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核心教材)

42.30
运费: ¥ 0.00-20.00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核心教材) 商品图0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核心教材)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核心教材)
定价:49.8
ISBN:9787300259727
作者:高钢 潘曙雅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08

内容提要:
新闻业的发展目前正处在历史的关键转型期,特别是自2009年以后,新传播技术呈井喷式发展态势,使新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些变化促使新闻人不得不重新反思这个行业。目前各家出版社出版的新闻采写类教材均未能对新一轮传播技术革新给新闻报道带来的挑战给出系统的梳理。本教材将总结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总体原则和专业理念的更新,归纳目前国内外新闻媒体主要使用的新闻报道体裁的采写方法,对消息、特稿、人物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连续报道和专题报道的操作规程与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述。在当今新闻传播业受到网络数字技术的强大影响之际,本教材将以独到的视角分析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趋势及特征,多媒体报道写作的方式方法,并着重讲述数字媒体新闻报道的相关理念和方法。

作者简介:
本教材由学界和业界作者合作完成,各章分别由一位老师撰写。
*一章编撰者唐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有十余年媒体记者工作经验,多次获得亚洲*越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获评北京市*秀新闻工作者,曾入选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二章编撰者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从事职业新闻工作25年,采写了大量反映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新闻报道。2003年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主讲“新闻采访写作”等课程,曾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报道采写技术和网络信息传播。
第三章编撰者张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1985年开始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讲“新闻采访写作”“名记者研究”“采访写作专题研究”“传播学”等课程,曾两次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发现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章编撰者刘畅,《中国青年报》国内时事部主任,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先后在《黑龙江工人报》《中国妇女报》担任记者,1999年进入《中国青年报》,从事过很多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采访,也采写了大量的调查性报道,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全国新闻界抗非典*秀记者。
第五章编撰者许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现任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1998年3月到2004年3月求学之余在中央电视台从事不间断的新闻工作,历任社会新闻部记者、新闻评论部《东方时空》栏目策划、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执行主编。
第六章编撰者南香红,中国非虚构写作的践行者。曾任《南方*末》*级记者、《南方都市报》&席记者。著有《王选的八年抗战》《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众神栖落新疆——东西方文明的伟大相遇与融合》《野马的故事》等。对北京旧城改造、细菌战、三峡工程、新疆历史文化等锲而不舍地进行了多年的调查和研究,作品以历史记录价值和文本阅读价值被业界评价为“对抗时间的写作”。
第七章编撰者刘万永,《中国青年报》深度调查部主任,*级记者。中共十八大代表。曾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012年获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2014年,获*二届范敬宜新闻教育良友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专业硕士业界导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硕士业界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专业硕士联合导师。代表作有《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公*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等。2015年出版专著《调查性报道》(人民日报出版社)。
第八章编撰者潘曙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2001—2005年在新华社信息部工作,进行过财经专线、医药卫生专线的采访写作工作。之后赴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于2011年完成学业,2012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教授课程有“新闻实务基础”“新闻采访写作”“英语采访与报道”“英语新闻消息写作”“应用传播学方法”等,主要研究方向是新闻实务、社交媒体研究以及健康传播,近年来在这些领域的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十余篇。
第九章编撰者翁昌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有十年的新闻报道和编辑部管理经验,曾任职于《羊城晚报》《中华读书报》《出版人》等报刊,并参与创办中华读书网、管理中文在线等新媒体。专注新闻传播实务、新媒体内容生产领域,主讲“新闻实务基础”“新闻采访写作”“法治新闻报道”“网络信息整合”等课程。获北京市第八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第三届中华*秀出版物奖•论文奖,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相关章节的编写工作,受聘担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审核委员(2014)。
第十章编撰者李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国家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广播电视专业,旅居美国十余年从事全球新闻传播的研究与实践,曾在纽约大学艺术学院讲学。曾先后担任《人民日报》记者和编辑、美国时代华纳有线栏目In the Spotlight with Qin总制片人兼主持人、华尔街媒介专栏财经评论员,长期兼任美国WKDM跨洋直播栏目《李沁在线》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沉浸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是全球范围内*早进行沉浸传播和沉浸新闻研究的学者之一,在SSCI、CSSCI发表论文数十篇。获美国国家电视“艾美奖”学院奖、全国政协好新闻一等奖,入选北京市“千人计划”,为北京市特聘专家。


目录:
*一章 新闻报道的功能与新闻记者的职责

*一节 新闻的特征

*二节 新闻报道的功能

第三节 新闻媒体的演变历史和趋势

第四节 新闻记者的责任

第五节 新媒体的发展及对新闻的再定义

*二章 新闻报道的原则与新闻记者的素质

*一节 追求真实

*二节 保证准确

第三节 交代来源

第四节 谨慎验证

第五节 坚守客观

第六节 保持公正

第七节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

第三章 新闻发现与新闻选题

*一节 新闻发现的意义

*二节 新闻发现的目标与依据

第三节 新闻发现思维的动态过程

第四节 如何确立新闻选题

第五节 如何进行报道策划

第六节 报道策划的原则与方法

第四章 怎样采访新闻

*一节 采访的职业状态与心理准备

*二节 线索初步判断与现场采访

第三节 重要的职业素养:与采访对象沟通的能力

第四节 观察和记录

第五节 关于采访的提示和建议

第五章 怎样写作消息

*一节 消息及其基本构成元素

*二节 消息导语的写作

第三节 消息主体的建构

第四节 消息的背景

第六章 怎样采写特稿

*一节 特稿的定义

*二节 理解特稿

第三节 特稿的选题类型及来源

第四节 特稿的采访

第五节 特稿的写作

第七章 怎样从事深度报道

*一节 调查性报道概述

*二节 选题从哪里来

第三节 怎样寻找采访对象

第四节 调查性报道的采访与写作

第五节 记者为什么错了

第六节 解释性报道概述

第七节 解释性报道的采访与写作

第八章 怎样从事专业领域报道

*一节 时政新闻报道

*二节 财经新闻报道

第三节 法制新闻报道

第五节 科技新闻报道

第九章 怎样运用背景和数据

*一节 背景的作用

*二节 背景的类型

第三节 背景的呈现

第四节 背景的写作

第五节 数据的使用

第十章 怎样从事融合媒介报道

*一节 媒介融合推动新闻报道模式的变革

*二节 全能型记者:融媒报道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第三节 融媒报道中的新闻价值与新闻伦理

第四节 融媒技术工具对新闻工作的影响

第五节 融媒报道的信息获取及集成方式

第六节 融合媒介的深度报道

后 记



在线试读:
有的人物专访和专题报道在采访前需要记者精心地了解背景材料,尽可能接触相关信息,
以期获得采访成功。而对于一些突发的新闻事件和突然来临的采访机会,所谓的采访准备却是难以进行的,或者说,是来不及准备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叶研在1986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现场采访,参与写作了新闻界的名篇《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色报道”。后来,他到过南极、北极和珠峰大本营采访,又被人称为“三极记者”,并获得了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在他的记者职业生涯中,办公室里随时放着一个很大的旅行包,里面装满了特殊情况下的必要装备(甚到包括野外生存装备)。这是一个随时奔赴突发、灾难事件现场的准备,在通信不发达的年代里,他把海事卫星电话也视为必要的装备。这样随时出发的状态,体现了一个记者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在特定的突发事件采访中,一些物资、装备上的准备很重要,但对于一个职业记者而言,心理准备和精神状态显得更为重要。
一、适应和熟悉环境
新闻记者面对着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随时需要与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进行接触。有实践经验的记者一般都比较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常识储备,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对各行各业的基本情况都较为知情。有人说“记者是个杂家”,要对社会上的很多事物有大致和粗浅的了解,一旦面对新的环境和陌生的采访对象,就能够调动日常的积累进行快速的了解和顺利的交流。此外,为了能够顺利地与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拉近距离,很好地沟通,还要求记者内心要有一个“社会问题的单子”。以问题为导向,平时多注意研究问题,关心国家社会大的发展方向、路径走向,对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有着初步了解,对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群的生活有着好奇和兴趣,对社会思潮、社情民意有着准确的把握和了解,尤其对与个人工作相关的本地区、本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做到基本熟悉、心中有数。即便是对距离相对遥远、完全感到陌生的领域,也能够有着一定粗浅的印象和常识上的基本判断。
新闻记者的社会经验和职业素养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但面对高强度和时效性、有效性的要求都比较严格的采访任务,就需要良好的职业状态和能够与之相适应的积极心态,既包括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也包含适应职业要求、随时进入特定采访环境的心理准备。走近采访对象,就要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生活状态和所思所想。成功的新闻采访,往往都是能够赢得各方信任而得来的积极回报。不管是大型活动和会议的采访,还是突发事件的现场采访,抑或是提前约定时间地点的人物专访,都要求记者快速适应环境,及时调整情绪,以良好的职业状态进行采访活动。
一般的会议采访要求记者适应会议气氛,较快进入状态。人物采访要求记者尽快熟悉环境,要对采访对象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提前有所了解。特殊环境下的采访考验着记者的热情和耐力。
《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并不是跑国际和灾难新闻的记者。但他发现了印度洋海啸的新闻,觉得这是个重大新闻事件,就自己主动与国家地震局联系,在国家地震局办公大楼与值班人员一起守夜,直到获得了随*一批中国救援队赶赴印尼海啸重灾区采访的机会。2004年,中国*次西沙群岛地磁科考即将进行,由于风浪的原因大船多次停航,科考队的船票只有三张,赵亚辉即使没有了船票,也没有放弃。他想办法“混”上船,在甲板上摇晃了一整夜,成功进行了现场报道。说起一次冰川科考的采访,他说:我参加了为期50天的中美联合喜马拉雅冰川科考,我是唯*一名记者,在冲锋主冰川时,科学家们要从海拔5600米爬到海拔6300米的主冰川上打下冰芯,获取科学资料。
由于装备差,我的双脚后跟被严重磨烂了。我和另外几名队员一起前行,但是中途我们走散了。由于体力、装备和受伤等原因,在返回营地的途中,我孤身一人落在*后。晚上9
点多,我已经扔掉了干粮、水等任何能扔掉的东西,走了10多个小时,体能接近极限。
我继续一步步摸索前行,在海拔6000米左右的地方,每走一步都是一种煎熬,由于体力极度消耗,心脏负荷过重,我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感觉,自己的每一个毛孔似乎都在梆梆地跳。我记不清当时在想什么,只记得不停地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停下来,一定不能休息。
就这样,我又走了5个小时,*终,在凌晨2点一瘸一拐地到达了营地门口。
记者的职业特殊性在于要与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打交道。他们迥然相异,不同的工作、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经验和阅历,这就要求记者要随时与采访对象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相适应,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要在*快的时间里适应各种环境的考验,有时,甚到要忍受生命的极限考验,这是这一职业特点决定的。
二、快速掌握和消化背景材料
在新媒体时代,资料的准备、收集不再是烦琐和艰难的,而是指尖在手机上的滑动和电脑鼠标点击间的收获,搜索、查询让了解背景情况更为简单。在获取资料后,在*一时间进行阅读和理解,将其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快速度进入良好的交流状态,是对新闻采访的必然要求。社交媒体的高度发达,已经极大缩短了采访的准备时间,同时,对记者的知识转化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采访更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向编辑、采访对象和相关人士学习,将背景材料和专业知识进行转化,形成记者较强的理解力。过去,新闻媒体强调记者的专业知识积累,比如,长期接触某一领域的“跑口”记者要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需要有长期的积累和储备。在新媒体环境下,某一行业和领域的专业积累正在“将门槛降低”,对于一个悟性较高、理解能力很强的记者而言,战胜某一陌生领域的挑战,较好地完成重要采访任务,正在成为常态。
采访中获得的背景材料在后期新闻写作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核心教材)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