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技能实训教程
定价:33.0
ISBN:9787030490391
作者:施英姿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07
内容提要:
目录:
目录
第1章 基础篇1
1.1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
1.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和特点3
1.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7
1.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10
1.5信息素养13
第2章 设计篇18
2.1教学设计理论概述18
2.2学习者特征分析20
2.3学习内容分析24
2.4教学目标确定29
2.5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33
2.6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设计38
2.7教学过程设计44
2.8教学评价设计52
2.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分析58
2.10中小学信息技术单元教学设计与案例72
第3章 实训篇79
3.1信息技术课堂导课教学技能79
3.2信息技术新课讲授技能92
3.3信息技术任务设计技能105
3.4信息技术结课技能120
3.5中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技能123
参考文献136
在线试读:
第1章 基础篇
1.1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启蒙教育、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等阶段,目前正进入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时期。
1.1.1计算机启蒙教育阶段
计算机启蒙教育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是世界上昀早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国家,率先使用LOGO语言对儿童进行寓教于乐的程序教学,拉开了计算机教学的帷幕。LOGO语言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的一种适合于青少年学生和初学者学习的程序设计语言,它采用儿童十分喜欢的搭建积木拼图方式,通过海龟绘图来学习编制程序,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才能。
英国于1979年制订了“微电子教育计划”,1980年正式开始实施。其目标是帮助中小学更好地利用微电子技术这一教育资源,培养青少年掌握这一新技术。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也实施了著名的“万台微机计划”,大规模地把微机引入教学体系。
我国计算机教学始于1982年。在这一年,教育部要求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五所大学的附属中学开设计算机选修课,这拉开了我国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帷幕。
1.1.2计算机文化论阶段
这一时期是程序设计文化的蓬勃发展期,尤其是BASIC语言的普及学习,适应了计算机刚开始发展的教育状况。计算机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不约而同在各自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程序设计是人类第二文化”和“程序设计可以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观点。
计算机文化论对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影响:推动教育部于1984年制定了《中学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学习BASIC语言的要求。
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以学习BASIC程序设计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教育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质疑。就目前而言,各国的教育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以程序设计为主是不够的,但是它可以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模块。
1.1.3计算机工具论阶段
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以及对计算机文化论的反思,计算机工具论应运而生。持“工具论”观点的人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现代社会中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工具,只要能操作、会用就行了。也就是说,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主要目标。受计算机工具论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能力是这一时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也都以教授计算机应用软件为主。
计算机工具论的观点也得到了我国计算机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着手准备把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从单一的BASIC语言教学逐步转向计算机应用的教学。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其中对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规定了五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它们被作为昀基本的教学内容。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1.1.4信息技术普及教育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日益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国际上开始提出了信息化社会的概念。教育如何应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成为教育家和政治家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一时期,美国、日本、欧洲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积极投入资金发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由此全面进入了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阶段。
世界各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知名的计划有:美国实施的“教育技术行动”纲领,其主要内容:要求到2000年使每间教室和图书馆连通国际互联网(Internet);确保每个儿童能够用上现代多媒体计算机、都能用电子邮件;给所有教师以培训,要求他们能够像使用黑板那样自如地使用计算机;每所学校都能获得优秀的课程教学软件,并且增加高质量教育内容的享用,鼓励教师使用新技术进行教学等。此外,还有德国通过《多媒体法》草案并实施的“信息技术行动计划”、法国实施的“多媒体教学发展计划”、日本实施的新教学大纲,以及新加坡和挪威的教育信息化进程[1]。
通过以上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行动,我们可以看出全世界实际上已经走上了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新阶段。一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购置硬件设备和连通互联网;二是加强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包括信息技术独立设科、学科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优化教育管理。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趋势。
我国教育部于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里程碑,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共同探讨并下发了三个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并为我国中小学进行信息化教育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指明了方向[2]。
我国的信息技术普及计划:2001年,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1.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和特点
1.2.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既具有一般学科课程的共性,同时又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实践性
实践性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显著特征。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特点还表现如下:
(1)强调操作与知识并重。信息技术课堂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而上机操作是实现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手段,也是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环节。
(2)过程与结果并重。新课标强调过程与方法,这种强调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某某过程需要几步、各需要采取什么方法等,而是强调让学生参与到某具体过程中,体验该过程与方法,而后感悟其意义。
2.发展性
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据统计,现代软件、硬件技术平均18个月就更新一代。为了达到教学要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硬件、软件都必须随时间不断地更新,让学生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教学中的软件为例:操作系统软件先后经历了DOS、Windows3.1、Windows9X、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7、Windows8、Windows10的使用和普及。文字处理软件就经历了WordStar、WPS、Word三个大系列版本的变化,版本也在不断发展,例如,从Word2000到Word2003再到Word2010等。
3.基础性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主要是着眼于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和读、写、算等基本能力一样,成为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因此,现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都是选取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内容,一般都有画图知识、文字编辑、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简单动画制作、网上浏览、下载、收发邮件等。
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能力出发,选取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基础性”,以便学生适应信息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度与高淘汰并存的发展状态。
4.应用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科,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课程很多实例的选择也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如设计旅行计划、画画我的校园、制作作文集、收发电子邮件、统计考试成绩等,这些案例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亲切。这样,带着对生活的种种问题,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甚至走出教室到生活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无需死记硬背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术语和概念,不需要面对一张张枯燥的试卷,他们要接受的是真正的生活对他们的考验,是身处信息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挑战,他们需要的是如何对大千世界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创新,以及如何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应用性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显著特点[3]。
5.整合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设整合性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本质使它的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其他学科内容而独立存在。很多学科的内容可以方便地整合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如关于文本信息的加工,可与中文、历史等文科类科目整合,程序设计可以涉及数学、物理等一些理科科目,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加工可结合音乐科目,图像的加工可结合美术、历史典故、政治时事图片等。将其他学科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为信息技术课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课堂教学也因此充满了创造力,从而达到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目的[4]。
1.2.2中小学信息技术各阶段的课程目标
2000年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不同阶段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1.小学阶段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信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小学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启蒙期,在这一阶段需要将学生领入信息技术大门,让其接触信息生活、了解信息文化,逐渐建立对信息技术的感性认识,使其在初步使用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技能,感受技术的神奇魅力和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初步形成信息素养的雏形,为其下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初中阶段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初中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期,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世界,充分感受信息生活,认识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让其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技能的进一步提高,逐步适应信息生活,实现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3.高中阶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
定价:33.0
ISBN:9787030490391
作者:施英姿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07
内容提要:
《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实训系列教材: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技能实训教程》是“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实训系列教材”中的一本。《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实训系列教材: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技能实训教程》从学科基础、教学设计、课堂实训三个方面分别系统阐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地位、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的模拟上课、说课等基本教学技能。
目录:
目录
第1章 基础篇1
1.1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
1.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和特点3
1.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7
1.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10
1.5信息素养13
第2章 设计篇18
2.1教学设计理论概述18
2.2学习者特征分析20
2.3学习内容分析24
2.4教学目标确定29
2.5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33
2.6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设计38
2.7教学过程设计44
2.8教学评价设计52
2.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分析58
2.10中小学信息技术单元教学设计与案例72
第3章 实训篇79
3.1信息技术课堂导课教学技能79
3.2信息技术新课讲授技能92
3.3信息技术任务设计技能105
3.4信息技术结课技能120
3.5中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技能123
参考文献136
在线试读:
第1章 基础篇
1.1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启蒙教育、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等阶段,目前正进入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时期。
1.1.1计算机启蒙教育阶段
计算机启蒙教育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是世界上昀早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国家,率先使用LOGO语言对儿童进行寓教于乐的程序教学,拉开了计算机教学的帷幕。LOGO语言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的一种适合于青少年学生和初学者学习的程序设计语言,它采用儿童十分喜欢的搭建积木拼图方式,通过海龟绘图来学习编制程序,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才能。
英国于1979年制订了“微电子教育计划”,1980年正式开始实施。其目标是帮助中小学更好地利用微电子技术这一教育资源,培养青少年掌握这一新技术。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也实施了著名的“万台微机计划”,大规模地把微机引入教学体系。
我国计算机教学始于1982年。在这一年,教育部要求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五所大学的附属中学开设计算机选修课,这拉开了我国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帷幕。
1.1.2计算机文化论阶段
这一时期是程序设计文化的蓬勃发展期,尤其是BASIC语言的普及学习,适应了计算机刚开始发展的教育状况。计算机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不约而同在各自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程序设计是人类第二文化”和“程序设计可以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观点。
计算机文化论对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影响:推动教育部于1984年制定了《中学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学习BASIC语言的要求。
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以学习BASIC程序设计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教育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质疑。就目前而言,各国的教育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以程序设计为主是不够的,但是它可以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模块。
1.1.3计算机工具论阶段
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以及对计算机文化论的反思,计算机工具论应运而生。持“工具论”观点的人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现代社会中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工具,只要能操作、会用就行了。也就是说,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主要目标。受计算机工具论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能力是这一时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也都以教授计算机应用软件为主。
计算机工具论的观点也得到了我国计算机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着手准备把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从单一的BASIC语言教学逐步转向计算机应用的教学。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其中对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规定了五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它们被作为昀基本的教学内容。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1.1.4信息技术普及教育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日益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国际上开始提出了信息化社会的概念。教育如何应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成为教育家和政治家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一时期,美国、日本、欧洲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积极投入资金发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由此全面进入了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阶段。
世界各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知名的计划有:美国实施的“教育技术行动”纲领,其主要内容:要求到2000年使每间教室和图书馆连通国际互联网(Internet);确保每个儿童能够用上现代多媒体计算机、都能用电子邮件;给所有教师以培训,要求他们能够像使用黑板那样自如地使用计算机;每所学校都能获得优秀的课程教学软件,并且增加高质量教育内容的享用,鼓励教师使用新技术进行教学等。此外,还有德国通过《多媒体法》草案并实施的“信息技术行动计划”、法国实施的“多媒体教学发展计划”、日本实施的新教学大纲,以及新加坡和挪威的教育信息化进程[1]。
通过以上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行动,我们可以看出全世界实际上已经走上了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新阶段。一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购置硬件设备和连通互联网;二是加强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包括信息技术独立设科、学科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优化教育管理。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趋势。
我国教育部于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里程碑,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共同探讨并下发了三个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并为我国中小学进行信息化教育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指明了方向[2]。
我国的信息技术普及计划:2001年,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1.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和特点
1.2.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既具有一般学科课程的共性,同时又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实践性
实践性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显著特征。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特点还表现如下:
(1)强调操作与知识并重。信息技术课堂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而上机操作是实现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手段,也是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环节。
(2)过程与结果并重。新课标强调过程与方法,这种强调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某某过程需要几步、各需要采取什么方法等,而是强调让学生参与到某具体过程中,体验该过程与方法,而后感悟其意义。
2.发展性
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据统计,现代软件、硬件技术平均18个月就更新一代。为了达到教学要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硬件、软件都必须随时间不断地更新,让学生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教学中的软件为例:操作系统软件先后经历了DOS、Windows3.1、Windows9X、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7、Windows8、Windows10的使用和普及。文字处理软件就经历了WordStar、WPS、Word三个大系列版本的变化,版本也在不断发展,例如,从Word2000到Word2003再到Word2010等。
3.基础性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主要是着眼于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和读、写、算等基本能力一样,成为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因此,现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都是选取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内容,一般都有画图知识、文字编辑、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简单动画制作、网上浏览、下载、收发邮件等。
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能力出发,选取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基础性”,以便学生适应信息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度与高淘汰并存的发展状态。
4.应用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科,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课程很多实例的选择也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如设计旅行计划、画画我的校园、制作作文集、收发电子邮件、统计考试成绩等,这些案例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亲切。这样,带着对生活的种种问题,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甚至走出教室到生活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无需死记硬背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术语和概念,不需要面对一张张枯燥的试卷,他们要接受的是真正的生活对他们的考验,是身处信息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挑战,他们需要的是如何对大千世界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创新,以及如何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应用性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显著特点[3]。
5.整合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设整合性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本质使它的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其他学科内容而独立存在。很多学科的内容可以方便地整合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如关于文本信息的加工,可与中文、历史等文科类科目整合,程序设计可以涉及数学、物理等一些理科科目,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加工可结合音乐科目,图像的加工可结合美术、历史典故、政治时事图片等。将其他学科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为信息技术课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课堂教学也因此充满了创造力,从而达到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目的[4]。
1.2.2中小学信息技术各阶段的课程目标
2000年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不同阶段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1.小学阶段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信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小学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启蒙期,在这一阶段需要将学生领入信息技术大门,让其接触信息生活、了解信息文化,逐渐建立对信息技术的感性认识,使其在初步使用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技能,感受技术的神奇魅力和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初步形成信息素养的雏形,为其下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初中阶段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初中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期,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世界,充分感受信息生活,认识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让其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技能的进一步提高,逐步适应信息生活,实现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3.高中阶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