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适读人群 :诗歌爱好者
1.本书是诗人、评论家王志军在北大诗歌阅读和写作课程的结集。作者以诗人的身份在北京大学讲授诗歌的鉴赏和创作,受到学生的欢迎,全书也体现了课堂的现场感、口语化,通俗易懂,兼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2.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诗歌创作和阅读经验,围绕诗歌的基本问题——内容、抒情、声音、语言、结构和境界六个层面展开,澄清常见的误解,提出独到的认识。在作者看来,读懂诗歌的六个方面是诗歌入门问题,也是根本问题,是现代诗歌观念的根基,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建立对现代诗歌乃至全部艺术基本的审美意识。
3.本书选取了几十首国内外诗歌作为分析案例。书中提及的诗人,有国外著名诗人如希尼、米沃什、布罗茨基等,有国内知名诗人如肖开愚、周伟驰、雷武铃等,还有一些新锐诗人,选诗涉及了90年代前的一些诗歌和国外诗歌,很有代表性,能体现现代诗歌的特色和新诗的成就。
4.不同于当前不少诗论的晦涩、空泛,本书尤其注重对当代优秀诗作深度细读,理论结合实践,用具体的诗歌分析进行阐释。对于广大诗人和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进入诗歌之门”的一部带有启发和指南性质的读本。
本书是“大雅文丛”系列品种之一,是青年诗人、评论家王志军北大诗歌课堂讲义的整理稿。作者以其二十多年来的诗歌写作、评论经验,以及对国内外诗歌广泛而深刻的阅读积累,总结了有效的诗歌阅读和写作方法,在北京大学的课堂进行了讲授,并在本书中进行了系统呈现。
新诗从诞生以来,误解和偏见颇多,这部讲稿围绕诗歌的基本问题——内容、抒情、声音、语言、结构和境界六个层面展开,澄清常见的误解,提出独到的认识。在作者看来,诗歌入门问题,也是根本问题,是现代诗歌观念的根基,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建立对现代诗歌乃至全部艺术基本的审美意识。不同于当前不少诗论的晦涩、空泛,本书尤其注重对当代优秀诗作深度细读,力图通过下学而上达的经验主义进路,更具体、生动地阐明幽微之义。对于广大诗人和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进入诗歌之门”的一部带有启发和指南性质的读本。正如作者所说,“诗不是一种简单的体裁,而是对世界理解的方式,是关于我们自己和这世界恒久又新鲜的知识”。
王志军
诗人、评论作者,1978年生于河北昌黎,著有《世界上的小田庄》《时光之踵》《白色的诞生》《雪人的冬天》等多部诗集,在《新诗评论》《中国诗歌批评》《上海文化》《新京报??书评周刊》等发表多篇评论、诗歌,受邀在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办诗歌讲座,在业界享有盛誉。
第一讲 言之有物:诗歌中事实的力量
第二讲 生之色彩:抒情的有效性
第三讲 规范与自由:诗歌中的声音
第四讲 清晰与神秘:诗歌中的语言
第五讲 内在结构:诗歌中的建筑学
第六讲 光照的层面:诗歌中的境界
前言
这本书,是根据我在北京大学葡萄牙语专业几次诗歌课的讲稿整理而成的。能汇辑成册,算得上是意外之喜了,趁机把前前后后的想法说一说。
很多人都聊过这个话题,那就是从古至今,艺术的处境似乎从没乐观过。是的,我也这样看。但今天互联网对人类生活凶猛的冲击,还是让我们不得不对艺术的地位做一番新的审视。从前人们阅读小说、诗歌获得的满足,轻易就被手机上的各种资讯、娱乐带来的乐趣替代了,而这些对精神大多是消耗性的。网络对心智的控制,最直接的体现是感受和思考的停顿。没了感受力还如何亲近艺术呢?而更深的变化是,这导致了时代思潮中虚无和反讽越来越有力,一些自古被尊奉的价值观被破坏,复原能力变弱,崇高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成了被逃避的东西。
当然,艺术从来不单靠直接影响发挥效力。它渗透于文明传承的内核,在更深层次起着比看起来重要得多的作用。环境的恶劣也从来不能压抑真正的创作。我们看到,在当代严肃创作不仅没有消失,还显出了勃勃生机。特别在诗歌领域,没了面向大众的压力,诗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写作本身,反而获得了比其他门类更多的自主。作为诗人,这样说或许有些骄傲,但事实上,诗歌确实受益于此。对自身的专注让许多之前的限制自然取消了,表达范围和内容都变广了。这种自由带来的冲劲,加上现代汉语和心智的日益成熟,使这些年涌现了不少非常优秀的诗人。
这些诗人及作品,在一小批读者那得到重视。当它向大众慢慢渗透,许多观念不适用了,产生了新的误解。特别是现当代汉语诗歌,面临着比国外复杂得多的情形。语言的发展变化,社会及文艺思潮的激荡,传统的断裂和再发现,让我们理解自己时代的诗,多了不少基础观念上的阻碍。我们还没有对现当代优秀诗人群体形成基本共识,讨论对象都还没有统一,观念上的差异怎么弥平呢?令人错愕的误解,非常浅薄的偏见,真的太流行了。我们知道,杰作最终会冲破谬识的堤坝。所以这里根本的目的,还是认识上的澄清,将真正优秀的诗向潜在爱好者敞开,把讨论引回根本问题上来。这个系列小讲座的基本想法正在于此:进入诗歌。
诗歌有一个门可以进入吗?
显然,没有一个摆在那儿的现成的门让我们进入。如果有的话,那也是一篇篇作品。更像科幻片中的时空之门,进入一部作品,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理解一个诗人,就理解了一种认识生活的方式。所以这几次课是和学诗者一起,探究理解的门径。进入诗歌内部,从一个词、一个句子来谈论诗歌,慢慢从各个方面对一首诗形成感觉和判断。在里面沉浸久一些,自然就看得更清楚。进入诗歌之门,并不是指导别人入门,而是将这些门径标示出来,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思考。
所以在课程设定上,主要目标是以下几点:
一是讨论诗歌的基本问题。六次课,都是针对入门阶段最关心的问题来设计、展开的。入门阶段是最宝贵的阶段之一,而同时,入门问题也是一生的问题。是基础性问题,也是根本性问题,是诗歌观念的根基。我希望大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例如抒情的有效性啊,叙事和描写的意义啊,诗歌中的声音啊,等等,来建立最基本的意识,在启发碰撞中更新观念,提升总体认识能力。这些问题,单提出来都有些空泛。我希望的是,把常见的误解加以辨析,对最基础的含义做好例证和阐释。我没引用太多理论,因为纯体系的观念,对初学者来说,不管怎样清晰,仍然过于抽象。课中引用托尔斯泰、普鲁斯特比较多,正好我在细读他们。我希望大家能领会,把诗意建立在契诃夫的 《草原》、普鲁斯特的 《贡布雷》 这样的根基上,才能真正明白“诗”意味着什么。诗不是一种简单的体裁,而是对世界理解的方式,是关于我们自己和这世界恒久又新鲜的知识。理解诗歌,进而理解文学、艺术,建立自己的认识能力和价值体系,就是获得理解世界的能力。这有助于我们最终用好的艺术来完善生活。
二是对一些诗进行细读。除最后一课两首,其他每课都细读了四首诗。细到了什么程度呢?有点不厌其烦、啰里啰嗦。我信赖这种方式,相信自己的理解的样板价值。根本目的,是提升对诗歌的具体感受能力,即读懂一首诗的能力。在入门阶段不能泛泛而谈,因为没有办法建立共同的认识基础。而通过作品抵达理论,在我看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我努力把作品解读结合到每课主题,正是希望观点和作品互相激发。这些诗有很多是不太常见的,其中包括几位青年诗人最开始的诗,和课堂上学生的状态更为贴近。同时还有几位我认为非常重要的诗人,意在开拓视野,展现当代诗歌的一些潜流。毕竟现在的诗歌传播机制,好的诗不是人人都能读到的。有些诗人是我的朋友,那也只是恰好他们写得出色。好诗人很多,不能一一例举。在有限的讨论对象中,对诗与诗人的简单分析,更侧重提升认识能力,对风格有所辨认。过多谈论当代诗人的地位,没什么现实意义。
三是做一些诗歌练习。每次课后会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尝试去写,然后通过评点、改诗的方式加深理解。我想的是,若个别人内心真有这方面的需求,那希望这些讨论构成一点儿引导。最重要的还在于,作为一门艺术,只有实践才能更深地理解它。一些诗读起来觉得简单,真写起来,却发现那些朴素的句子是很难的。这样,写作的尝试就加深了对观念的理解。在诗歌里面看一看,比想象它有效得多。从学生以后可能从事的学术、翻译等工作来说,也是有帮助的。因为我们讲的是诗,也涉及所有艺术。写文章做学问到最后,有价值那部分,一定是靠真正的见识。
不偏不倚地说,有些诗写得非常不错。第一次习作就有惊喜,第三次课后,发现每个人都开始挖掘到一些自己气质上的特色,尝试朝不同方向拓展了。等到最后,我真心替他们感到自豪。怎么说呢?我明白他们之中,大部分不会坚持写诗,但这些习作,在我看来要比许多非常火的大学诗歌奖的作品还要出色。因为发自内心,没有沾染流行的恶习。学生习作、点评,出于篇幅考虑,暂未收录,但愿以后有机会能分享出来。我知道这不是一种合理的教写诗的模式,因为写不是主要目的,理解才是。
每次课两三个小时,非常有限,我尽量增加了密度,再加上兴之所至,难免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我也隐隐希望把自己的困惑做一番探索,以待时机和同行交流,这多少有点私心。难免有一些好为人师的东西,普鲁斯特谈埃尔斯蒂尔时说:“从纯创作的观点来说,说不定好为人师是他唯一的缺点,因为一个艺术家,为了在精神生活上完全站在真理一边,应该保持孤独,而不要挥霍自我,哪怕对一些学生——在任何情况下,为了对年轻人最有裨益,他总是极力去开掘某一情境中所包含的部分真理,哪怕这真理对他或者对别人都是相对的。”这确实让我深深的警惕。
文学观念的相对性,让我们不得不面临很多潜在的质疑。有时议论很累赘,有时却能很精彩;有时描写很传神,有时就很枯燥;有时没点儿实在的东西太空洞了,有时呢,一些高亢的神性的呼唤却能写出生命的神秘,都要看具体情境。还有口味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兰波是比希尼大得多的诗人,而斯蒂文斯的爱好者也不一定喜欢弗罗斯特。在艺术的谈论中,永远是这样,没有绝对正确的观念。我明白这部讲稿中大部分结论,并非系统性的构建,必然会显得武断。既然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不得已,还得表明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提出万全之策,而是说出自己的偏见。对于这些诗可能经受的怀疑,我要表明自己的判断:这些就是好诗!
这是一个前提。我相信,坏诗经不住清晰诚恳的分析。
同时,恰恰因为这种真理的相对性,我才更希望通过细读来让大家亲近作品。不是灌输我的观念,而是对相关问题加以启发,让每个人形成自己的判断。一个外语系的学生真的需要了解诗歌到这种程度吗?或者说,这课更大的用处何在?我相信诗歌是真正的人文教育,人生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直抵内心的。世俗生活是平面世界,而精神生活是立体世界。北大的学生,绝大部分以后不会为生计发愁,那么,只有文学才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那个变量。
说真的,由于我的工作状况,没有太多时间来做讲课这样的事。独自写作久了,谈论的渴望也不强烈。文学怎么讲?把观念说给别人,想想都让人犹豫。归根结底,我只是一个安静的诗人,希望把全部的精力投入诗中。但人不可能永远专注,有时会放松自己,任时间挥霍。所以当闵雪飞老师告诉我有这个机会,怎么讲、讲什么都由我自己决定时,我想,既然那么多时间都蹉跎了,何不趁机做件有意义的事?所有的事她安排得极好,小班课圆桌的形式也很适合我。我本人就是师道传授的受益者,所以我觉得,哪怕有一个人从中受益,也是值得的。思考和讨论,是个共同受教的过程。事实也正如我所愿,我专注思考了很多问题,受益最大的那个人,是我自己。
在此要特别谢谢闵老师,还有各位同学。
讲稿成之仓促,虽然每次我都准备了详细的提纲,但课堂随意发挥,难免疏漏。我尽量做了润色和修订,但记错的、没说清的,啰嗦重复甚至矛盾之处都不会少。有些诗的解读,出于省事,部分搬运了之前写过的文章,而一些过于场景化的语气,及偏私人的判断,整理成书显得有点突兀,请专业读者原谅。和在课堂上一样,这书仍是一个分享,期待批评和交流。
北京
2021年12月
-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