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窥视中国:美国情报机构眼中的红色对手》
—
沈志华 梁志 主编
出版: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ISBN:9787547302767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定价:68元
窥视中国:美国情报机构眼中的红色对手
本书是有关美国情报机构自1948-1976年间对中国各种情报刺探、收集、整理、分析的通俗介绍与解说。其中的原始文件主要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是最近这些年逐渐解密的档案的一部分。
全书分为中国内战、内政经济、外交往来、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台海风云、中苏与中印冲突、朝鲜战争与援越抗美等十四个方面,分别对这些情报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幕后故事,如中国政府出兵朝鲜、中国原子弹与氢弹试制、中国的土地改革、合作化与人民公社、知识分子改造与反右、大跃进运动、“文革”等,予以通俗、生动的述说,并适当加以点评。
◎ 美国情报机构试图对1948至1976年间中国内政、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全方位地收集、分析、预测,并整理成报告以左右当时美国高层对华政策的实施。这些情报既有客观描述亦有误判之词,反映了陷于冷战思维的美国如何看待“红色的对手”,同时亦呈现了在美“帝国之眼”下所书写的另一种版本的共和国历史。
◎ 国际冷战史专家沈志华主编;多位学者剖析美国情报机构对华档案。
◎再现另一种版本的共和国历史。
◎ 1947年,为了遏制苏联及其领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力量,美国构建了举国一致的国家安全体制,其组成部分之一便是中央情报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苏同盟的缔结令美国决策者惊慌失措,“红色中国”成为中央情报局密切关注的对象。
◎ 从1954年开始,中央情报局几乎每一至两年都要对其所收集的对华情报做一次综合性评估,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发展趋势。这些文件反映了中情局乃至美国主要情报机构对中国政策取向及发展趋势的最终认识和判断,而这种认识和判断往往是在其他专门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归纳、提炼或升华而来,因此显得更为重要而不可替代。
◎ 如果不看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相关档案和历史,大概今天的中国人很少有人会相信,在好莱坞电影中神勇无比,几乎无处不在的美国情报机关,在战后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会无所作为。这里面的原因的确非常复杂。杜鲁门总统1945年底派遣马歇尔来华调处国共冲突和此前公开亲蒋的赫尔利大使几个月后高调辞职,已经清楚地显示了美国政府战后对蒋介石政府的态度发生了某种改变。一年后马歇尔调处失败,回国竟荣任国务卿一职。马转而以大手笔导演了欧洲复兴计划,却将一心指望美国援助的蒋介石冷落一旁,甚至让亲赴美国游说的宋美龄碰了一鼻子灰,这更加印证了美国对国民党不满的程度。
◎ 沈志华,国际冷战史、大国关系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兼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已出版《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8卷)等,主持编译的《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8卷)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上海图书奖一等奖、中国出版集团荣誉图书奖、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优秀文史图书。
◎ 梁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纽约大学-华东师大“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边疆与周边问题研究》和《历史教学问题》编委,主要研究中美关系、朝鲜半岛问题。
一、窥视“红色中国”: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新中国的总体认知
1.中国将向何处去?
2.政治运作、政权稳定性与毛泽东
3.进步神速但依旧明显落后的经济
4.军事实力与“对外侵略”的可能性
5.从反帝到反帝反修的外交政策
二、无所作为:美国情报工作在中国内战中的失落
1.战后美国对外情报工作的停滞
2.战后初期美国在华情报工作的困境
3.美国国务院相关情报的内容及其价值
4.中央情报局的情报分析报告及其价值
5.美国对华情报及其分析评估的失落
三、透过竹幕看中国: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内政的窥探
1.建国之初的政治运动与社会状况
2.政权机构的调整与政权的稳定性
3.民众的态度及社会控制
4.中国的经济政策及发展趋势
四、第三只眼:对中国经济的精准判断与深刻分析
1.中国国内经济
2.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
五、管中窥龙: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尖端武器计划的评估
1.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是钚还是铀?
2.中国核武器计划:孰先孰后?
3.中国导弹计划:仿制还是自行研制?
4.中国核潜艇计划:“毛级”潜艇是核动力吗?
5.中国太空计划:令人困惑的发射时间
六、迷雾中的红色异邦:美国情报评估视野中的中国外交
1.美国情报界对中国外交走向的追踪与预测
2.美国情报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焦点及基本结论
3.美国对华外交评估的特点与误区
七、台海风云起:美国情报官员的视角
1.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2.台湾当局对美国的政策
3.“国际地位”及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
4.关于“反攻大陆”的问题
5.对大陆台海政策的认知
6.美国对台湾的援助
7.对台湾岛内情况的评估
八、乱世迷局:“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国
1.探秘寻踪:如何收集有关中国的情报
2.迷雾中的身影:中国高层领导人
3.浑水中无鱼:政治、经济与社会秩序
4.坚定与彷徨:对外政策及其困境
5.破解迷局:情报评估与分析报告的价值
九、中情局的聚焦镜下:中苏关系将向何处去?
1.雾里看花:1949~1953年
2.如胶似漆:1954~1957年
3.积重难返:1958~1960年
4.破镜难圆:1961~1969年
十、透过铁幕观“铁板”:中情局眼中的“东方阵营”
1.中苏结盟与合作时期
2.中苏分歧与争论时期
3.中苏关系走向彻底破裂时期
十一、中间地带的冷战:对华情报中的第三世界
1.中国在亚洲的政策和影响力
2.中国在拉美拓展影响
3.中国在非洲的外交和援助活动
4.关于“人民外交”
5.中苏分裂在第三世界的体现
6.一些具体情报分析中的有趣内容
十二、置若罔闻:对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评估一错再错
1.美国的信号情报侦察
2.美国的空中拍照侦察
3.美国的人力情报侦察
4.对苏联支配下中国出兵可能性的评估
5.对中国参与战争的意图及能力的评估
6.对中国公开警告的错误判断
7.中国出兵后美国的情报评估
8.美国情报评估失误的主要原因
十三、伺机行动:中情局如何看中国出兵印度支那
1.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2.美国酝酿扩大战争
3.越南战争的升级
4.美国扩大在东南亚的行动
5.几点评论
十四、世界屋脊的冷战:中印关系和南亚局势
1.尼赫鲁的中立主义与印度独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中印关系、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冲突
3.现代化与印巴两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4.克什米尔问题、印巴矛盾与1965年印巴战争
5.1971年印巴战争和孟加拉国的成立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
是了解和研究中国与世界史各领域极为难得的重要参考资料。
作为中国国内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本套书有三大特点:
◎ 档案来源广泛,包括纸质文本、数据库和缩微文献。
◎ 以绝密、机密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和“国家情报评估”为骨架,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
◎ 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本套书的原始文件材料始于2005年中国学者有计划的搜集,其翻译、整理和研究的课题,被列入200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2007DTQ001),该成果亦属于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406〕。
- 先知书店
-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