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浙江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浙江大学出版社直营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翻译家余光中

59.80
运费: 免运费
库存: 1000 件
商品已下架 收藏 / 分享
翻译家余光中 商品图0
翻译家余光中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翻译家余光中》

作者:单德兴

译者:

出版单位: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定价:75.00

装帧:平装

页数:352

ISBN978–7–308–19436–5

 

【内容简介】(极简版,100字内,供微信发布)

这本书是学者单德兴为缅怀其师余光中并探讨余光中于译介上成就所作的纪念文集,其中收录多篇文章,主要从余光中作为一名译者的不太为人熟知的方面出发,精炼而老到地分析他的翻译贡献与理论。同时作为余氏弟子,单德兴也写下数篇文章缅怀先师,向读者介绍余光中的不同研究面向与学术关怀。此外,也有若干对余光中本人的访谈收录其中。

 

【内容简介】(详细版,字数不限)

【作者简介】

单德兴,台湾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研究领域包括美国文学史、华美文学、比较文学、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等。著有评论集《故事与新生:华美文学与文化研究》《论萨义德》《翻译与脉络》《翻译与评介》,访谈集《与智者为伍:亚美文学与文化名家访谈录》等,译有《知识分子论》《权力、政治与文化:萨义德访谈集》《格里佛游记》《禅的智慧》等十余本专著,并出版文集《我打禅家走过》《边缘与中心》《禅思·文思》。

【编辑推荐语】

【名人&媒体推荐语】

单德兴教授身兼学者及译者双重身份,既可以学者的敏锐观察和剖析能力探究家父的翻译,亦可借译者的亲身体验直接且深入地评述余氏翻译的各种境界。再加上多次访问家父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可谓当今余光中翻译研究的第一人。


——余光中次女、英美文学研究者,余幼珊博士

单德兴教授所著《翻译家余光中》一书,从另一个侧面彰显了余先生深厚的学术内涵,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融创作、翻译、鉴赏于一体的多维景观,读者可以在文本细读中感受语言之美,意境之深,情感之至。


—— 清华大学教授、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罗选民


余光中先生以乡愁一诗闻名国内,作为余氏弟子,台湾知名学者单德兴教授撰写的《翻譯家余光中》以真挚的情感、扎实的材料和学者的严谨与深刻,打开了余氏"四度空间"中的另外一个空间——翻译,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南京大学教授,程爱民

【目录】

一位年轻译诗家的画像——析论余光中的《英诗译注》/2

在冷战的年代——英华焕发的译者余光中/56

含华吐英:自译者余光中—— 析论余光中的中诗英文自译/99

附篇——余光中英文自译诗作之演变/131

左右手之外的缪思——析论余光中的译论与译评/157

访谈

第十位缪思——余光中访谈录/190

勤耕与丰收——余光中访谈录/238

守护与自持——范我存访谈录/261

散文

既开风气又为师——指南山下忆往/288

翠玉白菜的联想——余光中别解/294

“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 敬悼余光中老师/299

“译”往情深,精进不已——追念翻译家余光中老师/310

余光中译作一览表/328

部分人名、作品名对照表/330

 

【书摘】(建议摘取内容及字数适合微信发布阅读)\

典范在今朝

—— 三者合一、六译并进的翻译家余光中

今年(2018)我相继应邀在2 24 日台北纪州庵文学森林的余光中纪念特展开幕式暨茶会,以及4 26 日高雄中山大学的余光中教授追思会,针对“翻译家余光中”这个主题进行报告。前者是业师余光中先生过世后台湾第一个正式纪念展览,后者是余老师自香港返台后任教三十多年的学校师生举办的感恩与追思会,亲朋好友、门生故旧共聚一堂,缅怀余老师的生平事迹与文学成就。

其实,2016 3 4 日我便以“三者合一, 六艺并进 ── 余光中先生的翻译志业”为题,在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余光中翻译作品学术论文专刊》发表会上,于老师和师母范我存女士面前当众报告,得到二老的肯定。那是我数十年来首次以此为题在余老师面前进行专题讲座,原本计划再接再厉,在老师九十大寿时出版专著作为贺礼。不料精神与体力向来健旺的他,当年夏季却因摔跤伤及头部,体力急速衰退,虽逐渐康复,但2017 年冬又因病住院,于12

14 日溘然辞世,抚今思昔,令人感慨万千。

遥想我于1972 年进入政治大学西洋语文学系,余老师正是系主任。当时适逢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朱立民教授与外文系系主任颜元叔教授锐意革新,全省各外文系(严格说来是英文系),包括余老师负责的政大西语系与齐邦媛教授负责的中兴大学外文系等群起响应,课程规划与教材采用新批评(New Criticism)的理念,增加文学课程的分量,重视文本的细读与解析,风气所及甚至影响到作风相对保守的中文系。比较文学也在外文系与中文系学者的通力合作下,于中文世界如火如荼推展。如今虽然新批评已成历史名词,比较文学也命运多舛,但二者提倡的细读功夫与比较视野,已然内化为文学系的基本要求。

当年英国文学史是西语系课程的重中之重,为两学年的必修课,大二的“英国文学史(一)”由余老师亲自讲授。我在课堂上不仅增长了英国文学史的知识,更感染到余老师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文字的敏感。我也参与课外活动,在西语系以一系之经费主办的全校翻译比赛中获得首奖,培养出兴趣与自信。因此,余老师是我在文学与翻译上的双料启蒙师。如今我踏上专业文学研究之路已三十五载,翻译了近二十本书,其中与学术相关者皆仿照老师的范例,增加作者生平、历史背景、作品介绍以及译注等附文本(paratexts),以期善尽译介之责。至于我个人在翻译研究中所倡议的“双重脉络化”(Dual Contextualization),如今回顾,很可能来自阅读余老师的译注与评介时的潜移默化。

余老师纵横文坛七十载,于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均有杰出丰硕的成果,并称四者为自己的“四窟”“四张王牌”“写作生命的四度空间”。然而他在诗歌与散文上的卓越成就,往往盖过他在翻译上的精彩表现,使人忽略了他的“译绩”与贡献。其实,他多年来翻译的十五本书,遍及诗歌、戏剧、小说、传记等重要文类(详见本书附录),其中尤以“诗人译诗”最为人称道,影响深远。然而有关“翻译家余光中”的研究甚少,实为“余学”的重大缺憾。因此,忝为余老师的门生,身兼学者与译者双重身份,钻研并彰显业师的翻译成就,对“余学”略效绵薄之力,实在责无旁贷。

有关余光中的文学身份与翻译贡献,向有“三者合一”“六译并进”之说。他在《作者,学者,译者 ──“ 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说》中明确指出自己这三种身份,金圣华在《余光中:三“者”合一的翻译家》中对此有详细的阐释。张锦忠在《“强势作者”之为译者:以余光中为例》中则指出余光中在翻译领域的多元面向,并誉为“五译”并进:“翻译、论翻译、教翻译、编译诗选集、汉英兼译”。我在《左右手之外的缪思——析论余光中的译论与译评》中,有鉴于他多年来在中文世界大力推广翻译,参与台湾与香港的重要翻译比赛的命题与评审,所以再加上“提倡翻译”一项,成为“六译并进”。这些都印证了余老师于多重角色之间的互动互补,以及他对翻译的严肃态度与多年坚持。因此,他在中文翻译界的崇高地位,大家的交相赞誉,乃实至名归。

为了呈现翻译家余光中生动立体的多元面向,本书不拘一格,以不同性质的文字,从三方面切入。第一部分“论述”收录四篇学术论文及一篇附篇,主要依照余老师译作的时序排列,以再现他的发展轨迹。第一篇《一位年轻译诗家的画像——析论余光中的〈英诗译注〉》探讨他最早的译诗集《英诗译注》,即出版于1960 年的Translations from English Poetry (with notes)。当年译者年方三十二岁,将原诗与译诗对照出版,并附有文字、句法与文法的批注,格律与节奏的说明,作者的生平与背景介绍,以及创作特色与文学史上的评价。此文指出,《英诗译注》中收录余光中自1950 年以来的三十七首译诗,连同译注与作者小传,既是译注者初试啼声的英诗中译结集,也反映出他当时的翻译理念与策略,借由文字的移译、文本的解析、文学的诠解,甚至文化与脉络的再现,具现了他早年“研究”与“提倡”英诗的努力与功力,并预示了“三者合一”的翻译、译评与译论。

余光中的译诗受到当时台北“美国新闻处”(即“美新处”)地位最高华籍人士、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兼课的吴鸿藻(即散文家吴鲁芹)的肯定。吴鸿藻将他介绍给香港“美新处”的老友林以亮(本名宋淇),这开启了余光中的新事业。第二篇《在冷战的年代——英华焕发的译者余光中》讨论敏于世变的余光中,指出时代的变迁固然反映于他的文学创作,但也与翻译相关,后者尤见于冷战时代,特别是他与“美新处”相关的英汉互译的四个文本 ── 英译诗选NewChinese Poetry(《中国新诗集锦》,1960),合译诗选《美国诗选》(Anthology of American Poetry, 1961[ 林以亮编选]), 自译诗选Acres of Barbed Wire(《满田的铁丝网》,1971),以及中译小说《录事巴托比》(Bartleby the Scrivener, 1972)。此文探讨这四部译作的主要内容及各自特色,以彰显余光中出入于英/华之间的译绩,所

反映的个人与时代意义,并强调文学翻译超越一时一地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框架,具有更恒久的价值。

与一般作家不同的是,外文系出身的余光中自由出入于中、英文之间,作品英译不必假手他人。他前往就读美国爱奥华* 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Iowa 为该校法定名称, 创立于1847年,余光中于1959 年毕业,该校董事会于1964 年认可日常可用University of Iowa[爱奥华大学]之名),其由艺术硕士论文改写出版的New Chinese Poetry 中已有三首自译诗,后来更扩大为全部自译的诗集Acres of Barbed Wire,以英文读者为对象,有意步向国际文坛。1992 年他增订这些英文自译诗,与中文原诗以对照方式出版《守夜人》(The Night Watchman),供中文、英文以及中英双语读者各取所好。本书第三篇《含华吐英:自译者余光中 ── 析论余光中的中诗英文自译》即根据2004 年修订再版的《守夜人》,探讨余光中译作里自译的特殊现象,检视他身为中文现代诗创作者、文学翻译者、文学评论者、翻译评论者、英诗教授,如何翻译自己的诗作,以及这些英文自译的意义与特色(如选择“因文制宜”的归化策略)。结论引用本雅明《译者的职责》(Walter Benjamin,“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中“ 来生”(afterlife) 的譬喻, 指出余光中的英文自译转化原先的中文诗作,在另一种语文中得到来生/新生,与原诗平起平坐,相互辉映。该文撰写后约十年,2017 年《守夜人》修订三版问世,各增删十三首。因为主要论点俱见于前文,所以未做太多修订,特请张力行助理整理出附篇《余光中英文自译诗作之演变》,胪列余氏所有自译诗,读者一表在手,对其自译全貌与演化即可一览无遗。

余光中除了英译中与中译英的跨语文实践,也写过不少讨论翻译的文章,其中有针对翻译的一般讨论,也有针对特定译文的实际批评。他声称以右手写诗,散文是他“左手的缪思”之产物。如此说来,翻译与评论更在他的左右手之外,其中自有深意,值得省思。第四篇《左右手之外的缪思 ── 析论余光中的译论与译评》旨在探讨余光中多年来的翻译理论与评述,指出其特色与值得借鉴之处,内容涉及译者的地位、译者的条件、翻译的地位、英诗中译的实际批评等。结论指出,余光中以作者、学者、译者三合一的身份,结合理论与实践,说之以事理,益之以学养,润之以文采,写出独具特色的译论与译评,并与他在诗歌、散文、评论其他三方面的表现互为表里,彼此增益。

第二部分“访谈”收录三篇深度访谈。余光中与翻译结缘甚早,不仅重视翻译,也亲身从事翻译与译评,对翻译与译者未能享有应有的地位与尊重一直深表不平,也对希腊神话九位缪思中竟无一位专司翻译颇不以为然,故而独创翻译为“第十位缪思”之说,数十年来大力宣传,不遗余力。以往对余光中的访谈几乎全关注于文学创作,甚少触及翻译,专就翻译进行访谈更是少之又少。第一篇《第十位缪思——余光中访谈录》逾两万五千字,是有关他在翻译领域篇幅最长、内容最广泛、讨论最深入的访谈。我依多年访谈经验,事先拟就几页题目供老师参考,访谈时除了依序问答,并视现场情况随机应变,适时追问。对话的范围甚广,如翻译的因缘、翻译的成果(“译绩”)与经验、译论与译评、翻译的教学与提倡、未来的翻译计划……翻译家现身说法,娓娓道来,听者既如沐春风,又如享受知识盛宴。余老师坦诚回答我的每一个问题,热心分享多年心得与智慧,力图将金针度予有缘人,令人感佩。

第二篇《勤耕与丰收——余光中访谈录》是余老师辞世后,我整理与他生前的几个访谈录音档,发现此次访谈中有不少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包括他早岁因内战,由金陵大学、厦门大学而到台湾大学的历程;就读台大时受益于老师之处,身为年轻热情译介者的形象;应梁实秋之邀在台湾师范大学教书,赴美留学、讲学的经验;在政大西语系主任任内的教学与改革,并细数自己教过的一些学生,分享为师之乐。此篇访谈提供了余老师自大陆来台就读大学时的学习环境,回顾了个人的学思历程,自述培育英才的经验,推动大学课程革新以及提倡比较文学的努力等,是外文学科建制史的重要数据。

第三篇《守护与自持——范我存访谈录》的对象是余老师背后那位关键性的推手,也就是他的表妹、结缡六十一载的夫人范我存女士。两人在大陆时便已结识,在台湾重逢,余老师早年翻译的代表作 ── 海明威的《老人和大海》(Ernest Hemingway, The OldMan and the Sea)与史东的《梵谷传》(Irving Stone, Lust for Life*原著便来自于她,范女士并协助抄誊《梵谷传》译稿,成就两人姻缘与一段文坛佳话。婚后范女士悉心照顾一家老小,大力护持夫婿的文学与翻译志业,是余老师最大的安定力量与守护者,但因她行事低调,外人所知不多。在余光中纪念特展开幕式中,二女公子幼珊博士特地为母亲对父亲文学大业的全力支持当众致谢,举座动容。访谈稿整理出来后,高龄八十八岁的师母两次仔细校订,第一次甚至以工整的字体重誊近六分之五的稿件,做事之仔细与余老师如出一辙。此篇访谈不仅让人见识到她如何成为“护井的人”(张晓风之语),也得以了解她如何发展个人的兴趣、贡献所长,与余老师的两篇访谈相互对照,必能对两人紧密的生命经验以及余老师的翻译与文学志业有更深切的体认。

第三部分“散文”收录四篇回忆文章。论文与访谈录因体例之故,无法容纳较为个人的叙述与抒情的成分。然而余老师之于我不仅是研究的对象(这只是近十年的事),更是授业启蒙的老师,四十五年的深厚情谊,唯有透过散文才能抒发。我个人有关余老师最早的文章是《既开风气又为师——指南山下忆往》,收录于钟玲教授主编的《与永恒对垒——余光中先生七十寿庆诗文集》,比为余老师八十寿庆应陈芳明教授、苏其康教授之邀所写的两篇翻译研究的论文早了整整十年。该文从个人的角度追忆大学时代在指南山下亲炙余老师的经验,并见证余老师在担任系主任的短短两年间对全校艺文风气的提升,以及对我个人的重大影响,打破了一般人心目中诗人遗世独立、脱离现实的刻板印象。

第二篇《翠玉白菜的联想——余光中别解》是细读增订二版的《守夜人》后有感而发之作。全文略述译诗与自译,分析个人感触较深的几首诗作,并追忆大学时代在余老师课堂上的感受,以及印象较深的教诲,包括王尔德(Oscar Wilde)眼中的人生与艺术之关系。文末把余老师对工艺与诗艺的看法扩及人生之艺,并思索“每个人都是人生的艺术家和诗人”。此文虽非学院式的文学批评,却更贴近我多年阅读余老师的诗作与个人生命中的感思,可视为学术论文《含华吐英:自译者余光中》的前身。

《第十位缪思——余光中访谈录》前言提到,年逾八旬的余老师依然接受多方邀约,四处奔波,广结文缘,“精神之健旺与体力之充沛令人佩服”。近年来,余老师即便年岁已逐渐迈向九十,依然创作与翻译不懈,期许有更多的作品问世,内心洋溢着青春与动力,心理年龄比许多人还年轻。加上尊翁超英先生享有高寿,因此众人 ── 包括余老师本人在内 ── 都认为他还会有几年的翻译与创作时光。他的过世出乎许多人意料,却也示现了无常的真相。第三篇《“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 ── 敬悼余光中老师》原刊于《文讯》“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余光中纪念特辑”(2018 1 月),为配合出刊时间,于四天内赶出,呈现的是个人接到老师辞世消息后第一时间的反应。全文追述数十年的师生因缘,奉老师之命参与的一些活动与筹划工作,撰写的有关余老师的文章(自称为“缴交功课”),以及若干未竟之业,以示感恩与怀念之意。

然而数十年师生情谊实非一篇仓促写就的短文所能充分表达,心中的激荡也难以完全宣泄,于是我以较充裕的时间撰写了《“译”往情深,精进不已 ── 追念翻译家余光中老师》。这篇文章从个人熟悉的翻译角度切入,诉说访谈翻译之始末(即《第十位缪思》),追溯余老师七十年的翻译因缘与译绩,并介绍他在生命最后一年修订三版的《守夜人》与增订再版的《英美现代诗选》,显现逼近九十高龄的他对翻译志业念兹在兹,精益求精,“对翻译的义气相挺与真情热爱”足为典范。

附录《余光中译作一览表》让读者可对余老师的译绩一目了然。十五种译作(有些修订二版、三版)虽跟职业译者相较数量不是很多,但译作影响的大小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以及在文学与文化脉络中的意义。如严复的译作总共八种,却对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的中国发挥了重大的启蒙作用。余老师的译作各有特色,除了对他个人的意义,文学的价值与影响,也具有文化与历史的意义,值得钻研。本书只是这方面的初步尝试,将来将继续探究。

此书未能如愿于余老师生前出版,并请题字,实为憾事。所幸书中四篇论文与第一篇访谈都经老师过目,并提供意见。第一篇论文2015 年在“余光中翻译作品学术论坛”发表时,余老师全程参与,在问答时段现身说法,当众表示《英诗译注》是他“翻译诗最早的基础”,后来出版的《英美现代诗选》分量更重、质量更好、评论更深入,但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这些年间他又译了许多诗,有意“把它扩充得比较理想”,并说这是他“没有完成的大工作”。在师母的支持与幼珊的协助下,增订新版的《英美现代诗选》终于在2017 7 月大功告成,距离余老师谢世仅五个月,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由此可见翻译对他的重大意义。第二篇论文初刊时,我将“No Dove-Feeder”译为“没有喂鸽架”,余老师看过全文后,书面指正此词应译为“不是喂鸽人”,“意即‘不是只会阴柔而不重阳刚之辈’”,此书据以修正。第三篇有关余老师自译的论文中,我指出中诗与英译若干明显出入之处。2017 年版的《守夜人》对此有所回应,如把《野炮》(“The Field Gun”)原诗里的“百年”和“一百年”改为“五十年”或“半世纪”,以符合英译,展现了身兼作者译者才有的特权,而身为“第三者”的评论者其实也仍有置喙的空间。至于《第十位缪思》那篇访谈更经老师仔细校订,几乎无页无之,甚至连一个英文字母都不放过。换言之,本书至少三分之二都经余老师过目并认可。

总之,本书集结了个人多年来有关余老师的论文、访谈与散文,并搭配图片与图说,希望借由这些不同性质的文字 ── 严谨的论文,互动的访谈,个人的散文 ── 相互参照,彼此烘托,以三维的立体方式凸显翻译家余光中的形象。各篇文字在撰写及发表前已多次修订,这次利用准备书稿的机会,与张力行助理各自把全书逐字逐句仔细校读至少两回,统一格式,补充资料,力求周全。在校读的过程中,昔日情景不时浮上心头,令我深自庆幸此生有深厚的缘分成为余老师的学生,从言传身教中深深受益,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努力目标。在纪念特展中也看到几张不同时期与老师的合照,令我悲欣交集。我在纪州庵与中山大学致辞时,特地播放了2017 年于香港中文大学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讲座的照片,那是因为老师体弱无法出席而指定我代劳的活动,上方的屏幕里是1975年大学时与余老师合照的我,下方是站在讲桌前、四十二年后的我。而现场的我看着照片中的两个我诉说多年的师生情谊,并以老师的努力与成就示范来自海内外的青年译者,三者之间形成某种张力。这也象征着准备这本书稿时我所面对的三个时序:昔日在大学受到老师在文学与翻译上的启蒙,近十年来着力于老师译作的研究,以及编辑此书时对这一切的回顾与反思。凡此种种,益发让人感受到时光之流逝与因缘之难能可贵,除了以文字记下今生的师生之缘,并彰显翻译家余光中的贡献,其他遗憾只能还诸天地。

余老师在1972 年《大诗人的条件》一文中引用英国诗人奥登(W. H. Auden)的标准:“多产、广度、深度、技巧、蜕变”。当时他年方四十四岁,但在文坛与译坛已稳占一席之地,这些标准可视为他的自我勉励与期许,此后他继续辛勤笔耕了四十五年。我们若以上述五个条件来看余老师在诗、文、评、译的四合一之角色,都会承认他交出了丰硕的成果。在余老师的十五本“译绩”中,本书讨论的只是其中六本,而且偏向早年译作。我曾就《老人和大海》与戏剧翻译于国内外会议发表主题演讲或专题报告,但有待形诸论文。再就“余学”而言,“余光中翻译研究”有许多工作尚待完成,希望本书能发挥抛砖引玉之效。

此书之出版首先要感谢余光中老师多年的教导与爱护,以及师母范我存女士与余幼珊博士的鼎力协助。其次要感谢促成这些文字问世的人,书中各文曾在不同时间、地点发表,谨向当初邀稿与负责编辑的多位朋友致谢,特别是钟玲教授、苏其康教授、陈芳明教授、李有成教授、张锦忠博士、陈瑞山博士、黄淑娴博士、宋子江博士、封德屏总编辑、苏正隆先生、果贤法师等。资料搜集、录音缮打以及撰写、校对过程中,承蒙陈雪美小姐、黄碧仪小姐、赵克文小姐、陈樱文小姐等人协助,张力行小姐更负责全部书稿的统整与校对,至为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青睐,尤其周红聪女士多方协助,使本书有机会与广大读者见面,特此致谢。

2018 5 8

台北南港

 


浙江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浙江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浙江大学出版社直营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翻译家余光中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zupress
浙江大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