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译林出版社旗舰店
本店铺为译林出版社自营店铺,正品保障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什么是民粹主义?

35.00
运费: ¥ 0.00-20.00
库存: 66 件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图0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图1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图2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图3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图4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图5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图6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缩略图0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缩略图1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缩略图2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缩略图3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缩略图4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缩略图5 什么是民粹主义? 商品缩略图6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紧扣国际政治新趋势,教你看懂现代社会的民粹危机

民粹主义者正在全世界攻城略地,所到之处受到“人民大众”的普遍欢迎。这究竟是为什么?

—维尔纳·米勒通过本书,为读者抽丝剥茧地梳理了民粹主义者的伎俩,他们是如何通过激化矛盾、划分敌我、诉诸非理性,来寻求选民的支持。

民粹主义并非现代民主政治的中间发展阶段,而是其挥之不去的阴影。

 

看穿民粹政客的诡计,拒绝做被煽动的乌合之众

统一战线、诉诸对立、代表人民,民粹主义政客的套路数不胜数,你确定你都能防住吗?

民粹主义者看似在代表底层发出被精英上层忽略的民众呼声,但实际上他们在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将所有不赞同他们的人都清理出人民的队伍。在他们执政以后,他们也会频繁树敌,将不同意见斥为境外反动势力作祟。民粹主义政客诉诸的是煽动大众进而获取权力,而并非真正代表人民利益。

 

民粹主义不仅事关政治,更事关人性的弱点

民粹主义政客的崛起,并非一种仅仅事关政治的趋势,而是裹挟着我们每一个人。

米勒的分析告诉我们,民粹主义政客的伎俩所诉诸的仍旧是最基本的人性弱点:它否认价值的多元,追求简单的一元论;它敌视精英,将精英与人民大众对立为敌人;民粹主义滋生的温床是闭塞、敌视、对立和误解,人类需要结成命运的共同体,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才能真正让民粹主义成为无本之木。

 

普林斯顿教授精到解读,国内知名政治学者刘擎作序推荐

—维尔纳·米勒不仅是普林斯顿大学资深的政治学者,同时也是欧洲理事会讲座学者。他的政治观察和研究横跨两个大洲,对大西洋两岸的民主实践都有着深刻理解。在米勒看来,发生在欧洲和北美的民粹主义运动有着相近的特质和手段,他对民粹主义的本质以及民粹主义政客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通俗易懂。

国内知名政治学者刘擎为本书撰写了中译本序言,盛赞本书对澄清‘什么是民粹主义’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阐释,并针对当下的政治现象提出许多敏锐而深邃的批判分析”。

 

【名人评价及推荐】

 

米勒直面全球民粹主义的复兴,回答了有关它的核心问题:民粹主义何以危险?我们怎么才能克服它?

——哈佛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

 

米勒这本小书……对澄清“什么是民粹主义”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阐释,并针对当下的政治现象提出许多敏锐而深邃的批判分析,这是这本书获得广泛影响的原因,也是值得读者思考与借鉴的价值所在。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教授,刘擎

 

米勒定义了民粹主义的几大显著特征:反对精英、反对多元,以及排除异己。它的体系成功地解释了民粹主义者。书很简短,每一页都精彩。

——《华盛顿邮报》

 

民粹主义不仅反自由,而且反民主,它是代议制民主永恒的阴影。这便是米勒在这本书中的核心论点,目前市面上论述民粹主义的作品无出其右者。

——《纽约时报国际版》

 

 

 

【作者简介】

—维尔纳·米勒(Jan-Werner Müller,1970—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教授,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任教于纽约大学雷马克研究所和哈佛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并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分别主讲“卡莱尔讲座”和“丹纳讲座”,长期为《卫报》、《纽约书评》等主流媒体撰稿,是年轻一代政治学者中影响较大的翘楚人物。著有《宪政爱国主义》、《另一个国度:德国知识分子、两德统一及民族认同》、《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等。

 

 

【内容介绍】

在本书中,米勒定义了民粹主义的核心要素:它反对多元主义,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剥夺持反对意见者的人民资格;民粹主义并非民主政治的正当组成部分,而是它挥之不去的永恒阴影。

在米勒看来,危险和误解都源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只有明确了民粹主义的本质,我们才能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它的挑战。

 

 

【目录】

中译本序言(刘擎)

  人人都是民粹主义者吗?

第一章 民粹主义者的话语

第二章 民粹主义者的行为或掌权的民粹主义者

第三章 如何对待民粹主义者

   七论民粹主义

  

  

 

 

【相关图书推荐】

(编辑不填)

 

 

【文摘】

 

中译本序言

◎刘擎

“民粹主义”(populism)是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近年来成为公共舆论中频繁使用的热词,以此描述一种令人注目的新兴政治势力:从英国独立党领导人法拉奇,法国“国民阵线”主席勒庞,到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以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等。这些政治人物呈现出某种“家族相似”特点,他们强硬而富有煽动力,鼓吹极端的理念和政策,宣称代表底层民众,诉诸民众被漠视的利益和被压抑的愤怒,发誓彻底改变腐败和无能的建制派精英们所造就的黑暗现状,并许诺民众一个崭新的光明未来。在许多评论家看来,民粹主义是一个现成可用的概念,得以把握当下一种重要政治动向的特征。这个概念也因此走出了学术研究的象牙塔,成为公共领域的一个焦点议题。

在近年大量出现的相关著作与文章中,米勒的《什么是民粹主义?》脱颖而出,甚至被誉为“对民粹主义现象最好的理论解释”。1这本书在20164月由苏尔坎普出版社推出德文版,英文版于8月出版(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次年12月企鹅书局又发行了新版(增加了新的后记),至今已经有20多种语言的译本出版,获得了广泛的引用和评论,颇具轰动效应。

这部篇幅短小的著作得以产生如此影响,或许与作者本人日渐上升的声誉有关。米勒是1970年出生的德国人,曾在柏林自由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牛津大学学习。1996年成为牛津大学全灵学院的“获奖学者”(Prize Fellow),七年之后在圣安东尼学院的现代欧洲思想与欧洲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2005年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系任教,目前是政治理论教授。米勒在欧洲思想史与政治理论领域的研究成就卓著,从2000年起先后出版了七部著作(其中《另一个国度:德国知识分子、两德统一及民族认同》、《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和《宪政爱国主义》等已有中译本出版),受到学界的关注与赞赏。同时,米勒对社会公共事务怀有热忱,曾于2000年在柏林创办了欧洲文理学院(Europe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这是德国第一所英语授课的私立文理学院。他还是活跃在公共领域的知识分子,积极介入当代思想辩论,在重要报刊媒体发表文章、接受访谈,在许多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参加会议、发表演讲(201810月曾应邀在北京大学举办讲座)。他的视野开阔、思想敏锐、文锋犀利,又有非常出色的学术训练,在当今欧美思想界越来越引人注目,已经成为中生代自由派的思想健将。

《什么是民粹主义?》正是一部介入思想争论的著作。民粹主义的概念相当复杂,也容易被滥用。早在半个世纪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为此召开过学术研讨会,与会者们一致同意,民粹主义这个术语虽然有用,但含义太过模糊,以至于无法形成单一的确切定义。1概念上的这种含混歧义一直持续至今,也反映在最近的公共论述中。米勒这本书的一个主旨就是要做概念清理。他反对时下对民粹主义一词过度宽泛的使用。民粹主义可能表现为反建制、敌视精英、愤怒、非理性、不负责任、仇富、排外……但所有这些都不是其独有的特征。米勒认为,民粹主义的“界定性特征”(defining feature)不是反对精英,而是对“人民”代表性的垄断:民粹主义者们宣称,他们而且只有他们才代表“真正的人民”及其意志和利益。这种对政治代表性的道德垄断才是民粹主义的独特之处。

诉诸“人民的意志”意味着信奉“人民主权”原则,因此民粹主义与民主政治具有令人迷惑的相似性,也总是如影随形。米勒认为,民粹主义是代议制民主无法摆脱的“永恒的影子”,是一种“源于民主世界的内部”的危险。民粹主义要维持其对代表性的垄断,就必须抹杀现代社会的多元性,也就必须压制和排斥部分民众的意志和利益,从而反讽地陷入它所指控的那种精英政治罪行(压制与排斥)。在根本上,反多元主义(anti-pluralism)的特征使民粹主义不仅是反自由的,最终也是反民主的。

实际上,在俄国、土耳其、匈牙利和波兰等国,民粹主义政客已经成为执政者。当政的民粹主义者非常注重控制非政府力量。打压民间批评意见当然不仅限于民粹主义政府,但公民社会中存在反对力量的事实,会对民粹主义政客造成特殊的“象征性难题”:这会瓦解他们所宣称的独一无二的代表性。因此,他们竭力需要“证明”所谓的公民社会根本不是公民社会,证明任何民间的反对力量都与“真正的人民”毫无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普京、欧尔班和波兰的“法律与公正党”(PiS)总是试图将异议组织“鉴定”为受外来势力操纵或者本身就是外国间谍。为了制造统一的人民,那些抵制代表性垄断的人群必须被禁声或名誉扫地,或者促使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将他们从“纯粹的人民”中剥离出去(近几年来,大约有10%的波兰人、5%的匈牙利人移居国外)。

由此,民粹主义政客不仅造就了自己的国家,而且造就了他们一直以其之名发言的同质化的人民,民粹主义因此可以成为某种“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在此存在着一个悲剧性的反讽:当权的民粹主义者恰恰犯下了他们当时所指控的精英犯下的那种政治罪:排斥公民和篡夺国家,他们最终会做出所谓建制派的行径,只不过更带有合理化辩护或自觉意识。因此,以为“大众反叛”的民粹主义领袖有可能改善民主的想法是一种深刻的幻觉,民粹主义者不过是另一种类型的精英,他们试图借助政治纯粹性的集体幻象来掌控权力。

那么,应当如何应对民粹主义势力的蔓延?米勒对此并没有完整的方案,但提出了几点明确的主张。第一,需要防止对民粹主义一词的滥用。不应当将美国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英国的科尔宾(Jeremy Corbyn)、希腊左翼联盟(Syriza)和西班牙左翼政党“我们能”党(Podemos)与法拉奇和埃尔多安混同为一个类别,统称为民粹主义。因为只有后者才宣称自己是“真正的人民”的唯一代表,而前者承认社会的政治多元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重塑社会民主。第二,应该认清民粹主义者们对民主的威胁,而不是夸大他们对精英权力有益的矫正作用。当然,同时需要在政治上与民粹主义者接触,而且不是援用民粹主义那种排斥和妖魔化的方式来对待民粹主义者。第三,需要将民粹主义政客与其支持者区别开来。民粹主义者虚构了“真正的人民”及其“统一的意志”,但他们触及的政治问题并非完全虚构:西方国家日益严重的不平等,以及许多公民被排除在政治进程之外,这些都不是杜撰的问题。那些支持他们的民众也并不只是受到煽动蛊惑,陷入非理性的情绪爆发。理性与情绪的分野本来并不那么泾渭分明,情绪当然可以有理由,这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所有这些理由,但宣称所有民粹主义的支持者都只是被“愤怒驱使”,那将永远无法对他们的理由展开真正严肃的讨论。最后,必须直面“我们时代特有的真实冲突”,主要不是所谓“精英对峙人民”的冲突,而是更为开放的倡导者与某种封闭的支持者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包含着切实的利益关切,应当让贸易协议等政策转向更有利于工薪阶层,由此赢得选民的支持。当然,这只是抵制民粹主义战略的一部分。米勒告诫说,利益之战并不是一切,“自由主义者也必须踏入身份政治的危险领地”,必须打破民粹主义编造的“纯粹的人民”的幻象,并塑造一种“更有吸引力的、最终是多元主义的英国性和美国性的概念”。

米勒的著作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自然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比如,耶鲁大学的斯坦梅茨—詹金斯(Daniel Steinmetz-Jenkins)教授指出,米勒的著作深受反极权主义的民主思考影响,尤其是勒福尔(Claude Lefort)和罗桑瓦隆(Pierre Rosanvallon)的著作。因此他对民粹主义的理解建基于反极权主义的理论,而这种理论所针对的敌人如今已不复存在。这使得米勒完全没有触及民粹主义与宗教之间的重要关系。1爱丁堡大学的沙巴尔(Emile Chabal)教授认为,米勒的研究注重民粹主义的形式特征而忽视了其实质内容。各种民粹主义在道德宣称的垄断性上具有形式相似性,但其内容的合法性来源相当不同,有些诉诸超验的宗教信仰,有些标举传统,有些则依据“国家”或“革命”等世俗观念的话语建构。如果对民粹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质内容缺乏分析,那就无从解释为什么有些民粹主义者能成功,有些则不能,虽然他们同样都声称“代表人民”。2

对于民粹主义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尤其活跃。3米勒这本小书的论述既不是全面系统的,也未必足够深入,但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如其书名所示)对澄清“什么是民粹主义”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阐释,并由此针对当下的政治现象提出许多敏锐而深邃的批判分析,这是这本书获得广泛影响的原因,也是值得读者思考与借鉴的价值所在。

 


译林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译林出版社旗舰店
本店铺为译林出版社自营店铺,正品保障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什么是民粹主义?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