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细胞:地球生命的建筑师
定价: 79.00
作者: 阿方索·马丁内斯·阿里亚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页码: 388
装帧: 假精装
开本: 16
ISBN: 9787521767285
这本书用全新的细胞视角去看待人类迄今为止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作者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近40年,立足于扎实、可信的前沿研究成果,带我们摆脱以基因为中心的生命观局限,从细胞的视角重新认识人体,重塑更加全面、与时俱进的生命观。
这不是一本生物学通识入门书,也不是枯燥的细胞生物学速成课程,更不是关于细胞如何构筑生物机体的学术解释。虽然它有一定的阅读门槛,但读完以后,你对世界、对自身、对生命的看法将会焕然一新。那些对《思考,快与慢》《万物原理》《时间简史》感兴趣的读者,一定会喜欢这本书带来的新视角和一场思想盛宴。
细胞,而不是DNA,掌握着理解生命的过去和现在的关键。
是什么定义了我们?几十年来,答案似乎显而易见:我们的基因,它们被称为“生命蓝图”。从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于1953 年揭示DNA双螺旋结构起,我们就开始对基因顶礼膜拜。从眼睛的颜色到某种疾病的易感性,甚至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性格,很多人认为自身的一切都是由DNA决定的。
在这本书中,细胞生物学家阿方索·马丁内斯·阿里亚斯指出,我们一直看得不够远,没有注意到更大的场景。决定我们是谁的,不是我们的基因,而是我们的细胞。
让我们来类比一下:有一栋房子,如果我们移走承重墙上的几块砖头,随后房子轰然倒塌,想谁都不会认为砖头是这栋房子的建筑师。那么,如果从基因组里移除一个基因,然后看到生物体停止发育或出现功能障碍,我们就能认为基因就是生命的建筑师吗?当然不能,但这就是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曾说,科学是由事实筑成的,正如房子是由砖头砌成的;但事实的堆砌不是科学,正如砖头再多也不是房子。不妨套用他的句式:基因再多也不是细胞。虽然基因很重要,但我们的DNA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解释为什么心脏在身体的左侧,我们有多少根手指,甚至无法解释我们的细胞是如何增殖的。
是的,细胞才是地球生命的建筑师!阿里亚斯教授根据他自己的实验室和其他科学团队的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细胞能发号施令、测量长度,而且它的本事远不止这些。细胞不仅会增殖、调控、沟通、运动和探索,还会计数、感受力与几何形状、创建形态,甚至会学习。你很可能知道生物学中“自私的基因”这个说法,但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无私的细胞”,正是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的地球生命。生物体的构建过程就是一曲精巧复杂、动态变化的细胞交响乐。
这本书引人入胜,雄心勃勃,全面介绍细胞的起源、细胞与基因之间及细胞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有它们如何构建胚胎这个“个性大熔炉”。它将彻底改变你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解。
序
一部分:细胞与基因
1 不在基因之中
2 万物之种
3 细胞的社会
第二部分:细胞与胚胎
4 再生与复活
5 生命的步伐
6 隐秘的角落
第三部分:细胞与我们
7 以旧换新
8 胚胎的再现
9 论人类的本质
后记
致谢
注释
延伸阅读
译后记
图片来源说明
阿方索·马丁内斯·阿里亚斯(Alfonso Martinez Arias):英国剑桥大学遗传学系教授,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系统生物工程系特邀讲师。他是生物学教科书《发育原理》的作者之一,该书获英国皇家生物学会图书奖。
一本关于细胞生物学的革命性之书。——《自然》
发人深省……及时出现,为我们所迫切需要。本书的亮点包括许多引人入胜的历史和演化观点,以及马丁内斯·阿里亚斯对关键实验的讨论。——《科学》
马丁内斯·阿里亚斯的新颖论点令人振奋,清晰的科学讨论即使涉及细胞对特定蛋白质的反应,也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是对悉达多·慕克吉的《细胞之歌》的美补充。——《出版人周刊》
观点独特。对细胞的生命力做了一番深入、详实的探究。——《柯克斯书评》
这是一本很棒的读物,也是一本令人兴奋的发育生物学入门书。——马克·特里,《美国生物教师》
基因与细胞,谁为主?人们大多数时间听到的答案是,基因为主。这种观点通常称为基因决定论。但是,英国剑桥大学遗传学系的阿里亚斯教授给出了一个相反的答案:细胞才是真正的王者——“生物体是细胞活动的产物,而基因仅为细胞提供了要的原材料”。作为一个受到良好遗传学训练的学者,阿里亚斯教授通过他本人近40年的研究工作以及文献的系统分析,深刻地反思了基因决定论的局限性,重新梳理了基因与细胞的关系。在这本通俗生动的《细胞:地球生命的建筑师》科普读物里,我们将有机会分享到他的这些充满睿智的独到见解。
——吴家睿,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细胞:地球生命的建筑师》是一部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科学普及著作。这本书不仅是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一次系统梳理,更是对我们关于生命的认知的一次深刻启迪。无论读者是正在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士,还是对生物学怀有浓厚兴趣的非专业人士,这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刘颖,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科学的要义在于我们永远都不要停止追问:我们究竟是真的看透了,还是在用冠冕堂皇的定论自欺欺人?在这本书中,我们对细胞提出了这个问题,因为有人认为是DNA主宰着细胞。马丁内斯·阿里亚斯的发现比这种说法有趣得多:从世界上早的生命到我们的祖先再到我们,作为生命的传承者,细胞本身在我们每个人的诞生中至少扮演了同等重要的角色。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且惊人的论点,问题的关键不在于DNA的地位是高是低,而是在于我们如何才能真正领略生命的壮美。
——阿兹拉·拉扎,《一个癌细胞》作者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生命的建筑师》提了一个不同的问题:是什么在驱动生物?是基因,还是细胞?他出人意料的回答不仅让我们对发育这个有趣的谜题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细胞的角度审视生命本身的视角。
——李·比林斯,《50亿年的孤寂》作者
人们经常声称DNA是‘分子师’,它决定了关于我们的一切。但是,遗传学家兼发育生物学家马丁内斯·阿里亚斯用娴熟的论述指出,单独存在的DNA有多无力和笨拙。它需要细胞来帮它施展魔力,而这个细胞又时刻在与环境发生互动。由于清楚地解释了这一点,所以这是一本非常美妙的书,它能改变你对DNA、自己从哪里来以及生命本身的看法。
——马修·科布,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动物学教授、神经科学家,《大脑传》作者
在这本书中,阿方索·马丁内斯·阿里亚斯及时、要且令人信服地阐述了为什么想理解生物体就须先从细胞入手。他向我们展示的看待生命的方式,远比任何过度简化的基因蓝图理论都更有趣、更独到。
——菲利普·鲍尔,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BBC“科学的故事”栏目出品人,《化学元素发现史》《预知社会》作者
【序(节选)】
地球上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有一种无以言表的美感:参天的橡树,精致的蝴蝶,优雅的瞪羚,气势磅礴的鲸,当然还有我们人类这种集万千优点与缺点于一身的生物。这些无比美丽的生命究竟从何而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人类的历史上诞生了数不清的故事。比如,玛雅人认为生命起源于玉米,其他文明则用各种各样的“生命之卵”作为解释。在很多文化中,世间的生物都出自一位法力无边的神或仙之手。这些文化认为生命本是一种类似黏土的材料,创世者靠自己的神力和想象力把黏土捏成不同的形状,再注入灵气,土偶便活了过来。生命诞生之后迅速繁殖,地球很快就变得生机勃勃,话虽如此,但谁也说不清这个过程具体是如何发生的。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我们发现了一种从唯物视角解释生命起源的方式,这个理论不需要借助神力,它的基础是一种能把数亿年间出现过的有生物联系起来的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用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话说,“基因组(或者说DNA)是一本操作指南,它包含了你从一个单细胞发育成今天的样子所需的全部指令”。然而,虽然基因与我们的样子及我们如何变成这样有毋庸置疑的关联,但要准确回答它们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十分有难度。
只要对基因的工作方式和它们的能力上限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再将这些事实与人们声称它们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比较,你就会发现断言基因组就是人类或任何生命的“操作指南”,这种说法有多么可疑。在围绕生物体如何形成的讨论中,我们忽略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忘记了)另一种力量:我们的细胞。本书的内容正是介绍这种力量的源头和它的威力。
将你我塑造成不同人类个体的并不是独特的DNA,而是细胞及其活动的独特组织方式。52 岁的卡伦·基根急需更换一颗肾脏,她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通过咨询医生,卡伦得知自己须寻找遗传背景与她尽可能相似的肾脏捐献者,以降低免疫系统将外来的肾脏视为异物并发生排斥的可能性。医生告诉卡伦,她很幸运:作为三个成年儿子的母亲, 她极有可能在自己的直系血亲里找到配型合适的肾脏。根据遗传学定律,她与每个孩子都有大约一半的DNA是相同的,这意味着他们都是理想的器官捐献者。接下去要做的工作仅仅是给母子四人验血,分析每个儿子具体遗传了卡伦的哪些DNA,并据此确定佳捐献人选。可是,当实验室出具检验结果时,卡伦得知了一个令她震惊的消息:医生说,三个儿子中有两个不可能是她亲生的,原因是他们的DNA与她不够相似。卡伦提出异议,她认为肯定是实验室把检验结果弄错了。她经历过妊娠和分娩,三个儿子都是她生的,就连他们在她子宫内生长(和蹬腿!)的感觉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医院的专家琳恩·尤尔与卡伦熟识,所以她知道三个儿子都是卡伦亲生的。如果是抱错了,抱错一个孩子还好说,但两个儿子都抱错的概率几乎为零。同样,实验室把三份血液样本都弄错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凭借直觉,尤尔决定用卡伦的血液样本对比卡伦其他部位的组织。检验结果解开了谜团:卡伦身上的细胞含有不止一套DNA(或者说基因组),她有两套。
53 年前,在卡伦的母亲怀孕之初,有两个卵子分别完成了受精, 并独立地发育成细胞团,每团细胞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DNA。卵子受精后迅速发生分裂增殖,直到某个时刻,两团细胞融合为一团。这两个同时受精的卵子终没有发育成双胞胎,而是发育成卡伦, 原本属于两个独立细胞团的细胞则随机分布于卡伦全身。虽然卡伦身上绝大多数的细胞都来自同一个细胞团,但就是这么巧,她的两个儿子是另一个细胞团的后代。
拥有不止一套完整基因组的人被称为“嵌合体”,它对应的英语单词是“chimera”,也就是希腊神话中的“奇美拉”(传说这是一种口能喷火的怪兽,形似狮子,背上长着山羊头,尾巴是一条蛇。所以,奇美拉的意思是多种生物拼接而成的怪物)。同卡伦一样的天然嵌合体其实很多。世界上一例关于人类嵌合体的报道发表在1953年,也就是DNA的双螺旋结构被发现的那一年。今天,按照某些科学家的估计,人类中约有15%的人是嵌合体。有的嵌合体仅仅是因为不同的血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混合在一起,也有的同卡伦的情况一样,是因为两个受精卵在发育时合二为一,导致全身各个部位都有两种不同的细胞。
从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于1953 年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开始对基因顶礼膜拜。从眼睛的颜色到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我们认为自身的一切都是由DNA决定的。在某些人心目中,DNA甚至还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或性格:“这都是刻在基因里的”,家长会如此评价孩子。我们用拭子从口腔里刮下一些细胞,通过检测DNA来认识“自己是谁”,仿佛我们只要知道从哪一位先辈身上遗传到了什么样的基因,就能知道关于自己的一切。DNA在身份认同中扮演了无比重要的角色,以至于我们会在社交场合拿它来打比方:“团结写在我们的DNA里”,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或球队的教练经常会这样说。然而,DNA不能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嵌合体恰恰是大自然向我们展示这一点的方式之一——卡伦无法被一套DNA序列定义,因为她有两套。
……
当然,基因的确携带着决定我们是谁的信息。同卵双胞胎是典的例子,两个人在出生时拥有完全相同的DNA,所以他(她) 们的长相惊人地相似。与此同时,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的同卵双胞胎依旧会养成不同的性格、患上不同的疾病,就连身体特征也有可能不同。因此,问题不在于DNA是否与我们的长相和行为有关系,而在于DNA与它们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我们对一种以基因为中心的生命观居然如此笃信,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早在一个世纪以前,我们就已经对细胞的功能有了认识,经年累月的研究更是让我们对细胞的内部结构及相互之间的组织协作方式了解得细致入微。其中一些被认为是机体不可或缺的功能实体,比如由种类繁多的细胞构成的免疫系统,它的功能是对抗感染和疗愈伤口;神经元则负责处理信息,产生并控制我们的运动和思维。新的技术成果让我们可以深入分析细胞的组成和活动,相关的研究结果让我们看到,细胞其实是一种能够创造和打破时空界限的动态实体。我们不仅录下了它们互动的影片,而且观察到它们是如何通过协作来构建和维护生物体的。我们得知人体总是处于变化状态,因为构成人体的细胞本身不断在变化。当我们从细胞的角度看待生命时,眼前浮现的是一支令人惊叹的时空舞蹈。
我一直致力于研究细胞如何构建动物(从果蝇到小鼠再到人类) 的器官和组织。我所受的科研训练是成为一名遗传学家,职业生涯的大多数时间,我都在剑桥大学的遗传学系当教授,基于基因科学探索生物学里的大问题。但是,眼看着人们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归咎于基因,我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遗传学为我们认识动植物的发育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我们却不知节制地用基因来解释一切。
原因很简单。到目前为止,寻找基因突变和功能障碍之间的关联向来是一种成果颇丰的研究方法,遗传学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导致我们掉进了把相关性当成因果性的陷阱。我们把研究手段当作解释,把研究生命的工具当作生命的建筑师和施工队。这就好比,如果我们移走承重墙上的几块砖头,随后房子轰然倒塌,想谁都不会认为砖头是这栋房子的设计图或建筑师。那么,凭什么从基因组里移除一个基因,然后看到生物体停止发育或出现功能障碍,我们就认为基因是生命的设计图或建筑师呢?套用法国著名数学家亨利·庞加莱的句式:砖头再多也不是房子,基因再多也不是细胞。
许多人会说,没有什么东西能挑战基因在生物发育和演化研究中的核心地位。毕竟,无一例外,有细胞都是基因组里的基因活动和互动的产物。这种说法确实有几分道理,但事实上,细胞拥有DNA望尘莫及的一些本事。DNA无法命令你体内的细胞向左或向右移动,也不能决定你胸腔里的心脏和紧邻胸腔的肝脏呈对侧分布; 它无从测量你的臂长,也无法指示双眼对称地分布在你的脸上。我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通常情况下生物体内每个细胞的DNA都完全相同,不仅如此,DNA的结构也千篇一律。我们会在后文中看到, 细胞不仅能发号施令、测量长度,它的本事远不止这些。而在像卡伦·基根这样的嵌合体体内,两种细胞搁置了基因组的差异,通过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机体。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细胞熟练地掌握了“使用”基因的方式,它们知道应该在何时打开或者说“表达” 某个特定的基因,才能在恰当的时间将这个基因的产物部署到正确的位置上。生物体是细胞活动的产物,而基因仅为细胞提供了要的原材料。
……
接下来的内容将向你介绍细胞,包括细胞的起源、细胞与基因之间及细胞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有它们如何构建胚胎这个“个性大熔炉”。我的叙述将分为三幕。一幕,简要回顾基因是什么,以及我们为何会把它们视为命运的预言家;随后,我将介绍细胞并探讨它们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我们会看到,细胞总能在生命发展到某个特定阶段时,获得利用基因进行协作和交流的永久性能力,这种能力是动植物得以诞生的基础。目前主流的生物学采用众所周知的“自私的基因”视角,我将对这种观念提出挑战,并提出如何从细胞的角度重新看待我们的世界。第二幕,我们将深入探讨细胞与基因之间的关系,认识细胞在构建胚胎时所用的语言和技术,其中有的非常隐秘,比如我们自身的情况。在这一幕的章节里,我们不仅会看到细胞在胚胎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会了解到我们在母亲腹中的隐秘起源。在结尾处,我会介绍一项惊人的新发现,它表明你拥有的基因组其实不止一套,而是很多套,以至于你有多少个细胞就有多少套基因组,甚至更多——这个发现彻底推翻了我们与单一基因组之间存在牢固关联的说法。你将在第三幕中了解到,从细胞的角度看,每一年的我们都是不同的人。我会向你介绍干细胞,分享这些负责修复身体的魔法细胞的新应用进展,以及针对它们的研究蕴藏着多么巨大的潜力,有朝一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驾驭这些细胞,在实验室里重构器官、组织和胚胎。从细胞的角度看待生命,让我们对人类的身份和本质产生了疑问,这是我们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正在向这样的未来迈进:通过操纵细胞,我们能做的将不仅仅是量产特定的结构,用于修复身体;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或许可以直接制造完整的个体,等到当时机成熟,我们甚至能创造出类似人类的生物。
本书讲述的故事远非全面和完善。我的本意并不是为读者提供细胞生物学的速成课程,抑或关于细胞如何构建生物体的学术解释; 我的目的是针对眼下那些与身份认同、健康和疾病有关的争论,把细胞推到台前,彰显它们在生命相关的这些方面扮演的关键角色。
……
DNA、基因和CRISPR已然成为我们日常用语的一部分,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细胞、胚胎和发育应该也会变成我们的常用词汇,因为它们与我们来自何处、我们是谁及我们将变成什么样息息相关。
我的初衷是分享自己通过多年动物发育研究积攒的对自然界的看法。但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胚胎发育的方式对完全用基因定义生老病死的主流观念提出了挑战。根据我在自己实验室中的所见所闻,再结合几十年来的基因和细胞实验,我认为细胞不只是构成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单位,它们也是生命的建筑师和工程师, 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我们能将这一层现实融入对生命的认识之前, 任何围绕人与健康的讨论都无异于镜花水月。
-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