社会,就产生了政治权力和权力机构。被中国称为“倭人”的集团形成了奴国等国家,不久就产生了“邪马台国”。
本书认为,邪马台国灭亡后就诞生了大和王权。大和王权的第一代君王可以推定为“崇神天皇”,他被称为“始驭天下之天皇”,意思是首次统治该国,时间应该就是四世纪上半叶。“日本”国就诞生于该大和王权。
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都有开国的神话,这些神话中记载了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二神创造“大八洲国”的传说。所谓“大八洲国”就是日本列岛的本州、四国、九州以及长崎的壹岐、对马等岛屿,但是并不包括北海道和西南诸岛,因为古代日本的统治对象中不包括(虾夷族居住的)北海道和(南岛人生活的)南岛。就是说,当时的“日本”和我们现在的日本国并不相同。
那么“日本”的国号是何时诞生的呢?对此学术界尚无定论。国号产生的时间不清楚,也许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但大家很一致地认为可能是七世纪后叶至八世纪初。我认为可能是从七〇一年(大宝元年)制定的大宝令开始,而且七〇二年派出的遣唐使第一次使用了“日本国使”的称呼,对新罗也用了“日本”的名称(参见东野治之《遣唐使与正仓院》等)。
这样,八世纪初便产生了国号“日本”。严格说,日本国建立之前既没有“日本”也没有“日本人”。但是在《隋书•倭国传》中,已经出现了称呼“日本”的意识或想法,在遣隋使携带的国书中倭国王使用了“日出处天子”的称呼。这一“日出处”的说法产生了“日本”的国号。因此七世纪,“日本”的内涵逐渐形成,但是该“日本”与现在的日本是不同的。考古学的时代划分与构成今日之日本的三种地域文化的关系,如表中所示。
古书的研究方法及本书的构成
本书将讨论旧石器时代到六世纪的日本列岛社会的历史,这个时期的文字史料非常有限,因此,如果仅仅依靠以文字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献史学,是无法对该时期进行研究的。既然要利用考古学资料,就有必要借鉴考古学研究的成果。日本的考古学属于广义的历史学研究领域,曾有一段时期很不幸地被认为是历史学的“辅助学问”。但是,要研究古代社会,仅靠文献史学是不可能的,还必须综合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甚至日本文学等学科方法。
然而,文献史学和考古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上各不相同。考古学以发掘出来的遗物和遗址为研究对象。发掘调查并不是说要把当时的建筑物、生产地、生活用具等全部发掘出来;而且虽然学术性的发掘逐渐增多,但是随着开发而进行的大多数紧急发掘,即使在被认定为历史遗迹的地区,遗址和遗物也都是偶然发现,而其研究的集大成者,才形成为考古学。由于一件遗物的最新出土而完全改变之前的学说,并不足为怪。本书努力吸收了现代最前沿的考古学成果,但是今后因考古发掘而对出土文物的历史性评价发生改变,完全有可能发生。这一点请务必牢记。
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探明日本社会的基层。所谓“基层”,具体来说就是以水稻农耕为生产基础的农耕社会的形成。为了正确把握农耕社会的意义,首先需要厘清此前列岛的社会状态。本书第一章从“列岛最初的居民”开始,就是出于这个目的。第二章讲了水稻农耕社会的形成。在这一章的叙述中,除了邪马台国部分以外,很大程度吸收了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第三章是大和王权的历史。这一章不是像考古学那样从前方后圆坟的形成来考察,而是从被称为 “始驭天下之天皇”的崇神天皇来论述。这一时代岛内的史料极其匮乏,论述大多要依据同时代的外国史料。第四章是六世纪的历史,主要依据《日本书纪》和《古事记》,但是这两本书并非是论述史实的。因为需要对史料做出研判,所以文章可能会略显烦琐,但都属于文献史学的方法,务请包涵。
序言到此结束,让我们马上打开历史的大门吧!
作者介绍
作者
吉村武彦,1945年生于大邱,京都、大阪长大。196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国史学科。现任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日本古代史。著有《岩波日本史:日本社会的诞生》《日本古代的社会与国家》《古代王权的展现》《古代天皇的诞生》《圣德太子》《古代日本的女帝》《列岛古代史》《苏我氏的兴亡》等。
译者
刘小珊,暨南大学古代史专业博士,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专攻日本近代史、日本基督教传教史。
陈访泽,北海道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现任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专攻日本语言文化、汉日对比语言学。
- 新星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把你百无聊赖的夜交给我们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