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本书研究的是法律人工智能的基本定位、方法和中国实践的七个维度,包括在数字法学中的定位,计算机的建模思维和科研范式,作为社会现象的智慧司法工程的工程实践,算法解释技术和用户效果反馈,法律专家对法律人工智能的质疑观点和技术回应,法律人工智能技术对法律定量研究的贡献,大模型时代的法律职业和技能等内容。
周 翔 理学学士、法学博士,最早任职于区、市、省三级检察院,后在法律科技公司任大数据分析师,目前从事数字法学、诉讼法学、法律实证方法等领域研究,已在《法学研究》《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等中英文法学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课题多个,并入选第六批之江青年学者。
导 论第一章 数字法学的定位和思维方式 第一节 数字法学的交叉定位 一、数字法学是法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 二、法律人工智能的含义和定位 三、法律人工智能是一种建模和计算思维 四、法律人工智能和法律实证研究的异同 五、数字法学和传统法学的规范视角的方法差异 第二节 技术视角是一种建模思维 一、当前关注的主要法律任务 二、建模的基本逻辑 三、建模的基本流程 四、建模能力如何才算得到提升 第三节 大模型时代下的法律职业和技能 一、未来趋势:法律大模型面对的法律需求 二、法律工程师:生成大模型中的法律人角色第二章 法律人工智能的争点分析 第一节 机器能不能测准 一、机器是否能够实现结果公正 二、希望机器实现的三种公正 三、机器实现裁判的技术原理 四、裁判模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五、人工智能实现裁判目标的风险和限度 六、提高机器裁判质量的技术优化方案 七、机器裁判结果合理使用的相关制度 八、结语 第二节 机器会不会说理 一、机器是否说明裁判的结果 二、对机器说理的三类要求和实现难度 三、辅助裁判说理的人工智能定位 四、辅助裁判说理的技术实现路径分析 五、结语第三章 法律人工智能的中国实践 第一节 智慧法院 一、中国发展智慧法院的背景 二、智慧法院工程的效果评估 三、中国如何迅速推进智慧法院工程 四、智慧法院如何增加智能元素 五、对其他政法机关数字化的启示 第二节 数字检察 一、检察权新时代定位及对其实现手段的制约 二、检察专家参与数字检察的前提条件 三、检察专家可参与的主要环节 四、检察专家参与后输出的成果 五、检察专家参与的可行性检验第四章 法律人工智能的模型案例 第一节 逮捕审查判断模型:繁简分流思想的应用 一、如何还原中国的逮捕判断方式 二、既有的实现方案 三、LK_IB框架方法 四、实验结果分析 五、歧视性风险讨论 六、未来展望 第二节 法律文书中的;本院认为段生成模型:多子任务依赖关系的应用 一、司法说理如何辅助自动生成 二、既有的实现方案 三、TBLIG框架方法 四、实验设计 五、实验结果分析 六、结论和展望第五章 数据的双重价值 第一节 从法学视角如何理解;数据 一、个人信息 二、大数据 第二节 数据领域的既有规范体系 一、保障信息主体的人格权益 二、促进数据的流通和利用 第三节 信息处理者的合规义务体系 一、信息处理环节的基本原则 二、数据处理的相关合规义务 三、数据收集环节的合规义务 四、数据存储环节的合规义务 五、数据外部提供环节的合规义务 第四节 公共数据的开放和流通 一、确定公共数据的范围 二、数据的分类标准 三、数据公开前的处理方法 四、数据开放的程序 第五节 企业数据流通的几种模式 一、基本的分析框架:常见市场模式 二、分析的几个维度 第六节 数据爬虫的法律风险分析 一、数据爬虫的原理 二、数据爬虫的法律风险分析 三、关于爬虫的一些初步见解第六章 算法解释的规制意义和效果 第一节 算法解释的规制意义 一、算法的可解释性对法学有何意义 二、算法可解释的技术视角展开 三、可解释对精准识别算法风险的价值 四、可解释对厘清规制工具关系的价值 五、可解释对合理设置规制目标的价值 六、确立技术和规范二阶思维的普遍意义 七、结语 第二节 算法解释的用户效果实验 一、算法解释是否有助于用户理解信任 二、算法解释的有关机制和理论趋势 三、高风险场景的算法解释效果实验 四、基于用户画像的算法规范场景化 五、技术供需匹配的算法规范场景化 六、考虑信任基础的算法规范场景化第七章 互联网纠纷的诉讼内外化解 第一节 对平台的一些基本认识 一、平台的跨学科理解 二、既有的平台法治化理论体系 三、对作为数字经济引领者的平台予以鼓励 第二节 互联网平台纠纷的自我化解 一、电商实践如何发展纠纷解决理论 二、淘宝平台解决纠纷的过程视角分析 三、淘宝平台参与互动的主体视角分析 四、淘宝机制对传统模式的启示 第三节 涉平台的诉讼证据偏在问题 一、电子证据保存主体存在的偏在现象 二、电子证据偏在为什么是个问题 三、由法官平衡证明负担的路径 四、加强当事人证据收集能力的路径 五、技术、成本和制度的再分析框架 六、结语第八章 基于法律大数据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作为研究方法的大数据技术 一、对法学定量实证研究的贡献 二、前大数据时代的实证研究 三、大数据技术运用的各节点 四、大数据技术于实证研究而言是一场接力 五、大数据技术于规范研究而言是一次助力 六、结语 第二节 一个实战案例:法学研究的研究 一、法学研究的读者受众意识 二、基于期刊大数据的目标分类 三、多重目标的高频词语料分析 四、目标类型与成果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五、结语附 数字法学的文献拓展阅读推荐 一、数字法学的学科命名之争 二、法律人工智能的技术方法 三、智慧司法的中国发展逻辑 四、算法解释技术原理和价值 五、司法人工智能的法学观点 六、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革新 七、大模型时代法律职业技能参考文献后 记
-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