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作者引用网络模式与功效研究
定价:90.0
ISBN:9787030568106
作者:马瑞敏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05
内容提要:
作者是正式科学交流系统的重要主体,作者之间的引用是正式科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代表着知识在不同科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代表着知识在不同作者之间的有序流动。本书试图在理清作者引用网络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作者引用网络的内在模式,基于模式决定功效的理念,详细探究其外在功效,使得对作者引用网络的研究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的体系。通过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作者引用网络这一知识网络的内在结构特征,更加系统、清晰地把握作者引用网络的功效,尤其是在学科知识结构发现、作者影响力评价、潜在合作者发现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检测方面能有更为深入的把握,有利于掌握研究前沿,促进学者之间的科学交流,也为科研管理的科学化提供参考。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作者引用网络基本问题研究 001
1.1 作者引用网络的概念与构成 002
1.2 作者引用网络形成机理 003
1.3 作者引用网络的数据组织方式 007
1.4 作者引用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和工具 010
1.5 本章小结 015
第2章 作者引用网络基本模式研究 017
2.1 模式的基本内涵 018
2.2 作者引用网络的理论模式 020
2.3 作者引用网络的现实模式 031
2.4 理论模式与现实模式的差别及原因分析 043
2.5 基本模式所决定的功效 047
2.6 本章小结 049
第3章 基于作者同被引关系的学科知识结构研究 051
3.1 作者同被引关系的基本问题探讨 054
3.2 两种视角下作者同被引分析结果可视化方法研究 067
3.3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078
3.4 应用研究 084
3.5 本章小结 089
第4章 基于作者耦合关系的学科知识结构研究 091
4.1 作者耦合分析的基本问题 092
4.2 两种不同情况下作者耦合强度算法比较研究 099
4.3 实证与应用研究 101
4.4 本章小结 118
第5章 基于作者直引关系的学科知识结构研究 120
5.1 作者直引的概念和类型 121
5.2 作者直引关系矩阵的构建与分析方法 122
5.3 作者直引与作者同被引、作者耦合的区别 124
5.4 实证与应用研究 126
5.5 本章小结 148
第6章 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151
6.1 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基本问题 153
6.2 作者影响力评价的新方法探索 160
6.3 实证与应用研究 167
6.4 本章小结 176
第7章 潜在合作者发现研究 179
7.1 潜在合作者发现的基本问题 181
7.2 基于直引的潜在合作者发现新探索 187
7.3 作者引用网络中潜在合作者发现应用研究 190
7.4 本章小结 199
第8章 学科领域内(间)知识交流研究 202
8.1 知识交流的基本问题 204
8.2 基于作者引用网络的学科领域内(间)知识交流分析方法 209
8.3 应用研究 225
8.4 本章小结 247
后记 250
在线试读:
第1章 作者引用网络基本问题研究
作者是科学交流的主体,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源泉,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形成了数量庞大的作者群体。而随着科学的不断融合,人们需要通过发表论文来传播自己的新思想,也需要通过阅读文献来汲取知识,每个作者都充当着知识的吸收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随着引文索引的诞生,论文及其参考文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这一网络包含着知识,体现着知识传递。引文实质考察的是论文的传播实效:引用不仅代表着该论文被阅读,而且证实论文被真正利用。引文网络的诞生大大促进了科学交流。科学交流学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苏联著名学者米哈伊洛夫就指出,情报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促进科学交流,而文献计量尤其是引文分析的诞生为科学交流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者是论文的撰写者,是整个交流体系中的灵魂所在,在论文网络形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便形成了作者引用网络。事实上,在平时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只有抓住“人”这一根本性的核心要素,才能抓住科学交流的本质。所以,归根到底,科学交流是要聚焦在“人”上。作者是生产和传播知识的重要主体,本章将就作者引用网络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1.1 作者引用网络的概念与构成
作者引用网络实质上包含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作者,另一个是引用网络。作者的含义比较好理解,这里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一是与著者的差别,二是自身范畴的限定。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作者是指“文章或著作的写作者;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著者是指“书或文章的作者”。由此可见两者有一定的重合又有一定的区别:对于文章来说,两者可以互换称谓;对于书来说,一般称为著者。这里,由于我们使用的都是基于论文的引文索引数据库,所以作者等同于著者。结合约定俗成的称谓规则,我们这里将两者统一称为作者。但是,即使是论文的作者构成也是多样的,如有写散文的作者,有写时事评论的作者等,这里主要是限定在撰写学术论文的作者范畴。
论文引用网络即论文之间通过参考文献形成的引证和被引证关系的学术网络。论文引用网络具有很强的时序性,即按照时间顺序排序,在一定程度上总能找到一个领域*原始的文献,形成的是一种树形的网络结构。并且,论文之间的引用强度只能为1(具体如图1-1所示,括号内表示论文的作者和年份)。论文引用网络是其他类型网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演化出作者引用网络。类似地,作者引用网络即作者之间通过参考文献形成的引证和被引证关系的学术网络。但是与论文引用网络的本质区别体现在两点:一是作者引用网络很难找到一个起点,网络并不体现明显的时序性,会有相互引用的现象出现,是更为复杂的网络结构;二是作者之间的引用强度有可能不是1,这里用N表示(图1-1演化为图1-2的作者引用网络)。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论文引用网络是作者引用网络的基础,通过论文引用网络向上一层的合理叠加便可得到作者引用网络。所以,有些学者研究作者引用网络时,并不是直接构建作者引用网络,而是从论文引用网络出发来构建,两者都能殊途同归。从图1-2来看,其是图1-1的“浓缩”,只不过研究对象为作者,在这一网络中,很明显有作者A和作者B之间的互引,还有作者对作者自己的引用,情况较图1-1更为复杂。
所以,作者引用网络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作者之间的引用关系;二是他们之间引用关系的强度。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引用关系没有时序性,包含互引、单引和自引三种情况。
图1-1 论文引用网络示例
图1-2 作者引用网络示例
1.2 作者引用网络形成机理
作者引用网络是一种结果,它是如何形成的?下面就其形成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作者之间引用的产生必然涉及形成动因—引用动机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多了,形成了“规范理论”和“社会构建理论”两个学派阵营。规范理论起源于默顿(R K Merton)的科学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他们认为引用代表了一个作品的智力(intellectual)或者认知(cognitive)影响,参考文献在知识传递和扩大过程中起到了帮助性(instrumental)和象征性(symbolic)作用—帮助性是让人们知道我们尚未知道的作品,象征性则是对作品的承认、争论、拒绝等的记录。Small则证实象征性作用可以通过对引文进行内容分析加以验证。而社会构建学派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引用并不是对智力成果的承认,更多的是社会构建—通过对政治和财政资源的控制及一定的修辞手法来实现。英国科学社会学家马尔凯明确指出,社会修辞学是指“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科学家行为并不能运用统一的规范来说明,它们的行为规范以及标准只能以科学家各自的利益及目标来说明”。由此可见,社会构建与默顿提倡的规范理论有很大的差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个学派都在激烈地辩论。显然地,也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坚持引用有用论的阵营和持怀疑态度的反对阵营。Macroberts兄弟对引用的功效尤其是评价功效持很高的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作者参考学术文献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选择性~。当然也有很多人坚持认为,引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引用和自己所撰写论文相关的文献,有其很强的科学性。两大学派一直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但是很显然这是不大可能的。在这一争论过程中,有不少人通过经验总结、访谈、内容分析等方法总结了引用动机,主要有以下一些代表性研究和结论。
首先,引文分析的奠基人Gareld*早总结了15条引用动机,这15条既体现规范理论也体现社会构建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这15条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先辈的尊敬;对相关研究的肯定(对同行的尊敬);识别方法、设备等;提供背景知识;对自己作品的更正;对他人作品的更正;对先前工作的批评;证实声明;对未来作品的警示;为弱扩散、错索引和无引用作品提供线索;验证数据和各种事实;识别一个观点和内容的原始出处;识别那些描述同名内容或者概念的原始出处;否定他人的作品和观点(负面声明);对优先权的争论(负面尊敬)。Gareld并没有给出这15条的优先顺序,主要还是经验的总结。这15条作为第*次较为系统思考引文动机的研究,为以后学者开展定量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Moravcsik和Murugesan第*次进行了定量化研究,他们抽取了30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或者称为情境分析)。他们的研究表明引用是有价值的(对于文章非常重要,69%)、有机的(对理解文章的确有用,60%)、演化的(文章建立在参考文献之上,59%)、内容相关的(53%)、肯定性的(证实文献是正确的,87%),由此可见引用正面的动机是主流的。这两位研究者选取的样本虽然有限,但是第*次尝试从定量角度来进行引文动机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受他们的启发,Chubin和Moitra对《物理评论》43篇文献的443篇参考文献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部分否定的引用只占6%(对于来信)和4%(对于文章),而完全否定前人研究的比例为0。而Spiegel-Rsing的研究指出高达97%的参考文献与论文是内容、方法、数据等的相关,只有3%的参考文献是对其进行质疑或否定的。Krampen和Montada则对心理学的90篇文献的5958篇参考文献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近60%的参考文献是内容相关的、有价值的,只有1%的引用是负面批评。Vinkler则从学术相关和社会相关两个方面调研了20位化学家,结果发现引用主要受到学术相关的影响,引用是可靠的。当然,还有一些类似研究,无不表明正向引用是主流,负面引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引用主要还是体现与论文直接的内容相关性。这些研究为作者引用研究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这样,从定量研究来看,内容相关(包括方法、概念等)占主流,甚至在一些研究中占绝对优势,这说明默顿的规范理论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社会构建理论所表述的现象也是值得注意的,即作者之间的引用除了正常的内容相关性引用外,在内容相关的诸多论文中,作者不大可能都引用它们,而是有选择性地引用1篇或者有限量的几篇,这时更多体现的是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自己的判断、偏好等,而这些往往建立在社会关系上。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规范理论和社会构建理论在引用分析中都存在,只不过很多研究证明规范理论看起来要占上风一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作者引用网络是知识和社会关系糅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网络,只不过更为偏重于知识网络,甚至我们在平时将引用网络称为知识网络也不为过。
在讨论了两个学派的争论之后,我们对作者引用存在的根基—引用动机有所了解,下面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学术环境(如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文献载体多样化等)来进一步系统讨论可能影响作者引用的具体影响因素。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再讨论规范理论和社会构建理论,而是探讨除了这两个方面以外影响作者引用动机和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
(1)科研环境和条件。当前的研究需要很好地把握研究脉络尤其是前沿,但是由于受所处研究机构经费的制约,并没有购买有一些自己需要的数据库,这就可能导致作者无法很好地把握整个研究领域的整体情况,迫于科研条件,只能获取零散的、不系统的文献资源。这样,作者也只能在这些资源中选择合适的文献进行引用,这必然从客观上影响作者的引用。
(2)文献检索水平。即使我们假设所有作者都可以充分获取各种资源,但是我们知道当前文献的数量是非常大的,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检索技术,要不就是被淹没在文献的海洋中,要不就是找不全甚至找不到需要的文献。所以,科研人员需要熟悉各个学术数据库的检索方式,掌握基本的检索技巧,否则也会影响作者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质量。
(3)自身的偏好。在对同等或者相似研究参考文献进行选择的时候,作者难免会有一定的选择偏好:有的作者只喜欢引用自己熟悉的**的作品;有的作者喜欢引用经典作品,而有的作者对新文献更感兴趣;有的作者喜欢引用网络文献,而有的作者只引用传统载体文献;还有的作者偏爱国外的文献,而与之相反,有的作者只对国内文献感兴趣……在这些情况下,作者之间的引用必然被或多或少地“人为改变”,这也会影响作者引用网络的构建。
定价:90.0
ISBN:9787030568106
作者:马瑞敏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05
内容提要:
作者是正式科学交流系统的重要主体,作者之间的引用是正式科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代表着知识在不同科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代表着知识在不同作者之间的有序流动。本书试图在理清作者引用网络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作者引用网络的内在模式,基于模式决定功效的理念,详细探究其外在功效,使得对作者引用网络的研究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的体系。通过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作者引用网络这一知识网络的内在结构特征,更加系统、清晰地把握作者引用网络的功效,尤其是在学科知识结构发现、作者影响力评价、潜在合作者发现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检测方面能有更为深入的把握,有利于掌握研究前沿,促进学者之间的科学交流,也为科研管理的科学化提供参考。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作者引用网络基本问题研究 001
1.1 作者引用网络的概念与构成 002
1.2 作者引用网络形成机理 003
1.3 作者引用网络的数据组织方式 007
1.4 作者引用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和工具 010
1.5 本章小结 015
第2章 作者引用网络基本模式研究 017
2.1 模式的基本内涵 018
2.2 作者引用网络的理论模式 020
2.3 作者引用网络的现实模式 031
2.4 理论模式与现实模式的差别及原因分析 043
2.5 基本模式所决定的功效 047
2.6 本章小结 049
第3章 基于作者同被引关系的学科知识结构研究 051
3.1 作者同被引关系的基本问题探讨 054
3.2 两种视角下作者同被引分析结果可视化方法研究 067
3.3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078
3.4 应用研究 084
3.5 本章小结 089
第4章 基于作者耦合关系的学科知识结构研究 091
4.1 作者耦合分析的基本问题 092
4.2 两种不同情况下作者耦合强度算法比较研究 099
4.3 实证与应用研究 101
4.4 本章小结 118
第5章 基于作者直引关系的学科知识结构研究 120
5.1 作者直引的概念和类型 121
5.2 作者直引关系矩阵的构建与分析方法 122
5.3 作者直引与作者同被引、作者耦合的区别 124
5.4 实证与应用研究 126
5.5 本章小结 148
第6章 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151
6.1 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基本问题 153
6.2 作者影响力评价的新方法探索 160
6.3 实证与应用研究 167
6.4 本章小结 176
第7章 潜在合作者发现研究 179
7.1 潜在合作者发现的基本问题 181
7.2 基于直引的潜在合作者发现新探索 187
7.3 作者引用网络中潜在合作者发现应用研究 190
7.4 本章小结 199
第8章 学科领域内(间)知识交流研究 202
8.1 知识交流的基本问题 204
8.2 基于作者引用网络的学科领域内(间)知识交流分析方法 209
8.3 应用研究 225
8.4 本章小结 247
后记 250
在线试读:
第1章 作者引用网络基本问题研究
作者是科学交流的主体,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源泉,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形成了数量庞大的作者群体。而随着科学的不断融合,人们需要通过发表论文来传播自己的新思想,也需要通过阅读文献来汲取知识,每个作者都充当着知识的吸收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随着引文索引的诞生,论文及其参考文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这一网络包含着知识,体现着知识传递。引文实质考察的是论文的传播实效:引用不仅代表着该论文被阅读,而且证实论文被真正利用。引文网络的诞生大大促进了科学交流。科学交流学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苏联著名学者米哈伊洛夫就指出,情报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促进科学交流,而文献计量尤其是引文分析的诞生为科学交流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者是论文的撰写者,是整个交流体系中的灵魂所在,在论文网络形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便形成了作者引用网络。事实上,在平时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只有抓住“人”这一根本性的核心要素,才能抓住科学交流的本质。所以,归根到底,科学交流是要聚焦在“人”上。作者是生产和传播知识的重要主体,本章将就作者引用网络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1.1 作者引用网络的概念与构成
作者引用网络实质上包含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作者,另一个是引用网络。作者的含义比较好理解,这里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一是与著者的差别,二是自身范畴的限定。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作者是指“文章或著作的写作者;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著者是指“书或文章的作者”。由此可见两者有一定的重合又有一定的区别:对于文章来说,两者可以互换称谓;对于书来说,一般称为著者。这里,由于我们使用的都是基于论文的引文索引数据库,所以作者等同于著者。结合约定俗成的称谓规则,我们这里将两者统一称为作者。但是,即使是论文的作者构成也是多样的,如有写散文的作者,有写时事评论的作者等,这里主要是限定在撰写学术论文的作者范畴。
论文引用网络即论文之间通过参考文献形成的引证和被引证关系的学术网络。论文引用网络具有很强的时序性,即按照时间顺序排序,在一定程度上总能找到一个领域*原始的文献,形成的是一种树形的网络结构。并且,论文之间的引用强度只能为1(具体如图1-1所示,括号内表示论文的作者和年份)。论文引用网络是其他类型网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演化出作者引用网络。类似地,作者引用网络即作者之间通过参考文献形成的引证和被引证关系的学术网络。但是与论文引用网络的本质区别体现在两点:一是作者引用网络很难找到一个起点,网络并不体现明显的时序性,会有相互引用的现象出现,是更为复杂的网络结构;二是作者之间的引用强度有可能不是1,这里用N表示(图1-1演化为图1-2的作者引用网络)。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论文引用网络是作者引用网络的基础,通过论文引用网络向上一层的合理叠加便可得到作者引用网络。所以,有些学者研究作者引用网络时,并不是直接构建作者引用网络,而是从论文引用网络出发来构建,两者都能殊途同归。从图1-2来看,其是图1-1的“浓缩”,只不过研究对象为作者,在这一网络中,很明显有作者A和作者B之间的互引,还有作者对作者自己的引用,情况较图1-1更为复杂。
所以,作者引用网络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作者之间的引用关系;二是他们之间引用关系的强度。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引用关系没有时序性,包含互引、单引和自引三种情况。
图1-1 论文引用网络示例
图1-2 作者引用网络示例
1.2 作者引用网络形成机理
作者引用网络是一种结果,它是如何形成的?下面就其形成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作者之间引用的产生必然涉及形成动因—引用动机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多了,形成了“规范理论”和“社会构建理论”两个学派阵营。规范理论起源于默顿(R K Merton)的科学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他们认为引用代表了一个作品的智力(intellectual)或者认知(cognitive)影响,参考文献在知识传递和扩大过程中起到了帮助性(instrumental)和象征性(symbolic)作用—帮助性是让人们知道我们尚未知道的作品,象征性则是对作品的承认、争论、拒绝等的记录。Small则证实象征性作用可以通过对引文进行内容分析加以验证。而社会构建学派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引用并不是对智力成果的承认,更多的是社会构建—通过对政治和财政资源的控制及一定的修辞手法来实现。英国科学社会学家马尔凯明确指出,社会修辞学是指“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科学家行为并不能运用统一的规范来说明,它们的行为规范以及标准只能以科学家各自的利益及目标来说明”。由此可见,社会构建与默顿提倡的规范理论有很大的差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个学派都在激烈地辩论。显然地,也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坚持引用有用论的阵营和持怀疑态度的反对阵营。Macroberts兄弟对引用的功效尤其是评价功效持很高的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作者参考学术文献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选择性~。当然也有很多人坚持认为,引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引用和自己所撰写论文相关的文献,有其很强的科学性。两大学派一直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但是很显然这是不大可能的。在这一争论过程中,有不少人通过经验总结、访谈、内容分析等方法总结了引用动机,主要有以下一些代表性研究和结论。
首先,引文分析的奠基人Gareld*早总结了15条引用动机,这15条既体现规范理论也体现社会构建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这15条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先辈的尊敬;对相关研究的肯定(对同行的尊敬);识别方法、设备等;提供背景知识;对自己作品的更正;对他人作品的更正;对先前工作的批评;证实声明;对未来作品的警示;为弱扩散、错索引和无引用作品提供线索;验证数据和各种事实;识别一个观点和内容的原始出处;识别那些描述同名内容或者概念的原始出处;否定他人的作品和观点(负面声明);对优先权的争论(负面尊敬)。Gareld并没有给出这15条的优先顺序,主要还是经验的总结。这15条作为第*次较为系统思考引文动机的研究,为以后学者开展定量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Moravcsik和Murugesan第*次进行了定量化研究,他们抽取了30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或者称为情境分析)。他们的研究表明引用是有价值的(对于文章非常重要,69%)、有机的(对理解文章的确有用,60%)、演化的(文章建立在参考文献之上,59%)、内容相关的(53%)、肯定性的(证实文献是正确的,87%),由此可见引用正面的动机是主流的。这两位研究者选取的样本虽然有限,但是第*次尝试从定量角度来进行引文动机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受他们的启发,Chubin和Moitra对《物理评论》43篇文献的443篇参考文献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部分否定的引用只占6%(对于来信)和4%(对于文章),而完全否定前人研究的比例为0。而Spiegel-Rsing的研究指出高达97%的参考文献与论文是内容、方法、数据等的相关,只有3%的参考文献是对其进行质疑或否定的。Krampen和Montada则对心理学的90篇文献的5958篇参考文献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近60%的参考文献是内容相关的、有价值的,只有1%的引用是负面批评。Vinkler则从学术相关和社会相关两个方面调研了20位化学家,结果发现引用主要受到学术相关的影响,引用是可靠的。当然,还有一些类似研究,无不表明正向引用是主流,负面引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引用主要还是体现与论文直接的内容相关性。这些研究为作者引用研究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这样,从定量研究来看,内容相关(包括方法、概念等)占主流,甚至在一些研究中占绝对优势,这说明默顿的规范理论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社会构建理论所表述的现象也是值得注意的,即作者之间的引用除了正常的内容相关性引用外,在内容相关的诸多论文中,作者不大可能都引用它们,而是有选择性地引用1篇或者有限量的几篇,这时更多体现的是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自己的判断、偏好等,而这些往往建立在社会关系上。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规范理论和社会构建理论在引用分析中都存在,只不过很多研究证明规范理论看起来要占上风一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作者引用网络是知识和社会关系糅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网络,只不过更为偏重于知识网络,甚至我们在平时将引用网络称为知识网络也不为过。
在讨论了两个学派的争论之后,我们对作者引用存在的根基—引用动机有所了解,下面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学术环境(如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文献载体多样化等)来进一步系统讨论可能影响作者引用的具体影响因素。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再讨论规范理论和社会构建理论,而是探讨除了这两个方面以外影响作者引用动机和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
(1)科研环境和条件。当前的研究需要很好地把握研究脉络尤其是前沿,但是由于受所处研究机构经费的制约,并没有购买有一些自己需要的数据库,这就可能导致作者无法很好地把握整个研究领域的整体情况,迫于科研条件,只能获取零散的、不系统的文献资源。这样,作者也只能在这些资源中选择合适的文献进行引用,这必然从客观上影响作者的引用。
(2)文献检索水平。即使我们假设所有作者都可以充分获取各种资源,但是我们知道当前文献的数量是非常大的,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检索技术,要不就是被淹没在文献的海洋中,要不就是找不全甚至找不到需要的文献。所以,科研人员需要熟悉各个学术数据库的检索方式,掌握基本的检索技巧,否则也会影响作者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质量。
(3)自身的偏好。在对同等或者相似研究参考文献进行选择的时候,作者难免会有一定的选择偏好:有的作者只喜欢引用自己熟悉的**的作品;有的作者喜欢引用经典作品,而有的作者对新文献更感兴趣;有的作者喜欢引用网络文献,而有的作者只引用传统载体文献;还有的作者偏爱国外的文献,而与之相反,有的作者只对国内文献感兴趣……在这些情况下,作者之间的引用必然被或多或少地“人为改变”,这也会影响作者引用网络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